源自安徽的成语典故_第1页
源自安徽的成语典故_第2页
源自安徽的成语典故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源自安徽的成语典故你知道“揭竿而起”是因陈胜吴广而来,但你知道发生在何地吗?欧阳修的醉翁亭记 里除了“醉翁之意不在酒”,还涉及哪个成语呢?纵观历史,在安徽这片广袤的大地,留下 了许许多多的成语典故你知道多少?【洗耳恭听】(发生地:安徽巢湖)关于洗耳恭听的准确出处,现在已经很难考证了, 有人说在河南嵩山,也有人说在安徽巢湖。巢县志记载:5000年前,在尧当政时有一 位叫许由的人,此人贤能非常有旷世之才却很清高,当尧将帝位禅让于他时,他终日避之不 见。一日在水池边遇见饮牛的巢父,就将此事诉与之听,巢父批评他“浮游于世,贪求圣 名”,既然不想做官就应该躲进山林,这样到处躲避只是为了贪求自己的好名声罢

2、了。许由 听后自惭不已,立即用池中清水洗耳、拭双目,表示愿听从巢父忠告。人们为颂扬许由知错 就改的美德,遂将那个池子取名为“洗耳池”,水池旁边的那条小巷叫做牵牛巷。成语“洗 耳恭听,的典故也由此产生。【揭竿而起】(发生地:安徽宿州东南)公元前209年七月,贫苦农民陈胜、吴广率九 百农民赴渔阳(今北京密云西南)戍边,行至蕲县大泽乡(今安徽宿县东南),遇雨误期, 依秦律当斩。陈胜、吴广以“鱼腹丹书,篝火狐鸣”制造舆论,杀死押送戍卒的秦尉,揭开 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农民起义的序幕。起义之初,使用的兵器、徽帜都十分简陋,史 书上称之为“斩木为兵,揭竿为旗”,意思是砍伐树木做兵器,举起竹竿做旗帜。成

3、语“揭 竿而起”即由此而来。【不敢越雷池一步】(发生地:安徽望江县)雷池,坐落在长江中下游北岸望江县雷池乡 境内,是由雷水汇积而成。雷水源出湖北省黄梅县境,串湖后流至望江县城东南十五里处积 而为池,故曰雷池。又因居九江至南京的长江水道要冲,扼黄梅、宿松、太湖内河航运之咽 喉。东晋咸和二年,历阳(安徽和县)镇将苏峻与寿春(今安徽寿县)镇将祖约联合叛乱, 举兵进犯建康(南京),江州刺史温峤欲领兵东下,保卫京师。中书令庾亮(庾太后之兄) 恐荆州刺史陶侃乘虚攻人,在报温峤书中说:“吾忧西陲,过于历阳,足下无过雷池一 步也。”【过门不入】(发生地:安徽蚌埠)典出:战国邹孟轲孟子离娄下:“禹稷当 平世,三

4、过其门而不入。”禹治水时,30多岁还未婚,在涂山(今安徽省蚌埠西郊,淮河东 岸)遇到了涂山氏,两人一见钟情,便成了亲。可婚同天禹就外出治水。13年中,禹曾3 次路经家门而未入。【百步穿杨】(发生地:安徽临泉县)战国策西周策楚有养由基者,善射,去柳叶 者百步而射之,百发百中。养由基是春秋时楚国(今属地安徽省临泉县杨桥乡)名将,我国 古代著名的神射手。当时,还有一个善射箭的人,名叫潘党,能每箭射中箭靶的红心。养 由基对他说:“这还不算本事,要能在百步之外射中杨柳叶子,才算差不多了。”潘党不服, 当即选定柳树上的三片叶子,并标明号数,叫养由基退到百步之外,顺序射去。箭镞全都正 中叶心。【曲有误,周郎

5、顾】(发生地:安徽舒城)出典:三国志吴志周瑜传:“瑜少精 意于音乐,虽三爵之后,其有阙误,瑜必知之,知之必顾。故时人谣曰:曲有误,周郎顾。” 周瑜,字公瑾,庐江舒县(今安徽舒城人)。他不但足智多谋,而且精于音律。周瑜听人演 奏时,即使喝了酒,有些醉意了,如果演奏稍有一点儿错误,也一定瞒不过他的耳朵。每当 发现错误,他就要向演奏者望一眼,意思是说:“喂,你错了。”因此有两句歌谣道:“曲有 误,周郎顾。”【班门弄斧】(发生地:安徽当涂)出典:蓬轩别记。明朝进士梅之涣凭吊采石矶李 白坟墓时,看见墓前能写字的地方,都被前代诗人留下并不优美的诗句辞赋,实在是有点不 自量力,他便挥笔题了一首诗:“采石江边

6、一捧土,李白之名高千古,来的去的写两行,鲁 班门前弄大斧。”【打草惊蛇】(发生地:安徽当涂)出典:传说南唐时候,安徽省涂县县令王鲁贪赃枉 法,疯狂搜括钱财。上行下效,县衙大小官吏无不胡作非为,营私舞弊。百姓怨声载道。一 天,王鲁批阅案卷,猛地发现县衙主簿被人联名控告贪污受贿。所列罪状,条条证据确凿。 王鲁越看越心怵:“幸亏此案落入我手,以后多加小心,不能让人抓住把柄”看完,他批了 八个字:“汝虽打草,吾已蛇惊。”后来,大家就根据王鲁所写的八个字引申为“打草惊蛇” 这个成语。【醉翁之意不在酒】(发生地:安徽滁州)出典:欧阳修醉翁亭记“醉翁之意不在 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北宋庆历六年,欧阳修被贬为

7、滁州太守,感怀时世,寄情山水。山 中僧人智仙为他建亭饮酒赋诗,欧阳修自号“醉翁”,并以此名亭,写下传世之作醉翁亭 记。其中“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成为传世名句。【水落石出】(发生地:安徽滁州)出典:欧阳修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 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此为欧阳修所描写的琅琊山一年四 季之风景变换,本意指水落下去石头就露出来,现在多比喻事情真相大白。【一叶知秋】(发生地:安徽淮南)出典:淮南子说山训:“见一叶落而知岁之 将暮。”宋唐庚文录引唐人诗:“山僧不解数甲子,一叶落知天下秋。” 一片树叶的凋 落,知道秋天的到来。现意指通过个别的细微的迹象,可以看

8、到整个形势的发展趋向与结果。【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发生地:安徽淮南)汉代王充论衡-道虚记载:淮南王 学道,招会天下有道之人,倾一国之尊,下道术之士,是以道术之士并会淮南,奇方异术,莫不 争出。王遂得道,举家升天,畜产皆仙,犬吠于天上,鸡鸣于云中。西汉淮南王刘安都寿春,刘 安笃好神仙黄白之术,宾客甚众,其中苏飞、李尚、左吴、因由、雷被、伍被、毛周、晋昌 八人才高,称之“八公”。八公聚此炼丹,刘安因被告谋反畏罪自杀,后武帝派宗前往捕解,刘 安吞服丹药与八公携手升天,从此山因八公得名。一人得道,鸡犬升天喻一人得势,与其有关 亲戚朋友亦皆随之发迹。多含讽刺意。“淮南鸡犬”也源出于此,用来指专门依附权

9、贵而得 势的人。【四面楚歌】(发生地:安徽灵璧县)楚汉相争,经过恶战,项羽大军被重重包围在垓 下(今安徽灵璧县内),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军壁垓下,兵少食尽,汉军及诸侯兵围 之数重。夜闻汉军四面皆楚歌,项王乃大惊,曰:汉皆已得楚乎?是何楚人之多也。”。虞 姬自刎身亡,项羽掩埋了虞姬,率八百骑兵溃围南逃,来到乌江(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 东父老拔剑自刎。【卷土重来】(发生地:安徽和县)虞姬自刎身亡,项羽掩埋了虞姬,率八百骑兵溃围 南逃,来到乌江(安徽和县),因无颜见江东父老拔剑自刎。诗人杜牧游乌江浦,凭吊古迹, 写下乌江亭诗,诗云:“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 来未可知。

10、”“卷土重来”的出处,用来指失败后重新恢复势力;也比喻消失了的人或事物重 新出现。【望梅止渴】(发生地:安徽含山县)世说新语假谲记载汉建安年间,曹操率十 万大军,从许昌出发,兴师攻吴。途经梅山(今安徽含山县境内)时,因天气酷热,又无水 源,兵士嘴唇干裂,喉咙冒火,谁也不想再赶路了。曹操见状很是着急,他举目望去,但见 远处隐隐有一片树林,于是急中生智,遥指前方,大声传令道:前面有一大片梅子林,梅子 又酸又甜,大家加紧赶路啊!兵士们听说有梅子可吃,不觉流出口水来,也不感到那么口渴 了,精神倍增。望梅止渴:指用空想来安慰自己。【风声鹤唳,草木皆兵】(发生地:安徽淮南)前秦苻坚统一北方后,欲吞并东晋。公 元383年8月,苻坚从长安出发,率步卒60余万,骑兵27万,号称百万大军,大举进犯。 东晋派谢石、谢玄、谢琰、桓伊、胡彬等率8万余人迎战。十月,前秦苻融攻破寿阳。晋将 谢玄先不作正面交战,佯装胆怯,然后趁骄兵懈怠之际,派大将军刘牢之夜袭洛涧(今属 淮南市),歼敌15000余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