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乡土地理复习(2016优化版)_第1页
湖南乡土地理复习(2016优化版)_第2页
湖南乡土地理复习(2016优化版)_第3页
湖南乡土地理复习(2016优化版)_第4页
湖南乡土地理复习(2016优化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页脚页脚.地方文化常识复习资料一、地理位置与行政区划班级1、的位置:位于我国的中部偏南,长江中游南岸,东经1084711415北纬24393008。大部分地区位于洞庭湖以南,故名,简称“湘”绝大部分位于低纬度,在五带中位于北温带;其北邻省,东邻省,南邻省,西南邻壮族自治区,西邻省,西北邻市。(请同学们掌握的邻省)2、行政区划:全省划分为(13)个省辖市,2E*湖南省地形咯图2E*湖南省地形咯图(1)个自治州(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行政中心),省会市。二、自然环境1、地形、地势的主要特征:、地形特点:山地、丘陵为主,地形复杂多样,山区面积广。、地势特征:东、西、南三面山岭相连,中部多为丘陵和盆地

2、,起伏和缓;北部为平原,地势低平,从总体上看,全省恰似一个三面高、中部低、朝北部敞开的“马蹄形”盆地。、主要山脉分布:东、西、南三面是山地,东面是幕阜山脉、罗霄山脉,南面是南岭,西面是武陵山脉和雪峰山脉。2、气温、降水的分布概况:、气温分布概况:年平均气温在1618,冬季寒冷,春季温暖,夏季炎热,秋季凉爽,四季变化明显。、降水的分布概况:年平均降水量在12001700毫米之间,降水丰沛。时间分布:雨季集中在46月,这期间的降水占全年降水量的40%50%。降水的变化大,降水强度大是省降水的一个明显特征。空间分布:山地降水一般多于平原。3、气候主要特征: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光热充足,降水丰

3、沛,雨热同期。4、洞庭湖的概况:、洞庭湖位于北部,长江中游以南,由东洞庭湖、南洞庭湖、西洞庭湖组成,是我国第二大淡水湖,洞庭湖西北面有松滋口、太平口、藕池口等数条水道接纳长江来水,然后从东北面的城陵矶附近在入长江,成为一座天然水库,对调节长江的水量起着重要作用。、目前的洞庭湖较以前比较,面积大为缩小;面积缩小的原因有泥沙淤积和围湖造田。治理措施:主要有退田还湖;在长江中、上游和洞庭湖水系植树造林,保持水土,减少泥沙淤积。5、湘、资、沅、澧四水和主要的水电站:100*IQ2n30a28*26图1湘江:发源于东北部的海洋麓,全长850100*IQ2n30a28*26图1资水:发源于桂东北和湘西南地

4、区,全长650千米,中游有著名的柘溪水电站。沅江:发源于东部云雾山,全长1000多千米,是冷水力资源最丰富的河流,干流和支流上有凤滩水电站和五强溪水电站(装机容量最大的水电站)。澧水:发源于西北部,是四水中最短的河流。6、的自然灾害:主要有:地质灾害、气象灾害、生物灾害。、地质灾害:主要有泥石流、山体崩塌、滑坡。泥石流、滑坡主要分布在的西部、南部、东部山区。造成地质灾害发生的人为原因是乱砍滥伐森林,自然原因是多山,降雨集中。、气象灾害:主要有干旱、洪涝、寒潮等。旱涝产生的主要原因是受季风的影响,降水的变化大。抗旱减灾的措施主要有:加强各种水利建设;提高灌溉技术;发展节水农业;兴修水库;人工降雨

5、等;抗洪防涝的措施主要有:修筑堤防;整治河道;修建水库拦蓄洪水;植树造林,保持水土。、生物灾害:虫灾、鼠灾和农作物病害7、自然环境对人类活动的影响:地形171-2GQ171-2GQ湖南省市(州)人口密廈分布图三、人口与民族1、人口概况与人口问题:省人口数量多。省人口数量排名全国第7位,人口密度大,老龄化进程加快。2、人口分布概况:人口分布不平衡,人口密度约为320人/平方千米,是我国人口最稠密的省份之一,人口主要分布在湘东、湘中、湘南和湘北地区较多,湘区人口较少。城乡分布看乡村人口多于城市,乡村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61%。3、民族分布特征与少数民族的民族特色:、民族组成:省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民

6、族以汉族为主,分布在全省各地,少数民族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瑶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分布特点:是西部多、东部少;山区多、平原少;农村多、城市少。主要分布在湘西、湘南和湘东等山区,其余分散杂居在全省各地。、少数民族的特色:一是种类多;少数民族相对聚居;少数民族实行民族自治;民俗风情丰富多彩;民族特色浓厚。4、民俗风情特色,以及自然环境对民俗风情的影响、民俗风情的特色:是一个多民族的省份,各族人民共同劳动,共享生活,创造了光辉灿烂而又绚丽多彩的民俗文化,如民族服饰、特色饮食、居住习惯、民俗节庆、民间歌舞等。民族服饰:如苗族服饰无论男女都是“色彩斑纹布”。特色饮食:侗族婴儿出生第三日举行的礼仪,称“

7、三朝礼”,以大宴宾客为特色。居住习惯:土家族的吊脚楼侗族的鼓楼、凉亭、风雨桥称为“侗家三宝”民俗节庆:土家族的赶年、苗族的赶秋节和芦笙节、瑶族的盘王节、侗族的花炮节、回族的宰牲节等。民间歌舞:土家族的摆手舞、瑶族的象鼓舞、白族的仗鼓舞、苗族的猴儿鼓、土家族的茅古斯鼓舞、土家族薅草锣鼓、土家族八宝铜铃舞和傩戏等。自然环境对民俗风情的影响:省少数民族主要分布在省的山区,地处亚热带,冬季寒冷,夏季高温,服饰与四季分明的亚热带季风气候密切相关,人喜食辣椒,这与潮湿的气候分布不开,有些少数民族居住吊脚楼,主要是少数民族聚居在山区地势不平,气候潮湿,加上田地较少,因此,他们把房屋建在陡坡上。一些传统的体育

8、项目与河流较多有关(如划龙舟)。四、自然资源5、自然资源的基本特征:自然资源类型齐全;总量较丰富;分布不均。6、土地资源:、主要特点:土地资源总量丰富,类型齐全,地区分布不均。、分布:在土地利用类型中林地分布最广,以湘西、湘南为多;耕地集中于湘北、湘东、湘中的河谷平原和洞庭湖平原。湘西、湘南耕地较少,以旱地为主;草地集中于湘南山区。、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土地类型齐全有利于因地制宜发展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等。7、气候资源:、主要特点:地处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光、热、水条件优越,四季分明,光照充足,热量丰富,雨水充沛;雨热同期,光、热、水组合优越。、气候对农业的影响:有适于不同作物熟制的气候资源,

9、是我国农业发达的地区,雨热同期有利于作物的生长。8、水资源:、主要特点:水资源总量较丰富,人均、地均拥有水量均高于全国平均水平,水资源相对丰富,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我省的富水区主要在山区,平原、丘陵经济较发达的地区水资源相对较少,水资源季节变化和年际变化大。、对社会经济发展的影响:水资源年际变化和季节变化大,容易造成水旱灾害,严重影响的社会经济发展和人民的生活。9、矿产资源:、主要特点:种类齐全,储量丰富,分布相对集中,优势矿产突出。有色金属之乡:已探明储量的有色金属矿产有37种。“世界锑都”一锡矿山,“世界有色金属博物馆”株洲柿竹园,水口山铅锌矿(见2页图1)非金属之乡:萤石、重晶石、长石、

10、海泡石等储量居全国第一。.矿产资源对工业发展的影响:我省利用有色金属建立了以柿竹园、水口山、锡矿山等为主的有色金属开采、冶炼基地,培育了一批具有全国影响的有色金属冶炼企业,利用非金属矿产原料形成了一批重要的非金属加工企业。10、土地资源利用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存在的主要问题:耕地不断减少;土地利用的经济效益欠优;土地损毁严重。、保护措施:通过保护基本农田、土地开发、严格控制建设占用耕地及土地整理等途径,有效地遏止了耕地不断减少、耕地资源受损的势头。11、水资源存在的主要问题及保护措施:、主要问题: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地区缺水差异较大,不能完全满足工、农业生产和生活需水的增长,供需矛盾突

11、出;水污染严重。、采取的措施:兴修水利;跨流域调水;节约用水;保护水资源。12、环境保护及资源开发利用的成功经验:、环境污染包括大气污染、水污染、土地污染等,大气污染的主要来源燃料的燃烧、汽车尾气和工业废气等。、环境保护:减少工业废气排放;减少使用塑料购物袋;治理水污染,提高水质;保护土地资源,治理废水、废渣及农药和化肥对土地的污染。五、农业1、农业生产的概况及在全国的重要地位:概况:水热条件优越,耕地、林地面积广阔,水系发达;有“鱼米之乡”和“湖广熟,天下足”之美誉。粮食、棉花、油料、茶叶、柑橘、生猪、淡水产品等主要农产品产量在全国占重要地位,稻谷、苎麻产量居全国第一位,茶叶产量居全国第二位

12、,柑橘产量居全国第三位。2、主要农副产品及其地区分布:、农副产品:稻谷、油菜籽、棉花、苎麻、茶叶、柑橘、烤烟、水产、生猪及家禽等,特产有猕猴桃、洞庭银鱼、中华鳖、君山银针茶、湘莲等。、分布地区:稻谷主要产于洞庭湖区及、株洲、永州等地区的丘陵地区;棉花、油菜籽、苎麻主要产于洞庭湖区,茶叶主要产于湘南、湘东、湘西、湘中的山区,柑橘主要产于湘南、湘西、湘东、湘中地区,烤烟产于湘南、湘区。3、被称为“鱼米之乡”原因:地处长江中游南岸,洞庭湖水系及洞庭湖为提供了较广的水面,养殖淡水鱼类,的粮食作物以水稻为主,故有“鱼米之乡”的美称。4、农业与农产品加工业关系:农产品品种多,总量足,为农产品加工业提供了充

13、足的原料,形成了一批规模大、带动能力较强、辐射围较广的农产品加工龙头企业,涌现出一大批知名农业品牌。5、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方向:由温饱农业提升为小康农业;由数量农业提升为效益农业;由粗放农业提升为科技农业;由封闭农业提升为开放农业,农业发展过程中积极探索各地各具特色的农业发展模式,形成规模化生产,提高规模水平,提高单位产出率,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工业1、工业生产的概况及重要的工业部门:概况:工业体系完整、规模初具、部分产业优势突出,工业已成为全省经济的支柱。主要的工业部门:烟草、钢铁、电力、化工、有色金属开采及冶炼、建材、交通运输设备、农副食品加工、专用设备制造和石油加工行业。2主要高新技术产业

14、园区的地理分布特征: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株洲;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产业布局逐步由点状分布向块状、带状分布发展。3高新技术产业在推进工业化进程中的作用、(八上P69)高新技术是经济的新的增长点,新型工业化之路就要以电子信息产业、生物医药、新材料和新能源等高技术产业带动工业化的进程;以高技术产业的发展带动工业产业结构的改变。4.新型工业化发展的方向:优先发展信息产业;提高科技含量;降低生产成本,不断提高产品质量,大力提高经济效益;减少环境污染,降低资源消耗,发展循环经济。交通运输会主义新农村意义:勻諮审希I迫裁阳市JL永i_f(Zf户澳S富踐沪!c扌会主义新农村意义:勻諮审希I迫裁

15、阳市JL永i_f(Zf户澳S富踐沪!c扌rS间的物质交流、促进城乡之间的贸易发展;特别是农村交通运输的发展,对加快建设社I亠.”*亠市=n二二横向高递公路dstt(建设中i扳划)严啜=K=二纵向嵩速公踣Jt规划r丿导fF永顺二步*1、交通运输业对经济发展的意义:交通运输的发展可加快自然资源的开发,加快城乡之、分布特征:形成了以为中心,其他重要城市为公路枢纽,干支衔接、覆盖全省、布2公路分布的主要特征及主要的高速公路-、“宀L源yjL/0UIf临邀聞!j4局合理的公路运输网络,高速公路、国道、省道与县乡公路纵横交织,遍布全省城乡地、主要的高速公路:(八下P5)东西横向:A:沪昆高速段共分醴(陵)

16、(湘)潭、潭邵邙日)、邵怀、怀新四段。c:衡昆高速段已建成的衡枣高速.D:长常高速(至)ma阳临古丈吉首市会冋桃江冷3城辺/紂/A”/现市这”-f./.bo3HF匸論纟市湘c:衡昆高速段已建成的衡枣高速.D:长常高速(至)ma阳临古丈吉首市会冋桃江冷3城辺/紂/A”/现市这”-f./.bo3HF匸論纟市湘夕.m化东厂Zf3玻4常德新邵永州长沙lit广S測阳市,阳希通道双牌哦亠LS郴州辽华F:常高速(至)F:长永高速(至浏阳永安)G:韶山高速(至韶山)南北纵向:H:京珠高速I:长潭高速(至)省的高速公路按照“五纵七横”的形态布局。全部建成后,将形成以为中心,连接全省重要城市,辐射全省广大城乡地区

17、的高速公路网主要的铁路干线及重要的铁路枢纽、省的铁路纵横交错。(八下P10)南北向铁路:京广线、洛湛线、焦柳线以及武广客运专线东西向铁路:石长线、浙赣一湘黔线、湘桂线、渝怀线、铁路枢纽:株洲、。株洲是最大的铁路枢纽;火车拖来的城市-4、航空运输业的发展概况及主要航空港:、概况:省航空事业发展迅速,初步形成了以、三大机场为核心的航空网络,基本能满足社会日益增长的需要,为经济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主要机场:黄花国际机场、荷花机场、桃花源机场、永州机场、芷江机场5个机场。5、航运业的发展概况及主要港口:、概况:初步形成了以洞庭湖为中心,湘、资、沅、澧四大干流为主干,沟通全省、通达长江的航道网。通航

18、里程将近12000千米,居全国第3位。在省航运中,湘江水运的地位尤为突出。、主要港口:、株洲、是省的重要港口城市。市的霞凝新港,的城陵矶港是省的重要港口。(被称为水运的北大门)八旅游1、旅游资源的分布与特色、特色、一是数量多,现有等级旅游区100多个,武陵源和南岳为5A及旅游区。二是种类齐全,既有衡山、崀山、猛洞河、洞庭湖等自然风光,又有楼、凤凰古城、炎帝陵舜帝陵、洪江古商城等人文景观,还有土家族、苗族、侗族等独具特色的民族风情。、分布、湘北、以水域风光、湖泊湿地和历史文化为主。如水天一色、气象万千的洞庭湖、楼、“世外桃源”桃花源。湘南、以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主。如南岳衡山、炎帝陵、舜帝

19、陵。长株潭地区:以历10CT史文化、现代文化、都市文化为主。如岳麓山、韶山、花明楼。湘西:以民俗风情、自然风光为主,如武30P夯民俗风情。阳市市J一h/杭花課怀郴州市市株州邵阳市:市阳市oC部山y:湘潭市;:衡/.沙沙.工.怅-湘中:以历史文化、民俗文化和自然风光为主。如崀山、新化的紫鹊界人梯田。陵源、凤凰古城、德市26乐州市2、境著名的旅游景区和精品旅游线路、著名的风景旅游区:楼洞庭湖()、武陵源()、韶山()、衡山()、德夯(湘西)、崀山()、猛洞河(湘西)、桃花源()、岳麓山()、新化紫鹊界人梯田梅山龙宫()、精品旅游品牌:三大国际旅游品牌:一是以为龙头的自然生态旅游品牌;二是以韶山为重

20、点的红色旅游品牌;三是以炎帝陵为代表的历史人文旅游品牌。区域旅游品牌:南岳文化、凤凰民俗文化、岳麓书院湖湘文化、崀山地貌景观、猛洞河和东江生态漂流、马王堆古汉文化、楼楚文化等地方文化特色对旅游业发展的影响:丰富的地方文化资源是省旅游开发的优势资源湖湘文化源远流长,文化积淀深厚,具有历史文化价值和革命意义的城市众多,如国家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市、市、凤凰古城等,还有一些省级的历史文化名城,如、永州、洪江黔城古城、汝城县城和新晃县城等,这些历史文化名城魅力四射,吸引了一批又一批的中外游人。4旅游业的发展前景:旅游产业是促进现代经济发展的新兴产业,也是省极具有潜力走向世界的产业,加快旅游产业发展,是顺应

21、现代经济发展趋势的客观需要,是发挥省旅游资源优势的必然要求,也是推进富民强省的重要举措,大力发展旅游业,使省成为旅游大省和旅游强省。九、城镇与商业1、城镇分布的特点:省城市大多沿交通线分布,特别是京广铁路、湘黔铁路、枝柳铁路的沿线是省重要城市集中分布的地区,省城市沿铁路线分布,大致构成“H”形格局。东线地区人口稠密,城市集中且密度大,西线地区人口稀疏,城市分散且密度小。2城市化进程的特点以及城市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特点: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市化进程自东向西逐步向全省加速展开;中心城市实力增强。、城市化对人们生产、生活的影响:城市往往是一个地区的政治、经济中心,汇聚了大量的社会经济活动,

22、工、商业较发达,对周边地区经济的发展起带动和促进作用;城市交通方便,生活、医疗、教育等条件较好,能够吸引更多的农村人口向城市迁移。3、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容与意义(八下P40)、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容:实施以三个城市的交通、电力、信息、金融、环保等建设为重点,融合三市要素,实现立体交通和绿化带相连接,形成以三大城市为核心,周边中小城市和一批中心城镇组成的现代化、生态化的网状城市群。20102020年,具体目标要达到:工业区土地单位面积产值达到30亿元每平方千米以上;单位GDP能耗降低20%60%以上;工业重复用水率达到84%94%以上;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率达到65%70%以上;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

23、率达到8%95%以上。、长株潭一体化进程的意义:长株潭一体化有利于形成能源资源节约和生态环境保护体制机制,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推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走出一条现代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辐射并带动全省加快发展。4长株潭城市群在建设“两型社会”方面的主要举措两型社会的含义: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措施:A:以节能降耗和提高效益为目标,提质改造传统产业;B: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C:重点发展生态农业;D:大力发展现代服务业;E:依托城市群现有文化基础,重点发展广电、出版、报业、娱乐、文化旅游、动漫游戏等优势文化产业5商业发展的基本特点:省对外经济贸易快速发展;商业中心按行政建制多层次分级分布,各级商业中心与各地区的商品生产基地和交通运输网络结合起来,形成全省的商品流通网络,成为大大小小的商品集散中心和商业经济活动中心;商业网点建设日趋完善网点遍布城乡各地;大型市场已经成为商品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