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项目教学电子教案(总第27-28课时)一、项目名称:电气防火防爆子项目名称: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课时安排:本节为第讲,授课时间节课。二、教学目标:、i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电火花和电弧3危险物质的各个性能参数及含义。4危险物质的分组分级。三、教学重、难点:电气设备过热的原因危险物质的分组分级。四、教学准备教师准备:相关课件、五、教学方法(策略):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六、教学过程:相关知识:火灾和爆炸的造成重大经济损失,而且往往造成人身伤亡和设备毁坏。电气火灾和爆炸事帮中占有很大的比例。本章将主要介绍电气防火、防爆的基本知识。V实施步骤:产第七章电气防米防爆一、电气火灾与爆炸的原因电气设备运行时总是要
2、发热的,但是,设计正确。施工正确的运行正常的电气设备,其最高温度和其与之差(即最高温升)都不全超过某一允许范围,但当电气设备的正常运行弄到破坏时,了热增加,温度升高,在一定条件下,可能引火灾。引起电气设备过热的不正常运行大体有以下几种情况:一)、短路:原因:1、设备绝缘老化变质或受到高温、潮湿或腐烛的作用而失去绝缘能力。2绝缘寻线直接缠绕、勾挂在铁钉或铁丝上时,由于磨损和铁锈腐蚀。3设备安装不当或工作忽,可能使电气设备的绝缘尝到机械损坏而形成短路。4由于雷击过电压的作用。电气设备的绝缘可能弄到击穿。5安装和检修工作中,由于接线和操作的错误。二)、过载原因:、设备线路设计选用线路或设备不全理。2
3、使用不合理,即线路或设备的负载超过额定值或连结使用时间垞超过线路或设备的设计能力。三)、接触不良接触部分是电路中的薄弱环节,是发生过热的重点部分。、不可拆的接头连接不牢、焊接不良或接头处混有杂质,都会增加接触电阻。可拆的接头连接不紧密或由于震动而松动。活动触闪、接触压力不足,表粗糙不平,铜铝接头因电体作用而腐J蚀。四)、铁芯发热原因:涡流、磁滞损耗。散热不良原因:散热和通风措施受到破坏。五)、电火花和电弧电火花是电极间的击穿放电,电弧是大的电火花汇集而成。皆工3”皆工3”一松学科:电工授课人:张明授课班级:电工安全作业培训上中工.图”二三学科:电工授课人:张明上中工.图”二三学科:电工授课人:
4、张明授课班级:电工安全作业培训第第 页共7页tLJLMl.nHT-IVIITnni-4IK;!inW!L叫叫火花分为工作火花和事故火花。1、工作火花:交流电机电刷与滑环接触处。2、事故火花:线路或设备发生故障时出现的火花,如先遣或接地时。案例分析:案例一:零线断线造成的触电死亡事故死者情况:男岁老务工时间:1988年9月23日地点:某粮库存储粮场经过:是某粮库招用的老务工人。月日晚上和某他工人一起将火车上的粮食搬运到粮场,负责在火车上将粮包抬到皮带输送机上。由于天气太热,脱掉衣服光着膀子干,当一手扶住货车门框,另一只手触到皮带运输机架子时,突然触电,摔下火车死亡。原因分析:系触电死亡。经检查皮
5、带运输机的电气线路和电动机绝缘情况良好,保护接零无问题,工作现场没有其他可触及的电气设备,那么电是从何处来的呢?在工作现场附近有一照明灯。当照明灯的开关合上后,灯不亮,与大地绝缘的皮带运输机的金属部分却带电,电压值等于相对地电压。根据此情况判断,皮带运输机带电的愿意是零线上某处断线造成的。经过沿线寻找,在距事故地点的处的干线上发现由铜线过度到铝线时,接头处严重氧化腐蚀,接触不两,使零线处于断线状态。这样当照明灯合上开关后电路不通,但电压却沿着零线和皮带运输机的保护零线加到皮带运输机的金属结构上,当手模皮带机时,另一手把住货车门框。电流通过两手、货车和道轨入地回到电源,形成通路。使触电死亡。事故
6、教训及防范措施:零线断线特别是零干线断线,是一种严重的故障状态。由于零干线断线,造成中行点位移,三相电压不平衡,使单相电器设备烧损,特别是居民供电区域内,将使大量的家电烧毁。更严重的是将使断线处以下所有采取保护接零设备的金属外壳上带点,严重危及人身安全。尽管可以采取重复接地的补救措施,但并不能解决根本问题,所以保证零线的连接、可靠、接触良好是很重要的。由于铜铝接触时产生电化学作用,加快接触处的氧化、腐蚀,使之接触不良。为保证零线的安全可靠性,一般不应该采用铜、铝线两种金属材料连接。在必须这样做时,应采用过渡性连接材料或其他措施,并应定期进行检查。二、危险品物质一)、危险物质的性能参数1、闪点:
7、闪点越低者危险性越大。2、燃点:物质在空气中点火时发生燃烧、移去火源仍能继续燃烧的最低温度。3引燃温度:又称自然点、或自燃温度。4爆炸极限:通常指爆炸尝试有限。分为爆炸下限,爆炸上限。5最小点燃电流比6最大试验安全间隙二)、危险物质分组和分级。三、危险环境一)、气体蒸汽爆炸危险环境。区;指正常运行时连续出现或长时间出现或短时间频繁再现。区:预计周期性再现或偶然出现。区:不现现,即使出现出只是偶然现现短时间。二)、粉尘、纤维爆炸危险环境。区:正常运行时(不现现)连续出现或长时间或短时间频繁现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区:指正常运行时不出现,公在不正常运行时短时间徒然出现爆炸性粉尘、纤维的区域。三
8、)、火灾危险险环境区:可燃液体区:可燃粉体或纤维区:可燃固定。案例二:在电力线路附近作业触电死亡事故死者情况:(甲)男岁水暖工ciJlMi%nhdnrinm脸(乙)男岁水暖工(丙)男岁工程师时间:199年19月17日14时地点:某工厂宿舍楼五楼花台上经过:某区新建热电厂开始实施集中供热。区房管处为某厂的宿舍楼安装暖气。9月日下午开始给丙家安装。丙家五楼窗外有一花台,安装用的一些材料从外面用绳索直接吊上去。工人(甲)、乙和协助安装的(丙)站在花台上,下面的几位工人捆好一根6.1米3长的铁管,上面的三人合力向上拽拉。当拉到花台边缘时,需将竖起方向的铁管改为水平方向进入窗户,于是三人用力将铁管上端向
9、下压。铁管的另一端碰触到1岁千伏高压线路上,顿时一声响,一团火光,三人同时被击倒,身子压住铁管,弧光放电将三人多处烧焦,长达2岁多分钟,丙丙丙甲)(、丙丙乙丙)(从花台上坠落,丙丙乙丙)(从花台上坠落,丙丙丙丙)(倒在花台上,三人同时惨死。原因分析:由于6.1米3长的铁管很难从楼梯上去,于是决定用绳索吊上去。施工时施工负责人没有注意到离丙家花台外面米外有一的电力统一口径,也没有向参加施工的人员交待,更谈不上采取措施保证安全。虽然有的工人看到电力统一口径,但认为不会碰到它,所以没有加以注意。事故教训及防范措施:这起事故的原因一目了然,施工中违反有关规定,从窗户向楼内吊运安装材料,事故引起的教训很
10、深刻。在事故发生前,电力线路就架设在眼前,认也没有注意到它是一只会吃人的“电老虎”,待到事故发生后追悔莫及。据某计划单列市统计,仅从198年6到199年1的6年中,在电力线路附近进行建筑施工、起重吊装、地质钻探、架设安装、搬运长在物体等到作业时角及电力线路死亡人。预防这类事故,既不需要尖端技术,也不需要耗费太多财物,更不需要贵重设备,只需要加强管理,采取适当措施。经常在电力线路附近作业的单位应制订相应的规章制度,根据情况提出在电力线路附近的作业方法。在电力线路附近作业时必须有确保安全的组织措施和技术措施。组织措施是指领导亲临现场,制订施工方案安排有经验的人现场指挥设立专人、专职进行现场监护;作业前在现场对全体参加作业的人员进行安全教育,做好安全技术措施交底和落实工作。技术措施是指作业时设备和人员与电力统一口径应保持的安全距离。如果达不到安全距离要求,应采取可靠的安全技术措施。如停电措施或设置绝缘屏护墙、篱笆墙、尼龙安全网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如何与家教签订2025年的合同或协议
- 2025合作伙伴协议合同范本
- 2025年个人影像技术制作的合同范本示例
- 《生育与健康》课件
- 2025购销合同范本3
- 2025货车买卖合同样本模板
- 2025年度机械设备采购合同专业版
- 2025国内租赁合同模板
- 《课件传播的途径与策略》
- 诺贝尔生平创见课件
- HG/T 4339-2024 机械设备用涂料(正式版)
-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形考任务2-国开(GD)-参考资料
- DZ∕T 0289-2015 区域生态地球化学评价规范(正式版)
- 七年级数学下册期中测试卷(完整)
- 教科版三年级下学期科学期中检测试卷(含答案)
- 丁苯橡胶工艺流程
- 土地托管项目实施方案
- (高清版)DZT 0281-2015 相位激发极化法技术规程
- 外科学教学课件:颈、腰椎退行性疾病
- 平面变压器设计教程
- 2024年03月湖南省韶山思政教育实践中心2024年招考5名合同聘用制教师笔试近6年高频考题难、易错点荟萃答案带详解附后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