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_第1页
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_第2页
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_第3页
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_第4页
污染控制微生物工程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生态系统(ecosystem)共代谢作用(cometabdism)共代谢作用(Cometabolism)内源呼吸(endogenousrespiration)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放线菌(actinomycetes)球衣菌(sphaerotilus)细胞壁(cellwall)芽胞(spore)细胞膜(Cytoplasmicmembran)蛋白质(protein)内含物(inclusions)芽抱(sporeorendospore)菌毛(纤毛)(pili)繁殖一裂殖(Fission)放线菌(Actinomycetes)硫磺细菌(sulphurbacteria)蓝细菌(c

2、yanobacteria)酵母菌(Yeast)藻类(Algae)原生动物(protozoa)鞭毛类(Mastigophora)后生动物(metazoa)拮抗关系(antagonism)互惠共生(mutualism)光能无机营养型(Photolithotroph)光能有机营养型(Photorganotroph)活性污泥(Activatedsludge)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新陈代谢(metabolism)基本呼吸:(basicrespiration)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细菌(bacterium)铁细菌(ironbacteria)蓝细菌(cyanobacter

3、ia)原生质体(Protoplast)鞭毛(flagellum)磷脂(phospholipid)拟核体(nucleoid)荚膜(capsule)鞭毛(flagella)菌胶团(zoogloea)菌落(Colony)铁细菌(ironbacteria)球衣菌(sphaerotilus)真菌(fungus)霉菌(Molds)水体富营养(eutrophication)肉足类(Sarcodina)纤毛类(Ciliata)互生关系(protocooperation)寄生关系(parasitism)偏利共生(commensalism)化能无机营养型(Chemolithotroph)化能有机营养型(Chemo

4、organotroph)生物膜(Biomembrane)颗粒污泥(Granularsludge)废水的厌氧生物处理(anaerobicbiologicaltreatment)活性污泥法(activatedsludgeprocess)生物膜法(bio-membraneprocess)厌氧生物处理(anaerobicbiologicaltreatment)1.微生物降解有机物的巨大潜力:(1)微生物自身特点;(2)共代谢作用与生物降解性3)化学结构与生物降解的相关性2.微生物的五个特点:(1)个体小,形态简单;(2)分布广,种类多;(3)繁殖快,数量大;4)表面积与体积比值大,代谢强;(5)适应强

5、,易变异。3.生物降解(biodegradation):微生物的代谢活动。是指生物对污染物进行的分解或降解,而生物中由微生物所起的降解作用最大,故又可称为微生物降解。4.共代谢(共降解):在水处理工程中,不同类型微生物相互协作代谢降解污染物质的作用称共降解。共代谢作用(Cometabolism):指微生物在它可利用的碳源存在时,对它原来不能利用的物质也可能分解代谢的现象。5.共代谢作用存在情况:靠降解其它有机物提供能源和碳源;或通过微生物的协同作用;由其它物质的诱导产生相互的酶系,发生共代谢作用。6.基本呼吸(basicrespiration):在一般情况下,微生物进行生命活动所需要的物质和能

6、量,都是靠氧化分解细胞从外界吸收来的营养物质所获得的,这种利用外源营养物质的生物氧化还原过程,称为基本呼吸。7内源呼吸(endogenousrespiration):由于外界营养物质的缺乏,微生物为了维持自身生命活动的继续,微生物氧化分解其自身细胞内的组分物质,来获得维持生命活动所需的能量,这种细胞内组分物质被氧化分解的过程称为内源呼吸。&生物降解性测定方法:(1)测B/C:表示废水的可生化处理的程度。测COD30测定生物氧化率:用训化好的活性污泥作为测定用的微生物,将一定量单一的被测有机物作为底物,也就是作为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唯一营养源,在瓦氏呼吸仪上检测其耗氧量,与该底物完全氧化的理论需养

7、量之比,即为被测有机物的生物氧化率(%)。测呼吸线:以单一的有机物为基质、营养物,在活性污泥中微生物的作用于该有机物的过程中,测其耗氧量与时间的变化曲线,可以得到的一条特征曲线,即生化呼吸线。测定相对耗氧速率曲线:耗氧速率,就是单位生物量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在提供相同的活性污泥量,也就是微生物种类、数量一定,比较不同浓度下有机物作基质、营养物的条件下,微生物在单位时间内的耗氧量,这样可作出相对耗氧速率曲线。(6)培养法氨化作用:由有机氮化物转化为氨态氮的过程(NH、NH+)。34硝化作用(Nitrification)概念:在有氧气时,微生物将氨氧化为硝酸的作用(N0)。参加硝化作用的微生物:

8、硝化细菌(亚硝酸细菌、硝化细菌)11硝化作用进行的条件:O2、NH3、碱性物质(中和产生的亚硝酸和硝酸)、不需有机物存在。(有机物的存在会使得硝化作用程度降低。)12反硝化作用(Denitrification):硝酸盐在通气不良环境中(缺氧),被反硝化细菌还原成N02或。反硝化作用发生的条件:N03-、有机物存在、氧气V0.5mg/L。细胞壁的作用:保持细胞的形状,保障在不同渗透条件下生长;鞭毛的支点;分子筛的作用。细胞膜的作用:(1)选择性吸收养料、运输物质。(2)参与细胞壁生物合成(3)能量代谢的中心。细胞质作用:合成蛋白质与酶。内含物:营养过剩时形成的细胞内储藏物。外源营养缺少时,内含物

9、被降解利用。17荚膜(capsule):细胞壁表面的粘性物,有一定外形,很厚,相对稳定附着在细胞壁外。是细胞构造的一部分。成分:水90%,其次多糖等物。18.荚膜的功能:(1)对细菌的保护作用,使细菌免受干燥的影响,防止微小动物的吞噬,增强对外界不良环境的抵抗力;(2)有助于细菌的侵染力;(3)细胞外贮藏物,外界营养缺乏时可以作为碳源物质能源物质利用;(4)许多细菌可以形通过荚膜相互粘结,形成体积和密度大的菌胶团。19菌胶团(zoogloea):是活性污泥、生物膜的重要组成部分。活性污泥性能的好坏,主要根据菌胶团多少、大小及结构的紧密度、性能来确定。菌胶团是活性污泥的重要组成部分,它除了具有荚

10、膜的功能外还具有以下功能:(1)具有较强的吸附、氧化有机物的能力;(2)具有较好的沉降性能。20菌落(Colony):单个菌体在固体平面培养基上生长繁殖时形成肉眼可见的群体,该群体称为菌落。21菌落的作用:(1)分离提纯培养;(2)计数(水样中细菌X稀释倍数)。22细菌的物理性状:(1)细菌的带电现象(带负电,等电点,PH25);(2)细菌悬液的浑浊度;(3)细菌的密度和重量。细菌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1)数量多;(2)可降解有机物。球衣菌(sphaerotilus):适宜温度30度,15度下不生长;对碳素要求高、反应灵敏,对杀虫剂抵抗力不好。哪些原因可以导致丝状菌过量繁殖呢?采取什么解决措施

11、?答:溶解氧过低,进水有机物含量过高,进水营养条件变化,一般细菌在营养为B0D5:N:P=100:5:1的条件下生长,但若磷含量不足,C/N升高,这种营养情况适宜丝状菌生活。pH过低,温度高于35度易引起丝状菌生长。解决办法:降低进水碳水化合物浓度或者增加N、P比例;增加DO;适当改变PH与温度,回流污泥中添加漂白粉或者CL2.。水体富营养(eutrophication):水体含丰富的溶解性营养盐类使水中藻类等浮游生物大量生长繁殖,引起异养微生物旺盛代谢活动,耗尽水中溶解氧(DO),使水体变质,破坏水体中的生态平衡。水体富营养化:发黑DO低,水中亚铁离子,三价铁离子与硫化合生成难溶解沉淀物;发

12、臭:DO低,厌氧微生物大量繁殖代谢生成氨气、硫化氢,硫醇等恶臭气体原生动物在污水处理中的作用:原生动物对废水净化的影响:(1)鞭毛虫、肉足虫、纤毛虫可以直接利用水中有机物,对水中有机物的净化有一定积极作用;(2)在活性污泥中,纤毛虫能分泌糖类、粘朊促进生物絮凝作用、使废水能在二沉池中很好的沉淀,改善出水水质。(3)纤毛虫吞食游离细菌,改善生物处理出水水质。作为指示生物:(1)钟虫前端出现气泡充氧不正常,水质将变坏。(2)等枝虫相对数量多,普通钟虫渐减少环境渐变恶化。(3)原生动物的数量渐减少,直至消失水质变坏。原生动物对毒物的敏感性比细菌大。(4)钟虫大量出现活性污泥已经成熟,充氧正常。(5)

13、在正常运行的曝气池中,如果固着型纤毛虫减少,游泳型纤毛虫突然增加处理效果将变坏。互生关系(protocooperation):两种不同的生物,当它们共同生活在一起时,为对方提供或创造有利的生活条件,互助互利,也可单方有利。氧化塘中的藻类和细菌。共生关系:两种微生物紧密地结合在一起,当这种关系高度发展时,就形成特殊的共生体,即在生理上表现出一定的分工,在组织上和形态上产生新的结构。互惠共生(mutualism)是两者相互得利;偏利共生(commensalism)是一方得利,但对另一方无害。红螺菌(光能有机营养型)在湖泊、池塘、淤泥中含有,在缺氧时能利用有机酸、醇等有机物。同时该菌含有蛋白质65%

14、,和大量的氨基酸、抗生素。常用工业废水和农业废弃物生产该菌,既保护了环境消除污染,又生产了单细胞蛋白变废为宝。生物法处理废水对废水水质有什么要求?答:(1)好氧生物处理必须有充分的氧气供应;(2)酸碱度:对于好氧生物处理PH应控制在69;对于厌氧生物处理PH应控制在6.57.5;(3)温度:大多数细菌适宜的温度2040C;(4)有毒物质:废水中不能含有过多的有毒物质,如重金属、某些非金属物质如酚、甲醛、氰化物、硫化物也有毒性;这些有毒物质能抑制其他物质的生物氧化作用;(5)养料:微生物的繁殖必须要有各种养料;其中包括碳、氮、磷、硫(考虑BOD5:P:N)。细菌生长的测定方法:(1)直接计数法(

15、常用,不区分细菌的死活):A.血球计数板法(显微镜)B.比浊计数法(2)间接计数法(活菌数,测定需时间长)A.平板计数法B.薄膜计数法(3)重量法(MLVSS/MLSS=0.75)微生物生长的四个时期:适应期(lagphase),对数期(logphase),稳定期(stationaryphase),衰亡期(declinephaseordeathphase)。稳定期的特点:(1)储存物积累,养料消耗多。(2)芽孢形成,抗生素产生。(3)繁殖速率下降,死亡速率上升。(4)新生菌死亡菌,曲线平坦。在稳定期,细胞的荚膜开始形成,从而形成菌胶团。生物法处理废水在稳定期和衰老期的初端。哪种曲线更能在本质上

16、反映生长过程?答:活细菌重量时间曲线。重量的变化即是营养物质(废水中有机物)的变化。大多数活性污泥处理系统运行范围是:生长率下降阶段。部分在生长率上升阶段后期。延时曝气及污泥消化在内源呼吸阶段。比酶活性是指单位重量酶蛋白所具有的酶活性单位数。酶活性单位是指在25C最适PH及底物浓度等条件下,在lmin内转化1“mol底物的酶量。中间产物学说:在酶促反应当中,酶(E)和底物(S)先形成中间产物(ES),中间产物再一步分解成产物和游离态的酶,但整个反应速度取决于ES的分解速率。米门公式第一次从理论上反映了酶促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一定范围内反应速度随基质浓度的提高而加快,但当基质浓度很大时,反

17、应速度就与基质浓度无关了。(1)米氏常数是酶的特征常数之一,只与酶的性质有关,而与酶的浓度无关。(2)如果一个酶有几种底物,则对应的酶底物都有一个特定的米氏常数值,其中米氏常数值最小的底物称之为酶的最适底物。1/k表示酶交合力大小。nV/E0表示单位重量的酶或细菌对有机物的利用率或分解速度。44.微生物存在的三种形式:活性污泥(Activatedsludge)、生物膜(Biomembrane)(膜状活性污泥)、颗粒污泥(Granularsludge)(存在厌氧微生物中)。水处理微生物的作用原理:絮凝作用、吸附作用、氧化作用、沉淀作用。两个重要的公式:AS二aLr-bSa(计算剩余污泥量)、O2

18、=aLr+bSa(计算耗氧量)。厌氧消化三阶段四类群:1水解酸化阶段(发酵性细菌)II产乙酸阶段(产氢产乙酸细菌群、同型产乙酸细菌群)、III产甲烷阶段(产甲烷细菌群)。47产甲烷阶段的特性:(1)严格厌氧菌;(2)中温菌对温度敏感;(3)PH适宜6.87.2;(4)增殖速率慢。48.不产甲烷细菌和产甲烷细菌相互依赖、相互制约(互生关系)。49活性污泥法运行参数:(1)污泥沉降比SV:性质正常时,如果SV大,则排泥。如果SV小,则是处于活性污泥初期,排泥多。性质不正常时,则是污泥膨胀。(2)污泥浓度X:3000mg/L(3)污泥体积指数SVI:全面反映活性污泥性质;测污泥回流比。(4)污泥负荷Ns(Ls):能够控制生化反应的状态;能够影响SVI。(5)污泥龄ts:是指在曝气池中微生物的平均停留时间。能够控制(影响)系统中优势微生物菌群。活性污泥法运行中出现的问题:污泥上浮:(1)污泥膨胀;(2)污泥脱氮上浮;(3)泡沫问题(增加排放剩余污泥的量,减短污泥龄)。流动水层附着水层生物膜成熟的标志:生物膜沿水流方向的分布,在其上由细菌及各种微生物组成的生物相,以及其对有机物降解功能达到了平衡和稳定的状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