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措施_第1页
2020年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措施_第2页
2020年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措施_第3页
2020年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措施_第4页
2020年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卓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卓 越工程师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浙江大学电气工程学院3月目 录 TOC o 1-5 h z 一、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1(一)基本培养模式1(二)课程设置2(三)培养特色2(四)学生选拔机制 3(五)特殊培养机制 3(六)激励机制4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5(一)培养目标5(二)培养标准5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8(-)培养目标8(二)培养要求8(三)专业核心课程8(四)教学特色课程9(五)基本信息9(六

2、)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9(七)主要课程培养矩阵14(A)主要课程专业目标实现矩阵15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平台建设16(一)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16(二)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16(三)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17(四)以校企合作为基础,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7(五)加强国际交流,开拓学生国际视野17五、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企业学习阶段培养方案19(一)企业学习目的与要求19()企业学习培养模式19(三)实施计划举例21(四)工程专题讲座23(五)实习考核及实习纪律24资料仅供参考一

3、、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模式根据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的总 体部署,结合浙江大学“以人为本、求是创新、整 合培养、追求卓越”的教育理念,电气工程及其自 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将以“重基础、 重设计、重创造”为指导思想,以“夯实基础、拓 宽口径、重视设计、突出综合、强化实践”为教学 实践目标,构筑通识基础教育、专业工程教育、综 合工程教育和创新创业教育四位一体的培养模式, 强化通识教育、基础教育与工程设计、工程实践、 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创业的有机结合和匹 配互动,加强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实 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培养具有求是创新精

4、神和 国际视野的创新型工程科技人才,培养“创新型、 工程型、国际型、管理型”的卓越工程师。(一)基本培养模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 方案侧重于培养学生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 实践能力和工程创新能力,本科层次上主要以培养 应用设计型工程师为主。本科阶段经过组建应用设计型工程师培养模式创新班,采取“3 + 1”本科应用设计型工程师培养 模式,累计3年在校学习(含在校参加科研和工程 训练),累计1年在企业学习以及做毕业设计,实行 高校与企业联合培养。在整个培养过程中,实行学校、企业双导师制 指导模式,由校内具有工程实践经验的导师与企业 的业务水平高、管理能力强、责任心强的人员联

5、合 指导。进入卓越工程培养阶段,为学生配备校内和 企业双导师,根据学生学习情况和企业生产实际需 要选定合适的课题或方向,指导学生开展工程科研 训练,要求学生定期提交进展报告,进展报告中要 反映学生的学术成果,如设计报告、发表论文、申 请专利、竞赛获奖等。组织学生开展工程学术问题 交流,经过科研氛围的熏陶,培养学生的工程实际 研究兴趣和科研探索精神。在毕业设计(论文)工 作期间,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和双导师优势,指导学 生在企业开展现场实践和课题研究,能够实施设计 解决方案而且参与相关评价,从而培养学生独立解 决工程实践问题的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科技开发 及组织管理能力。(二)课程设置浙江大学对实施

6、“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的学生实行分类、分阶段重点培养:对本科一年级 学生实行基于大类培养的通识教育,对本科高年级 学生实行基于“宽、专、交”整合培养的专业工程 教育,加强基础,拓宽工程人才的培养面向,增强 学生的跨学科应用和社会适应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 从培养工程师的工程意识、工程素质、工程设计、 工程实践、工程应用、工程研究以及创新的能力为 出发点,构筑工程师必备的知识体系、能力结构和 课程体系。本专业培养方案要求学生毕业达到160 学分。培养方案中工科大类通识课程47. 5学分,其中 思政类课程11.5学分、军体类课程5. 5学分、外语 类课程9学分、通识教

7、育类课程16. 5学分、计算机 类课程5学分。在通识教育类课程中建议学生修读 工程训练、工程学、工程管理、工程伦理、 工程设计、工程哲学、工程史、工程经济 学、科技人才领导力开发、项目管理、创新 与创业、团队协作与交流、个人职业规划、谈 判技巧、电气工程导论、世界未来科技发展趋 势等课程,培养学生有关工程基础、工程设计、 工程管理和工程实践等方面的工程意识。自然科学基础类课程26.5学分主要包括卓越 工程师所必须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知识, 工程技术类大类专业必修课程21学分主要是计算 机类、机械基础类和电工电子类课程,经过上述工 程基础课程群的学习,使学生具有扎实的理论基础, 具有运用

8、数学、物理等科学基础知识解释工程问题、 建立工程数学物理模型并进行求解的基本能力。专业课程共65学分,其中学科平台课程24. 5 学分,为电气工程学科的专业基础课程;模块课程 9学分,分电力系统与电机系统二个模块方向,学 生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其中一个模块,模块课中 的新技术讲座课程将邀请企业技术人员讲课;实践 类课程20. 5学分,实践类课程与企业实习实践紧密 结合。经过独立的实验课程和课程内实验、课程设 计,在校内基础和专业实验室进行基本技能训练; 经过专业实习与毕业设计阶段,集中专业实习时间 不少于24周;经过学科竞赛、科研训练、国家级、 省级、校级大学生创新性计划项目等方式,加强学 生

9、了解工程实际、综合运用多学科知识、各种技术 和现代工具,经过实验、分析、计算等手段解决实 际工程问题的工程实践能力和独立工作能力。选修课程11学分,包括设计类选修课程及其它 选修课程。用“请进来”或“走出去”的方式使学 生在国内外企业学习这些课程,为培养造就一大批创新能力强、适应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各类优秀工 程师。(三)培养特色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养计划”具有以下特色:.学生为主体贯彻“以学生为主体”的现代教学理念,增强 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 实验能力。在通识教育的基础上,开展电类基础课 程的整体化教学,将电路理论、模拟电子技术、数 字电子技术、微

10、机原理与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等 课程的理论部分与实验部分进行整合优化,实施实 验课程单独开设、单独考核,增加实验课时,综合 性、自主性和研究性实验大大加强,培养学生的分 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能力。.注重能力培养经过培养五种能力塑造电气工程师,具体为通 识课程与大类课程的学习能力培养、专业基础课程 与主干课程的专业能力培养、企业学习阶段的实践 能力和管理能力培养、毕业设计与科研实践的创新 能力培养。.个性化培养在创新意识和自主实验能力培养的基础上,实 行专业学校与企业双导师制,根据专业特点、学生 个性制定每个学生的个性化培养计划,增加一些交 叉课程、综合课程的学时数,减少部分理论课程学 时数,经过参

11、与导师的科研项目、企业的生产实践 和课题研究,强化毕业设计和科研实践环节,突出 综合创新能力的培养。.电力行业支撑面对智能电网及新能源行业的快速发展,发挥 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的学科优势与特色,立足 于国民经济建设主战场,培养适应智能电网及新能 源行业需求的专业人才,这种国家和行业的需求对 电气工程人才培养体系的建立也是一个重要的支 撑。.社会化与国际化提出“实践教学社会化、国际化”的理念,与 国外著名企业合作设立联合实验室,充分利用校友、 科研合作企业等资源,依托电力等行业建立校外实 践基地,全方位、多层面地利用社会资源共同办学; 与国外相关高校、企业合作,派遣部分学生去国外 进行毕业设计

12、。(四)学生选拔机制资料仅供参考申报、选拔时间:大2结束前完成。选拔对象: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选拔依据: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培养方案 和指导性教学计划上的主要课程成绩、实践环节成 绩、动手能力情况。选拔步骤:学生自愿报名,确定面试名单,经 过面试综合确定成绩优秀、动手能力强、学术思想 活跃、立志献身工程研究和创造创造的学生进入“卓 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招生人数:根据“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 学校批准人数,拟定招生人数。(五)特殊培养机制电气工程学院将以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自动 化、电子信息工程3个专业为基础,组建“卓越工 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参加“卓越工程师教育培 养计划

13、”的学生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将参加电路与 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 微机原理及应用等15门特殊课程的学习;同时在专 业课程学习阶段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生根 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参加学科竞赛、科研训 练项目、海外学术实习计划、国内企业实习计划; 每个专业方向至少开设3门及以上的工程类课程,聘请有5年以上在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主讲, 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本校教师联合授课。“卓越工 程师教育培养计划”班特殊课程实行单独开班,教 学内容和实验内容上进行整合与创新,倡导理论联 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进行实验研究的比例。(六)激励机制(1)为“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学生提供

14、专门的创新实验室,并可在学校允许的实验室开放 时间内任意安排实验时间从事综合实验的设计和调 试。(2) 15门教学改革课程的主要内容要高于对 应普通课程,相应的教学手段和方法不同于普通课 程。学生完成全部课程学习并获优良成绩,在科研 创新上有成果的学生可获得荣誉证书,同时享受电 气工程学院免试研究生鼓励绩点加分政策。(3)完成“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全部课 程学习的学生,学院将跟踪该生的后续专业课程学 习阶段的创新能力发展和参加科学研究、参加学科 竞赛、参加企业实习等活动所取得的成果,在符合 电气学院免试研究生推荐条件的前提下,“卓越工程 师班”的学生具有优先录取权。(4)鼓励“卓越工程师班

15、”学生积极申报国家级、省级、校级大学生科研创新训练计划项目,在 同等条件下,优先推荐。(5) “卓越工程师班”学生采取竞争淘汰制, 达不到最低标准或不适合卓越工程师教育计划培养 的学生将退出“卓越工程师班”,普通班优秀学生能 够经过选拔递补进“卓越工程师班”。二、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标准(一)培养目标(1)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较好的 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2)具有电工技术、电子技术、控制理论和智能 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与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 信息工程、系统工程等较宽广领域的工程技术基础 和专业知识;(3)掌握电力系统、电机系统

16、设计、运行、管理 的基本技能,具备在电气工程及相关领域进行科学 研究、产品开发、技术管理和知识创新的综合能力 和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总之,按照本标准培养的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 专业的工程学士,达到了见习电气工程师技术能力 要求,可获得见习工程师技术资格。(二)培养标准.掌握一般性和专门的工程技术知识,使用现有技 术,了解新兴技术具有从事工程工作所需的工程科学技术知识 以及一定的人文和社会科学知识(对应国家通用标 准 1、2)工程科学以数学、自然科学、数学和相关 自然科学为基础,掌握电气技术的工程数学,如线 性代数、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概率论与数理统计, 具有熟练的应用和计算能力。工程技术包括电气工

17、程相关知识,包括电 路原理、信息技术、控制理论、计算机技术等专业 基础知识,侧重于应用工程技术知识解决实际工程 问题。熟练掌握一门计算机语言的编程,具有在工 程实践中应用的能力。工程制图:熟悉电气工程相关标准,熟练 掌握基本工程制图和一次、二次电气系统的表示方 法。人文和社会科学:具备较丰富的工程经济、 管理、社会学、情报交流、法律、环境等人文与社 会学的知识。熟练掌握一门外语,可运用其进行专 业技术相关的沟通和交流。掌握扎实的工程基础知识和本专业的基本理 论知识,拥有解决工程技术问题的操作技能,了解 本专业的发展现状和趋势(对应国家通用标准4、6、 8)经过学习电工电子类基础课程,掌握电路

18、原理、模拟电子技术、数字电子技术等课程知识, 熟悉其实验方法和技术。经过学习电气工程类课程,掌握电力系统、 电机系统、控制理论、运动控制技术、信号分析与 处理技术、电力电子技术等课程知识,熟悉电力系 统和电机系统的设计、运行方法。经过学习微机类课程,掌握微机原理与接 技术、DSP原理与应用、计算机控制技术等课程 知识,熟悉微机应用系统、计算机控制系统、DSP 系统的设计与开发技术。经过课程实验、认识实习、生产实习、专 业实习、实用技术讲座、毕业设计、科研实践等环 节,熟练掌握电气工程应用的场合、过程、方法、 结论等相关技术。了解本专业领域的技术发展和技术标准(对 应国家通用标准8)了解电气工程

19、发展现状和趋势动态,了解 新技术、新产品、新方法;了解实用技术和现代设计方法,了解电气 工程领域的技术标准,了解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 系。.掌握选用适当的理论和实践方法解决工程实际 问题的能力,并经历过生产运作系统的设计、运行 和维护或解决实际工程问题的系统化训练(对应国 家通用标准3、5、6)了解市场、用户的需求变化以及技术发展, 能编制支持产品形成过程的策划和改进方案。能参与工程解决方案的设计、开发,考虑成 本、质量、环保性、安全性、可靠性、外形、适应 性以及对环境的影响,找出、评估和选择完成工程 任务所需的技术、工艺和方法,确定解决方案。能参与制定实施计划。能实施解决方案,完成工程任务,

20、并参与相 关评价。能参与改进建议的提出,并主动从结果反馈 中学习。2. 6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进行产品(工程项目) 开发和设计、技术改造与创新的初步能力。.参与项目及工程管理(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8、 9、10)具有一定的质量、环境、职业健康安全和法 律意识,能在法律法规规定的范畴内,按确定的相 关标准和程序要求开展工作。使用合适的管理方法,管理计划和预算,组 织任务、人力和资源。具备应对危机与突发事件的初步能力,能够 发现质量标准、程序和预算的变化,并采取恰当的 行动。参与管理、协调工作团队,确保工作进度。参与评估项目,提出改进建议。.有效的沟通与交流能力(对应国家通用标准9、 11)能使用

21、技术语言,在跨文化环境下进行沟通 与表示,能参与跨专业及国际性的竞争与合作。能进行电气工程文件的编纂,如:可行性分 析报告、项目任务书、投标书等,并可进行说明、 阐释。具备较强的人际交往能力,能够控制自我并 了解、理解她人需求和意愿。具备较强的适应能力,能自信、灵活地处理 新的和不断变化的人际环境和工作环境。能跟踪电气工程领域的最新技术发展,具备 收集、分析、判断、归纳和选择国内外相关技术信 息的能力。具备团队合作精神,并具有一定的协调、管 理、竞争与合作能力。.具备良好的职业道德,体现对职业、社会、环境 的责任(对应国家通用标准1、3、7)资料仅供参考掌握一定的职业健康安全、环境的法律法规、

22、 标准知识,能遵守的职业道德规范和所属职业体系 的职业行为准则。具有良好的质量、安全、服务和环保意识, 能承担有关健康、安全、福利等事务的责任。有检查自身的发展需求、制定并实施自身职业 发展计划的能力。资料仅供参考三、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方案(一)培养目标培养具有扎实的自然科学基础知识,具有良好 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外语综合能力, 从事电力系统和电机系统的运行与控制、研制开发、 自动控制、信息处理、试验分析、以及电力电子技 术、机电一体化、经济管理和计算机应用等工作, 与国际接轨、并具有知识创新能力的宽口径、复合 型卓越工程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培养具有

23、求是创 新精神和国际视野的高素质创新人才和未来领导 者。(二)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电工技术、电子技术、信 息控制、计算机等方面的技术基础和专业知识。本 专业主要特点是强弱电结合、电工技术与电子技术 结合、软件与硬件结合、元件与系统结合、管理科 学与工程技术结合。学生接受电工、电子、信息、 控制及计算机技术方面的基本训练,具备从事电力 系统和电机系统的运行、研发及管理的综合能力。 本专业设两个课程模块,学生可任选其一模块修读, 鼓励修读多个模块。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1)具有扎实的数学、物理等自然科学的基础 知识,具有较好的人文社会科学、管理科学基础和 外语综合能力;(2)

24、系统掌握本专业领域必须的技术基础理论 知识,主要包括电工理论、电子技术、信息处理、 自动控制理论、计算机软硬件基本理论与应用等;(3)获得较好的工程实践训练,具有熟练的计 算机应用能力;(4)具有良好的文献检索与阅读能力,了解本 专业学科前沿的发展趋势,具有掌握新知识、新技 术的能力;(5)具有综合运用电气工程科学理论、分析提 出和解决问题的方案,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能够参与生产及运作系统的设计、并具有运行和维 护能力;(6)具备较强的科学研究、科技开发和组织管 理能力。(7)具有较好的组织管理能力、较强的交流沟 通、环境适应和团队合作的能力;(8)具有一定的国际视野和跨文化环境下的交

25、 流、竞争与合作的初步能力。(三)专业核心课程计算方法、微机原理与应用、信号分析与处理、 工程电磁场与波、电机学、控制理论、电力电子技 术、电器原理与应用电力系统模块:电力系统稳态分析、电力系统暂态 分析、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电力 系统分析综合实验电机系统模块:现代电机CAD技术、电机系统建模 与分析、电机控制(四)教学特色课程创新实践课程: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电机工程 实践、电机系统综合设计、电 力系统综合设计、电子设计综 合创新实践研究型课程:直线电机理论与应用双语教学课程: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机电一体 化技术、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控 制本信息4年学分 160+

26、4+5工学学士类别毒气信息类资料仅供参考所依托的主干学科电气工程(六)课程设置与学分分布1.通识课程47.5+5学分见工学类培养方案中的通识课程,其中(1)计算机类5学分1)选修3学分(建议在以下课程中选修)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 周学时建议修读年级、学期211G0010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2 一春夏、秋冬Fundamental of the C+Programming Language211G0020 C程序设计基础与实验32-2一春夏、秋冬Fundamental of Programming inC2)选修2学分(建议在以下课程中选修)课程号 课程名称课程学分 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

27、、学期211G0060大学计算机基础21.5-1 一秋冬Fundamentals of ComputerScience and Technology211G0050 Linux应用技术基础21.5-1 一春夏Linux Application TechniqueFoundation211G0110计算机硬件基础21.5-1 一春夏Fundamental of ComputerHardware(2)通识选修课程15.5学分技术与设计类(课程号带的课程)通识课程,本专业建议修读: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 周学时建议修读年级、学期101M0010电工电子工程训练1.51-1二秋及以前各小学期Elect

28、rical and Electronic training2.大类课程48学分(1)大类必修课程(自然科学类)22. 5学分课程号 课程名称课程学分 周学时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61B0170微 积 分 I4.54-1一秋冬IICalculus I 061B0180微 积II2.01.5-1一春Calculus II061B0190 微积分 III1.51-1一夏Calculus III 061B0200线 性2.52-1一秋冬Linear Algebra061B0020 复变函数与积分变换1.51-1二秋Complex Variable Functions and Integral Trans

29、formation061B0010常 微 分 方 程1.01-0一春、夏Ordinary Differential Equations061B0211 大学物理(甲)I4.04-0一春夏University Physics (A) I061B0221 大学物理(甲)II4.04-0二秋冬University Physics (A) II 061B0240 大学物理实验 1.50-3二秋冬University Physics Lab (2)大类选修课程(自然科学类)4. 5学分(在以下课程中修读)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61B9090概率论与数理统计2.52.5-0二秋

30、冬Probability and Statistics 061B0160随 机 过 程1.51.5-0二春Stochastic Process 061B0090偏 微 分 方 程2.02-0二秋Partial Differential Equations (3)大类专业必修(工程技术类)21学分 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 周学时建议修读年级、学期081C0251 工程训练1. 50-3一春夏Engineering Training(081C0130工 程 图 学2.52-1一秋冬 TOC o 1-5 h z Engineering Graphics 新课程号机械工程基础2. 52-1二秋冬Bas

31、ic of Mechanic Engineering) 二选一课程101C0160 电路与电子技术I3. 03-0二秋Circuits and Electronic Tec hnology I 101C0170 电路与电子技术H3.03-0二冬Circuits and Electronic T echnology II ioicoi8o 电路与电子技术m3. 03-0二春Circuits and Electronic Tec hnology III 101C0190 电路与电子实验 I 2.00-4二冬Circuits and Electronics Laboratory I1.0101C02

32、00 电路与电子实验II 0-2二春1.0Circuits and Electronics La boratory II101C0210 电气电子电路综合实验 0.50-1二夏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Electrical & Electronic Circuits101C0130数字电子技术基础3. 03-0二春Basics of Digital ElectronicTechnology101C0141数字电子技术基础实验1.50-3二春夏Lab Work for Digital Electronic Technology3.专业课程64.5学分(1)学科平台课程

33、24. 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 周学时建议修读年级、学期10191101计 算 方 法2.52-1二春资料仅供参考用of理用of理2.52.5-0二春Principle & ApplicationMicrocomputer10120441 信号分析与处2.52.5-0二夏1012042031012042032.5-1工程电磁场与Engineering Electromagnetic Fields and Wave1010电 机 学54.5-1三秋冬Electrical Machinery1012 控制理论(乙)3.53-1三秋冬Principles of Automatic Contro

34、l(B)10120480 电力 电子技术32.5-1三春Power Electronic Technology 10120410 电器原理与应用2.52-1三夏ElectricalIntroductionElectricalApparatus and Their Application(2)模块课程9学分本专业设2个课程模块,学生必须选择一个模 块的课程修读,修读另一模块课程的学分能够和选 修课程学分实行互通A.电力系统模块9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10190430电力系统稳态分析22-0三春Electric Power System Steady State An

35、alysis10193451 电力系统暂态分析22-0三夏Power System Transient Analysis10120360 继电保护与自动装置2.52-1四秋Relay Protection & AutomaticDevices in Power System10188230 电力系统分析综合实验0.50-1四秋Power System Analysis Experiment资料仅供参考10191090 电力系统新技术讲座22-0四秋Seminars on New Technology ofPower SystemsB.电机系统模块9.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 周学时建议修读

36、年级、学期10193860 现代电机 CAD 技术2.52-1三春CAD of Modem Electric Machines10193870 电机系统建模与分析2.52-1三春Modeling and Analysis of ElectricMachines and Drives新课程号电机控制2.52-1三夏Control of Electrical Machinery10193890 电气工程新技术讲座22-0四秋Seminars on New Technology ofElectrical Engineering(3)实践类课程 20. 5学分课程号课程名称课程学分 周学时建议修读年级

37、、学期10188240微机原理与应用综合实验1.50-3 二春夏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forPrinciple & Application of Microcomputer10188250 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实验0-2 二夏Comprehensive Experiment ofSignal Analysis and Processing101C0100 电子系统综合设计+2周 第二短学期Practical Design of ElectronicSystem10188060认 识 实 习+1周 第二短学期Practice10188280专 业 实 习 II+4周 第

38、三短学期Internships II10188260 电机工程实 践1+2周 第三短学期Practice of Electrical Machines资料仅供参考10189013 毕业实习与设计12+24周四冬春夏Graduation Practice and Project(4)选修课程10. 5学分(在以下课程中修读)1)设计类课程2学分(以下课程2选1) 课程号 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 建议修读年级、学期10188140 电力系统综合设计2+2周第三短学期Project for Power System Analysis10188210 电机系统综合设计2+2周第三短学期Design o

39、f Electric Machines and Drives2)其它选修课8. 5学分(有为推荐课程) 课程号 课程名称课程学分周学时建议修读年级、学期10190060软 件 工 程2.52-1三秋Software Engineering10191032 发电厂电气系统*1.51.5-0三春Electric Elements of Power Plants*资料仅供参考10193880 特种电机及驱动技术22-0三春Special Electric Machines and Drive Technology10193300 电子系统设计2.52-1三春夏Electronic System De

40、sign10191021 高 电压技术*21.5-1三夏High Voltage Engineering*10191151 自动控制元件*2.52-1三夏Components in Automatic ControlSystem*10193320 智能控制技术及其应用22-0三夏Intelligent Control and itsApplication10188130 电子设计综合创新实践3+3周第三短学期Comprehensive Practice in Innovative Electronic Design10191200 电力系统运行与控制22-0四秋Power System Ope

41、ration and Control10193701 电力信息技术22-0四秋Power Information Technology 10193490 电气装备计算机控制技术*2.52-1四秋Computer Control of Electrical Equipment*10193820 现代永磁电机理论与控制22-0四秋Modern Permanent Magnet Electric Machines Theory and Control10193340 DSP在运动控制系统中的应用22-0四秋Application of DSP in Motor Control10193690 直线电

42、机理论与应用 22-0四秋10193810Theory and Application of Linear Motor10193810体化技术资料仅供参考2.52-1四秋Mechatronic Technology4.第二课堂课程+4学分(七)主要课程培养矩阵矩阵采用介绍(I)、讲授(T)和应用(A)表示某一知识或能力在各具体教学环节的培养方式。课程名称算法 计方机理应用 微原与用器警程磁与使 工电场加电机 学制论 控理力子术 电电技器理应书 电原与月力统态析 电系稳分力统态析 电系暂分电护自装要 继保与动置力统析合验 电系分综实力统技讲荃 电系新术座现代 电机 CAD 技术机统模分折 电系建

43、与桥机制 电控气程技讲垩* 电工新术座嚣嚣鳖黑器鳖机程践 电工实电电系充 发厂气纵电技术 高压才动制件 自控元力统行控利 电系运与制气备算控技术 电装计机制流代磁机论控刖 现永电理与帝电子 系统 综合 设计罂如*认识 实习专业 实习 *业习设十* 毕实与1专业知识及其应用1.1基础科学与数学知识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ITITITIITITITIIIIIIIIIII1.2工程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ITAITAITAITAITITAITITITAITAITAITAITITAITAITITITAITAITAITITITAITAITAITAITAITAITITIT1.3交叉知识

44、与学科前沿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AITITITITAITITITITIT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L4专业工程应用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IT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2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2.1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ITITITITITITITITITITITITAITITITITITITAITAITAIIT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2.2实验和发现知识ITAITAITAIT

45、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ITAITAITAITITAITAITAITITITAITAITAITAITITITITIT2.3系统的思维方法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IT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2.4识别、评价及综合与决策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ITITAITAITAITAITAITAITAITAITA2.5个人能力和态度ITITITITITIT

46、ITITIIIITAITIIITITITAITAITAIIIIIIITITITAITAITA2.6职业能力和态度培养IIIII1IIIIIIITIIIITIIIIIIIIIITITITAITAITA3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3.1团队工作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IIIITAITAITAITAITA3.2组织和协调IIIIIIIIIIIITITAIIIITAITITITIIIIIIITAITAITAITAITA3.3交流IIIIIIIIIIIITITAIIIITAITITITIIIIIIITAITAITAITAITA3.4使用外语的交流能力III

47、IIIIIIIIIITAIIIITAIIIIIITITIITITAITAITITITA4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4.1外部和社会背景环境II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IITITITITITAITAITITIT4.2 了解和认识企业与商业环境IITITITITITITITITIITITITI1ITITII111IIIITITIT4.3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能力IITITIITI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ITAITAITAITAITAIT/ITAITAITA4.4产品、系统设计IIIIITIITITITITI

48、TITITAITITITITAITAITITIIITAITAITAITAITAITAITITITA4.5产品、系统开发IITITIITIITITITITITITAITAITITITITAITAITAITIIITAITAITAITAITAITAITITITA4.6产品、系统的应用和维护IIITIITIITITITITITITAITAITITITITAITAITAITAIIITAITAITAITAITAITAITITITA4.7工程管理IIIIIIIIIIIIITAI1IIT/IIIIIIIITAITAITITITA4.8理念与模式创新IIIIIT1ITIITAITAITAITAITAITAITA

49、ITITAITAITAITAIIITAITAITAITAITAITAITITAITA注:*校企联合开设课程(八)主要课程专业目标实现矩阵专业培养目标实现矩阵将专业特征目标所规定培养目标相关的知识(K)、能力(A)和素质(Q)分解落实到具体的教学环节。课程名称算法计方机理应用 微原与用器T程磁与皮 工电场加电机 学制论 控理力子术 电电技HT力统态析 电系稳分力统态析 电系暂分电护自装要 继保与动置力统析合验 电系分综实力统技讲里 电系新术理现代 电机 CAD 技术机统模分折 电系建与桥机制 电控电气工程 新技 术讲 座*嚣嚣警号析处综实佥 信分与理合乎机程践 电工实电电系充 发厂气纵高电 压技

50、 术动制件 自控元力统行控即 电系运与制气备算控技术 电装计机制添代磁机论控刖 现永电理与制电子 系统 综合 设计*一艮 机实* 电程认识 实习专业 实习 *业习设注* 毕实与计1专业知识及其应用1.1基础科学与数学知识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KA1.2工程科学与技术基础知识KKKKKKKKKKKKKAKKKKAKKKKKKKKKKKKKKA13交叉知识与学科前沿KKKKKKKKKKKKKAQKKKKAQKKKKKKKKKKAQKAQKAKAQKAQ1.4专业工程应用KAKAKAKAKAKAKAKAKAKAKAKAQKAQKAKAKAKAQKAQKAQKAQ

51、KKKKKAQKAQKAQKAQKAKAQKAQ2个人能力、职业能力和态度2.1工程推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KAKAKAKAKAKAKAKAKAKAKAKAQKAKAKAKAKAKAQKAQKAKAKAKAKAKAKAKAQKAQKAQKAQKAQ2.2实验和发现知识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KAKAKAKAKAKAKAKAKA23系统的思维方法KAKAKAKAKAKAKAKAKAKAKAKAQKAKAKAKAKAKAQKAQKAKAKAKAKAKAQKAQKAQKAQKAQKAQKAQ2.4识别、评价及综合与决策KAQKAQKAQKAQ

52、KAKAQKAKAKAKAKAKAQKAKAKAKAKAKAQKAQKAKKAKKKAQKAQKAQKAQKAQKAQKAQ23个人能力和态度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AKKKKKKKKAQKAQKAQKAQKAQ2.6职业能力和态度培养KKKKKKKKKKKKKAKKKAKAKKKKKKKKKKAKAKAQKAQKAQ3人际交往能力:团队工作和交流3.1团队工作KKKKKAKKAKAKKKKKAKKKAKAKKKKKKAKAKAQKAQKAQ3.2组织和协调KKKKKAKKAKAKKKKKKKKAKKKKKKKKKKKAKAKAQKAQKAQ3

53、3交流KKKKKKKKKKKKKAKKKKAKKKKKKKKKKAKAKAKAKAQ3.4使用外语的交流能力KKKKKKKKKKKKKAKKKKAKKKKKKKKAKAKAKAKAKAKAQ4在企业和社会环境下构思、设计、实施、运行系统4.1外部和社会背景环境KKKKKKKKKKKKKKKKKKKKKKKKAKAKAKAKA4.2 了解和认识企业与商业环境KKKKKKKKKKAKKKKAKKKKKKKKKKAKAKAKAKA43系统的构思与工程化能力KKAQKAQKKAKKAKAKAKAKAKAQKAKAKAKAKAKAQKAQKAKAKAKAKAKAQKAQKAQKAQKAKAQKAQ4.4

54、产品、系统设计KKAKAKKKKKKKKKAKAQKKKAKAQKAKAKKKKKKKAKAQKAQKAKAKAQ4.5产品、系统开发KKAKAKKKKKKAKAQKKKAKAQKAKAKKKKKKAKAKAQKAQKAKAKAQ4.6产品、系统的应用和维护KKKKKKKKKKAKKKKAKKKKKKKAKAKAKAKAQ4.7工程管理KKKKKKKKKKKKKAKKKKAKKKKKKAKAKAKAKAQ4.8理念与模式创新KKAKKKKKKKKKKAQKAKKKKAKAQKAQKAKKKK KKKAQKAQKAKAQKAQ注:*校企联合开设课程资料仅供参考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

55、师教育培养计划”培养平台建设采取“软件”与“硬件”相结合的建设模式, 利用学校和企业的优质资源共同搭建稳固的卓越工 程师培养平台,即以教学改革、科研训练、国际交 流机制、保障机制、激励机制为软件支撑,以校企 共建工程教育实践中心、国家级与省级实验教学示 范中心为硬件支撑,共同构建卓越工程师培养平台。(一)加强教学改革,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班”的学 生在基础课程学习阶段将参加电路与电子技术、数 字电子技术基础、信号分析与处理、微机原理及应 用等课程的学习,并加强基础课程实验与理论教学 融合,采用开放型、综合性的实验教学方式,提高 自主实验教学和综合实验教学的比例,

56、其中电工 电子工程训练、电路与电子实验、数字电子技 术基础实验、电气电子电路综合实验、微机 原理与应用综合实验、信号分析与处理综合实 验、电子系统综合设计等课程实施实验课程单 独开设、单独考核,实验综合设计、创新的难度大 大加强,激发了学生自主创新的积极性。同时,在 专业课程学习阶段实施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学生 根据自己的能力和兴趣爱好,参加学科竞赛、科研训练项目、海外学术实习计划、国内企业实习计划; 开设工程类课程,聘请有企业工作的工程经历教师 主讲,或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和本校教师联合授课。 专业的培养方案和指导性教学计划设置模块课程, 学业按学分要求和兴趣进行选择。“卓越工程师班” 特殊课程

57、实现单独开班,教学内容和实验内容进行 整合的革新,倡导课程联系实际,提高学生自主进 行实验研究的比例。(二)以国家级、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为平台, 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实验室是强化理论教学、培养学生观察能力、 动手能力和科研能力的基地,也是培养学生创新精 神和发散思维的平台,在人才培养中具有举足轻重 的作用。电机系以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创 新思维能力为目标,加强实验环节,以取得优良的 专业课程教学效果。为实现“以用促学”思想指导 下的专业课程建设,切实加强教学基本资源建设, 经过与企业合作,不断加大对专业实验室与校企联 合实验室的投入,加强实验室的管理和实验指导教 师的配备,同时也不断深化

58、实验课课程体系的改革, 成效显著。电气工程学院拥有电工电子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电气工程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应用电 子与自动化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实验平台, 结合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的总体目标 和电气工程、控制科学与工程学科的特点,示范中 心将提供先进的软硬件平台,使学生能够验证课堂 所学,培养和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让学生熟 悉将来所处的实际工作环境、掌握相关应用技能和 工具,使学生尽早接触科学研究前沿,经过亲自动 手加深对学科专业知识的感性认识,培养学生的创 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希望学生利用这一平台可实现 实践、思考、验证、改进、创新这一系列的过程, 并以此来培养学生的工

59、程创新素质。(三)加强科研训练,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具有开展高水平大学 生工程科研训练和学科竞赛的优良传统,在每年的 学科竞赛中取得了优异的成绩,为大学生提高实践 创下可能能力提供了良好的氛围,也为“卓越工程 师培养教育计划”的实施提供了优质平台。为提高培养质量,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专业从 主修专业正式确认后开始实行专业导师制,由导师 制定学生个性化培养计划,鼓励学生积极参加国家、 省、校、院四级大学生科研训练计划(SRTP)项目、 学科竞赛、导师科研项目等,引导学生结合课题开 展工程科研训练,突出学生创新意识、创新精神和 创新能力的培养。专业导师制的实行受到了学生的 欢迎,也

60、取得了较大的成绩。近3年(电气工程及 其自动化专业本科生负责、参与国创5项、省创18 项、SRTP 189项,获学科竞赛国家级奖16项,发 表学术论文40余篇。毕业设计环节作为实践能力培养的最佳途径之 一,24周的时间,不但能为学生完成一个较为完整 的科研课题提供了时间保证,同时也能够使学生真 正将理论知识应用到实践中去,培养其发现问题、 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提出创新点的能力。“真刀真 枪做毕业设计”不但使学生真正介入科研工作,还 意味着毕业设计的课题均来源于企业工程实践一 线,论文应该真正能够解决实际问题。(四)加强校企合作,共建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实践教育是学生了解学科前沿,培养创新意识、 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