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体形设计课件_第1页
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体形设计课件_第2页
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体形设计课件_第3页
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体形设计课件_第4页
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体形设计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观众厅的空间模式体形设计 制作:杨正路20134720109 李奇航20134720129 张原20134720113 武斌20134720112 张浩楠20134720110 文迪20134720111一、观众厅平面形式平面形式:1、矩形平面(30M):视角正,视距远,一般中小型剧场的常用形式2、钟形平面:结构简单,减少两侧偏坐,增设一、二层楼坐,反射均匀,声音清晰3、扇形平面:较好的水平视角和视距,大、中型剧场常用形式4、多边形平面:反射均匀,声场条件好,应控制观众厅宽度5、曲线平面:视角、视距好,声场清晰,但偏坐较多6、楼坐平面:大、中型剧场形式。1、视线要求:看得清的视距视距是指观众眼

2、睛到设计视点的距离。一般人看得清的视角为1(最小明视角),即能区分10mm景象的最远距离约为33.3m。剧场建筑设计规范第5.1.5条:观众席对视点的最远视距: 歌舞剧场不宜大于33m;话剧、戏剧场不宜大于28m;岛式舞台剧场不宜大于20m。钟形平面扇形平面二、观众厅剖面形式跌落式:中、小型剧院常用形式,地面起坡较大延边挑台式:一层或多层楼坐,偏角座位较多,缩短视距,挑台通常较浅挑出式楼坐:较多剧场采用的形式,正视座位较多包厢式楼坐:丰富观众厅空间形式座席观众厅面积:甲等剧场0.8/座,乙等剧场0.7/座观众厅座椅扶手中距0.55m。座席排距:短排法0.90m,长排法1.10m。短排法:双侧有

3、走道时座位数不超过22座,单侧有走道时不超过11座。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座位数不超过50座,单侧有走道时不超过25座。走道短排法纵走道宽度1.00m,长排法纵走道宽度1.20m横走道净宽度1.00m,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超过20排。2.地面坡度设计设计视点(o):镜框式舞台选在大幕中点,离地面距离300MM舞台高度(h):镜框式舞台在0.6-1.0M排拒(d):长排法0.9-1.05米,短排法0.78-0.80米,视线升高差0.12米观众厅视线设计镜框式台口剧场视点宜选在舞台面台口线中心台面处视线升高差“c”值取 0.12m,隔排计算视线升高值时,座席应错位排列。剧场座位布置观众厅每座面积表:甲

4、等0.70M,乙等0.60M,丙等0.35M座椅:软椅扶手中距500-700,短排法双侧有走道22,单侧有过道11,长排法双侧过道1.5米,突出式舞台2.其余走道每100座宽0.6米,边走道0.8,中间走道及纵道1.0;长排法边走道1.2座位曲率座位布置(1)布置方式 短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22个,单侧时不超过11个,每超一个排距+25mm。 长排法:双侧有走道时不超过50个,单侧时不超过25个,每超一个排距+25mm。 座位排列:基本尺度座位的大小与硬座、软座有关 、与标准有关排距应考虑观众走动排距与座位排列方式有关人体肩宽约397415,加冬 衣440460,人与人的适宜、 经济距离4

5、050,即座距500 700。坐席布置形式座位排列:规范要求二)、席位排列法 席位排列一般都采用几何作图来完成,通常有三种基本形式,直线形排列法、弧形排列法、折线形排列法。 1直线形排列法 施工简便,缺点是:席位中同一排两侧观众比中间观众距视中心的视距要远,且同一排边座观众的水平视角比中轴线上观众的水平视角要小;边座观众如要正对视中心必须侧身而坐,舒适度差。 因此,它一般适用于小型观众厅。2弧形排列法它是按选定的曲率中心和排距,把各排座位逐一排列在不同半径的同心圆上。此法适用于各种平面形式。 3折线形排列法 它改善了直线形的缺陷,并具有弧形排列法的优点。适用于各种平面的观众厅。 在影剧院中一般

6、采用双折线形排列,即将中部席位平行台口排列,席位两侧的边座区倾斜于台口布置。 构成各排的折线形式,应处在(或接近于)按弧形排列时所作最佳弧线的弦部位。四、椅宽、排距和过道布置 1、椅宽 椅宽是指每个座椅两扶手间的距离。硬椅不应小于048m,软椅不应小于 050m。其中05 m最为适宜。5.3 走 道5.3.1 观众厅内走道的布局应与观众席片区容量相适应,与安全出口联系顺畅,宽度符合安全疏散计算要求。5.3.2 池座首排座位排距以外与舞台前沿净距不应小于1.50m,与乐池栏杆净距不应小于1m;当池座首排设置残疾人席时,应再增加不小于0.50m 的距离。5.3.3 两条横走道之间的座位不宜超过20

7、 排,靠后墙设置座位时,横走道与后墙之间座位不宜超过10 排。5.3.4 走道宽度除应符合计算外,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短排法边走道不应小于0.80m,纵走道不应小于1.00m,横走道除排距尺寸以外的通行净宽度不应小于1.00m;2 长排法边走道不应小于1.20m。5.3.5 观众厅纵走道坡度大于1:10 时应做防滑处理,铺设的地毯等应为B1 级材料,并有可靠的固定方式。坡度大于1:6 时应做成高度不大于0.20m 的台阶。5.3.6 座席地坪高于前排0.50m 时及座席侧面紧临有高差之纵走道或梯步时应设栏杆,栏杆应坚固,不应遮挡视线。5.3.7 楼座前排栏杆和楼层包厢栏杆高度不应遮挡视线,不

8、应大于0.85m,并应采取措施保证人身安全,下部实心部分不得低于0.40m。2、排距(d) 除前述外,还应注意座席的排列方法与其相关排距及双面走道每排座数。台阶式的座席排距宜适当增大。靠后墙最后一排的排距应增大012m。单面走道座席数减半(o)3、过道布置 过道布置应根据安全、方便和优良视区多放席位的原则进行设计。横过道和靠墙纵过道 ,对观众安全疏散起重要作用,必须妥善安排。安全出口附近 的纵、横过道应加大宽度。观众厅内纵、横走道,应按该厅总座数每百人060m计算总宽度 ,再按过道数量分配,其位置应均匀分布。 短排法的中纵走道净宽不应小于100m ,边走道净宽不应小于080m ; 主要横走道的

9、宽度应与由纵走道流来的人数相适应,且通行宽度不应小于120m 。 长排法的边走道不应小于120m 。 横过道应当与设在大厅侧墙的对外安全出口相对应。安全出口的通行能力要与汇集在横过道上陆续出场的人流量相适应。纵过道的布置方式取决于每排所设的座椅数量。纵横过道的布置方式形式很多,有以下几种:五、观众厅的人流疏散 一般要求:观众入场就座和出场疏散的时间应当尽可能短,一方面可节约观众时间和便于工作人员管理,另一方面则是为了在紧急情况下保证大量观众和工作人员能在安全防火规定的时间内迅速、安全地疏散到建筑物外。这就要求在组织设计观众人流运行路线时应尽量满足以下几项要求:观众的进出场路线应有明确的划分有明

10、晰的疏散路线和出口,使在疏散时能按设计的路线畅通行进,不致发生逆流、交叉和堵塞混乱现象观众席位的纵横过道,除按规定保证有必要的通行宽度外,还应当使过道与观众厅的对外疏散出口之间,能保持有最明确而直接的关系保证足够宽度的疏散口,并使个疏散口均匀分布。疏散口与疏散道的宽度应按单股人流宽度的倍数考虑。下一阶段的疏散口应大于上一阶段的疏散口,不然必须设计足够的缓冲等待面积 影响人流疏散的几个有关数据单股人流宽度(m)0.55(三股以上是按0.50计)单股人流通行能力(人/分)4042疏散人流通行速度(m/min)45(指平地)观众厅控制疏散时间、级耐火建筑中,当观众厅容量为1200人及1200人以下时,为4min;1201人2000人时,为5min;2199人5000人时,为6m 影厅进场散场人流组织的方式:方式2:仅设影厅入场通道,散场即离开影院范围方式3:影厅入场通道与散场通道分别设置方式1:影厅入场、散场使用同一通道优点:观众体验感较好缺点:入场与散场人流容易交叉,给影院管理带来不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