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医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_第1页
兽医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_第2页
兽医微生物期末复习资料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07 级兽医微生物复习题一、名词解释能观察清楚的一类微小生物的总称。(包括霉菌和酵母菌旋体、支原体、立克次体、衣原体、病毒等。病原体:指可造成人或动物感染疾病的微生物(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氏体、真菌(组体包括杂交体或突变体)。病原菌:是指那些导致机体发病的细菌,是一群高度特化了的微生物,为了自身的生存,已适应而且必须在宿主生物体持续存在或增殖,有时可造成宿主发病。细菌:是一类个体微小、有细胞壁的单细胞原核微生物。它们的个体微小,形态结构简单,细胞壁坚韧,以二等分 分裂方式繁殖。LLLL菌落:即某个细菌在适合生长的固体培养基表面或内部,在适宜的条件下,经过一定时间的培养,多数为 18-24h,

2、 分裂繁殖出巨大数量的菌体,形成一个肉眼可见的,有一定数量的独立群体,称为菌落,又称克隆。间体:是胞膜凹入胞质内形成的一种囊状、管状或层状的结构。其功能与真核细胞线粒体相似,与呼吸有关,并有 促进细胞分裂的作用。DNA胞质遗传物质。RF目的基因载体。异染颗粒:是某些细菌细胞质中一种特有的酸性小颗粒。它对碱性染料的亲和力特别强。荚膜:某些细菌在其生活过程中可以在细胞壁的外周产生一层包围整个菌体,边界清楚的黏液样物质,称为荚膜。形成芽抱的菌体称为繁殖体或营养体。鞭毛:生长在某些细菌体表的长丝状蛋白质附属物,称为鞭毛,其数目为一至数条,具有运动功能。以培养时间为横坐标,可描绘出一条细菌生长的典型曲线

3、,该曲线称为细菌生长曲线。细菌的生长曲线分为迟缓 期、对数4义。SPF无菌法:为防止任何微生物进入人和动物机体以及其他物品而采取方法均叫无菌法,其操作方法叫无菌操作。严重损害其营养成分和风味的消毒法。6065L菌。例如大肠杆菌所产生的大肠杆菌素,除作用于某些型别的大肠杆菌外,还能作用于亲缘关系相近的沙门菌、 巴氏杆菌等,根据其分子量的大小可分为多肽细菌素,蛋白质细菌素和颗粒细菌素三类。入,在体内定居、生长和繁殖,向周围组织的扩散蔓延,对宿主防御功能的抵抗,以及产生损害宿主的毒素等一 系列能力的总和。同一细菌的不同毒株,其毒力不一样。类毒素:利用外毒素对热和某些化学物质敏感的特点,用 0. 3-

4、0. 4%甲醛处理,使其毒性完全丧失,但仍保持抗原性,这种经处理的外毒素为类毒素,常用来预防注射。也可用类毒素注射动物(如马),作治疗用。为基因转移。包涵体:病毒感染宿主细胞后,细胞的胞核或胞质内有病毒颗粒或未装配的病毒,病毒成分组成的在光学显微镜 下见到的团块,称为包涵体。可通过固定染色后在光镜下可见。可单个或多个,有的较大,有的较小,或圆形或无规律形。可嗜酸(伊红染成粉红色)或嗜碱(苏木精染成蓝色)。0. 5IU/mL串,称为串珠反应13230毒的结核分支杆菌,对人、牛无致病性,用来制造疫苗,预防人的结核病,此种疫苗称卡介苗(BCG)o免疫力。病毒:是由蛋白质包裹的只含一种类型的核酸(DN

5、ARNA)只能在活的细胞内以复制方式增殖的非细胞微型生物。病毒颗粒(病毒子):的形态结构及传染性,病毒颗粒极其微小,测定其大小的单位通常用纳米,完整的病毒颗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 成。肮病毒:是动物与人传染性海绵状脑病的病原,没有核酸,是具有传染性的蛋白颗粒。病毒复制:病毒增殖只在活细胞内进行,是以病毒基因为模板,在酶的作用下,分别合成其基因及蛋白质,再组 装成完整的病毒颗粒,这种方式称为复制。体,又称继代细胞。此种细胞数目可扩大,对病毒的易感性则基本无变化。有上述微生物生长的地方,都有相应种类噬菌体存在,大多数为蝌蚪状。二、问答题1、 与医学相关的微生物有哪些?2先驱有吕文虎克、巴斯德、科赫

6、、贝杰林可等160 200奠基人。(1)(2) 发现并证实发酵是由微生物引起的;彻底否定了“自然发生”学说;著名的曲颈瓶试验无可辩驳地证实 ,空气内确实含有微生物,是它们引起有机质的(3)免疫学预防接种首次制成狂犬疫苗其他贡献巴斯德消毒法:60 65C微生物的另一位奠基人是一位德国医生柯赫微生物学基本操作技术方面的贡献:细菌纯培养方法的建立对病原细菌的研究作出了突出的贡献:设计了各种培养基,实现了在实验室内对各种微生物的培养Lister 具体证实了炭疽杆菌是炭疽病的病原菌; 发现了肺结核病的病原菌(1905年获诺贝尔奖) 证明某种微生物是否为某种疾病病原体的基本原则著名的柯赫原则建立消毒技术3

7、1、 个体微小、结构简单,大小通常用 um (微米)或 nm (纳米)表示;大多数是单细胞结构220001白、石油、甲醇、甲烷、天然气、塑料、酚类、割化物、各种有机物均可被微生物作为粮食320些器官。4、 群居混杂、相生相克,共生、协同、竞争,维持着生态平衡5、 生长繁殖快:大肠杆菌,20min/代,24h 可繁殖 72 代6(逆)12C 30CpHpH0.513;耐渗透压:蜜饯、腌制品,饱和盐水(NaCl, 1400菌产生抗药性7、生物遗传性状典型、实验技术体系完善4、 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有哪些?细菌都具有细胞壁、细胞膜、细胞质、核体等基本结构。有些细菌在一定条件下还具有特殊结构细菌的

8、特殊结构包括荚膜、S5 细菌的大小:在一定条件下,各种细菌的大小是相对稳定而具明显特征性的,可作为鉴定细菌的一个依据。 细菌的基本形态:细菌有球状、杆状和螺旋状三种基本形态,并因此而将细菌分为球菌、杆菌和螺旋状菌三大类。 在自然界所存在的细菌中,以杆菌为最常见,球菌次之,而螺旋状的细菌则最少。在正常情况下,各种细菌的基本形 态和排列方式是相对稳定而有特征性的,可作为分类和鉴定细菌的一个依据。 菌落:各种细菌菌落的大小、颜色、质地、表面性状、边缘、结构等均有各自的特征,以此来分离、纯化、计数、 鉴定细菌。因此,在进行细菌分离时常需获得单个菌落。 细菌的特殊结构:有荚膜、S定。如芽抱的有无、形态、

9、大小和着生部位是细菌分类和鉴定的重要指标 细菌的内含物,如异染颗粒,伴弛晶体等也有助于细菌的鉴定。6、 绘出细菌的基本结构和特殊结构图。7、 细菌群体生长繁殖分几个时期?各个时期有何特点?细菌群体的生长繁殖分 4 个时期:迟缓期、对数期、稳定期、衰亡期。迟缓期:是细菌初到新环境的适应期。此时菌体增大、代谢活跃、合成所需酶系统。RNADNAl4h对数期:细菌迅速分裂繁殖,活菌数以恒定的几何级数增长,生长曲线接近一条斜的直线。该期病原菌致病力最强, 其形态染色特性及生理活性均较典型,对抗菌药物等的作用较为敏感。大肠杆菌对数期可持续 6-10ho稳定期:因营养消耗、代谢产物蓄积等,此时新繁殖的活菌与

10、死菌平衡,活菌数最多。该期形态染色不特异。产生毒 素等代谢产物。一般持续时间 8h。衰亡期:细菌死亡速度加大,繁殖速度变小。如不移植到新培养基,最终可全部死亡。此期菌体变形或自溶,染色不 典型,难以鉴定。8、 细菌生长繁殖需要哪些条件?细菌在适宜的环境条件下才能生长繁殖。影响生长的环境因素很多诸如营养、温度、pH、氧及其他气体等等。求,选用不同的培养基,以满足其生长的需要。35-30C,10-20C; 25-95C,50-60Co10-45C,20-40C; 37C。pHpHpHopH6-8pH7.2-7.6。气体微生物对气体的需求根据细菌对氧的需求可分为需氧菌、厌氧菌和兼性厌氧菌。渗透压9、

11、试述湿热灭菌的原理和种类。 原理:高温对微生物具有明显的致死作用,但不同微生物对热的敏感性有明显差异,细菌的繁殖体最为敏感,其次是 真菌和病毒,细菌芽抱对热有很强的抵抗力。用高温处理微生物时,可对菌体蛋白质、核酸酶系统等产生直接破坏作 用,热力可使蛋白质中的氢键破坏,使之变性或凝固,使双股 DNA 分开为单股,受热而活化的核酸酶使单股 DNA 断裂, 导致菌体死亡。12、蛋白质凝固是 高温3微生物的死亡。种类:煮沸法巴氏消毒法(主要用于牛乳等消毒)10 应在制病菌株中检出某些基因或其产物,而无毒力菌株中没有 如有毒力菌株的某个基因被破坏,则菌株的毒力应减弱或消除。或者将此基因克隆到无毒菌株内,

12、后者成为有毒 力菌株。 将细菌接种动物时,这个基因应在感染的过程中表达 在接种动物检测到这个基因产物的抗体,或产生免疫保护,该法也适用于细菌以外的微生物,如病毒。11、 试述内毒素与外毒素的区别。特性外毒素内毒素存在部位细菌细胞在生长繁殖过程中分泌至周围环境中 存在于菌细胞内,为细胞壁结构成分细菌细胞甭解释才释放出来产 生 菌 毒性作用毒性程度致 热 性 抗原性制成类毒素热稳定比中尊为某仕匕革兰氏阳区菌产牛.也有少粕阳炸蛋白质不同夕卜毒素各不相同特异性,为细胞毒素、肠毒素或神经毒素对特定 的细晌或绢组发停特窟作用高,往往致死 对宿主不致热能,用甲醛处理差革兰氏阴性菌(LPS 不同病原菌内毒素作

13、用基本相同全身性,致发热、腹泻、呕吐弱,很少致死不完全抗原抗原性弱 不能耐热性强12、 试述细菌毒力减弱的方法。长时间在体外连续培养传代病原菌在体外人工培养基上连续多次传代后,毒力一般都能逐渐减弱乃至失去毒力。III4243在含有特殊化学物质的培养基中培养如广为采用的结核病卡介苗151135050%C02 的条件 下选育的。通过非易感动物如猪丹毒弱毒苗(GC42)37042调控的毒力因子较难奏效。13、 常见的细菌变异现象有哪些?形态和结构变异:细菌外形由杆状一圆球形,有荚膜的变为不产生荚膜,有鞭毛的变为无鞭毛的而不能运动,有抱的变为失去芽抱的能力等。菌落形态变异:a.S-RS-R的改变,包括

14、毒力的丧失和抗原结构的改变b.粗糙型转变为光滑性称为 R-S 回归变异毒力变异:病原菌的毒力可以由强变弱或由弱变强,在自然情况下和人工诱变都可以发生耐药性变异:临床上选用敏感药物,合理使用抗生素代谢变异:细菌在代谢过程中原来能合成某种营养成分的特性,会变异失去这种能力,成为所谓营养缺陷型,有于人为提供该种营养成分14两个不同性状个体之间的遗传物质转移到一起,经过重新组合形成遗传型个体的方式叫基因重组。细菌基因转移和重组主要形式有转化、转导、接合、原生质体融合和转染。 转化 受体菌直接摄取供体菌的游离 DNA 片段,使受体菌获得新的遗传性状的过程。DNA传性状,称为转导。获得新遗传性状的受体菌细

15、胞称为转导子。细菌的转导分普遍性转导和局限性转导。DNAF粒、R 原生质体融合:选择具有优良性状的两个菌株细胞作为亲本,用人工方法去除其细胞壁,成为原生质体,使原生质 体发生融合,形成带有双亲本菌株优良性状、遗传稳定的融合子,这种技术称为原生质体融合。DNADNARNA15、 试述人工培养细菌的用途及其意义。用人工的方法提供细菌在动物体内生长繁殖需要的基本条件,达到培养细菌,进行鉴定及进一步利用的目的。因此, 细菌的人工培养技术是微生物学研究和实践的十分重要的手段。表现在医学中的应用,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在基 因工程中的应用。在医学中的应用细菌培养对疾病的诊断、预防、治疗和科学研究等多方面都

16、具有重要的作用。 传染性疾病的病原学诊断取患者标本,进行细菌分离培养、鉴定和药物敏感试验。是诊断传染性疾病最可靠的依据, 同时也可指导临床治疗用药。 细菌学研究研究细菌的生理、遗传变异、致病性、免疫性和耐药性等,均需人工培养细菌。人工培养细菌还是人类 发现尚不知道的新病原菌的先决条件之一。 生物制品的制备将分离培养出来的纯种细菌,制成诊断菌液,供传染病诊断使用。制备疫苗、类毒素以供预防传染 病使用。将制备的疫苗或类毒素注入动物体内,获取免疫血清或抗毒素,用于传染病治疗。上述制备的制剂统称生物 制品, 在医学上有广泛用途。在工农业生产中的应用细菌在培养过程产生多种代谢产物,经过加工处理,可制成抗

17、生素、维生素、氨基酸、有机溶剂、酒、酱油、味精等产品细菌培养物还可用于处理废水和垃圾、制造菌肥和农药,以及生产酶制剂等。在基因工程中的应用转化给受体菌,使其在菌体内获得表达,现在用此方法已成功制备出胰岛素和干扰素等生物制剂。16、 试述正常菌群对机体的作用。广义而言,正常菌群与宿主之间形成了一个共生关系,具体表现在营养,免疫和生物拮抗三个方面。 营养作用:消化道正常菌群不仅从宿主消化道获取营养,同时通过帮助消化,合成维生素等对宿主起营养作 用,胃肠道的消化菌参与营养物质的消化,如纤维素只能在微生物消化酶的作用下被分解为挥发性脂肪酸等, 蛋白质和其他物质受BK参与脂肪的代谢,另外消化道的正常菌群

18、有助于破坏某些有害物质并阻止其 吸收。 免疫作用:正常菌群对宿主的体液免疫,细胞免疫和局部免疫均有一定影响,尤其对局部免疫影响更大。 生物拮抗作用:正常菌群对包括致病菌在内的外籍菌入侵动物体有一定程度的拮抗作用,生物拮抗作用的原 因是由于厌氧菌、细菌素、及免疫结合的复杂作用以及特殊的生物物理和生物化学环境。栖居处将会发生改变,即成为菌群失调。171) 病料采集原则 无菌概念采取有病变部位采取时间,濒临死亡,一般不超过 6 小时适当保存及时送检2) 微生物诊断步骤 形态观察病料触片、涂片,瑞氏染色、姬姆萨染色,镜检 分离培养 适宜培养基培养与分离观察菌落形态、革兰氏染色观测形态 生化鉴定 血清学

19、鉴定(凝集反应、琼扩试验、标记抗体技术等) 动物试验:选择敏感动物接种。18、 金黄色葡萄球菌的致病因素及所致疾病。葡萄球菌的某些细胞壁结构具有毒力因子的作用,如葡萄球菌蛋白 A、荚膜、纤连素结合蛋白等,后者属于微生物表 层成分识别黏附基质,包括其他至少 12 种蛋白,最主要的毒力因子是毒素及酶。毒力因子:毒素(a毒素、肠毒素)酶(凝固酶、耐热核酸酶)a引起小血管收缩,导致局部缺血、坏死。 肠毒素:引起人类中毒,大多数动物对此毒素又很强的抵抗力,外毒素,耐热 100C 30min,抵抗消化道蛋白酶 的水解作用,血清型 A. B.C1.C2.C3.D.E 均可引起急性胃肠炎即食物中毒。常污染食物

20、有牛奶、肉类等 凝固酶:凝固酶是鉴别葡萄球菌有无致病性的重要指标。作用:能使含有抗凝剂的人兔血浆发生凝集。特点:耐 热; 易被蛋白酶分解破坏 分类:1.游离凝固酶一类似凝血酶原样物质,经激活后可使血浆中纤维蛋白原变成纤维蛋 白。保护病菌免受血清中杀菌物质的破坏,同时可使葡萄球菌感染易于局限化。 2.结合凝固酶一结合在菌体表面,与 血浆中纤维蛋白结合后使血浆凝固在菌体表面,阻止吞噬细胞的吞噬,即使被吞噬也不易被杀灭 耐热核酸酶:1.此酶能迅速分解核酸,利于病原菌扩散 2.目前也将该酶的检测作为鉴定致病菌株的重要指标之一。 其他毒素及酶:细胞毒素(a、y、5,杀白细胞素)、表皮剥脱毒素、毒性休克综

21、合征毒素 T,纤维蛋白溶酶、 透明质酸酶、脂酶等。常引起两类疾病: 化脓性疾病例如创伤感染、脓肿、蜂窝织炎、乳腺炎、关节炎、败血症和脓毒败血症等。 毒素性疾病被葡萄球菌污染的食物或饲料引起人或动物的中毒性呕吐、肠炎及人的毒素休克综合征等。19、 试述肠杆菌科细菌的特性。肠杆菌科细菌的特性: 形态与结构:中等大小的两端钝圆的革兰氏阴性杆菌,多数有鞭毛、菌毛,少数有荚膜,无芽抱37。CPH7. 2-7. 4,麦康 凯SS8 发酵葡萄糖产酸或兼产气,接触酶试验、硝酸盐还原试验阳性,氧化酶阴性。 除欧文菌,均有本科细菌的共同抗原 0 抗原、H 抗原和 K 抗原 抵抗力:非抗酸性等20、 猪丹毒杆菌的微

22、生物学诊断要点有哪些?1可革兰氏染色镜检,革兰氏阳性,蓝色。如发现少量典型杆菌,可初步确诊。如为慢性心内膜炎病例,可用心 脏瓣膜增生物涂片,镜检。羔羊患关节炎病时,可检查关节滑膜囊液。20. 2%(W/V)5% 10%无菌马血清(W/V)的半固体琼脂培养基。在血琼脂平 皿37C, 24ha穿刺线向四周生长,如试管刷状,不液化明胶。3 细菌鉴定:主要考虑与李氏杆菌鉴别诊断。4.血清型鉴定:将待鉴定菌株的纯培养物加入 1%甲醛灭活,经洗涤、高压、离心处理后制成沉淀原,与模式菌株的 高免血清做琼脂扩散试验。21、 试述炭疽芽泡杆菌的生物学特性。形态及染色特性 本菌为 G+大型杆菌;无鞭毛不能运动,芽

23、胞椭圆形。 动物组织内,此菌单在或连成 25 个的短链,相连的菌端平截而呈竹节状。炭疽杆菌在组织内可形成荚膜。 炭疽杆菌只有当暴露空气中的后,方能形成芽胞。在人工培养基中,本菌常形成长链。培养特性: 需氧,对营养要求不高,普通培养中即能生长良好。 在固体培养基表面:强毒菌株的菌落表现为粗糙型,菌落大而扁平,灰白色,不透明,表面较干而粗糙,边缘呈卷状。在血琼脂上一般不溶血 在普通肉汤中培养 24h 后,培养液仍然透明,管底有白色絮状沉淀。液面无菌膜或菌环形成。生化特性:发酵葡萄糖,产酸而不产气,不发酵阿拉伯糖、甘露糖、木糖、VP 试验阳性、不产生呵噪和硫化氢。抵抗力: 炭疽杆菌繁殖体的抵抗力不大

24、,6030 60体中,细菌可随腐败而迅速死亡。 芽胞的抵抗力特别强大,在干燥状态下可长期存活。炭疽芽胞需经煮沸 1 2 h, 121 笆高压灭菌 5 10 min, 或160 C 干热灭菌 2 h 方被杀死。 常用的有效消毒剂是新配的 20%石灰乳或 20%漂白粉作用 48 h抗原结构:炭疽杆菌有下列四种主要抗原成分。 菌体多糖抗原:这是细胞壁内存在的一种半抗原,与细菌毒力无关,性质稳定,经高温高压后,抗原性不被破坏, 用于此菌鉴定和诊断。 荚膜多肽抗原:仅见于有毒菌株,与毒力有关。 保护性蛋白质抗原:这是炭疽杆菌生活过程中产生的细胞外蛋白质之一,具有免疫原性,能使机体产生抗炭疽感染 的保护力

25、。 芽抱抗原:是芽抱的外膜层含有的抗原决定簇,构成特异性抗原,具有免疫原性和血清学诊断价值致病性:炭疽杆菌可引起各种家畜、野兽和人类的炭疽,牛、绵羊、鹿等易感性最强,引起败血症。犬猫食肉动物 等有相当大的抵抗力,禽类一般不感染。322病毒的基本特征: 病毒一般以病毒颗粒或病毒子的形式存在,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以及传染性。病毒粒子极其微小,测定其大小的 单位通常用纳米(nm),在电镜下才能观察。 病毒的形态:多形性。各种病毒颗粒形态不一,但都具有蛋白质的衣壳及其包裹的核酸芯髓,衣壳与芯髓共同构成 核衣壳。有的病毒核衣壳外还有囊膜及纤突。衣壳由壳粒组成,呈 20 面体对称或螺旋状对称,少数为复合对

26、称。 结构:完整的病毒主要由核酸和蛋白质组成。每种病毒只含一种核酸,或是 DNA,或是 RNA;每种核酸有双股与 单股、线状与环状、分节段与不分节段之分。病毒的蛋白质也有结构蛋白和非结构蛋白之分。脂质与糖是构成是囊膜 与纤突的组分,可被氯仿或乙醒等脂溶剂破坏。 寄生生活没有核糖体和酶系统,不能独立进行代谢活动,必须在易感活细胞内寄生,利用宿主细胞的代谢系统,有 严格的细胞内寄生性。 不能进行二等分分裂,通过特有的复制方法进行繁殖。 病毒对抗生素不敏感、干扰素能抑制其增殖 病毒无细胞结构23、 试述病毒与其他微生物的主要区别。核酸DNA/RNANAJRNADRNADA、 RNADANs RNAD

27、A、 RNADA、繁殖方式复制 二分裂分裂苹二分契+二分裂+二分裂+-二分裂N殉对抗生素的敏屈+肃午扰豪的敏屈+ -一+细菌支原体 单单细菌支原体 单单立克次体螺旋体放线菌种类/性状 结构 病毒 非于细菌与原虫之介于细菌与真菌之间多25、 试述病毒分离培养的方法。 实验动物:病毒必须在活细胞中方能进行生命活动,因此早期对病毒生物学特性的研究主要通过动物接种(小鼠、大鼠、家兔、家禽等。)以培养病毒。目前动物接种仅限于研究病毒或毒株的致病性或为确切诊断某种病毒为病原体。 鸡胚接种,个别病毒(如流感病毒)必须在鸡胚中进行分离培养。受精鸡胚的羊膜腔和尿囊腔均可用以分离流感 病毒。 组织细胞培养:静置培

28、养和旋转培养。其中细胞培养是培养病毒最常见的技术。26、 何为病毒的一步生长曲线?一步生长曲线即以感染时间为横坐标,病毒效价为纵坐标,绘制出的病毒特征曲线。感染比(MOI)是指在一个系统中感 染病毒的细胞数与细胞总数之比。在人工培养的细胞中,接种高 MOI 的病毒,所有细胞几乎同时受到病毒感染,如分 析该培养系统的单个细胞,就可以代表病毒在整个体系中所有细胞的生长情况。应用这一方法,就可获得病毒一步生 长曲线的结果,观察到病毒具有复制周期。一个完整的复制周期包括吸附、传入与脱壳、生物合成、组装与释放等步 骤。27、 病毒的复制周期包括哪些步骤?吸附:吸附敏感的宿主细胞是病毒复制的第一步。此过程

29、包含静电吸附和特异性受体吸附两个阶段。病毒的配体位点与细胞表面的特异受体的结合mRNARNA组装与释放:无囊膜病毒:简单的 20 面体病毒产生的壳粒可自我组装形成衣壳,进而包装核酸形成核衣壳。数无囊膜的病毒蓄积在胞浆或核内,当细胞完全裂解时,释放出病毒颗粒。壳大多28 细胞培养中的每个细胞的生理特性基本一致,对病毒的易感性也相等。 一块很小的组织可以制备多个细胞培养瓶,每瓶代表一个实验动物或鸡胚,而且有标准的一致性,无实验动物的个差异性,从而对病毒的生长具有高度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如细胞产生病变 细胞培养可以排除特异性抗体或者非特异性抑制因子的干扰。 细胞培养技术可以严格执行无菌操作。 在细

30、胞培养中可以进行许多实验项目。 应用细胞培养的空斑技术可以进行病毒的克隆化。29、 病毒的分离与鉴定包括哪些内容?一、 病毒的分离培养(一) 标本的采集、运送及处理标本的采集 采样的时间(发病的初期)采集标本的容器(无菌)标本的选择(感染的部位)标本的运送和处理尽早送到实验室,并立即处理和接种。较长时间冻存的标本,置于-70Co 研磨法处理细胞以释放病毒检样接种与感染表现将处理好的标本以适当途径接种宿主、鸡胚或培养细胞。观察噬菌斑或细胞病变效应(CPE) (二) 培养方法 组织培养:将人或动物离体或组织或分散的活细胞,模拟体内的生理条件在试管或培养瓶加以培养,使之生存和生长称为组织培养。(目前

31、多指单层细胞培养)传代细胞系:这是能在体外无限期传代的细胞系,来源与肿瘤细胞或细胞株传代过程中变异的细胞系。 鸡胚接种:鸡胚对多种病毒敏感。一般采用孵化 9 14部位,最常用的鸡胚接种部位有:羊膜腔、尿囊腔、绒毛尿囊膜和卵黄囊等。(用于噬菌体的感染性测定)蚀斑测定终点法(TCID50)三、 病毒的纯化与鉴定形态学鉴定:电镜观察纯化:超速离心、电泳、免疫学方法对病毒进行纯化理化特性测定:如病毒的囊膜可用氯仿、乙醍等有机溶剂溶解使病毒失去活性免疫学诊断补体结合试验中和试验血凝抑制试验间接免疫荧光检测酶联免疫吸附试验分子生物学方法:聚合酶链式反应、核酸杂交、DNA 芯片30、 举例说明痘病毒感染的宿

32、主谱类型。 天花病毒,主要宿主:人,宿主范围窄,全球已消灭; 痘苗病毒,主要宿主:人、牛、水牛、猪、兔,宿主范围宽,全世界均有分布; 牛痘病毒,主要宿主:牛、人、大鼠、猫、沙鼠、大型猫科动物、象、犀牛宿主范围宽。分布于欧洲、亚洲; ft羊痘病毒,主要宿主:绵羊、ft羊,宿主范围窄,分布于亚非洲。31、 试述新城疫病毒的检测手段和预防措施。RT-PCRo10HIHIHIICPD0.70IE 预防与控制:新城疫是 0IE 规定的 A 类疫病,许多国家都有相应的立法。控制措施包括良好卫生及免疫。7-10d免、20-25d50-60d3-7d415d21d 后才可调运。32、 试述狂犬病毒的致病机理及

33、综合性的预防措施。致病机理: 传播:主要传播途径为被带毒动物咬伤,是否发病取决于咬伤的部位与程度以及带毒动物的种类,病犬唾液具有高传染性。 病毒复制:病毒特异结合神经肌肉结合处的乙酰胆碱受体及神经节昔脂等受体。在伤口附近的肌细胞内复制,而后 侵入外周神经系统,沿神经轴索上行至中枢神经系统,在脑的边缘系统大量复制,导致脑组织损伤,行为失控出现症 状。病毒从脑沿传出神经扩散至唾液腺等器官,在其内复制,并以很高的滴度分泌到唾液中。在出现狂暴症状乱咬时, 唾液具有高度感染性。 免疫原性:病毒蛋白有很强的免疫原性。但在病毒从咬伤部位向中枢系统扩散的过程中,既不出现体液免疫应答, 也不出现细胞免疫应答。综

34、合性预防措施:采取“管、免、灭”的方针 管理家犬一-登记 对家养犬、猫进行弱毒疫苗免疫接种。注意监测带毒的野生动物。发达国家投放含弱毒疫苗的食饵控制狐狸和狼的犬病,对臭鼬和浣熊,则计划使用金丝雀痘病毒为载体表达狂犬病毒糖蛋白的基因工程重组疫苗。 应及时扑灭狂犬病患畜。33、 试述流感病毒的主要生物学特性。主要特性: 病毒颗粒多形性,多球形,直径 80-120nm 核酸类型为单股负股 RNA,分八个节段(丙型为七个节段),每一段 RNA 为一个基因,复制时发生节段之间的基因重 组而导致变异,出现新的亚型。 病毒结构由内向外分三层,内层是核心,中层为内膜蛋白,外层为脂质双层包膜,其间插有血凝素和神

35、经氨酸酶两刺突。 抵抗力较弱,对干燥、紫外线、酸及一般化学消毒剂敏感,高温易失活,但低温下可生存数周。 病毒分离采取鸡胚羊膜腔或尿囊腔接种;通过血凝试验和血凝抑制试验鉴定病毒是否生长及型别。34、 如何检测及控制流感病毒?诊断:分离病毒非常必要,对鉴定病原及其毒力均不可少。 病料:一般从泄殖腔内采样,也可采肝、脾、血液、肺等。 分离:接种 8-10 日龄鸡胚尿囊腔。 鉴定:取尿囊液用鸡红细胞作 HATH 或 ELISA 等。进一步鉴定亚型需送国家级指定实验室完成。 毒力分析:可将分离株接种鸡,或用分离毒作空斑试验,检测其毒力,有毒株能产生空斑,无毒株则否。预防与控制:预防措施应包括在国际、国内

36、及局部养禽场 3 个不同水平。 高致病力禽流感被 OIE 列为 A 类疫病,一旦发生应立即通报。 国内措施主要为防止病毒传人及蔓延。 养禽场还应侧重防止由野禽传给家禽,要有隔离设施阻挡野禽。一旦发生高致病力禽流感,应采取断然措施防止扩散。灭活疫苗可作预防用。35、 口蹄疫病毒有哪些血清型?解释其易发生抗原性漂移的原因。70、A、C、SAT1、SAT2、SAT31原漂移,因此并不能严格区分亚型。抗原性漂移是由编码 vp1 和/或 vp2 和/或 vp3 蛋白的基因发生点突变引起的,是在免疫群体中筛选变异体的反应,它 可引起致病性更强病毒的出现36、 阐述口蹄疫病毒的流行、致病特点及对策。口蹄疫是

37、全球性最重要的动物疫病,常在牛群、猪群大范围流行。多种偶蹄动物都易感。感染率很高,致死率较低。 人类偶能感染,表现发热、食欲差及口、手、脚产生水泡。致病机理 症状:病畜口、鼻、蹄等部位出现水泡为主要症状,且可能跛行。怀孕母牛可能流产,而后导致繁殖力降低。猪则 以跛蹄为最主要的症状。羊症状通常比牛温和。 感染:反刍类动物感染的主要途径是呼吸道,也可通过采食或接触污染物感染。经呼吸道感染时,最初在咽复制, 而后传播到其他组织。 病毒排出:患畜通过分泌物、奶、飞沫大量排出病毒。某些康复动物的咽部长时间存在。牛在感染后可长达两年, 绵羊可达 6 个月。 传播:病毒可长距离经气雾传播,吹风(低温、高湿、

38、阴暗)有利于其传播。 免疫:康复牛对同型病毒感染的免疫力可维持 1 年或稍长。诊断 申报:被列为必须申报的疾病,诊断只能在指定的实验室进行。送检:样品包括水泡液、剥落水泡痂、抗凝血或血清等。死亡动物则可采淋巴结、扁桃体。样品应冰冻保存 , 或置于 pH 7. 6 的甘油缓冲液中。 检测方法:0IEELISALLISA预防与控制 控制:由于病毒高度的传染力,控制措施必须非常周全和严格。无病地区严禁从疫区调运牲畜。 消灭:一旦发病,应立即封锁现场,焚毁或深埋病畜。疫区周边的畜群应接种疫苗,建立免疫防护带。 疫苗:弱毒疫苗可能散毒,不安全。推荐使用浓缩的灭活疫苗37、 比较猪水疱病毒与口蹄疫病毒的异同。不同: 猪水疱病在家畜中仅猪感染发病,不感染牛和羊。如果周围牛、羊有发病者,即可诊断为口蹄疫; 口蹄疫导致的幼畜死亡,剖检时有“虎斑心”样变化,猪水疱病则无; 患畜,尤其是仔畜的死亡率不一样。最初在咽复制,而后传播到其他组织。猪水疱病毒:通过皮肤的伤口感染,也可经过消化道感染,但需要较高滴 度的病毒。0IE 猪水疱病毒感染的症状与口蹄疫相似,发热,蹄冠部发生水疱。 均可以用 ELISART-PCR38猪瘟病毒(CSFV)是世界范围内最重要的猪病病毒。亚洲、非洲、中南定洲仍然不断发生猪瘟。美、加、澳及欧洲若 干国家已消灭本病。 .症状:典型的猪瘟为急性感染,伴有高热、厌食、萎顿及结膜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