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的设计_第1页
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的设计_第2页
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的设计_第3页
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的设计_第4页
汽车多向调节电动座椅的设计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已知丫=1939已知丫=1939140申=acrtanfvv相对滑动速度Vs有关i160 x1000=1.763用插值法查得Fo=0.0204,Xv=1.1687.代入式中得N=0.86,大于原估计值,因此不用重算.4.4.7精度等级公差和表面粗糙度的确定考虑到设计的蜗杆传动是动力传动,属于通用机械减速器,从GB/T10089-1988圆柱蜗杆,涡轮精度中选择8级精度,侧隙种类为F,标注为8FGB/T10089-1998.然后由有关手册查得要求的公差项目及表面粗糙度,此处从略。蜗杆支承轴承设计:考虑设计和生产的经济与便利性。决定所有移动调节蜗轮,蜗杆支承均采用相同的标准。根据工作条件决定选

2、用深沟球轴承。轴承转速n=1700轴承内径d=15,预期寿命5000h。=乞=沖0=乞=沖0=836Nd22.42T2x615=2=22Nd582F=F=Fat1a2F=F=Fra112深沟球轴承最小e值为0.22FaFaFr2283610pm不能满足单脉冲进给要求。4.5.7传动刚度变化引起的定位误差11二F(-)二34ymkKKominmax可以满足座椅定位精度。46垂直调节滚珠丝杠支承轴承验算根据前面的设计,选择7000AC型角接触轴承进行双端支承。安装轴承处直径20mm,估算轴上丝杠受力Fal500N(径向力)静摩擦力Frl=3000 x0.2=600N(轴向力)丝杠守切向力Fr2=1

3、200H,转速n=170r/min由滚动轴承样本可查得,7000AC型轴承背对背或面对面或对安装在一个支点时,当量动载荷可按下式计算当Fa/Fr三0.68P=Fr+0.92Fa当Fa/Fr0.68P=0.67Fr+1.41Fa因Fa/Fr=1500/12000.68且工作平稳取fp=1得轴承当量动载荷P2=1x(0.67X1200+1.41x1500)=2919N预期寿命Ln、=5000h求该对轴承应具有的基本额度动载荷值106斗2919x3;60 x170 x5000=10343N106106选择7204AC基本额度动载荷为14000N故选择一对7204AC轴承进行双端支承C合适4.7垂直调

4、节螺杆验算4.7.1螺杆的强度计算ca=抻ca=抻2+3(4T)2玉选用45钢为制造材料,。s=240MpaS=1.5o=240/1.5=160Mpa因为d1=20mmoca15002+3(4%615)2_14.37Mpaooca二d211螺杆满足强度要求4.7.2螺杆稳定性计算FcrscFscSs=2.54.0取Ss=3根据螺杆柔度入s值大小选用不同公式计算Far(螺杆临界载荷)九_出i_d九_出i_d1卩取0.61=800.6x0.6x8020_10.8404当入s0.68且工作平稳,取f=1由于选取6024深沟球轴承,此轴承基本额定静载荷6650N,动载荷12800N其相对应e值Fa/C

5、o=0.27在0.170.28之间对应的Y值1.311.15。用线性插值法求Y值Y二1.31+(一川)*(28一7)二1.470.28-0.17则X=0.56Y=1.47当量动载荷P=0.56x1200+1.47x1500=2877N该轴承的寿命:L=巴(C)=0 x(1280()3=23722预期寿命h6CnP60 x1702877轴承符合设计要求。结论通过本次设计我了解到电动座椅是一种机械设计制造学、人体工程学与电子技术相结合的综合产物。电动座椅系统一般由双向电动机、传动装置和座椅调节器等组成。通过座椅调节器实现座椅水平前后移动、座椅上下移动、座椅靠背的角度移动。汽车电动座椅的结构主要有:

6、可逆直流微型电动机(驱动装置)、传动装置、连接机构、调角器、蜗轮、蜗杆、滚珠丝杠、水平滑动导轨等部件组合而成。电动座椅由坐垫、靠背、靠枕、骨架、悬挂和调节机构等组成。由于座椅是衡量轿车档次的重要依据,因此电动座椅在具体设计时应该需要引起相关设计人员高度重视,尤其是座椅的材料和形状。在工艺结构造型方面,则需要充分考虑人体尺寸、人体重量、乘坐姿势和体压分布等因素,应用人体工程学的研究成果和先进技术,力争制造出能够满足乘坐舒适、久坐不乏的座椅。电动座椅靠背最好能够按照人体轮廓要求设计,能为人体的腰部和臀部提供最佳的横向支持。在材料选材方面,由于座椅还起到车厢装饰的作用,因此座椅面料的颜色要与车厢的总

7、色调配合一致,质地优良,还要有良好的手感,使人们一坐上去就有一种舒适的感觉。电动座椅的目的是可以带给人们更多的乘车舒适与安全。因此电动座椅的设计需要很好的材料学、人体工程学、结构学、电子学、工业设计学来优化,使之更好的为汽车驾乘人员服务。最后,笔者迫切希望能够通过此文能够对目前国内汽车行业的发展有所帮助。致谢本设计的完成是在我的导师丁柏群老师的细心指导下进行的。在每次设计遇到问题时丁老师不辞辛苦的讲解才使得我的设计顺利的进行。从设计的选题到资料的搜集直至最后设计的修改的整个过程中,花费了丁柏群老师很多的宝贵时间和精力,在此向导师表示衷心地感谢!导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开拓进取的精神和高度的责任心都

8、将使学生受益终生!还要感谢和我同一设计小组的几位同学,是你们在我平时设计中和我一起探讨问题,并指出我设计上的误区,使我能及时的发现问题把设计顺利的进行下去,没有你们的帮助我不可能这样顺利地结稿,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参考文献郭世永,仪蕾,张生,等,汽车电动座椅水平调节自动控制的仿真研究青岛理工大学学报,2007,03.任金东,葛安林,黄金陵.基于知识的汽车驾驶员座椅布置系统.汽车工程,2003,03.陈明华.基于人机工程学汽车驾驶模拟器座椅的设计.淮阴工学院学报,2007,03.金晓萍,仇莹,毛恩荣等.车辆人机界面布局优化推理系统研究.农业机械学报,2008,04.利现代轿车电动赵玉生,王岩峰,

9、苏丕座椅的构造与检修.汽车与配件,2002,04.赵玉生,王岩峰.电动座椅的构造与检修汽车维修与保养,2001,05吴定才汽车电动座椅汽车运用,2001,03汪立亮.凌志LS400电动控制座位系统的维修.汽车与配件,199&07吴基安,董素荣汽车电动座椅与安全带的结构与控制(上).汽车电器,2001,02.刘云飞,卢杉,刘卫东等,非标准结构蜗杆传动的设计应用河南科技,2005,10.郭晓宁.连杆机构的结构运动学特征及参数化实体运动仿真的研究.西安理工大学,2003.江耕华,胡来珞,陈启松,机械传动手册(上)上海:煤炭工业出版社,1990,1121.李涵武,汽车电器与电子技术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2003,452.Asada,terativelearningcontrolofshapememoryalloyactuatorswiththermoelectrietemperatureregulationforamultifunctionalcarseat.H.Harry.2006AmericanControlConference,Jun14-162006,p935-9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