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鉴定学演示文稿_第1页
中药鉴定学演示文稿_第2页
中药鉴定学演示文稿_第3页
中药鉴定学演示文稿_第4页
中药鉴定学演示文稿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药鉴定学演示文稿第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优选中药鉴定学第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表面 常有纹理,有的可见皮孔;顶端有的带有根茎和茎基,根茎俗称“芦头”,上有茎痕,如人参等。质地 有的质重坚实,有的体轻松泡;折断时有的呈粉性(含淀粉粒);或呈纤维性、角质状等。第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断面 首先区分是双子叶植物根还是单子叶植物根。双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形成层的环纹;环内的木质部较环外的皮部大;中央无髓;自中心向外有放射状的纹理,木部尤为明显;外表常有栓皮。单子叶植物根有一圈内皮层的环纹;中柱一般较皮部为小;中央有髓部;自中心向外无放射状纹理;外表无木栓层,有的具较薄的栓化组织。

2、第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其次注意根的断面组织中有无分泌物散布,如伞形科植物当归、白芷等含有黄棕色油点。第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二、显微鉴别1、双子叶植物根 一般构造:周 皮由木栓层、木栓形成层及栓内层组成;栓内层通常为数列细胞,又名次生皮层;维管束一般为无限外韧型,由初生韧皮部、次生韧皮部、形成层、次生木质部和初生木质部组成, 初生韧皮部细胞大多颓废;第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形成层连续成环,或束间形成层不明显;次生木质部占根的大部分,由导管、管胞、木薄壁细胞或木纤维组成,射线较明显;初生木质部位于中央,其原生木质部束呈星角状,星角的数目随科属种类而不同,有鉴定参考意义,

3、如怀牛膝为二个角,属二原型。一般无髓。第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特殊构造: 少数 根类中药的次生构造不发达,无周皮 有表皮,如龙胆;或表皮死亡脱落由微木栓化的外皮层细胞行保护作用,称为后生表皮,如细辛;或由皮层的外部细胞木栓化起保护作用,称为后生皮层,如川乌;内皮层明显。有的明显的髓部,如龙胆、川乌等。第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异常构造:多环性异型同心环维管束,如牛膝、川牛膝;皮层异型维管束,如何首乌;韧皮部与木质部交错排列,如大戟、南沙参;具内涵韧皮部,如华山参。第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2. 单子叶植物 根一般均具初

4、生构造。表皮细胞一列,无木栓层,细胞外壁一般无角质层。少数根的表皮细胞进行切线分裂为多层细胞,形成根被,如百部、麦冬等。皮层宽厚,占根的大部分,内皮层及其凯氏点通常明显。中柱与皮层的界限分明,直径较小。维管束为辐射型,韧皮部与木质部相间排列,无形成层。髓明显。第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3.鉴别小结 根类中药的横切面显微鉴别首先应观察结构,根据维管束的类型、有无形成层等,区分为双 子叶或单子叶植物根。其次观察有无分泌组织,如桔梗、党参等有乳管;人参、三七等有树脂道;当归、木香等有油室;观察有无厚壁组织,如有无韧皮纤维或木纤维,或石细胞。观察有无草酸钙结晶,如人参有簇晶,

5、甘草有方晶,怀牛膝有砂晶,麦冬有针晶;观察内含物,如葛根(甘葛藤)含有多量淀粉粒;如桔梗有的根含有菊糖,不含淀粉粒。天麻含有多糖颗粒;第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二节 根茎类中药一、性状鉴别根茎类是地下茎的总称,包括根状茎、块茎、球茎及鳞茎等。根茎类中药系指地下茎或带有少许根部的地下茎药材,鳞茎则带有肉质鳞叶。根茎的形状有圆柱形、纺锤形、扁球形或不规则团块状等。第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根茎 有节和节间,叶、叶柄基部或叶痕;芽或芽痕;茎基和茎痕;不定根或根痕。鳞茎呈扁平皿状,节间极短。蕨类植物的根茎常有鳞片或密生棕黄色鳞毛。第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二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根茎的横断面首先应

6、注意区分双子叶植物根茎和单子叶植物根茎。双子叶植物根茎维管束环状排列,有髓。单子叶植物根茎内皮层环纹,皮层及中柱均有维管束散布,髓部不明显。第二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二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二、显微鉴别1. 双子叶植物根茎 木栓层,少数有表皮。如木栓形成层发生在皮层外方,则初生皮层仍然存在,如黄连等;有些根茎仅有栓内层细胞构成次生次层。皮层中有根迹维束或叶迹维管束斜向通过,内皮层多不明显。第二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维管束大多为无限外韧型,少数为双韧型,多呈环状排列,束间被射线分隔。髓和髓射线。第二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二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2. 单子叶植物根茎 表皮细胞一列,少

7、数根茎皮层外部细胞木栓化,形成后生皮层,如藜芦等;皮层明显,常有叶迹维管束散在;内皮层通常可见,较粗大的根茎则不明显;中柱中有多数维管束散布;维管束大多为有限外韧型,也有周木型。髓部不明显。第二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二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二节 蕨类植物根茎类中药的鉴定狗脊Rhizoma Cibotii第二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历史与来源】 【历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中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李时珍谓:“狗脊有二种:一种根黑色,如狗脊骨;一种有金黄毛,如狗形,皆可入药。”所称金黄色者即目前所用之狗脊,黑色者为某几种蕨类之根茎,属于地区用药。 第二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来源】为

8、蚌壳蕨科植物金毛狗脊Cibotium barometz(L.)J.Sm.的干燥根茎。 第三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植物形态】多年生大型蕨类植物,根茎粗大,直立或平卧,密被金黄色长茸毛,顶端有叶丛生。叶柄粗,自根茎抽出,叶片革质,叶宽卵状三角形,三回羽裂;末回裂片镰状披针形。孢子囊群生于小脉顶端,每裂片上15对;囊群盖两瓣,成熟时张开如蚌壳。 第三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三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产地与采收】 【产地】主产于福建、四川等地。【采收加工】秋末冬初采挖根茎,除去泥沙晒干;削去硬根、叶柄及茸毛,趁鲜切片晒干,为“生狗脊片”;沸水煮或蒸后,晒至六、七成干再切片晒干,为“熟狗脊片”。

9、第三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性状鉴别】 狗脊呈不规则的长块状,长10cm30cm,直径2cm10cm。表面深棕色,密被光亮的金黄色茸毛,上部有数个棕红色叶柄残基,下部丛生多数棕黑色细根。质坚硬,难折断。气无,味微涩 第三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生狗脊片呈不规则长条形或圆形纵片,长5cm20cm,宽2cm8cm,厚1.5mm5mm;周边不整齐,偶有未去尽的金黄色茸毛,外表深棕色;断面浅棕色,近外皮约2mm5mm处有一条凸起的棕黄色木质部环纹或条纹。质坚脆,易折断 熟狗脊片全体呈黑棕色,木质部环纹明显。第三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显微鉴别】 根茎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被非腺毛,黄棕色。厚壁细胞

10、1020列,黄棕色,壁孔明显,内含淀粉粒。双韧管状中柱,木质部由数列管胞组成,其内外均有韧皮部及内皮层。皮层及髓部较宽,均为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或黄棕色物质。 第三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三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多呈“U”字形,30余个断续排列成双卷状。木质部居中,外围为韧皮部、内皮层。第三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成分】根茎含淀粉约30%及绵马酚;根茎的毛茸含鞣质及色素。【理化鉴别】取生狗脊片折断,在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断面显淡紫色荧光,凸起的木质部环显黄色荧光。根茎粉末用甲醇回流提取,取滤液点于滤纸上,置紫外光灯(254nm)下观察,显亮蓝白色荧光。(与

11、各种黑狗脊相区别)粉末水提取液 ,加三氯化铁试液,呈污绿色。(检查鞣质) 第三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功能:除风湿,补肝肾,强腰膝。第四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绵马贯众 Rhizoma Dryopteris Crassirhizomae第四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历史与来源】 【历史】贯众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历代本草均有记载,但古代所用贯众品种为多种蕨类植物。【来源】为鳞毛蕨科植物粗茎鳞毛蕨Dryopteris crassirhizoma Nakai的带叶柄残基的干燥根茎。 第四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植物形态】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斜生,密生棕褐色长披针形的大鳞片。叶簇生于根茎顶端;自基

12、部直达叶轴密生棕色鳞片;叶片倒披针形,二回羽状全裂或深裂。孢子囊群分布于叶片中部以上的羽片上,生于叶背小脉中部以下,囊群盖圆肾形,棕色。 第四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四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产地与采收】 【产地】主产于黑龙江、吉林、辽宁三省山区。【采收加工】夏秋采挖根茎,除去杂质,晒干 第四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性状鉴别】 呈倒圆锥形而稍弯曲,上端钝圆或截形,下端较尖,长10cm20cm,直径5cm8cm。外表黄棕色至黑棕色,密被排列整齐的叶柄残基及鳞片,并有弯曲的须根。叶柄残基呈扁圆柱形。质坚硬。叶柄残基或根茎的横断面呈棕色或深绿色,有黄白色小点513个,排列成环。气特殊,味初微涩

13、,渐苦而辛。 第四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四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显微鉴别】 叶柄基部横切面表皮细胞1列,外壁稍厚。厚壁细胞数列,多角形,棕色。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环状排列。每一分体中柱具周韧维管束,外围以内皮层、木质部由多角形的管胞组成。薄壁细胞内含淀粉粒。常有细胞间隙腺毛,腺头单细胞球形,内含棕色分泌物,具短柄。 第四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四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五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根茎横切面外侧厚壁细胞数列,基本组织中有分体中柱513个,其外侧基本组织中,还有多数较小的分体中柱散在(叶迹维管束),亦有间隙腺毛。 第五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成分与理化】 【成

14、分】根茎含绵马酸类(filicic acid)、黄绵马酸类、白绵马素类。此外尚含粗蕨素、羊齿三萜、绵马三萜、鞣质、挥发油、树脂等。有认为间苯三酚类化合物为抗肿瘤和杀虫的有效成分。第五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理化鉴别】取本品乙醚提取液,加对二甲氨基苯甲醛试液呈红棕色,放置后逐渐沉淀。(检查间苯三酚衍生物)取叶柄基部或根茎横切面切片,滴加香草醛溶液及盐酸,镜检,间隙腺毛呈红色。 第五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功效与附注】 【功效】清热、解毒、止血、杀虫。 第五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附注】商品以贯众为名的药材据调查有六科31种。除绵马贯众外,主要尚有:紫萁贯众:为紫萁科植物紫萁Osmunda

15、japonica Thunb.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根茎无鳞片,叶柄残基扁圆柱形,折断面多中空,可见一条“U”字形中柱。无细胞间隙腺毛。第五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五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狗脊贯众:为乌毛蕨科植物单芽狗脊蕨Woodwardia unigemmata Nakai及狗脊蕨W. japonica (L.f.)Sm.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药材呈长圆柱形,表面红棕色至黑褐色。叶柄基部横断面半圆形,单芽狗脊蕨有分体中柱58个,狗脊蕨有分体中柱24个,无细胞间隙腺毛。第五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五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荚果蕨贯众:为球子蕨科植物荚果蕨Matteuccia struthio

16、pteris (L.)Todaro的带叶柄残基的根茎。叶柄基部横切面分体中柱2个,呈“八”字形排列。 第五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六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北细辛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 汉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根及根茎seoulense Nakai华细辛Asarum sieboldii Miq. 第三节 双子叶植物根及根茎类中药的鉴定一、来源鉴别马兜铃科植物第六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北细辛、汉城细辛-主产东北地区华细辛-主产陕西、河南等地夏季

17、果熟期或初秋采挖,除净地上部分及泥沙,阴干。 一、来源鉴别第六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根茎横生呈不规则圆柱形,常卷缩成团。根茎表面灰棕色,粗糙,有环节,分枝顶端有碗状的茎痕;根表面灰黄色,有须根及须根痕。质脆,易折断,断面黄白色。气辛香,味辛辣、麻舌。二、性状鉴别第六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挥发油类:甲基丁香酚 按挥发油测定法测定,本品含挥发油不得少于2.0%(ml/g) 按高效液相色谱法依法测定,本品含细辛脂素(C20H18O6)不得少于0.05%四、理化鉴别主要成分-第六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大黄adixethizomahei第六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历史】 【历史】 始载于神农本

18、草经,列为下品。历代本草均有记载,古本草所指大黄,可能是包括大黄属掌叶组的一些植物,可以认为历代本草所指的大黄主要为现今的掌叶大黄等正品大黄。第六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大黄 Radix et Rhizoma Rhei来源 蓼科植物 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唐古特大黄Rtanguticum 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的干燥根及根茎。采制 10-11月间地上部位枯萎时,或3-5月末开花前采挖生长三年以上的植物地下部分。第六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六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掌叶大黄 多年生草本,根茎粗大;茎直立。基生叶长柄,叶片心形或近圆形,掌状中裂,裂片37; 茎生叶互生

19、,较小,托叶鞘状,膜质;大形圆锥花序顶生,花小,红紫色。瘦果三棱状。花花瘦果具翅幼果植物形态第六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唐古特大黄 形态与上种相似,主要区别为叶片掌状深裂,裂片再做羽状浅裂。裂片披针形。植物形态第七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药用大黄 叶片掌状浅裂,一般仅达叶片1/4处,裂片宽三角形;花较大,白色。植物形态第七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叶分裂程度:药用大黄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掌叶大黄中裂唐古特大黄深裂药用大黄浅裂第七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1.掌叶大黄 根茎呈类圆柱形、圆锥形或不规则块状。表面黄(红)棕色,质坚实,横断面淡橙红色,颗粒性。皮部极狭,可见暗色形成层环纹、棕红色射线。髓宽广,

20、有多数星点(异型维管束)环列或散在。气清香,味苦而微涩,嚼之有砂粒感,唾液染成黄色。 根类圆柱形,横切面则无星点。 掌叶大黄根纵切片掌叶大黄根茎纵切片掌叶大黄根茎横切片星点木质部形成层韧皮部髓性状第七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2.唐古特大黄根茎呈类圆锥形、纺锤形或圆柱形。3.药用大黄根茎为圆形或类圆的横切段或块片,似马蹄形。 表面黄色或黄褐色,根茎横断面星点凸起,成环或散在。 药用大黄唐古特大黄药用大黄根茎横切片唐古特大黄根茎横切片性状第七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显微特征 根茎横切面:木栓层与皮层大多已除去,韧皮部射线14列细胞;形成层环明显。髓宽广,散有多数外木式异形维管束(星点),形成层类圆

21、形,射线星芒状。 韧皮部草酸钙簇晶形成层木质部木栓层皮层木质部形成层射线射线髓部异型维管束韧皮部第七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异型维管束(星点放大图)导管射线韧皮部形成层显微特征 第七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根茎粉末:棕黄色1.草酸钙大形簇晶众多2.网纹、具缘纹孔导管3.淀粉粒大多圆球形。1大型簇晶 2导管 3.淀粉粒掌叶大黄根茎粉末药用大黄根茎粉末唐古特大黄根茎粉末111122333显微特征 第七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1含蒽醌类化合物25,其中: 游离蒽醌衍生物包括大黄酸(rhein)、大黄素(emodin)、 大黄酚(chrysophanol)、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 大黄

22、素甲醚(physcion)等,为大黄的抗菌成分。 化学成分第七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R1 R2大黄二蒽酮 A OH COOH B H COOH C OCH3 COOH掌叶二蒽酮 A OH CH2OH B H CH2OH C OH CH3第七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八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2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为游离蒽醌类的葡萄糖甙以及双蒽酮甙,为大黄的主要泻下成分,双蒽酮甙作用最强,包括番泻苷(sennoside)AF,其中番泻苷A泻下作用最强。3鞣质类约5%,为收敛成分 。 4茋类化合物 各种土大黄中含有大量土大黄苷。化学成分第八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土大黄甙(rhaponticin)L

23、indleyin第八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八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1将大黄的95乙醇提取物点于滤纸上,置紫外灯下显浓棕色荧光,不得显亮蓝紫色荧光(检查土大黄苷)。2微量升华得黄色针晶,高温则得羽状结晶,加氢氧化钠等碱液溶解并显红色( 羟基蒽醌类反应)。 理化鉴别第八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1致泻:泻下的有效成分为结合性蒽醌衍生物,其中 以双蒽酮甙的番泻甙A作用最强,蒽醌甙次之。番泻苷本身不具泻下作用,经肠内细菌代谢后,转变为8-葡萄糖大黄酸蒽酮(8-glucosylrheinanthrone)并进一步转变成大黄蒽酮,后两者直接作用于大肠,增加肠蠕动,产生泻下作用。 2抑菌:大黄酸、大黄素

24、、芦荟大黄素为抑菌有效成分。3.鼠 李 没 食 子 苷 ( rhatannin ) 成 分 以 腹 腔 给 药 注 射 於 家 兔 ,降低血清尿素氮(BUN),改善肾功能。4. 此外,还有抗真菌、抗病毒、抗肿瘤、止血、收敛、 利胆和降血脂作用。 药理作用第八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性寒,味苦。能泻热通肠、凉血解毒、祛瘀血。功效第八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同属植物河套大黄R. hotaoense. 华北大黄R. franzenbachii. 及天山大黄R. wittrochii.等的根及根茎曾作大黄用。根茎均无星点。 藏边大黄Rheum emodi Wall.的根及根茎为藏药(根茎有星点),用于

25、胃肠炎症;外用止血、消炎、愈伤口。河套大黄华北大黄天山大黄藏边大黄附注第八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习题:1. 大黄来源于哪几种植物? 简述这些植物的形态特点? 2. 大黄主含何种成分,如何鉴别?第八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1.大黄来源于蓼科植物掌叶大黄Rheum palmatum L.、唐古特大黄R. tanguticum.或药用大黄R.officinale Bail的干燥根及根茎。 植物形态主要区别点: 掌叶大黄 基生叶具长柄,约与叶片等长,叶片掌状中裂,裂片37,每一裂片有时再羽裂或具粗齿;花小,紫红色。 唐古特大黄 叶片深裂,裂片通常窄长,呈三角状披针形。 药用大黄 叶片浅裂,裂片呈宽三

26、角形。花较大,黄白色。2.大黄主含蒽醌类衍生物。游离蒽醌衍生物有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大黄素甲醚等。结合性蒽醌衍生物为游离蒽醌类葡萄糖甙或双蒽甙。此外,还有鞣质等。答案:第八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何首乌 Radix Polygoni Multiflori来源 本品为蓼科植物 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的干燥块根。植物形态 性状 显微特征 化学成分 理化鉴别 药理功效 附注第九十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多年生缠绕草本;根末端肥大呈不整齐块状,红褐色。叶互生,具长柄;叶片心脏形,全缘,表面光滑无毛;托叶鞘膜质。圆锥花序顶生或腋生,花小而密,白色。花被绿白色具三翅

27、。瘦果椭圆形,有三棱。瘦果具翅幼果花具翅幼果托叶鞘膜质植物形态第九十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九十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采制 秋季采挖块根,洗净,切去两端,大的块根可再对半剖开,或切片晒干为生首乌 用黑豆汁拌匀,炖或蒸制成制首乌。产销 主产于河南、湖北、广西、广东,销全国第九十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块根呈团块状或不规则纺锤形。表面红褐色或红棕色,凹凸不平,有浅沟,并有横长皮孔。质坚实而重,横切面淡红棕色,粉性,皮部常有411个类圆形异常维管束环列,形成“云锦花纹”,中央为一较大的中柱。味微苦、涩。制首乌为不规则皱缩状的块片,表面黑褐色,凹凸不平,断面角质样,褐色或黑色。何首乌横切面观制首乌性状第

28、九十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九十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 2007年8月28日,甘肃省天水市麦积区一施工现场发现一株酷似男女的“人形”何首乌 。该何首乌长约25厘米,宽约7厘米,呈人形并排在一起,男女特征十分明显,形象逼真,实属罕见。天水市药品检验所工作人员初步鉴定,其为野生何首乌,生长年限至少在10年以上,为天水20年来所发现的型状最为逼真、体株最大的何首乌。 第九十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九十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第九十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块根横切面:木栓层为数列细胞,充满红棕色物。韧皮部较宽广,环形排列异型维管束4-11个,外韧型,导管稀少。中柱形成层成环,木质部导管较少,有少数木纤维,

29、根中心部位导管较多,射线宽。薄壁细胞含草酸钙簇晶,并含淀粉粒。异型维管束木栓层韧皮部木质部形成层显微特征 第九十九页,共一百一十九页。异型维管束木栓层皮层中柱形成层木质部显微特征 何首乌块根横切面简图第一百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根横切面 韧皮部较宽,异型维管束411个环列,外韧型。木栓层异型维管束中柱维管束草酸钙簇晶显微特征 第一百零一页,共一百一十九页。粉末 黄棕色 1.草酸钙簇晶较多。 2.淀粉粒众多,单粒类球形,脐点明显;复粒29分粒。 3.木栓细胞呈类多角形。4.导管主为具缘纹孔导管, 具缘纹孔细密。此外有木纤维、棕色块。1244显微特征 第一百零二页,共一百一十九页。1含卵磷脂(lec

30、ithin)约3.7。2含蒽醌类化合物约1.1,主要为大黄酚、大黄素,其次为大黄酸、大黄素甲醚等。3茋类。4儿茶精类化学成分第一百零三页,共一百一十九页。Palmitoyl(棕榈酸)/Oleoyl(油酸) 16:0/18:1-PC (POPC) 38.2% in Egg PC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是脑髓的主要成分,是血球及其他细胞膜的主要原料,并能促进新生及发育第一百零四页,共一百一十九页。泻下作用第一百零五页,共一百一十九页。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糖苷主要有效成分,具有抗衰老、降血脂、免疫调节、保肝作用第一百零六页,共一百一十九页。3-O-没食子酰原矢车菊素

31、B-1R1=a-O-galloy R2=b-OH第一百零七页,共一百一十九页。1.蒽醌类化合物反应;2.粉末微量升华得黄色柱状或 针簇状结晶,加碱液显红色。3.薄层层析:展开剂:苯乙醇(21)和 苯乙醇(41),两次展开。理化鉴别大黄素大黄酸大黄素甲醚大黄酚制何首乌生何首乌制何首乌首乌藤第一百零八页,共一百一十九页。1抗衰老作用:能对抗衰老动物体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降低,抑制单胺氧化酶-B(MAO-B)的活性。2. 补益作用:卵磷脂为构成神经组织特别是脑髓的主要成分,是血球及其他细胞膜的主要原料,并能促进新生及发育。3降血脂及抗动脉硬化:阻止胆固醇在肝脏内沉积,降低血清胆固醇。4保肝作用: 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b-D-葡萄糖苷可抑制肝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