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研究_第1页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研究_第2页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研究_第3页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研究_第4页
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研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青少年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研究【关键词】 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青少年;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量表【摘要】 目的 讨论心理行为干预对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影响。方法 将120名w 18 a的青少年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各 60 名。实验组以自尊、自信、人际关系、压力应对,以及安康使用电脑和网络为主题进展干预,40 min 1次w-1,共干预4 次。对照组在一样时间内进展与本干预无关的课程。干预前后采用自编问卷、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量表进展评定分析。 结果 实验组干预后自编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t =2.781 , P0.01 干预后两组 间自编问卷评分有显著性差异t=2.635 , P 0.05。

2、网络成瘾 量表评分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组内、组间比拟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实验组干预后自编问卷单项因子答复正确率较干预前普遍进步,对照组多项因子答复正确率普遍降低。 结论 对青少年网络成瘾高危人群进展心理行为干预,能有效进步对网络成瘾问题的认识和对网络的正确使用。网络成瘾;心理行为干预;青少年;自尊量表;网络成瘾量表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inteenagers with Internet addiction【 Abstract 】 Objective To explore the effects of psycho

3、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in teenagers withInternet addiction. Methods 120 teenagers 18 years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experiment(n=60) and control group(n=60).Interventions such as selfesteem, selfconfidence,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 pressure coping and healthily using computer and

4、Internet were given to the experiment group for 40minutes/once, once/week, a total of 4 times. The control groupreceived irrespective subject to the interventions in corresponding period. Assessments were conducted with theSelfmade Questionnaire(SMQ) and the Selfesteem Scale(SES) and the Internet Ad

5、diction Scale(IAS) before and after intervention. Results Score of the SMQof postintervention was significantlyhigher than that of preintervention(t=2.781,P0.01); after intervention, there was significant difference in the SMQscore between the 2 groups(t=2.635,P0.05). Correct rate of singlefactor an

6、swer of the SMQ generally increased in the intervention group after intervention compared with preintervention and decreased in the control group. Conclusion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s in Internet addiction highrisk group of teenagers can effectively raise the cognition of Internet a

7、ddiction and correct using Internet.【 Keywords】 Internet addiction ; psychological and behavioral intervention; teenager; the SES; the IAS中国互联网络开展状况统计报告 1 显示, 青少年是网络成瘾的高发人群,而青少年对网络功能的认知程度与网络成瘾的发生有一定相关性 2 , 3 。为此,本研究参考前人研究结果,以 Davis 提出的网络成瘾形式的认知行为形式 cognitivebehavior model 4的 病因链中低自尊等非适应性认知、不适当的上网行为、

8、社会孤立等为干预重点,期望能有效减少网络成瘾行为发生的可能性。对象与方法对象 选取2006年11月广东省乐昌市w 18 a的120名 青少年为研究对象, 并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 每组各 60 名。 实验组男 32 名,女 28 名,对照组男 30 名,女 30 名。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性差异。方法干预方法 由具有心理治疗经历的临床心理、 精神专业医生以自尊、自信、人际关系、青少年压力应对、安康使用电脑和网络为主题对实验组进展干预,40 min 1次w-1,共干预 4 次,干预时间固定每周五上午进展。对照组在一样时间内进展与本干预无关的课程。干预内容 每次干预分为理论观点传授和互动两局部。在“

9、自尊、自信干预主题中,讲授自尊、自信的内涵及其对青少年的影响,家庭对于个体自尊和自信的影响,不自信的负性影响;在互动环节中,让学生练习如何表扬、欣赏别人,如何承受别人对自己的表扬,并对在夸奖别人时的技巧和考前须知进展了培训;在“青少年压力应对干预主题中,讲述压力的形成、压力与情绪的关系,相关的心理应激源、压力曲线,并与学生讨论个体面对压力的本能反响以及建立性的应对方式等;在“安康使用电脑和网络的干预主题中,干预者与学生通过双方的互动,共同讨论使用电脑的好处与害处,电脑和网络成瘾的原因和表现,并介绍如何正确使用电脑和网络,以及时间管理的策略和技术。测评工具 采用自编问卷 内容涉及网络特性、 安康

10、的网络使用、不安康的网络使用、青少年自身特点与网络使用、时间管理、压力应对以及自信等26 个工程 。应用自尊量表SES 5、网络成瘾量表IADI , 北京大学心理系 对两组干预前后分别进展测查。测查前由研究者宣读指导语,集体施测,当场收回问卷,对问卷测评结果进展比照分析。统计方法 所有数据应用SPSS11.5统计软件处理,并 进展 t 检验。结果两组干预前后各问卷评分结果比拟,见表1 。表 1 两组干预前后各问卷测评结果略注:与干预前比拟*P0.05表 1 显示,干预后实验组自编问卷评分显著高于干预前,差异有极显著性t =2.781 , P 0.01 X两组间自编问卷评分比拟有显 著性差异t=

11、2.635 , P 0.05。IADI评分两组干预后均较干预前有所下降,但组内、组间比拟差异均无显著性P 0.05。自编问卷单项因子答复正确率 实验组干预后自编问卷单项因子答复正确率较干预前普遍进步,正确率进步较显著的因子为“网络空间所特有的三大特性 10.64 进步到 29.79 、 “面对压力的本能反响59.57 进步到80.85 , “网络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的躯体病症19.15 进步到37.17 、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常见类型 19.15 进步到 42.55 、 “合理利用电脑和网络的方式 4.26 进步到 44.68 、 “网络使用不当可能引发的人际关系问题 10.64 进步到 42.5

12、5 等。对照组除个别因子答复正确率有所进步外,多项因子答复正确率普遍降低。 3 讨论本研究显示,对照组干预后各量表评分与干预前比拟均无明显改变。 实验组干预后 IADI 评分较干预前有所下降, 虽然组内、 组间比拟无显著性差异,但较对照组下降幅度大;自编问卷评分干预后有显著进步P 0.01 L组间比拟差异有显著性P分无显著变化,可能与本次干预的时间有关。自尊是一个长期形成的、内隐的概念,要在短期干预根底上实现量表得分显著差异的改变是不太现实的。今后假设能增加每周干预次数,逐步形成一些简单行为的改变,对实在进步学生自尊、自信更具有实际意义。将实验组 IADI 得分较高者作为 “潜在成瘾个体, 并

13、对 IADI量表分维度进展前后测评比拟,尽管差异无显著性,但“潜在成瘾个体在行为指标,即上网重要性、上网时间延长、戒断病症三方面得分皆有降低,说明相关行为有所改变;而在情绪调节、负性影响、复发三个维度上得分没有降低。由于被试并非已“成瘾个体,本身并未存在大的生活负性影响和反复戒断网络的行为,而短期内也不易改变个体情绪调节。 可见, 此干预方法主要针对于改善个体的网络行为。在网络成瘾治疗与干预中,基于干预对象的网络依赖程度轻重不同,干预对象数目不同,干预内容也有所差异。如针对个体的,Hall&Parsons 6的认知行为案例报告,杨国栋7对成瘾者的药物治疗等, 还有杨彦平等所作的团体治疗。 而本

14、次尝试性干预中,针对初中生这个“高危群体,以班级为单位,对电脑网络知识进展宣传普及, 促进个体对自身的正确认识, 训练其学会恰当的压力应对,逐步纠正了学生不适当的电脑和网络使用行为,防止造成社会孤立,引发恶性循环,使网络成瘾的病理程度进一步加深。参考文献 1 黄芩 . 青少年网络成瘾的成因及干预 J . 职业与安康, 2004, 20: 98 2 蔡春岚, 李晓驷, 董毅 . 合肥市青少年网络成瘾危害性调查J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6, 152 : 1573 路英智,张勤峰. 网络成瘾现象 J . 中国行为医学科学, 2005, 14: 4684 Davis RA. A cognitivebehavior modal of pathology internet use J .Computers in Human Behavior , 2001, 17: 187汪向东 . 自尊量表 J .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1999,增刊: 318Hall AS, Parsons J. Internet addiction : College student case study using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