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2022年新高考语文二轮热点题型演练:语言文字运用II(情境补写+修辞+压缩+句式+图文转换) 统编版高三总复习 专题02语言文字运用 目录 一、热点题型归纳1 【题型一】情境补写+修辞1 【题型二】情境补写+压缩7 【题型三】情境补写+句式14 【题型四】情境补写+图文转换23 【题型五】情境补写+衔接33 二、最新模考题组练38 【题型一】情境补写+修辞 【典例分析】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在云南,乘坐米轨小火车观光游览,是其特有的一种游玩方式。随着小火车慢悠悠向前行驶,窗外的景色以如歌行板的节奏,过来又过去。尤其是平坝的田里,一派油绿,尚未成熟的火龙果,如拳头般大,或如饭碗大,
2、让游客们嗅到了它成熟的香味,往往不自觉地舔了舔嘴角的流涎。 说起米轨小火车,首先要说一下个碧石铁路。它是中历史上较早的民营铁路,从个旧经碧色寨到石屏,开工建设。为保护这一历史文化遗产,2015年,在个碧石铁路开建100周年之际,建水古城小火车在改造后的米轨铁路上开行。目前,旅游列车每天开行2对。列车从临安站出发;一路向西,沿途停靠双龙桥站和乡会桥站,终到团山站,返程中途不停车,全程13公里。值得一提的是,这条铁路虽为中国人修筑,但建造过程中曾聘请法国工程师,故车站建筑。中法合璧的别样之美,使这条铁路在旅游开发中大放异彩。 1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夸张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2请在文中
3、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答案】 1在火龙果“尚未成熟”时,游客们就“嗅到了它成熟的香味”,运用了超前夸张的手法。该手法的运用,生动传神地表现了云南特产火龙果的诱惑力、游客陶醉于小火车外的风景和火龙果中的神态,激发了读者对乘坐米轨小火车观光游览云南的兴趣。 2于1915年;直抵临安站;有些法式风格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赏析句子修辞效果的能力。 夸张可分为两类、三种形式,即“普通”类和“超前”类,普通类又可分为两类,即扩大夸张,缩小夸张。前文说“尚未成熟的火龙果”,可是游客们却“嗅到了它成熟的香味”,显然是使用了超前夸张的手法。
4、 夸张的作用是用言过其实的方法,突出事物的本质,或加强作者的某种感情,强调语气,烘托气氛,引起读者的联想等。在火龙果“尚未成熟”时,游客们就“嗅到了它成熟的香味”突出云南特产火龙果的诱惑力以及游客陶醉于小火车外的风景和火龙果中的神态,极富感染力,激发了读者对乘坐米轨小火车观光游览云南的兴趣。 2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依据语境不难判断这里应填开工建设的时间,结合“2015年,在个碧石铁路开建100周年之际”可知,应填:于1915年。 第二空,依据前文“从临安站出发”和“返程中途不停”可知,这里可填:直抵临安站。 第三空,依据前文“但建造过程中曾聘请法国工程师”和后文“中法合璧的别
5、样之美”可知,这里可填:有些法式风格。 【提分秘籍】 一、明确题目要求 这种题型的题目一般为:补写恰当的语句,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不超过15字。在2012年新课标全国卷中,这种题型刚刚诞生,不是很成熟,它在题目上的要求与后来部分表述稍有不同:不得照抄材料,每句不超过20个字。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1在字数上有变动:不超过12个字;2013年新课标全国卷2则只要求不超过10个字。2014年全国大纲卷要求不超过12个字,除此之外,近几年的字数要求都是不超过15个字。其实做好任何学科的题目都要做到明确题目的要求,语文也不例外。我们发现,学生之所以失分,究其原因,除了能力不够,大部分是做
6、题时不注意题目的要求。因此,作为教师,一定要告诫学生,做题前务必画出题目的关键词,即题目要求。 二、辨别文体类别 这种题目的选材大多是说明文,偶尔也有议论文。不同的文体则体现出不同的行文脉络,那阅读时,学生也会用不同的阅读思维。因此,从这个意义上说,辨别文体也就显得很重要了。如果材料是说明文,学生阅读时一定要抓住说明的对象、数字、概念、特点、用途、意义等等;如果材料是议论文,学生阅读时则要抓住议论的观点、议论的方法、议论的论证过程。这些选用的材料内容虽短,但基本上还是保留了文章的结构。所以,抓住文体。也就抓住了材料的关键。 三、分析语段特点 从语段的结构来说,大致分为开始、展开、过渡、结束四部
7、分。开始部分一般为提出话题,展开部分为叙述主要语义,过渡部分为承上启下,结尾部分为归纳全段,呼应话题或中心,因此形成了总分、承接、并列等关系。总分关系指;在说明事物或事理时段落之间有一个总分关系,表现为由总到分、由分到总、由总到分再到总。2016年全国卷1的句子补写题就是这种关系。2017年全国卷1、2也属于此类关系。承接式指,各段落之间按照事物的发展过程或者按照时间、因果、条件等关系前后相互承接。2016年的句子补写题则属于此类结构。并列式指,各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的,无主次之分。2013年全国卷2的句子补写题就是这种结构关系。明确语段关系,梳理句子之间的层次,做到这些对下一步补写出逻辑严密
8、的句子起到决定性的意义。 四、关注标点符号 不同的标点符号都代表着不同的意义。它就像神秘的密码,暗示着句子之间语意的某种联系。比如:句号则暗示学生这里是一句话的终结,你要补写出既和上一句有关联,又要体现出结束的语句;问号就是告诉学生这一句要么补写疑问句,要么补写反问句,因此决不能写出肯定句或陈述句;冒号的作用主要有两点,1、引出下文,2、总结上文;分号就是暗示学生,它是两句话的分水岭,在逻辑关系上属于并列。学生如能明确标点的用法,那么在填写句子时心中也就多了一份自信。 五、看清句子的位置 在语段补写题中,空出的句子位置大致有三类:1、开头,2、中间,3,结尾。句子位置不同,它们起到的作用也不同
9、。如果填写开头的句子,那么学生要明确它是领起句,它要领起下文的内容;如果填写中间的句子,那么学生要明确它是过渡句,过渡即桥梁,因此要填写能起到承上启下的句子,否则,就会陷入语句不连贯的毛病。 六、把握关联词语 关联词语不但能起到连贯句子的作用,也能起到明确句子之间逻辑关系的作用。常见的关联词及对应的逻辑关系分别为:转折关系,虽然-但是-;因果关系,因为-所以-、只所以-是因为、因为-所以-;递进关系,不仅-而且-、不仅-反而-、不仅-更-;并列关系,不是-而是-、一方面-另一方面、既-又-;假设关系,如果-那么-、如果-就-即使-也-;条件关系,只有-才-、只要-就-。作为考生一定要密切关注上
10、下句的关联词语,因为它们都是成对出现的,在填写时决不能忽视它们。 【变式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绿茶被誉为“国饮”。对绿茶,国内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绿茶确实含有与人体健康密切相关的一些成分,茶叶不仅具有提神清心、清热解暑等作用,还对心脑血管等疾病。茶叶具有药理功效的主要成分是茶多酚、咖啡碱、脂多糖、茶氨酸等。 近年来,恩施富硒茶深受追捧,是很多人眼中的灵丹妙药。恩施富硒茶产于世界硒都湖北恩施,因为,所以具有一般绿茶不具备的一些功效。硒是人体必需的元素,能提高人体免疫力,促进淋巴细胞的增殖及抗体和免疫球蛋白的合成,对结肠癌、皮肤癌、肝癌等多种癌症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 1请
11、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使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构成和表达效果。 【答案】 1研究结果证实(或表明)具有一定的药理功效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 2比喻句由本体“恩施富硒茶”、喻体“灵丹妙药”和比喻词“是”组成。把恩施富硒茶比作灵丹妙药,突出了恩施富硒茶的珍贵和独特功效。比喻手法的运用使表达更生动形象,让人们更好地认识恩施富硒茶。(意思答对即可)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由前面“对绿茶,国内开展了大量的科学研究”和后面的冒号可知,此处应是说研究的结果,后面是研究结果
12、证明的内容。 第二处,由前面“茶叶不仅还对心脑血管等疾病”可知,此处是说茶叶对心脑血管等疾病的作用,再结合后面“茶叶具有药理功效的主要成分是”可知,此处是说茶叶对心脑血管等疾病“具有药理功效”。 第三处,由“因为”和“所以”可知,此处是解说恩施富硒茶“具有一般绿茶不具备的一些功效”的原因,再结合前文“恩施富硒茶产于世界硒都”和后文“硒是人体必需的元素”可知,此处是说恩施富硒茶富含人体必需的硒元素。 2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由题干可知,本题针对“比喻”设题,比喻包含本体、喻体和比喻词,效果是生动形象展现本体的特点。 “恩施富硒茶深受追捧,是很多人眼中的灵丹妙药”,本体是“恩
13、施富硒茶”,比喻词是“是”,喻体是“灵丹妙药”;喻体“灵丹妙药”是指非常灵验、能起死回生的奇药,此处把“恩施富硒茶”比作“灵丹妙药”,就生动形象展现恩施富硒茶的功效之奇特,因为“灵丹妙药”为大多数人所知,借助这一喻体就可以帮助读者更好认识恩施富硒茶。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3-4题。 螺类分布在陆地和海洋中,遍及世界各地。螺是一位伟大的“单身住宅建筑家”螺壳就是它精心设计的单身住房。螺类动物的外壳一般呈螺旋状,也有如纺轻、圆盘等形状的。 螺类动物“四海为家”,拥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螺壳的厚度和坚固程度可以根据所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在石头多的水底,为避免磨损,有的螺是过
14、漂浮生活的,这类螺的壳长得非常薄而轻巧;在多淤泥的水底,螺怕陷到泥里爬不出来,所以壳口和壳体长着许多刺。螺壳能御寒、能防热、还能避敌害,可谓是一件“建筑杰作”。 ,还有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净化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螺类作为重要的底栖动物资源大部分在食物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在湿地生态系统复杂的食物网中有着重要地位。 3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4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何种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3这种能力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壳就会长得很厚实螺类动物除了自身的建筑功能 4比喻。句子把“螺”比喻为“单身住宅建筑家”,把
15、“螺壳”比喻为“单身住房”,让读者对熟悉又陌生的螺和螺壳可知可感,使描写对象具体、生动、形象,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解析】 3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上文说到螺拥有适应各种生活环境的能力,而后文说到螺壳的特点能够让它根据所处自然环境来进行“设计”和“施工”,所以螺壳的特点决定了它们的这种能力,可填“这种能力与它们奇妙的螺壳有关”。 第二空,根据后文过漂浮生活的螺,它们的壳就长得非常薄而轻巧,而生活在石头多的水底,螺壳相应的就应该是长得厚,所以可填“壳就会长得很厚实”。 第三空,上文都是在说螺本身具有建筑功能,而后文说到螺还有维持生物多样性和净
16、化水体的生态服务功能,所以所填的这一句起一个过渡的作用,可填“螺类动物除了自身的建筑功能”。 4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的能力。 运用了比喻的手法,将“螺”比喻成“单身住宅建筑家”,将“螺壳”比喻成“单身住房”,比喻的作用是更生动形象地描写事物,螺是我们比较陌生的生物,所以运用比喻的手法,让这种陌生的生物更生动形象,更让人易于了解,以此引发读者联想和想象,给人以鲜明深刻的印象。 三、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5-6题。 国风音乐的旋律都十分好听,有的如泣如诉,有的婉转悠扬,韵味十足,犹如天籁。,是因为国风音乐的旋律多以宫、商、角、徵、羽五音阶为基础而谱就。还有一些国风音乐的旋律吸收了京腔元
17、素,散发着浓浓的传统文化韵味。 国风音乐除了能带给人听觉上的享受,。借助汉语表意的特性,国风音乐的歌词中往往包含大量意象,如小桥、流水、冷月、红烛、青山、鹧鸪,当音乐响起时,美妙的乐声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欣赏音乐时,人们会被各种意象带入一种“古风意境”,。 5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6文中画波浪线处使用了通感的修辞手法,请简要分析其表达效果。 【答案】 5之所以如此动听还颇有画面感仿佛身临其境 6将听觉写成视觉,化无形为有形,将”乐声”和”画面”加以联想,形象地概括出国风音乐极具画面感的特点,将抽象事物描写得更加丰富,
18、余味无穷。 【解析】 5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后面讲“是因为国风音乐的旋律多以宫、商、角、徵、羽五音阶为基础而谱就”,主要分析原因,那么此处需要表结果总结的语句。前面讲“国风音乐的旋律都十分好听”,那么此处可以与“国风音乐如此动听”相关的总结,需要用关联词“之所以”,与后面的“是因为”衔接。 第二处,前面讲“除了能带给人听觉上的享受”,此处应该是讲“国风音乐”带给人们的感受。后面讲“国风音乐的歌词中往往包含大量意象美妙的乐声仿佛是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侧重讲国风音乐借助意象带来的图画感。此处围绕“图画”来写即可。 第三处,前面讲“欣赏音乐时,人们会被各种意象带入一种古风
19、意境”,也就是说人们欣赏音乐的时候,会被带入“古风意境”,仿佛进入了那个时代的意境,也就是说找到身临其境之感等。 6本题考查学生正确使用常见的修辞手法及分析表达效果的能力。 题干已经提示手法为通感。通感又叫“移觉”,是在描述客观事物时,用形象的语言使感觉转移,将人的视觉、嗅觉、味觉、触觉、听觉等不同感觉互相沟通、交错,彼此挪移转换,将本来表示甲感觉的词语移用来表示乙感觉,使意象更为活泼、新奇的一种修辞格式。 那么,“美妙的乐声”是从听觉角度来写的,“一幅幅美丽的图画”是从视角角度来写的,将听觉写成视觉,“乐声”是无形的,“图画”是可观的,化无形为有形。 用“画面”来写“音乐”,国风音乐的歌词中
20、往往包含大量意象,乐声响起时,给人带来画面感,也就是说形象生动写出国风音乐给人带来画面感。用通感手法,更形象生动写出国风音乐特点。 【题型二】情境补写+压缩 【典例分析】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这种生物制品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成,也可由它们的裂解片段组成为裂解疫苗。裂解疫苗的生产,是将微生物进一步纯化,直至疫苗仅仅包含所需的抗原成分。它既可以是蛋白质疫苗,_。蛋白质疫苗包括类毒素和亚单位疫苗。大多数多糖疫苗由来自细菌纯化的细胞壁多聚糖组成。 灭活疫苗的免疫机理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它产生的抗体有中和、
21、清除病原微生物及其产生的毒素作用,对细胞外感染的病原微生物有较好的保护效果。灭活疫苗常需多次接种,_,仅仅是“初始化”免疫系统。必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接种灭活疫苗产生的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因此,_。灭活疫苗通常不受循环抗体影响,即使血液中有抗体存在也可以接种。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请给“灭活疫苗”下一个定义。 【答案】 1也可以是多糖疫苗;第1剂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 2灭活疫苗是指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和灭活,再通过多次接种后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保护性免疫
22、生物制品。 【解析】 1本题考查学生情景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前句“既”可知,前后的并列关系,用“又”“也”等词搭配;再根据下文“多糖疫苗”可知,此处应填“也可以是多糖疫苗”。 第二处,根据“常需多次接种”“须接种第2剂或第3剂后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可知,此处应填“第1剂不能产生保护性免疫”。 第三处,根据“因此”可知,此处是一个结论句,再根据“常需多次接种”“抗体滴度随着时间而下降”可知,此处应填“一些灭活疫苗需定期加强接种”。 2本题考查学生下定义的能力。 下定义需要首先明确下定义的句式:是。然后找到主谓宾,本题中,主语是“灭活疫苗”,谓语是“是”,由“这种生物制品可由整个病毒或细菌组
23、成”可以推出宾语是“生物制品”。最后从文段中筛选能表现“灭活疫苗”本质属性的句子、词语。如“先对病毒或细菌进行培养,然后用加热或化学剂将其灭活”说明了灭活疫苗的原理,“灭活疫苗的免疫机理使受种者产生以体液免疫为主的免疫反应”说明了灭活疫苗的作用。将这些内容按照一定的逻辑顺序和句子语序组合起来,保障语句通顺即可。 【提分秘籍】 一、概括材料内容 说明类语段一般包括两部分:一是解说说明对象(比如概念)的内涵和外延,二是用具体的说明方法解说说明对象的特点。压缩说明类语段时,应关注以下两个要点: 1明确说明对象。即明确语段的主要说明对象是什么。 2把握说明对象的特点。具体可以从分析每一句话的角度入手,
24、即通过分析语段每一句话的具体内容归纳出说明对象的特点。 二、提取关键词 提取关键词是说明类压缩语段题目的主要类型,答题时注意如下要点: 1确定语段表述的主体。题干给出的语料一般都是围绕某个概念、事件、人物或思想的,答题时要先找出语段表述的主体。 2理解语段的表达方式。通过把握语段的表达方式来确定提取关键词的方法。 3分析语段表述的具体内容。通过对语段中每一句话的理解和把握,找出关键内容。 4注重概括和语句转换。对筛选出来的重点词句,要根据题干的要求(比如字数问题)加以概括或者转换。 三、下定义 下定义也是说明类压缩语段常见的类型,所谓下定义,就是用简短明确的语句提示概念的内涵,即揭示概念所反映
25、的对象的特点或本质的一种逻辑方法。用公式表示就是:被定义概念=种差+邻近属概念(“种差”是指同一属概念下的种概念所独有的属性(既和其它属概念的本质的差别),“邻近属概念”是指包含被定义者的最小的属概念,其要领为: 1找到临近的属概念。 2筛选种差。 3对种差进行合理排序。 4表述答案。 四、新闻概括类 新闻的主要信息包含具体的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发展、结局)和体现的意义等方面。把握新闻的主要信息可以采用“两步走”的方法: 第一步,分析新闻,把握新闻表述的要点。切分新闻内容,依照具体的表述对象确定新闻的各个要素。 第二步,对相关要点进行筛选和概括。筛选新闻的表述要点时不可眉毛胡子一把抓
26、,比如时效性较差的新闻可以舍掉时间,客观叙述事件的新闻可以舍去意义,然后通过筛选关键词语来概括新闻的主要信息。 试题类型一般为拟写新闻标题、导语、概括材料内容和拟写一句话新闻等, 拟标题主要是“主体事件特征(全文侧重点)”,导语主要是“时间、地点、人、事件、结果(5W)”。 拟写一句话新闻或概括新闻的内容时,要把握两个方面的内容: 1抓住新闻导语,把握新闻的要素。新闻导语是一则新闻的关键性语句,包含的信息非常丰富。解答该类题时,要先抓住导语,分析新闻报道的对象,然后分析新闻事件的开端、发展、结果等。 2注重语言简明得体。拟写一句话新闻时,要从简明的角度整合提炼出恰当的信息。确定新闻报道的对象后
27、,将提炼出来的主要信息放到具体的叙述中。 五、新闻点评类 新闻点评属于新闻评论类,一般来说要比短评简短些。它以新闻报道的内容为依据,对具体的事实进行画龙点睛的评说。点评要观点正确,褒贬分明,切中要害,对症下药。新闻点评题是近年来在高考试卷中出现的一种创新题型。 写新闻点评要做到以下几点: 1.认真阅读新闻,把握内容要旨。阅读新闻时,要弄清主要事实,把握中心要点,做到心中有数。 2.选好点评角度,观点鲜明,切中要害。要抓住新闻的主要内容,提炼出主要观点,并以此为依据,或褒或贬,一语中的。 3.点评要有理有据,令人信服,既不能夸大其词,也不能蜻蜓点水。 4.要讲究艺术性,做到言简意赅,干净利落。用
28、简约的文字对新闻进行评论,语言要严密、准确,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 写新闻点评的注意事项: 1不要对新闻本身的写作特点进行评析,如针对新闻的语言、结构、手法等发议论。 2切忌抛开新闻事件,漫无边际地说一些与其无关的话。 【变式演练】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2题。 血压平稳的朋友,可以适量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如散步、打太极拳、慢跑等,建议有氧运动每周至少34次,每次不少于45分钟。动静结合也是适时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_,静是指精神内敛。素问.上古天真论中对运动养生的论述提到应“形劳而不倦”“不妄作劳”,_,过逸亦会使人体气机、气血不畅。素问.宣明五气亦指出“久视伤血,久立伤骨,久行伤筋,
29、久卧伤气,久坐伤肉。”都是强调形体运动与劳逸均具有一定的限度和时间规律,过动过静、过劳过逸均能引起内在气血、外在五体的伤害。 眼下正是自然界万物成熟、平定收敛的季节。这时,人们应该早睡早起,情绪保持安宁。充足的睡眠有利于内分泌、激素水平的调节,帮助血压平稳。_,寻找原因的前提下,且调节情志后仍不能很好地睡眠,建议适当服用助眠药物或者中医治疗调理。建议晚上10时前入睡,避免熬夜,同时保证每日睡眠时间不少于7小时,不超过9小时。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2结合材料,请简要概括患有高血压的人应注意什么。要求:使用并列关系复句,表达简洁流畅,不超过90个字。 【答案】 1动是指形体运动;过劳就会引起疾病;高血压患者睡眠不佳较多 2患有高血压的人既要适当运动,增强体质,动静有时,也要做到作息有规律,情绪保持安宁,保证睡眠。 【分析】 1本题考查学生语言表达之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空,结合前文“动静结合也是适时养生的基本原则之一”和后文“静是指精神内敛”可知,这里要填的是“动”的内容,并且应用“动是”的格式。再由前文“可以适量进行中低强度的有氧运动,每次不少于45分钟”可知,本段讲的是运动,结合后文“都是强调形体运动与劳逸均具有一定的限度和时间规律”可概括:动是指形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水产干腌制过程中的颜色变化考核试卷
- 炼铁产业链优化与整合考核试卷
- 双十一胜利密码
- 内蒙古鸿德文理学院《健康教育学》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江苏省泰州市高港区许庄中学2025届初三下学期开学暑假验收考试生物试题含解析
- 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四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9月阶段性检测试题化学试题含解析
- 宁夏艺术职业学院《基因工程原理》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四川省遂宁市重点中学2024-2025学年初三下学期第一次大练习(期末)生物试题含解析
- 焦作大学《医学微生物学A》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山西省泽州县晋庙铺镇拦车初级中学校2025年初三第一次中考模拟统一考试(物理试题文)试题含解析
- 形容词性与名词性物主代词专项练习
- 推动教育领域设备更新实施方案
- 胃管置入术知情同意书
- 小学体育四年级第二学期教学进度表
- 2024年山东菏泽市东明县城市社区工作者招聘笔试冲刺题(带答案解析)
- 穴位埋线疗法骨科疾病的辅助治疗研究
- 呼吸科利用PDCA循环提高肺功能检查结果达标率品管圈QCC成果汇报
- 海南导游考试面试导游词
- 建设单位与施工单位安全生产协议书 标准版
- 工程开票申请表
- 船舶岸基应急预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