DB1308-T053-2002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1页
DB1308-T053-2002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2页
DB1308-T053-2002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3页
DB1308-T053-2002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4页
DB1308-T053-2002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B05DB承德市地方标准DB1308/T0532002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程20020610 发布20020615 实施承德市质量技术监督局发布DB1308/T0532002本标准由承德市农业局提岀本标准由承德市农业局植保站起草本标准主要起草人:任自忠、苑凤瑞、陈志群杨嵌杰、钟玉臣本标准由承德市农业局植保站负责解释本标准于2002年6月10日首次发布 有效期为五年DB1308/T053DB1308/T0532002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程范围本标准规定了 A级、AA级生态稻生产栽培技术规 程(以下简称规程)的产地环境条件、品种选择、栽培 管理、病虫草害防治、肥料使用、收获

2、及贮藏。本标准适用于我市A级、AA级生态稻的生产及栽 培管理。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中的条款通过本标准的引用而成为本标准 的条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随后所有的修改单 (不包括勘误的内容)或修订版均不适用于本标准,然 而,鼓励根据本标准达成协议的各方研究是否可使用这 些文件的最新版本。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 版本适用于本标准。GB3095- 1996环境空气质量GB4404.1 1996粮食作物种子禾谷类GB5084- 1992灌溉水质GB15618 1995土壤环境质量GB8321.1- 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一)GB8321.2 198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二)GB8321.

3、3 1989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三)GB8321.41993农药合理使用准则(四)GB8321.5 1997农药合理使用准则(五)GB4285- 1989农药安全使用标准产地环境条件 3.1大气要保持空气清洁,生产基地周围无工矿企业污染源, 距医院和主要铁路、公路干线等有明显污染源地域1公 里以上。环境空气质量符合GB3095- 1996规定要求。 3.2水质生态稻基地用水一是要控制没有污染源;二是要保 证水源条件良好,排灌方便,旱涝保收。灌溉水质符合 GB5084- 1992规定要求。3.3 土壤生态稻基地要选择土层深厚、肥沃,通透性能好, PH值5.5-7.0,有机质含量在1.5%以上,具有

4、良好的 保水、保肥能力。土壤环境质量符合GB15618- 1995规定要求。品种选择4.1品种选用选用抗病虫、抗逆性能强、适应性广、品质优、产 量高的水稻品种。建议示范选用五优一、丰优516、通 系103等。4.2种子质量种子质量符合GB4404.1- 1996中的二级以上要求。 即种子纯度不低于98%;净度不低于97%;发芽率不低 于85%;水分14.5%以下。4.3种子处理4.3.1晒种将种子在阳光下晾晒2-3天,通过阳光中的紫外线 可杀灭种皮表面部分病原菌,而且还可提高发芽势和发 芽率。4.3.2选种配制20%的盐水,即50公斤清水加10公斤食盐, 使盐水比重达1.13(测量比重的简易方

5、法:将鲜鸡蛋放入 盐水中浮出水面5分硬币大小即可),之后放入种子,搅 拌后除去空敖粒,再捞出沉下的种子,用清水冲洗2遍 去掉盐分。4.3.3浸种用10%浸种灵水剂5000倍液浸种4天一5天,以预 防水稻恶苗病和水稻干尖线虫病。4.3.4催芽将种子用30C温水浸泡12小时,控干水后放在温 暖处,保持28C-30C , 2小时一4小时即可破胸,注 意催芽温度不能超过30C,芽长不超过1.5mm。5 栽培管理5.1秧田管理5.1.1苗床苗床地应选择在土质肥沃、通透性好,地下水位在 Im1.5m以下,水源较近,排灌方便的园田地块。 5.1.2床土培肥苗床最好固定,且又连年培肥,育苗结束后可种豆 科作物

6、或休地。夏季,每公顷施入碎稻草40000kg 50000kg,发酵好的农家肥100000 kg-200000 kg,施后 耕翻20cm深,与床土混合均匀。若上年夏季没有培肥 的苗床或是新选择的苗床,在春季整地做床时,每公顷 应施入充分发酵的农家肥100000 kg,并与15cm深的土 层混匀。5.1.3床土调酸每公顷苗床使用无公害的调酸剂2000 kg (严禁含 敌克松),掺细土 20000 kg,配成营养土,分三次撒施, 施一遍,翻床土一遍,使其与3cm5cm的土层充分混 匀,将土壤PH值调至4.55.5。5.1.4苗床规格苗床应做到“松、细、平”,以东西朝向为好,长 10 m 15m,宽

7、1.2m,高 10 cm 15cm,床间距 70 cm, 周边做成5cm 10cm的小土 +念。5.1.5播种当日平均气温稳定通过5C以上时,即可播种。播 种前喷足底埔水(即10cm12cm 土层的水分达到饱和 状态),每公顷播催芽种子2000 kg-2200 kg,压种使稻 籽三面入土,然后盖过筛细土厚0.7 cm- 1.0cm,达到喷 水不露籽。然后支拱盖膜,拱架高40 cm50cm,间距 50cm,盖膜后将四周压严,以防止大风揭膜。5.1.6播种至出齐苗管理目标是保温,促齐苗。膜内温度控制在28C- 32 C,超过35 C ,要通风,达到60%出苗时,喷一次 齐苗水。5.1.7出苗至一叶

8、一心管理目标是控水,控温,促扎根,膜内温度控制在 25 C左右,超过28 C时要加大通风口,打开两头通风, 此期喷水1 一 2次。5.1.8 一叶一心至二叶一心管理目标是控温控水,上下均衡生长,防止徒长和 青枯,一般不喷水,膜内温度控制在20C左右,白天一 般打开一半膜通风。5.1.9二叶一心至移栽管理目标是增养促藥.二叶一心期浇一次透水,以后 每天早晨8时一 9时喷水一次,白天全部打开通风,插 秧前3天一 4天将膜撤掉。5.1.10壮苗标准苗龄28天一 30天的小苗,高1 2cm,带葉率 达50%以上,叶片直立,茎扁平,百苗干重3.0g, 根数9条一11条;苗龄30天一35天的中苗,高12

9、cm 14cm,根数10条一12条,根长18 cm27cm,根系 白色,百苗干重5g以上,50%以上带两个葉。5.2本田管理5.2.1整地施肥整地为减轻病虫害,秋季深翻20cm,消灭部分越冬虫源、 菌源及杂草种子,春季可釆用旋耕,灌水泡透后拉混细 整平,稻池内达到寸水不露泥的程度。施肥底肥以农家肥、生物肥为主,辅施一定量的化肥, 结合春季旱整地一次性施入。其中:A级生态稻田,每公顷施农家肥15000 kg- 30000kg,生物菌肥300 kg,磷酸二铉112.5 kg,尿素 120 kg,硫酸锌 15 kg,氯化钾 90- 105 kgoAA级生态稻田,每公顷施农家肥30000-45000

10、kg,生物菌肥450kg,磷酸二铉112.5 kg,尿素120 kg, 氯化钾 90 kg- 105 kgo5.2.2插秧期一般掌握在日平均气温稳定在13 C以上即可插秧, 插秧要做到行直、穴匀、棵准、不漂。插秧规格:A级生态稻田,行距30 cm,株距13cm,每穴2 株一3株,插深2.5cm,每公顷基本苗75万株。AA级生态稻田,行距30cm,株距10cm,每穴3 株,插深2.5cm,每公顷基本苗97.5万株。5.2.3返青期要湿润管理,寸水养苗,以利于返青。5.2.4分葉期保持水层3 cm 4cm,待有效分葉终止后进行晒田 控集,一般晒田4天一7天,然后恢复正常水层。A级生态稻田,在插秧后

11、15天一20天,如苗情差 应追施一次分菓肥,每公顷施碳铉180 kg225kg。AA级生态稻田,在插秧后25天一30天,每公顷 亩施碳铉180kg。5.2.5孕穗、扬花期采取浅水灌溉,水层保持3 cm5cm,肥壮地如土 壤还原反应强时可晒田1天一 2天。抽穗后3天一5天实 行浅湿灌溉,以后即保持干干湿湿到收获前3天一5天 断水。A级生态稻田在孕穗期间每公顷追施尿素45kg。AA级生态稻田此期则应控制任何化肥的使用,可 每公顷施充分腐熟的鸡粪750kg,兑水泼施。6 病虫草害防治6.1农业预防措施6.1.1选用优质、抗逆、抗病虫性强的品种。6.1.2耕作灭茬结合秋、春耕翻整地,清除稻田沟边杂草及

12、残株, 减少越冬虫源、菌源及杂草种子。6.1.3锄塊灭蝗卵春季将稻田埋普遍锄一次,深度1.5 cm2cm,可破 坏70%的稻蝗卵块,降低孵化率。6.1.4应用先进的蓝色农膜采用上通风开闭式保温旱育苗方式培育壮苗,防止 立枯病的发生。6.1.5应用旱育稀植技术规格化插秧,平衡施肥,科学用水,适时晒田,培 育健株,提高水稻抗病虫能力。6.2物理防治措施6.2.1温水或石灰水浸种用1%石灰水浸种2天一3天,捞出洗净,可防治稻 瘟病、胡麻斑病;用55C温水浸种10分钟一30分钟, 可防治恶苗病。6.2.2灯光诱杀可釆用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高压汞灯进行诱杀, 因诱杀的害虫多数为雌性,从而可使害虫的为害

13、基数大 为降低。一般每公顷设灯一盏,于6月初一9月底每天 傍晚开灯,淸晨关灯,对稻螟、稻纵卷叶螟、稻飞虱、 粘虫和蜷虻等多种害虫具有很好的防治效果。6.2.3人工捕捉害虫、拨除病株如用捕虫网捕捉稻蝗;人工及时拨除恶苗病、稻曲 病等病株,并带到田外进行深埋或烧毁,可防止下年菌 源积累。6.2.4人工除草对小型杂草如牛毛草、漂汤菜等利用手工机具灭除, 或高温晒田灭草;在田间稗草未成熟前拔除稗草;7月 上旬至秋季清除田边、渠道和池坡子的杂草。6.3生态防治措施创造有利于保护自然天敌的生态环境条件和栖息场 所,充分利用有益生物控制有害生物的发生发展。如在 稻田周围及田坡上种植多种杂粮杂豆、牧草及菜类等

14、。 6.4生物防治措施6.4.1保护自然天敌在稻虫不影响水稻产量的前提下,以不用化学农药 为宜或科学用药,保护螟蛉绒茧峰、粘虫绒茧峰、螟蛉 悬茧姬蜂、寄蝇、步行虫等天敌,达到抑制发生的目的。 6.4.2补充天敌治虫于害虫卵初期每公顷释放赤眼蜂15-45万头,隔2 天一3天放一次,通过对卵寄生,防治稻纵卷叶螟、二 化螟、稻苞虫等害虫。6.4.3以菌治虫用杀螟杆菌(BT )或青虫菌2000-3000倍液喷雾, 防治稻纵卷叶螟、稻苞虫、.二化螟等低龄幼虫。6.4.4保护和利用繁殖青蛙除虫6.4.5以禽除虫在水稻返青后至抽穗前,放养体重0.1 kg 0.3kg的 小鸭,平均每公顷放养300只一350只

15、,不仅有较好的 除虫效果,而且还可起到中耕肥田的作用。6.4.6应用生物农药a)纹枯病、稻曲病用5%井岗霉素水剂700倍一1000倍液喷雾。b)稻瘟病,胡麻斑病用2%灭瘟素乳油500倍一1000倍液喷雾防治。c)稻潜叶蝇、负泥虫、稻蝗用1.8%阿维菌素乳油2000倍液,或10%毗虫嗽可 湿性粉剂1000倍一 1500倍液喷雾。6.5化学防治补救措施6.5.1立枯病、青枯病A级、AA级生态稻在秧田期,均可使用30%青枯 灵可湿性粉剂30倍液喷雾一次。6.5.2稻瘟病、胡麻斑病a)A级生态稻在拨节期,用20%三环喳可湿性粉剂 800倍一 1000倍液喷雾一次。b)AA级生态稻田禁用任何化学农药。6.5.3稻曲病A级生态稻在孕穗期,用30%DT可湿性粉剂500 倍液喷雾一次。AA级生态稻田禁用任何化学农药。6.5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