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三上读写结合心得体会_第1页
2022年三上读写结合心得体会_第2页
2022年三上读写结合心得体会_第3页
2022年三上读写结合心得体会_第4页
2022年三上读写结合心得体会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6页共6页2022年三上读写结合心得体会新华南路小学三年级语文白芸通过本学期读写结合实验,我感到师生之间、教学之间都有不同程度的提升。读写结合是语文教学的基本规律:读是输入,写是输出,二者相互影响、相互促进,所以在课堂中,不但要书声琅琅、口语表达,更要让学生默读批注、即兴练笔。以课文为范本,加强“随堂练笔”,我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总结了一些做法:一、有感而发在我们的教材中有不少人文性很强的文章,它通过充满真情实感的故事内容,向学生传达着_美好的情感,给学生以道德情感上的熏陶。在教学这类文章时,要做到以“情”来贯穿文本,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此时课堂上的小练笔如若设计精当,就能让学生在情感氛围中

2、与文本对话,与角色产生共鸣,从而为深化文本架设桥梁。比如玩出了名堂一课,通过列文虎克的“玩”悟出道理,给学生思考议论的时间,当场迁移到自己的经历中来,有感而发写写自己曾经玩过什么。玩中学到了什么。发现了什么。或体会出什么。学生们人人都有话可说,有事可写,自由发挥,不限制行文格式,只求表达意思、准确扣题。二、迁移运用学是为了运用,这是语文学习中的一个重要环节。也是语文教学的目的。迁移运用的内容根据不同的文本而定。(一)、可迁移文本中的结构段落进行练笔。如_一课,原文通过“我们去放_”作为总起句,加上一系列动作描写,完整再现了我们放_的情景。这样的总分结构的构段方式就需要学生掌握,运用自如。所以为

3、了保证仿写的相似性,本课的练笔要求学生也已“我们去”为总起进行训练,目的在于先学会套用,加深对结构的理解。待到学至赵州桥一课时,学生对于总分结构,甚至总分总结构都不再陌生了。教师就可以放开范围,让学生写课间活动的丰富,公园里的花朵争奇斗艳等。(二)、可迁移文本中的表达方式进行练笔。如学习了听听,秋的声音一诗后,我设计练写仿写作诗,考察学生对诗文行文的把握:学生们的水平超乎想象,快速理解了我的要求,严格按照原文的格式一一对应每一句诗。有的学生甚至意犹未尽,利用回家后的时间又仿写的其他季节,或者放些四季的颜色,气味等等。就连中等水平的学生也在这次习作中得心应手,用上了平时的佳句积累,自由创作,甚至

4、高于原文。三、佳句仿写教材是学生学习语文的重要依托,语文课本中有很多文质兼美的段落,读这些经典的美文语段是一种美的享受,学写这样的语段更是在原有基础上的积累、内化和提高。“教材无非是例子,凭这个例子要使学生能够举一反三,练成阅读和作文的熟练技能”。因此,对于文本中出现的精彩的句段,教师除了应引导学生反复咀嚼玩味,还要巧妙地抓住这一语言学习的“点”,进行仿写:就是要求学生在丰富的语感感知下,“依葫芦画瓢”。在教学秋天的雨这一课时,文中作者用了很多修辞手法,使文章语言生动优美,如:你看,它把黄色给了银杏树,黄黄的叶子像一把把小扇子,扇哪扇哪,扇走了夏天的炎热。它把红色给了枫树,红红的枫叶像一枚枚邮

5、票,飘哇飘哇,邮来了秋天的凉爽在学习这一段时,让学生在反复朗读的基础上,分层次考查学生的表达能力。看图补充句子;看图按照特定句式造句;自由想象将两种特定句式组合后成为和原文格式一样的长句。最后,有的同学写:“它把黄色给了稻田,金色稻田成了一大片的海洋,晃啊晃啊,它们迎风歌唱着丰收的喜悦。”有的写:“它把黄色给了梧桐叶,黄黄的叶子像一只只黄蝴蝶,飘呀飘呀,为人们送来了秋的消息。”还有的写:“它把红色给了大柿子,红红的柿子像一盏盏小灯笼,闪呀闪呀,在向人们点头微笑。”基于学生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文章语言的欣赏感悟,我们抓住这些“读写结合”点。可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写作的兴趣,更重要的是由此借鉴到了

6、作者的写作手法。四、续写想象有的课文总可以被挖掘出许多想象空间,这就可以_学生练笔续写。如我在盘古开天地一文中就发现了阳光练习册的练笔。教学中,我让学生反复体会盘古的身体发生了那些巨大的变化,争取做到课堂积累、记忆。抓住本段排比句式,要求学生发挥想象,要求写出盘古用身体创造万物的其他情景。学生的想象力远比预计的要丰富,而且想象合理,与原文不雷同。通过这种拓展想象的训练,学生不仅对盘古勇于献身的精神体会更深,更加感动了。重点是提高了他们的思维敏捷性。总之,只要我们老师用心钻研教材,根据教材特点,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努力挖掘读写结合点,那么我们的阅读课就会上得更有效,更灵动,课堂读写结合的练笔也会成

7、为语文教学中师生共舞的亮丽风景,思想碰撞的_创作。2022年三上读写结合心得体会(二)读写结合,提高语文教学的实效性参加泰安市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有感_年_月_日_日,中国基础教育研究中心在泰安市师范附属学校报告厅举办了“读写融合,提高实效”为主题的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观摩活动,我有幸亲临现场,观摩了活动的全过程。可谓近距离接触专家,一睹名师风采,聆听教诲,接受洗礼。先来看看参与此次活动的专家报告团成员:有德高望重的全国著名特级教师高林生先生、“和美语文”倡导者和践行者盛新凤老师、“易语文”的研究者陈曦老师、还有“感悟式教学”理论的创立者李卫东老师。他们都是教育改革的先行者,有的是高访学者,有

8、的是教师培训导师,还有的是研究生导师都是教育界的重磅人物。能参加这样的活动,面对面、近距离地聆听教育专家的课堂和教育观念,对我这样一位一线教师来说可谓是“可遇不可求”。再来看看专家们为我们呈现的视觉大餐:盛新凤老师为我们展示了一堂图文并茂的绘本课最想做的事,并介绍了她的“和美”语文观,为我们的语文绘本课教学提供了“显隐结合”的理论指导;_省十佳教学能手王振会老师上了一堂精彩的展示课荷叶圆圆,高林生老师做了质朴、实用、风趣的说说读写结合的几个问题报告,为我们的读写教学指明了方向;陈曦老师献上了一堂读写教学的典范开国大典,并与我们一起_了她的“易语文”观和“读写结合”教学法;李卫东老师精彩演绎了两

9、个铁球同时着地,其朴实的风格,引导学生深刻感悟文本的能力让人折服,最后他还为我们阐述了如何“深入钻研教材,提高读写教学效率”。四堂课,堂堂精彩纷呈,四场报告,场场精辟入髓。最后品品专家们丰富、精深的思想精髓:盛新凤老师的“和美”语文观,核心理念是“融通”,主张语文教学“工具性”与“人文性”的融合,不但要培养学生语感,陶冶学生情操,还要让他们习得方法。她提出“显隐结合,互相促进”的教学方法,很是发人深思。高林生老师在阅读教学中强调。“语文教育本身是一个从形式理解内容,进而把握形式的过程”,即“形式内容形式”。_了老师们阅读教学中“内容形式”的缺失。而对于写作教学,高老师提出了写作“三步走”,即“

10、摹仿”“变化”“创作”,小学阶段重点训练前两步。陈曦老师“易语文”追求简约的设计、平实的教学、开放的课堂;努力使课堂实现三个回归:回归原点(学生和文本)、回归焦点(课堂)、回归落点(语言实践)。她提出“阅读力就是学习力。”对于读写结合,她也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教前找点教中建模随文练笔。李卫东老师明确提出。一定要在阅读教学中加强写作指导和训练,使学生在课堂上实现由“语感”到“语识”的飞跃。四位老师的报告都是至真至善之言,又有理论的高度,听后让人醍醐灌顶。虽然他们对阅读与写作教学都有自己的研究和见解,但却有着共同之处:1、阅读和写作教学要相互结合。特别是李卫东老师,他通过具体的课例,分析了如何结合课标,把握好各学段特点,深挖文本,找到每堂语文课的训练点。2、语文教学是“人文性”与“工具性”的统一。过分强调任何一点都不会“和美”,最近的课改“工具性”偏弱,强调课堂上要教给学生方法,“方法如拐杖”,让学生手拿“拐杖”自己去学习。3、课堂要高效。高林生老师也好,李卫东老师也好,都在强调“学生自己能学会的东西(即文本讲了什么。思想情感是什么。)教师不要再讲”,教师要多思考课堂讲授的“点”(即文本是怎么写的。怎样表达情感的。)该如何找寻。4、语文教学最终要落脚在语言文字的训练上,要上成“语文课”,上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