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罗庚》优化训练_第1页
《华罗庚》优化训练_第2页
《华罗庚》优化训练_第3页
《华罗庚》优化训练_第4页
《华罗庚》优化训练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华罗庚优化训练5 华罗庚5分钟训练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没有错误的一项是( )A.署名(sh) 苏家驹(j) 扉页(fi) 戎马倥偬(cng)B.怠慢(di) 吴筱元(xio) 蜚声(fi) 呱呱坠地(g)C.怜悯(mn) 停滞不前(zh) 金瓯(u) 聊以慰藉(ji)D.追溯(s) 函数(hn) 商榷(qu) 汪洋恣(z)肆解析:A项,“偬”应读“zng”;B项,“蜚”应读“fi”;D项,“恣”应读“z”。答案:C2.对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A.惨淡:苦费心力。 金瓯:泛指国土。 B.病愈:病好。 沧海不捐一滴水:捐献。C.蜚声:扬名。 赞赏备

2、至:表示完全。 D.怠慢:冷淡。 古稀之年:指人七十岁。解析:B项,捐:舍弃、抛弃。答案:B3.华罗庚在近古稀之年访欧期间被批准入党,写下了破阵子奉答邓大姐一词,依次填入这首词横线处的词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来源: 五十年来心愿,_。沧海不捐一滴水,洪炉陶冶砂成金。_。 A.耳畔忽传佳音 为四化作先锋 B.三万里外佳音 四化作尖兵C.三万里外传佳音 为四化作先锋 D.耳畔传佳音 四化作尖兵答案:B4.通读全文,请说一说青年的华罗庚是如何走向成功的。试从文章中找出你认为能体现这一点的相关句子或精彩片段。解析:华罗庚先生写过的一句诗,在文章的第一部分。诗云: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这句话正

3、好阐明了华先生走向成功的经验总结。参考答案:(1)爱迪生说过“天才等于百分之一的灵感加百分之九十九的血汗”。天才出自勤奋,华罗庚用他的一生演绎了这一点,正因为有他不懈的努力、不懈的追求才能换取功成名就,在数学这块领域上做出卓越贡献。(2)从几个生活细节看:“尽管是冬天,罗庚依然在账台上看他的数学书。鼻涕流下时,他用左手在鼻子上一抹,往旁边一甩,没有甩掉,就这样伸着,右手还在不停地写”“有时入了迷,竟忘了招待顾客,甚至把算题的结果当作顾客应付的货款,使顾客吓一跳大家给他起了个绰号,叫罗呆子”这几个生活细节让我们更真切地体会到什么叫做废寝忘食,华罗庚是用心在努力。用心,大家一定听过牛顿因为一心扑在

4、科学研究上连自己是否吃饭都忘记的故事,有时候他还把钥匙当作是鸡蛋来煮。10分钟训练1.下面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错误的一项是( )A.而在那海一样的人民当中,到处都有出类拔萃的劳动英雄,这些英雄本身就是人民当中开出的鲜艳花朵。B.一大批在农村插队的知青深感“梁园虽好,非久住之乡”,掀起了返城的浪潮。C.因违法施工被杨广信副市长责令立即停工的锦绣园项目对禁令置若罔闻,工地内依然是一派热火朝天的施工场景。D.华罗庚看了这封大胆而又坦率的来信,没有暴跳如雷,也没有置若罔闻,而是如获至宝。解析:B项,“梁园虽好,非久住之乡”意同“梁园虽好,不是久恋之家”。梁园:汉梁孝王修建的一座名园。指一切繁华快乐的场所

5、,都不如自己的家乡那样值得留恋。显然,词语意思不合文句语境。答案:B2.名言:顾名思义,即为著名的话。一般都是论述精辟、哲理性强、能给人以某种启发或鼓励的话。请归纳出下面华罗庚说的话的特点内涵。(1)“神奇妙算古名词一分辛苦一分才。”(2)“寄旅昆明日鹰鹯扑地飞。”(3)“我们绝不能等待着真正需要科学的时候,再开始研究科学。”(4)“梁园虽好,非久居之乡。归去来兮!”(5)“科学的根本是实。”解析:只要符合文段的内容,符合前面句子的内涵就可以了。参考答案:(1)强调勤奋。(2)知识分子的忧国忧民情怀。(3)重视科学,有高瞻远瞩的精神。(4)爱国情怀。(5)实事求是的精神。3.课文在写作顺序上有

6、什么特点?有何好处?参考答案:(1)倒叙,从华罗庚“出名”起笔,把最精彩的地方先提出来,产生强烈的悬念,避免了平铺直叙和波澜不兴。(2)主体按时间顺序分三部分写,勾勒传主的基本生命历程,使繁杂的内容条理清楚,材料多而不乱。(3)嵌入多首华罗庚的诗词,显现出一种古朴文雅的风格。(4)有意识地讲述一些小故事,增加文章的活泼度,使文章更具有可读性。4.文章的是从不同角度来塑造华罗庚的,除了他的勤奋与拼搏,那课文中还有哪些方面的思想品质让你感到由衷的敬佩?参考答案:(1)他把一生都献给了数学,一种执著的追求。成就事业要有执著追求的精神,正所谓“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2)勇于向权威发起挑战。勇于挑

7、战,这同样是一种人格魅力所在。(3)他放弃了美国的优越待遇而毅然回国,他回来的目的只有一个:建设祖国,为人民服务。这让我们想起钱学森,他也是冲破重重阻碍,突破美国的层层“糖衣炮弹”才投身于中国建设的。(4)他发现了陈景润,在面对陈景润提出的意见时他并没有暴跳如雷,而是如获至宝,直称“这个年轻人真有想法”。试问作为一个赫赫有名的数学家,他能做到这一点是何等的了得。(5)他传播、推广优选法与运筹学,把它们运用于农业生产上,使农民大受其益。这除了他一心一意为人民着想外,更重要的一点就是我们在读书时要学能为人民服务的知识,要做到活学活用,不死读书。5.从华罗庚的人生道路中,你觉得成为一个科学家要有怎样

8、的条件?参考答案:热爱祖国和人民;立志献身科学事业;脚踏实地,埋头苦干;勇于创新;善于交流和合作等。6.华罗庚失学的原因是什么?你能推想当时的社会状况吗?解析:文中有一句话“后来由于交不起学费,没有毕业就失学了”,可为答案之一。但还不够,如果我们能从当时的背景来分析,分析他交不起学费的原因,可充实答案。参考答案:交不起学费;当时社会贫穷落后,战乱不止,民不聊生。7.文章的小标题有怎样的好处?解析:标题和作品的主题思想有着密切联系。常常借助标题提出主题,帮助读者认识和理解作品的内容。好的标题可以引起读者阅读这篇作品的兴趣,读完以后,给人以启发,还可以获得一个概括的认识,加强对作品的印象,起到画龙

9、点睛的作用。参考答案:一是突出了华罗庚一生学习研究的主要事件。二是遵循了时间顺序。三是很好地统领了所辖部分的内容。这样纲举目张,眉清目晰,使人一目了然。8.本文在组织材料上以及语言上与“布衣总统”孙中山一文有什么区别?参考答案:(1)组织材料上:本文以时间为顺序,通过描述华罗庚的事业史来展示一生的历程;而“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一文则是通过描述孙中山衣食住行等日常生活的细节来表现他朴素、淡泊名利等优良品质。(2)语言上,由于本文为科普作家,所以全文语言平实,叙述精确,使用了大量精确的阿拉伯数字;而“布衣总统”孙中山(节选)一文的为传记作家,其行文故事性强,生动有趣。30分钟训练阅读理解(一)

10、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4题。 1910年11月12日,华罗庚出生在江苏省金坛县一位商人家庭。父亲华瑞栋早年参加过辛亥革命,经过商,后来家道败落,回家乡开了一间小杂货铺,靠惨淡的小本经营养活妻子儿女。华罗庚出生时,父亲已经40岁。40岁得子,夫妻俩把儿子看成掌上明珠,为了给儿子祝福,一生下来就用两个箩筐扣住了他。华罗庚因此得名。 华罗庚小学毕业后,进了家乡的金坛中学读书,读初中时就深深地爱上了数学。一天,老师出了道“物不知其数”的算题。老师说,这是孙子算经中一道有名的算题:“今有物不知其数,三三数之剩二,五五数之剩三,七七数之剩二,问物几何?” “23!”老师的话音刚落,华罗庚的答案就脱口而出。

11、当时华罗庚并未学过孙子算经,他是用如下的妙法思考的:“三三数之剩二,七七数之剩二,余数都是二,此数可能是37223,用5除之恰余3,所以23就是所求之数。”华罗庚不承认自己是天才。三十多年之后,他已是举世闻名的大数学家,在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这本书的扉页他写过一首诗:“神奇妙算古名词,师承前人沿用之。神奇化易是坦途,易化神奇不足提。妙算还从拙中来,愚公智叟两分开。发白才知智叟呆,埋头苦干是第一。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苦一分才。”来源: 有人问华罗庚:“你是怎样爱上数学的呢?”他回答说:“这和金坛中学的数学老师王维克有很大关系。”王维克老师也是金坛人,早年留学法国,归国后在金坛中学教数学。当时少

12、年华罗庚正是他的学生。王维克发现华罗庚很有数学才能,于是对他格外精心培养,并经常鼓励他努力攀登数学高峰,这对于华罗庚后来的发展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1.“物不知其数”那道算题是用文言文写的,请用自己的话把那道算题说一遍。2.华罗庚是如何走上数学之路的?3.概括上面文段的主要内容。4.请选出下列判断错误的一项( )A.华罗庚出生在一个商人家庭里,并且家里开了一间小杂货铺,但当时他的家庭并不富有。B.“神奇化易”与“易化神奇”都是一种转换,但华罗庚却认为不是一回事,对前者大加赞许,对后者却极力反对。C.在文中引用了华罗庚在从孙子的神奇妙算谈起这本书的扉页上写的一首诗,其目的是说明华罗庚不仅是一位数学

13、家,而且很会写诗。D.华罗庚之所以能成为一名优秀的数学家,原因是多方面的,除了他自身的优秀条件之外,还与他遇到了王维克老师有很大的关系。1.参考答案:现在有一种物品,不知道它们的数量,三个三个地来数,最后还剩下两个,如果五个五个地来数,最后还剩下三个,如果七个七个地来数,最后还剩下两个,问这种物品有多少?2.解析:文段中写到了有人问华罗庚:你是怎样爱上数学的呢?按理说,后文即是答案,这不错,但不够全面。前面的内容也应该总结在里面。参考答案:(1)华罗庚读初中时就深深地爱上了数学;(2)中学时遇到了数学老师王维克;(3)王维克发现了华罗庚很有数学才能,于是对他格外精心培养,并经常鼓励他努力攀登数

14、学高峰。3.解析:文段所选的内容不是单一的,共有几件事情,那么在概括时就有一定的难度。可以给文段划分一下层次,逐层来概括就会使答案较为全面。参考答案:(1)介绍了华罗庚的身世及名字的由来,(2)介绍了华罗庚读中学时的一些细节,(3)介绍了华罗庚爱上数学的原因。4.解析:C项,文中引用了华罗庚的诗,其目的是说明华罗庚不承认自己是天才,而不是说明他是一个诗人。答案:C(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8题。 李大钊被捕后,表现出了一位彻底的唯物主义者的无私无畏的英勇气概,他“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俨然一共产党领袖之气概”“精神甚为焕发,态度极为镇静,自称为马克思学说崇信者,对于其他之一切行为,则谓概不

15、知晓”。他“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 他的这种无私无畏,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真理的信仰和对中华民族一定会独立,社会主义一定会在中国实现的信心,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看法。 在他看来,一个人的生命不过是宇宙那川流不息的大实在和那宇宙无限的青春的一部分。 他在1920年写下的一篇散文中说道: 死与生同是全生命的一步,生死相间(即相交替),才成无死无终的大生命,死同生一样是大自然中的自然的现象。 对于自然的现象的“生”,既不感什么可以恐怖,那么,对于自然的现象的“死”,也不应该感什么可以恐怖。我们直可以

16、断定死是没有什么可以恐怖的。 死既与生同是自然的现象,那么死如果是可悲哀的,生也是可悲哀的;死如果是有痛苦的,生也是有痛苦的。生死相较,没有多大的区别。 他认为,人的乐生怕死,是由于有一种“依恋”的“惰性”:由旧居迁到新居,总不免留恋故居,其实新居未必比旧居有什么不好;“冬天早起,临行冷水浴,望见冷水总觉得有些战栗。跳入其中,沐浴顷刻,也还有一种的佳境。出浴后,更觉得严寒的空气与春风一样和暖。人对于死依恋生,也是一样的心理。” 对于生死这样的豁达,对于死甚且有“跳入其中也还有一种的佳境”的想像,使他勇敢地面对人生,更勇敢地面对死亡。不过,诚如人们所熟知的,他并不赞成无谓的死,而是主张发展生命,

17、美化人生。他只是提倡为了真理,为了美好人生的创造才去牺牲。那种牺牲才是一种“佳境”: 人生的目的,在发展自己的生命,可是也有为发展生命必须牺牲生命的时候。因为平凡的发展,有时不如壮烈的牺牲足以延长生命的音响和光华。绝美的风景,多在奇险的山川。绝壮的音乐,多是悲凉的韵调,常在壮烈的牺牲中。 这不仅是他的散文、他的诗歌,更是他的观念、信仰、追求。 (节选自铁肩担道义一文)5.节选部分写了李大钊同志的哪些品质?从哪些方面表现的?6.文中说,李大钊“在狱二十余日,绝不提家事”,“当他在审讯处最后一次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只静静地看了看她们,没有对她们说一句话”。从李大钊对亲人的这些做法中

18、,你体会到了什么?7.文中引用了李大钊的两段散文,阐述了他的生死观,请你用简练的语言概括这种生死观。8.请概括节选部分最突出的写作特点。5.参考答案:这部分主要表现了李大钊的大无畏的精神。一是通过狱中的表现,“态度甚从容,毫不惊慌”;二是通过他的散文表达出这种大无畏的英雄气概。6.解析:从李大钊的这些类似“反常”的举动中,我们不能理解为他为革命事业而抛弃了亲人的情感,而是把这种情感深深埋藏于心中。参考答案:李大钊在死亡面前表现出来的无私无畏的气概,来自他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也来自他对人生的透彻认识。虽然最后也是唯一一次见到自己的妻子女儿时,李大钊没有说一句话,但是他的内心对亲人是饱含真情的。传

19、记里提到他“静静地看了看她们”,在镇定与沉默中含有关怀与保护之意。他相信他的亲人能理解自己,理解自己的事业。他的这种镇定与沉着,其实是寓浓情于平淡之中的。7.参考答案:(1)认为生死是自然规律,死并没有什么可怕的。(2)他不赞成无畏的死,认为只有为了真理而死才是人生的“佳境”,为革命而死能使精神达到崇高不朽的境界。(3)要求勇敢地面对人生追求真理。8.解析:这篇人物传记不同于其他传记,有叙述,有议论,而议论还占有相当大的篇幅。这是最突出的特点。参考答案:最突出的特点是叙议结合。不仅叙述了传主狱中的表现,还对传主的思想进行了评议,更加突出了传主的思想特点。(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911题。一代

20、诗仙 李白的生命是由西域移植到大唐版图的。来源: 异域情调、漂泊情怀其实充满李白的所有诗文。李白是没有故乡的,或者说无处不是故乡,醉酒的地方就是故乡。他由碎叶入蜀,由蜀入荆楚入山东,由山东又辐射到大唐各地,沸腾的血液使他不能在任何一个地方安住,他永远行走在漂泊的长路上,饮他的酒,洒他的泪,唱他的歌。“天地者,万物之逆旅;光阴者,百代之过客。”(李白李夜宴桃李园序)这是诗人眼中的时间和宇宙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诗人拒绝根的存在。这是彻底的漂泊情怀:把生命看做一场纯粹的漂泊,并这样实践着,在中国文化史上是没有第二人的。 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他的浪漫、癫狂、爱恨情仇、寂寞与痛苦、梦与醒、他的

21、豪气义气、他的漂泊,全都达于极端。“我本楚狂人,凤歌笑孔丘。”所有读书人心目中的偶像却不是他的偶像。他有时也说孔丘几句好话,那是他向往功名富贵了。在他眼里,游侠比皓首穷经的儒生光彩多了。“齐有倜傥生,鲁连特高妙意轻千金裘,顾向平原笑。吾亦坦荡人,拂衣可同调。”(李白古风其十)只有鲁仲连这样的侠客才是可与之同调的朋友。李白自称“十五好剑术”,传说中他曾手刃数人。他二十几岁便“仗剑去国,辞亲远游”,在维扬(今扬州)不到一年,“散金三十万,有落魄公子,悉皆济之”。这都是些游侠行径。他与朋友吴指南游楚,吴不幸病死于洞庭,李白抚尸大哭。大约那时洞庭一带还是很荒凉的,老虎来了,李白坚守不动。老虎走了,他将

22、朋友权且葬下,后又返回旧地,起出朋友骨殖,就着湖水洗将,背着这骨殖走了很远的路,为朋友重新选择了葬地。有这份超乎功利之上的痴情,就是一位真正的游侠了。即使闯进了朝廷,他那强横的乃至无赖的游侠脾气也不会改的。力士脱靴,贵妃捧墨,御手调羹,他要求权贵尊重他,皇帝也应把他当朋友待才好。他不习惯仰视。他之信任自己远胜过别人对他的信任。这一切足令权贵齿冷,令谦谦君子瞠目结舌。 鲁仲连功成却拒绝平原君赏赐给他的富贵功名,因而取得了不仰视权贵,进而折服权贵的资格。李白大呼要功名,要富贵,要酒,要女人,要朋友,却仍然要求权贵与他平交,不得小看他。这个李白呀,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 在喀什、若羌、阿勒泰、伊

23、犁这些西域城市之间跋涉,每个地方的人文地理都给了我有力的震撼。几十个世纪以来,这片广袤的大地为游牧民族提供了表演的舞台,今日,我们仍能感受到游牧者后裔的单纯与猛烈。昆仑山、天山、阿勒泰山,像横亘中亚细亚的三架竖琴,将咚咚的马蹄声传递到最遥远的地方。骑士们贲张的血脉不理会任何荒凉。成吉思汗的马队从塔尔马哈台从伊犁河从阿勒泰山掠向中原,将浩瀚的里海变成内陆湖。多么凶蛮单纯而强烈的节奏啊!这个“只识弯弓射大雕”的大汗可真是大手笔啊!李白从另一个方向来了,大地高山冰川骏马胡姬,化为他精神的马队。他不在意中原已有的温柔敦厚细腻空灵,大笔横扫,狂飙突进,给大唐诗坛注入西域骑士的剽悍与纯粹,令所有骚人墨客为

24、之一惊。洞庭烟波,赤壁风云,蜀道猿啼,浩荡江河,全都一下子飞扬起来。 游侠李白飒沓而来,他的双脚和诗笔生动了大唐山水。 9.“诗人拒绝根的存在”一句,“根”指的是什么?诗人为何拒绝根的存在?10.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李白实在是中国诗人中的游侠”,请联系文章第段,分条表述。(一共不超过16字)11.(1)文章第段说“他不知道这是怎样一个妄想”,为什么说是一个“妄想”?(2)文章在第段中概括描绘了“昆仑山”“骑士”和“成吉思汗的马队”的等诸多形象,有什么作用?9.参考答案:“根”指的是故乡。因为他认为天地间只有逆旅和过客,他把生命看作一场纯粹的漂泊。10.解析:做此类题的最好方法是划分层次。第段除开

25、头概括句之外,可以划为三个层次:“他与朋友吴指南”之前为第一层次,“即使闯进了朝廷”之前为第二层次,以下的内容为第三层次。要求不超过字数,这就看语言表达能力了。参考答案:(1)重侠轻儒,(2)轻财重义,(3)藐视权贵。11.解析:对语句的理解有时要看全文,最主要是的思想倾向。参考答案:(1)李白既没有取得的功名,也没有像鲁仲连那样拒绝功名富贵,追求世俗却不阿谀权贵。这当然是一个妄想。(2)这些形象都具有西域的特点,描绘这些形象是为了引出李白诗歌中“剽悍与纯粹”的西域风格特点,是为了引出李白独特的诗风对大唐诗坛的影响。创新应用12.(原创题)在分析下面材料的基础上,为这些材料写一个结论。宋朝司马

26、光写资治通鉴的废纸就堆了两个房间,写到最后自己是“目视昏近,齿牙几无,神识衰耗”。“凿壁偷光”的故事:指西汉的匡衡凿穿墙壁引邻舍之烛光读书。后用来形容家贫而读书刻苦。车胤囊萤、孙康映雪:囊萤是指晋代车胤家贫,没钱买灯油,而又想晚上读书,便在夏天晚上抓一把萤火虫来当灯读书;映雪是指晋代的孙康冬天夜里利用雪映出的光亮看书。李密牛角挂书:隋代的李密在少年时发奋学习,上进心很强。他曾经骑上一头牛找寻名士求学,在牛角上挂着一部汉书。后来,李密成了隋末农民起义队伍瓦岗军的首领。后以“牛角挂书”的典故形容刻苦攻读。苏秦引锥刺股:战国时的苏秦,刻苦攻读,每当夜深打瞌睡时,就拿着锥子刺自己的大腿,使自己清醒,有

27、时候弄得血迹斑斑的。孙敬的悬梁苦读:汉代孙敬闭户读书,怕睡去,就用绳子系住头发挂在梁上。印度有一位著名的演说家为了练舌头的灵活性,舌头上压块石头不停地做口部运动从这些我们可得出这样一个结论:_来源:_解析:以上例子和华罗庚的事例一样,都表明的是一个共同的道理。参考答案:勤奋、拼搏是一个人成功的基本要素。13.(原创题)整合下图内容,整合成一个单句,为“华罗庚的魅力”下定义。解析: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洁而明确的语言,指出被说明对象的本质特点,把容易与之混淆的对象区别开来的一种说明方法。从形式上看,下定义在说明事物的本质特征时,常用判断句式表述概念,如是或叫。答案示例:华罗庚的魅力就是勇敢拼搏、执

28、著追求、勇于挑战、虚怀若谷、祖国利益第一的崇高精神和善于发掘青年、活学活用、从实而终的高尚品质。深层探究14.华罗庚在古稀之年时说:“树老易空,人老易松,科学之道,诫之以空,诫之以松。我愿一辈子从实以终。”根据课文所提供的材料,谈谈你对“空”“松”“实”的理解。解析:此题要求对课文熟悉,回答时切忌脱离课文,只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一定要将两者结合起来回答。参考答案:联系华罗庚一生的事迹,尤其是有所成就以后,他并没有停止自己刻苦研究的步伐:进入清华以后,他不仅研究数学,写出有价值的论文,而且自修多国语言;新中国成立后,他回国任教,并没有摆老资格,而是孜孜以求,致力于数学研究和发现培养新人;就是到了古稀之年,他还不断与国外同行研讨交流。可见他一生都在务实、诫空、诫松。所谓的“空”“松”就是停滞不前、腹中空空,就是研究松松垮垮、不思进取,这不是真正科学家的作风。所谓“实”就是踏踏实实、求实务实、不懈努力。片断作文15.写人物在片刻间的语言和动作。内容自选,可以写答老师问、受奖、旧友重逢、比赛获胜等。解析:真实生动的细节来源于生活。一定要认真感受生活,仔细观察周围人们的言谈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