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普通植物病理学General Plant Pathology教师: 黄 家 风院系: 农学院植保系第三节 植物侵染性病害的发生与发展一、病害的侵染过程 定义:植物个体遭受病原物侵染后的发病过程, 又称病程。 包括: 侵入前期(接触期) 侵入期 潜育期 发病期 (一)侵入前期(接触期) 指从病原物与寄主接触或到达能受到寄主外渗物质影响的根围、叶围,即到达侵入部位形成各种侵入结构的一段时期. 此期是病原物侵染过程的薄弱环节,防治的有利阶段。 植物表面孢子萌发形成侵入结构(二)侵入期: 从病原物侵入寄主到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的一段时期1、侵入途径:1)直接侵入:2)自然孔口:3)伤口侵入: 病原物直接
2、穿透寄主的角质层和细胞壁侵入。 线虫,寄生性种子植物和寄生性较强的真菌(如白粉病, 锈菌,炭疽菌属等真菌); 气孔、水孔、皮孔、蜜腺等,以气孔最为重要。 多数真菌和细菌,真菌以芽管、菌丝或侵染丝侵入; 机械损伤、自然伤口。 弱寄生的真菌、许多细菌、病毒病原物侵入寄主的三条途径伤口侵入气孔侵入直接侵入叶正面叶背面瓜霜霉气孔在叶表皮分布很多,下表皮的分布则更多葡萄霜霉病叶背面霉层2、影响侵入的因素 真菌: 锈菌、白粉菌:单个夏孢子或分生孢子接种叶片,就可引起侵染 小麦赤霉病菌: 分生孢子浓度104 个/ml. 细菌:少数细菌:单个细菌;多数细菌:一定数菌量。 植物病毒:烟草花叶病毒:104-5个粒
3、体。 1)病原物侵入所需接种体的数量:侵染剂量2)环境条件:病原物的侵入量大,繁殖较快,容易突破寄主的防御。从病原物与寄主建立寄生关系到开始表现明显症状的时期 潜育期是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繁殖和蔓延的时期,也是病原物和寄主植物相互斗争的时期。 (三)潜育期1)局部侵染:2)系统侵染:1、病原物在寄主体内的扩展方式 : 病原物局限在侵入点附近,形成局部的 或点发性的感染(潜育期较短),如真 菌性叶斑病。 病原物从侵入点向各个部位蔓延,甚至 引起全株性的感染(潜育期较长) ;如枯 黄萎病、枣疯病等,这些病原物可通过 输导组织扩展,形成系统性病害。此期是病原物大量增殖、扩大危害的时期。真菌性病害往往在受
4、害部位产生孢子等子实体,称为产孢期新产生的病原物的繁殖体可成为再次侵染的来源。(四)发病期:指症状出现后病害进一步发展的时期。苹果炭疽病发病无性孢子产生的最适温度同该菌生长最适温度基本一致。 有些需高温和低温交替:苹果炭疽病菌恒温条件下不容易产生孢子,在变动的室温下,几天之后就能产生大量孢子。影响产孢的因素 有性孢子产生的温度范围比无性孢子更窄,且要求较低的温度。 白粉菌:晚秋才产生闭囊壳,主要是受温度的影响。 子囊菌:有性孢子越冬后的落叶中产生,其发育过程需要一个低温 阶段。1、温度:比生长要求的温度范围窄, 2、湿度3、光照: 在实验室中,对未产生子实体的病组织,常用保湿的方法促其产生子实
5、体。大多数真菌需要较长的潮湿时间。2、湿度 一般12 h的光暗交替,就能促进孢子产生。有些真菌需要在全光条件下培养才能产生孢子。紫外光和近紫外光对某些真菌的繁殖有促进作用。3、光照:光是许多真菌产生繁殖器官所必需的。 二、 侵染循环定义:指病害从一个季节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节再 度发病的过程,也称为病害循环。主要涉及三个环节: 1、病原物的越冬越夏 2、初次侵染和再次侵染 3、病原物的传播1、田间病株;2、种子、苗木和其它繁殖材料(块根、块茎、鳞茎)3、植物病残体4、土壤、粪肥5、介体病原物越冬越夏的场所多年生植物根、茎部:如苹果和梨的轮纹病、腐烂病、 病毒病以及枣疯病等。 田间杂草 :多种
6、病毒病和细菌病 带病寄主:保护地内的寄主(黄瓜霜霉菌 )、自生麦 苗 、转主寄主 等。 1、田间病株:多为一些严格寄生菌 绝大部分非专性寄生的真菌和细菌都能在病残体中存活,或者以腐生的方式生活一定的时期。病残体上的病原物往往是土壤病原物的主要来源。 病原物的休眠体,一般先存活在病残体上,当残体腐烂和分解后,再散落在土壤中。3、病株残体 在土壤中的病残体上存活,病残体一旦腐烂 分解,病原菌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 大多数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属于这种类型。 4、土壤及粪肥 是病原物在植物体外越冬越夏的主要场所。以休眠体在土壤中长期存活:休眠孢子囊、卵孢子、冬孢子、厚垣孢子、菌核、子座、胞囊(线虫)
7、、种子(菟丝子、列当) 对土壤的适应性较强,在土壤中可以长期存 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中繁殖。 腐霉菌、丝核菌和镰刀菌多属于这种类型。 以腐生的方式在土壤中存活:土壤寄居菌:土壤习居菌:昆虫是多种病毒、细菌和线虫的传播介体;5、介体一种病原物可以在几个场所越冬、越夏。(二)初侵染和再侵染 1、初侵染:越冬或越夏的病原物接种体在生长季节中 首次引起寄主发病的过程称为初侵染。2、再侵染:受到初侵染而发病的植株上产生的病原物, 在同一生长季节中经传播引起寄主再次发 病的过程叫再侵染。 指在病害循环中,只有初侵染没有再侵 染或虽有再侵染,但危害作用很小的病害。根据在流行过程中是否出现再侵染把病害划分
8、为: 1)单循环病害:2)多循环病害:多为种传或土传的系统性病害;受环境的影响较小(病原物产生抗逆性较强的休眠体);每年的流行程度主要取决于初始菌量。此类病害在一个生长季节菌量增长幅度不大,但能够逐年积累,稳定增长,若干年后导致较大的流行,因而也称“积年流行病害”。 多为局部侵染的病害,寄主感病时期长,病害的潜育期短,病 原物的增殖率高; 病原物对环境条件敏感,在不利的条件下会迅速死亡,越冬率 低而不稳定。 病害数量增幅大,可以在一个生长季节内完成菌量积累,造成 病害的严重流行,因而有称“单年流行病害”。 指病原物在一个生长季节中能够连续繁殖 多代,从而发生多次再侵染。2)多循环病害: 防治单
9、循环病害,消灭初始菌源很重要,除选用抗病 品种外,田园卫生、土壤消毒、种子消毒、拔除病株 等措施都有良好防效。单循环病害和多循环病害的防治策略流行特点不同,防治策略不同 防治多循环病害主要应种植抗病品种,采用药剂防治 和农业防治措施,降低病害的增长率。 (三)病原物的传播 1、气流传播:2、灌溉水和雨水传播: 3、生物介体传播:4、土壤和肥料传播:5、人为传播: 自然传播的最远方式。如小麦条锈病菌的夏孢子 可借助气流传播1000 km以上。 具胶质的子实体遇水膨胀以后,接种 体才能从子时体中溢出,随着水滴的溅和水流而传播 蚜虫、飞虱和叶蝉是病毒最重要的传播介体。 松材线虫主要是由松褐天牛传播的实际是被动的携带到异地传播病原物 种苗和种子的调运 农事操作和农业机械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职业能力倾向测验真题模拟试卷(经济)
- 2025年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无领导小组讨论面试真题模拟试卷(水文类)
- 2025年公务员与事业单位类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真题模拟解析与模拟试题
- 2025江苏南通市通州区教育体育系统招聘教师45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新疆乌鲁木齐事业单位招聘考试综合类专业能力测试试卷(艺术设计类)真题模拟解析
- 地下水压动态监测-洞察与解读
- 健康与环境承诺书(9篇)
- 2025年中国武靴藤提取物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新解读《GB-T 39353-2020空间数据与信息传输系统 邻近空间链路协议 同步和编码子层》
- 2025年中国无铅免洗助焊剂行业市场分析及投资价值评估前景预测报告
- 阶段学业质量评价(一)(试题)-四年级上册数学苏教版
- 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实现毕业论文
- 工程经济学-邵颖红-第五版-课后作业
- 焊接应力计算讲义
- 教学评一体化的教学案例 课件
- GB/T 3995-2006高铝质隔热耐火砖
- 人教版初中数学《与三角形有关的角》优秀版课件
- 渗滤液处理站运行方案
- 4制度安排及公共伦理课件
- 希特《战略管理:竞争与全球化》第11版配套教学课件
- 最新安全生产管理教材电子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