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泉水教学设计泉水教学设计泉水教学设计学习目标:、会认8个生字,会写9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3、认识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一路奉献的精神和奉献的幸福感。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你们见过泉水吗?你们了解泉水吗?你们知道泉水的知识吗?谁能说一说呢?二、识字学词:1、读第一自然段“哦,原来是一股清泉从石缝里冲出来”一句,认识生字“哦、股、缝”。“哦”要在问答中,领会它所表达的语气。“股”和“缝”可借助手势、实物或图画显示字义。2、出示“杜鹃花”图片,结合插图,通过形象感知认识“杜、鹃”,并可结 合姓氏识记“杜”字,联系学过的“鹊”识
2、记“鹃”字。并串讲关于杜鹃花的故事。3、借助图或实物认识“瓦罐”,学认“罐”字。4、在探究“天然水塔”的过程中,认识“塔”字。5、小组交流识记生字的方法。三、写字指导。要写的字中左右结构的字较多,在整体观察的基础上,可以把重点放在总结“月”字作“旁”以及在字的左下时的变化规律上。结合第四课的“骨”字,将“骨、鹃、股、脆”四个字在田字格里放大,引导学生观察并总结:月字在旁撇不变,月字在下撇变竖。此外,提醒学生注意:“塔”字右下是“合”,中间的短横不能少;“泉”字下边是“水”,竖钩右边是两笔,不要合成一笔;“脆”字右下的“ ”,不要写成“巳”。第二课时:一、导入:小朋友们,你能说说你对见过的泉水有
3、什么感受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有关泉水的一个故事。二、朗读感悟1、图文结合,展开联想,整体感知全文。(1)出示课文插图,提问:你观察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2)自主说话,小组交流。2、老师示范朗读或播放配乐朗读录音,让学生欣赏、体会“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的泉水带给人们的幸福生活。3、小组合作朗读,读准生字,读通课文,选择自己最喜欢的一部分在小组里展示朗读。4、小组派代表读课文。比一比谁读得最好,并发“小书签”奖励。5、在整体朗读过程中重点指导品读下列句子。(1)“来吧,来吧!我的水很多很多,山上有一座天然水塔。”(2)“照吧,照吧!我的水很清很清,像一面明亮的大镜子。”(3)
4、“喝吧,喝吧!我的水很甜很甜,喝饱了,你们能结出更大更甜的果子。”(4)“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要求读出泉水自豪、欢快的语气,突出泉水“多、清、甜、美”的特点,体会泉水无私奉献的精神。6、师生合作,采用教师引读、分角色读等多种形式朗读课文,进一步在读中感悟。三、总结拓展1、朗读全文,感悟泉水的纯洁无私、美丽可爱的心灵。(1)有感情地自由朗读全文。(2)讨论交流:你觉得泉水怎样?喜欢他吗?给大家读读你最喜欢的句子或段落。2、发挥想象,进一步体会泉水给人类带来的好处。(1)“丁冬,丁冬”,泉水还会流到哪里呢?一路上他还会看到什么,为大家做些什么?(2)口头补充句子
5、。泉水流到,他看见了,泉水说:“。”四、积累运用1、在“好词佳句”本上自愿摘抄词句。如,很多很多、很清很清、很甜很甜、很美很美“唱吧,唱吧!我的琴声很美很美,正好为你清脆的歌声伴奏。”还可仿照上述词句的形式另写几个词语或几句话。2、熟读课后练习“我会读”中的小韵文,然后小组合作进行朗读表演。鼓励有兴趣的同学把它背下来或抄下来。五、实践活动以小组为单位,组织一次公益活动,如,打扫街心公园的卫生,制做保护环境的宣传牌,帮助军属做家务为社会奉献爱心。【学习目标】(第二课时)、复习8个要求认读的生字词,正确书写要求掌握的生字词。2、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悟课文内容。试着背诵自己喜欢的
6、段落。3、激发学生把自己想说的话说出来的兴趣。4、学习泉水乐于助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教学过程】一、 复习生字词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泉水这篇文章。(板书课题)2、第一节大家读了课文,认识了几个生字朋友,你们还记得他们的名字吗?3、出示生字词。哦 塔 罐 杜鹃 缝(指名认读)股 指名读。(出示:一股清泉 指名读)脆 我在课前看同学们的作业时,发现上节课学的生字中这个“脆” 字写得不太好,下面咱们再来写一写。4、书写生字词:脆 天然水塔 杜鹃二、学习课文1、初读课文。(1)过渡:下面咱们来读读课文吧。你们想怎么读呢?(指名说)那就请你当回小老师,来分配分配吧。(2)评价:这几个同学读得怎么样?谁来
7、简单地评价评价?2、学习课文。第一自然段(1)谁还愿意读第一自然段?(2)你们能读好吗?谁能先给我说说,如果让你读这一段,你会怎么读呢?我们读的时候要读出泉水清脆的欢快的声音。(3)你们先自己练习练习吧。(自由读)(4)指名读第一自然段。学生简单评价。(5)我这里有一股泉水,谁能帮我贴在黑板上,其他同学齐读第一自然段。、第二至五自然段(1)泉水都流过哪些地方,遇见了谁,说了什么?请同桌两个一起读读书,把答案画在书上,谁能给大家一点提示,答案在哪几个自然段。大家拿出笔来,可以边读边画。(2)学生互读互说。你们读懂了吗?我这里还有一些贴图,我想请几个同学上来帮我贴在黑板上,贴完后,还得告诉大家,你
8、读懂了什么。(3)读了第二自然段,你读懂了什么?(启发学生体会泉水乐于助人的精神。)(4)我们刚才在读书时,谁注意到学习伙伴给我们提出的问题了。(5)指名读学习伙伴的问题。(6)学习伙伴不明白这个问题,你能告诉她吗?(理解天然水塔,进一步使学生体会第一自然段中,泉水是从石缝里冲出来的,而不是流出来的。)(7)谁还读懂了第三、第四和第五自然段?(8)你们看,这几位同学给我们拼出了好看的图画请你们自己看着板书说一说,泉水流过了哪,遇见了谁,说了什么。想不起来可以看看书。(9)大家说得真起劲,我也很想和大家一起欣赏这美丽的画面,回顾这四个自然段的内容,你们欢迎我吗?(10)下面请你从这四个自然段中选
9、一个你喜欢的自然段读一读。我们怎么读,才能让人家一听就知道你喜欢这部分呢?(有感情,带表情,加动作)你们会加动作吗?火花的杜鹃花照见了自己美丽的身影,怎么照?果树大口大口地喝水,怎么喝呢?画眉鸟在尽情地歌唱,小画眉们,让我看看你们怎么尽情歌唱。(11)看来大家会加动作了,不过拿着书可不方便啊,谁有什么好主意?下面请你选择你喜欢的一个自然段开始练习。如果能背下来就更好了。(12)我想请四个同学当代表到前面来领背。谁来领背第二自然段,第三自然段,第四自然段,第五自然段。其他同学,如果读到你喜欢的那一段第一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能正确、通顺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
10、的生字新词,能结合查字典或上下文初步理解生词。 3整体把握课文内容,理清文章思路,初步感知说理文的特点。 4摘录四字词语和重点句子。 教学过程:课前游戏:我们来做一个抢答游戏,每一幅图都蕴含了一个寓意深刻的成语,如果你知道,请在啲嘟声后抢答。出示成语“铁杵磨针”、“愚公移山”,“精卫填海”让学生讲述其意思,并引导发现其共同之处,进而揭示课题。齐齐乐投票器的抢答功能 齐读这些成语。这几个成语都包含同一个意思:只要目标专一,坚持不懈就能成功。一、揣摩图画,揭示课题1、【出示图画】同学们,请大家仔细观察这幅图,说说你从图上发现了什么?(看到水滴不停地滴,把石头滴出了一个光滑圆润的小洞;听到了水滴的声
11、音)2、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个成语?看老师书写这个成语(板书:滴水穿石)谁来读一读这个成语?3、人们通过观察这样的现象,得出了一些思考,这就是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板书:的启示)“滴水穿石的启示”。4、请哪个同学来读一读课题,齐读课题。5、这是一篇议论文,作者通过看到的一种现象,提出了观点,并用大量的事例来真是观点,最后得出结论。二、初读课文,整体把握1请学们自读课文,要求:把生字新词读正确,把句子读通顺;边读边思考:作者由现象提出的观点是什么?用那些事例来证实观点的?最后得出的结论又是什么呢?2、检查四字词语。(1)我们先看看文中的生字新词。本草纲目 小贩 自谋生计 迷恋 专利权 自勉
12、 (指名读 齐读) (2)文中还有很多的四字词语,请同学们读一读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 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 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A、指名读,相机纠错。如“锲qi”,学生可能读成“q”。“琢” B、道:在这里是“说”的意思 锲:是雕刻C、炉火纯青:相传道家炼丹,练到炉里德货发出纯青色的火焰石,就算成功了。后来比喻学问、技艺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请你选选哪些词语与“滴水穿石”意思相近。我将分两组让你们选择。投票器进行多选。注意反馈。齐读选中的词语。三、精读课文,深入其中。1、 让我们回到刚才的问题中。课文的第几小节讲述的是作者看到的现象,并由此
13、现象提出的观点了呢?(1)出示课文的第一、二小节。那位同学愿意给我们读读这两小节。作者由看到的现象提出了怎样的观点: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 (2)看这段话,标红:这个小洞是怎么形成的呢?原来在。作者先提出一个问题,让后自己又回答了这个问题。像这样的自问自答的句子叫“设问句”。(3)标红: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句话虽然是问句,但需要你回答吗?像这样只问不答,却知道答案的句子叫“反问句”这两种类型的句子在课文中还有,你能找到吗?(4)出示: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出示:你看,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
14、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 (5)让我们再次把表明作者观点的这段话读好。齐读2、为了使自己提出的观点更具说服了,作者列举了大量的事例作为论证,请你读读课文3-4小节,说说作者列举了那些事例?板书 :李时珍 爱迪生 齐白石 雨水 (板书)3、正面事例论证。(1)作者用这三位人物从正面论证观点,而雨滴则是从反面进行论证。请同学们再朗读第三小节,说说这三位当中,你最敬佩的是谁?可以联系作者的观点谈谈你的想法?我们要关注里面的每个词,从这个词中你感受到什么,甚至是其中的一个标点。 (2)交流:A、我最敬佩“李时珍”(请你将描写李时珍的话读一读)。引导学生关注:从小立志学医
15、。访名师、尝草药,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写成巨著来谈。板书:不懈努力 著书立说 B、我最敬佩“爱迪生”。读相关的话。引导关注“迷恋”电学实验研究 一千多项发明。补充:孜孜不倦:勤奋努力,不知疲倦。你还知道爱迪生在发明过程中孜孜不倦的故事吗?为了电丝他就尝试了1063中,每一种都是经过几百次,甚至是上千次的实验,每一次失败,爱迪生都没有放弃。板书:孜孜不倦 发明创造爱迪生家境贫困,但他有没有放弃过对电学的追求,这就是“迷恋”,他的这种迷恋就具有“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读段落。C、我最敬佩“齐白石”(读);引导关注:数十年,么有停止 炉火纯青 板书:不懈努力 炉火纯青4、出示:古今中外的所有成就
16、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读)4、反面事例论证(1)请同学读这个事例。其他同学思考雨水和水滴有什么相同和不同之处?(2)交流:相同点:都是水,都从高处落下不同:雨水比较的分散,是绝大多数时间是斜的,而水滴永远是直滴下来,在同一个地方。(3)这也就是为何雨水不能滴穿石块的原因。齐读:因为它没有专一的目标,也不能持之以恒。5、通过大量的事实证实了作者的观点,因此在文章的结束时,作者给出着这样的结论: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五、布置作
17、业围绕这个论点,从自己的身边或是知道的名人故事,从不同的角度论证论证观点。六、板书设计李时珍 不懈努力 著书立说论点 论证 正面 爱迪生 孜孜不倦 创造发明 结论 (目标专一 齐白石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持之以恒) 反面 雨点第二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宋茴娟留吕小学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要求1、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内的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学习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意义的方法。3、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 教学重难点 :初步理清文章条理,感知文章运用了哪些事例。 教学过程: 教学准备1、预习(1
18、)读几遍课文,划出生字新词并反复读读。 (2)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带点字查一下字典。 锲而不舍 日雕月琢 微不足道 持之以恒 孜孜不倦 坚持不懈 炉火纯青 铭记 迷恋一、激趣导入:1、师:同学们,你们见过鹅卵石吗?它有什么特点?你们知道它是怎么形成的吗?(鹅卵石外形光滑圆溜,是水流长年累月冲刷而成。)2、师:同学们,水能够把富有棱角的小石块,冲刷成光滑圆溜的鹅卵石,这是一种自然现象,它是否让你产生过一些联想或得到一些启发呢?3、师:今天我们学习的一篇课文,就是写作者从一种普通的自然现象中所得到的启发。(板书课题:滴水穿石的启示)二、初读课文:1、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不顺的地方反
19、复读读,划出生字新词。2、词语教学。3、同桌分一下工,每人读几个自然段,合作把课文读完。读的认真读,听的仔细听,读完一节,听者及时给予评价。要求读得正确、流利。4、指名读,任挑一节,四位合作,按顺序把课文读完。每读完一节,师生共同对读的效果进行评价,学生随时可以提出不理解的词语并相互讨论。教师随机穿插引导(小卡片或小黑板上出示)结合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 锲而不舍日雕月琢微不足道持之以恒迷 恋 孜孜不倦坚持不懈炉火纯青铭 记本草纲目5、再读读课文,把印象深的地方画下来,再读读想想,然后教师指名通过朗读来交流。(只要读好就可以,不一定说道理)6、解题:围绕课题想想,本文要说清哪些问题? (1)滴水怎
20、么能穿石?(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下一节课我们将重点来探讨。三、作业:1、完成钢笔习字册。2、仿照课文第3段,搜集一个事例,简要地写下来,尽量附上人物的图片,可剪贴,也可作画。(名人的事例和图片分页准备)第二课时教学要求: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在读中体会本课前后照应的特点及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2、 引导学生领悟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地去做。教学重难点:1、联系上下文理解三个重点词句的意义。2、品读中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了解作者前后照应、正反说明的写作手法。 教具学具:多媒体3 教学过程:一、复习第1段,了解水滴能穿石的原因,读重点句映示课件: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
21、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二、精读事例,探究联系,领悟“滴水穿石”的启示。1、默读第三节,说说课文举了哪三个事例。2、学生自由选择其中的一个事例,自主读文探究:这个事例和“滴水穿石”有什么联系?3、同桌合作交流自读体会。组织交流,教师随机评点,并指导读好事例。4、(1)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词句,从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各自专一的奋斗目标、如何为目标持之以恒地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几个方面去领悟事例和“滴水穿石”的联系。(2)相机理解“迷恋”、“孜孜不倦”、“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的意思。5、看有关李时珍、爱迪生和齐白石的事例。6、朗读这三个事例。出示课件,让学生填空:目标专
22、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像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如果我们也能像那4 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7、你能用一个词或一句说说你的感受吗?8、小结: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都成就了他们的事业,他们的成功经验真是一笔宝贵的财富啊!你能帮他们来总结一下吗?9、学生回答后引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1)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指什么精神,“滴穿”、“顽石”指什么意思?(2)练读。10、以读代讲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课文为什么要写上这一节。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
23、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四、照应课始,交流感受,读记“滴水穿石”的启示。1、学到这里,那把打开理想大门的钥匙你找到了吗?学生交流后出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2、理解“铭记”,学生读背。五、领悟写法,诱发写作动机,布置搜集事例,为写作准备。1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5 看来,作者说明道理的本事可真大。那么,作者有那些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呢?(领悟本课举例。从正反两方面说理的方法)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
24、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板书:滴水穿石的启示目标专一实现理想 (李时珍、爱迪生、齐白石)持之以恒第三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一)开门见山,谈话导入1出示奇石图片、滴水穿石图片。师生交流:你们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想到什么?有什么问题?(滴水穿石、鬼斧神工、奇迹、赞叹、奇怪)2引出并板书课题,学生书空,老师强调“滴”字的写法。(二)整体感知,直奔中心1自由读课文,将课文读通读顺。2检查初读情况。(1)教师巡堂,相机指导文中易读错的字。(2)整体感知,概
25、括课文大意。3带问题再读课文,把与“滴水穿石带给我们什么启示?”这个问题有关的句子或段落画下来。抓关键词进一步体会、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三)细读课文,理解“启示”1品关键词,了解现象(1)学生找到描写滴水穿石现象的第一自然段,指名读。(2)运用抓关键词的学习方法,画出能体现水滴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词句。品读关键词一:“锲而不舍”“日雕月琢”,体会水滴的持之以恒理解词语在文中的意思。重点抓住“日雕月琢”中的“日”“月”二字进行品悟,感受水滴的持之以恒。体会“锲而不舍”和“日雕月琢”一组近义词在句中连用的表达效果。品读关键词二:“同一个地方”,体会水滴的目标专
26、一通过指导学生有感情朗读带有关键词“同一个地方”的重点句,感受水滴的目标专一。(3)回读体会,滴水之所以能穿石,靠的就是目标专一、持之以恒。(4)通过对“滴水穿石”现象的学习,提炼出说理性文章的脉络结构看到现象(板书:现象)2品反问句,明确观点(1)轻声读课文第二自然段。通过给反问句换一种说法使其意思不变的句式训练,明确作者提出的观点,体会反问句的表达效果。(2)提炼出说理性文章脉络结构提出观点。(板书:观点)3品重点段,学习事例(1)快速默读课文第三自然段,了解作者都写了哪些人物的事例。(2)学习李时珍的事例。细细品读李时珍事例片段,运用“学习卡”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学习。小组推荐代表进行交流:
27、从哪些关键词句中体会到李时珍获得成功的原因。感悟朗读李时珍事例片段,体会李时珍编写本草纲目的不容易。观看本草纲目资料,激发学生对李时珍的敬佩之情。对比李时珍和水滴的相似之处,齐读句子: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理解句中“顽石”的意思。(四)学一带一,领悟写法1回顾小结,梳理文章脉络,师生共同归纳现象观点事例启示的思路。(相机完成板书:事例 启示)2观看蚂蚁搬食的漫画,进行写法迁移,尝试完成蚂蚁搬食的启示习作提纲。(板书:习作提纲)(五)小结下课第二课时(一)复习巩固,引出新知1读课后四字词语,找出与“
28、滴水穿石”意思相近的词语。滴水穿石 三心二意 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持之以恒 炉火纯青 坚持不懈 半途而废孜孜不倦 接连不断 翻山越岭 锲而不舍2回顾上节课学习内容,复习抓关键词句把握内容和思路的方法,再现本文的整体结构脉络,引出本节课的学习内容。(二)运用方法,深化理解1运用上节课学到的抓关键词把握内容和思路以及整理文章思路的方法,小组合作学习:(1)抓住“迷恋、孜孜不倦”等关键词语品读爱迪生成功的事例,体会爱迪生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2)抓住“数十年、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炉火纯青”等关键词语品读齐白石成功的事例,体会齐白石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3)我们的生活中还有哪些人、哪些现象也体现
29、了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呢?2小结,进一步深入领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三)正反对比,领悟写法1默读第四自然段,思考:这个自然段可以不要吗?为什么?2领悟写法:运用正反例子对比的说理方法,可以增强文章的说服力。(四)巩固积累,拓展深化1体会文章用词特点,进行四字词语积累。2在课文中找出两种不同类型的问句,体会问号的不同用法,进行反问句、设问句的句式练习。(五)结束学习,布置作业进一步完善观后感蚂蚁搬食的启示的写作提纲并完成习作。22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要求: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引导学生凭借课本具体的语言材料,知道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都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懂得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要做
30、到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3、课外延伸,积累一些名人故事和成语,进一步体会“滴水穿石”的精神。4、了解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一、复习导入。1、揭示课题: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滴水穿石的启示,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滴水穿石”是安徽广德太极洞内一大奇观。2、奇观奇特的景象。出示图片:力量微不足道的水滴居然能把坚固的石头滴出一个洞,的确是一大奇观了。二、学习第1、2自然段1、导入:那安徽广德太极洞内的水滴奇在何处呢?请同学们放声读课文第一、二两节,你能从课文中读出这个问题的答案吗?找出关键的语句,可以作上记号。(学生自读课文)2你找到答案了吗?谁先来交流?(1)原来在这块石头的
31、上方一大奇观。先读句子,再谈谈自己的理解。A:接连不断、几百年、几千年、几万年、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终于(持之以恒)B:总是滴在同一个地方(目标专一)板书:目标专一 持之以恒同学们,你们能把自己的感受送到句子中去吗,通过朗读表达出来,读出水滴的目标专一,读出水滴的持之以恒。(学生自己先试读)指名读,评点:冰冻三尺,非一日寒哪!再指名读,评点:滴水穿石,也非一日之功哪!一、持之以恒”,多么令人佩服啊!能把这一节读好吗? 齐读这几句话。过渡: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可是它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能把石块滴穿。滴水穿石不仅仅是一种罕见的自然现象,更是一种可贵的精神,一起读读第二小节的最后一句话。评点
32、:听你的朗读,能让人感觉到强烈的语气,请问你为什么这么读呢?(反问句),你这样读,想强烈地告诉我们什么?(即将反问句改为陈述句。这样强烈的反问语气,分明是在告诉我们(齐读:目标专一而不)句子中有两组反义词,你关注了吗?(目标专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鲜明的对比,强调了目标专一和持之以恒的巨大作用实现人生美好的理想。让我们再齐读这句话。三、学习课文第二部分(3-4)1导入:人生果真也是如此吗?为了证明这个道理,作者举了一些例子,他列举了哪些人?看老师这里有三幅画像。他们分别是谁?明代的医学家李时珍;美国发明家爱迪生和现代著名画家齐白石。请同学们好好地注视这三位伟人的画像。他们的成功,靠的又
33、是什么呢?请同学们自读下第三节课文,在自己深深崇拜的伟人旁,在自己深有感触的地方可以写上自己的感受。(学生自读)2交流1:(1)他翻山越岭,终于写成了药学巨著本草纲目。(扣住关键词语谈感受)点评:李时珍不辞辛劳,不耻下问,不顾安危,坚持不懈态度和精神,使他成功了。(2)在当时,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做医生的父亲为此再也不想让儿子干这行了,可是,李时珍从小立下的志向始终没有动摇过。他的伟大志向,在他写给父亲的一首恳请书中表现的淋漓尽致。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他的这首诗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正是他志向的坚定,目标的专一,打动了老父亲,从而使李时珍在这条路是一走就是数十年,52
34、卷、16部、1892种药物、11000多条药方、1100多幅药物图的巨著本草纲目诞生了。(3)再读上述交流的那句话。3交流2:(1)还有自己深深崇拜的伟人和自己深有感触的语句来交流吗?(爱迪生)问:一个没有受过正规教育的孩子,靠什么逾越了一道道不可逾越的鸿沟,取得了辉煌的成就呢?(迷恋、毕生孜孜不倦)对电学的恋恋不舍和自己一辈子的勤奋努力(2)小时候,妈妈要做阑尾炎手术,使爱迪生萌生了发明“晚上的太阳”的念头。就为选择合适的灯丝,爱迪生就尝试了炭条、钌、铬等1600多种材料,都以失败告终,甚至边人的胡须和头发都用上了。后来,经过13个月的艰苦奋斗,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终
35、于找到了合适的灯丝。同学们,仅一项发明,为此就付出了如此艰辛的努力,那一千多项发明的背后,我们又可以看到怎样的付出呢?让我们再来齐读这部分内容。4交流3:(1)齐老先生的画作你们欣赏过吗?今天我们一起来欣赏几幅。(出示一组老先生的画)问:你觉得这些画怎样?(逼真、炉火纯青)同学们可真有欣赏水平。老师的欣赏和你们有点不一样,老师透过这些画似乎看到了白石老人作画的情景,那又是怎样的呢?学生自读有关语句(现代著名炉火纯青的境界。)最让你感动的是什么?(数十年人生苦短,有几个数十年哪,分明就是一辈子呀!;不教一日闲过坚持不懈)6、学生回答后出示:“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
36、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自己练读、理解、体会。指名读,谈谈自己的理解。(结合理解“滴水穿石的精神”、“滴穿顽石”的意思。“滴水穿石的精神”指“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滴穿顽石”指克服困难、取得成功)7、这里,作者举了古今中外三位名人的事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精神,此外,课文又举了一个什么事例呢?读一读第四节,想想这一节写了什么,这个事例能说明“滴水穿石”的精神吗?学生交流,教师点明:这是从反面来说明道理,可增强课文的说服力。四、学习第4自然段1、读完了这几个事例,你从“滴水穿石”的精神中得到了什么的启示?这就是“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让我们时刻铭
37、记这一启示。2、其实,从一年级到现在,我们学过许多方面的内容,比如这些成语故事,你会填吗?(出示)绳锯( )、精卫( )、聚沙( )、愚公( )五、领悟写法,扩展延伸1、领悟说明道理的方法:我们读了这篇课文,都领悟了滴水穿石的启示,懂得了要实现美好的理想,就一定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作者从正反两个方面分别举例来说明道理的方法值得我们学习。2、诱发动机:其实,能够证明课文道理的事例还有很多,老师有个想法,我们也来写一个这方面的事例,来证明“摘水穿石”的道理,好吗?3、布置课外作业,指导搜集渠道:搜集一个事例,可通过阅读、上网等渠道去搜集。目标专一 不 三心二意滴水穿石的启示持之以恒 不 半途而废
38、教学目标:1、扫除字词障碍,把课文读通顺。2、能够抓住自己读有心得的语言,谈谈读后感受。3、从名人事例中懂得滴水穿石精神的重要。教学重难点:能够抓住自己读有心得的语言,谈谈读后感受。教学准备:查找名人资料教学过程:一、师生谈话自然导入我国汉字的造字法有四种,象形就是其中一种。老师给同学们带来两个象形字,看看你们认识吗?(出示象形字并板书水和石)从这两个象形字你能看出水和石的特点吗?(水,柔弱;石头,坚硬)可你相信柔弱的水滴能穿透坚硬的石头吗?这就是滴水穿石。(板书)这不仅仅是一种现象,更重要的是这现象引起了无数人的思考,就是滴水穿石的启示。二、读题质疑读文释疑1、读读课题,你最想弄明白什么?(
39、1)、水滴为什么会穿石?(2)、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什么?师:带着你的问题,自由读文,同时还要找出引起你重视的字音。2、哪些字音引起了你的重视?锲而不舍白炽灯给予3、谁解决了滴水为什么穿石这个问题?(学生汇报)解决问题(1):水滴的力量是微不足道的,为什么却能把石头滴穿?(学生根据课文一二自然段谈为什么穿石,板书目标专一持之以恒)师: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落下来的,力量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没有把石头滴穿呢?(板书三心二意半途而废)师:不管岁月如何变化,水滴就对着一个目标,重复着一个动作:滴,滴,滴,不停止,不放弃,正是因为小水滴的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所以才能滴穿顽石!4、解决问题(2):滴水
40、穿石的启示是什么?三、学习事例加深理解师:作者看到了这个现象,想到了一些人,一些事。请同学们读读课文中的事例,再读一读补充资料一,看看他们与小水滴有哪些相同的地方。学生汇报:(1)李时珍那时,民间医生地位很低,行医是受人鄙视的行业,可李时珍放弃了科举做官的打算,专心学医。他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对药物描述不清,药性介绍不详,尤其许多毒性药品,竟被认为可以“久服延年”。于是,他决心要重新编写一部本草书籍。李时珍读了大量参考书,并利用行医的机会,拜访了千百个医生、老农、渔民和猎人,向他们学到了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为了完成本草书的艰巨任务,他不怕山高路远,严寒酷暑,走遍了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
41、产药的名山,行了上万里路。他有时几天不下山,饿了吃些干粮,天黑了,就在山上过夜。他还亲口品尝药材,判断药性和药效。他历时27年,参阅了800多家书籍,终于在6l岁那年,编成了本草纲目。本草纲目共有52卷,16部、载有药物1892种,其中载有新药374种,收集医方11096个,书中还绘制了1100幅精美的插图,是我国医药宝库中的一份珍贵遗产。师:想象一下,在这二十几年里,他会遇到哪些困难?也许他攀登过令人毛骨悚然的悬崖绝壁;也许他顶风冒雨,不远万里寻访名医;也许他因误食有毒药草而命悬一线;也许有太多的也许.可他仍然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2)爱迪生爱迪生开始试验
42、做灯丝的材料:他用传统的炭条作灯丝,一通电灯丝就断了,又用钉、铬等金属作灯丝,通电后,亮了片刻就被烧断。接下来用白金丝作灯丝,效果也不理想。就这样,他先后选择了1600多种材料做试验,一次次的试验,一次次的失败,就连跟随他的助手都灰心了,劝他放弃这项试验。面对失败,面对一些人的冷嘲热讽,爱迪生没有退却,仍然继续寻找适合做灯丝的材料,他常常在实验室里一连工作几十个小时,实在太累了,就躺在实验台上睡一会。后来他又试用了6000多种材料,试验了7000多次试验,当他把一根炭化棉线装进了灯泡,接通电源,灯泡发出金黄色的光辉。这盏电灯亮了45小时,试验终于有了突破性的进展。爱迪生又继续做试验延长寿命,发
43、现用竹丝作灯丝灯泡可亮1200个小时,这种竹丝电灯使用了好多年。直到1908年发明用钨做灯丝后才代替它。师:6000多种材料,7000多次实验,这是的7000次啊。师:这就是爱迪生的孜孜不倦,像小水滴那样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3)齐白石勤奋是齐白石一辈子艺术生活的特点,生命不息笔耕不辍。他对艺术的追求孜孜不倦,在年的绘画生涯中,他差不多天天都要作画。岁以后,只有因两次生病、一次遭父母之丧搁过笔。即使到了晚年,他也没有睡过懒觉,每天照例早起,吃过早饭,便要画上几幅。一次,齐白石的家人和朋友、学生来给他过90岁生日,在喜庆的气氛中,他一直忙到很晚才把最后一批客人送走。这时他
44、想,今天五幅画还没有完成呢,应该作完画再睡觉,于是他拿起笔作画,由于过度疲劳,难以集中精力,在家人的一再劝阻下,他才去休息。第二天,齐白石早早地起床了,家人怕他累坏身体,都劝他再多休息会儿,可齐白石却十分认真地说:“昨天客人多,我没有作画,今天可要补上昨天的闲过呀!说完他又认真地作画。年春夏之际,他的健康情况已大不如前,还丝毫不服老,顽强地和衰老作斗争,临终前他画的最后一幅画是花中之王牡丹。师:90岁的老人,本应该本应该可齐白石呢?依旧是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四、补充资料写下感受师:任何人在前进的道路上都不会一帆风顺,但(课件)“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荀子中的“锲而不
45、舍,金石可镂”,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曾经说过“一个人做事没恒心,他是任何事也做不成的”,这些话语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人。同学们再看看资料二,把你的学习收获或学习感悟写下来,在小组里交流交流。五、课外拓展推荐书籍师:同学们,课的最后,我把这本书推荐给同学们,这里面还有更多成功人,更多给人以启迪的成功事例,只希望当你因困难而不知所措的时候,这些人会告诉你如何选择,当你因挫折而伤痕累累的时候,希望你谨记一种精神,那就是(生读)滴水穿石的精神,目标专一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下课!板书:目标专一不三心二意滴水穿石的启示持之以恒不半途而废第四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22滴水穿石的启示(第二课时教学设计
46、) 教学目标1、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2、通过文本内容的前后对比,知道滴水为何能够穿石。3、与文本对话过程中,了解三位名人成功的事例,明白古今中外成就事业的人,离不开滴水穿石的精神。4、引入漫画“挖井人”,通过课内外联系,深化理解“滴水穿石”精神的精髓: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 教学重难点掌握抓关键词理解内容、把握文章思路的学习方法,感悟体验“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可贵精神。初步掌握整理文章脉络以及用事实说明道理的方法。 教学过程一、 回顾(一)哪些词语的意思与滴水穿石的意思相同滴水穿石 接连不断 锲而不舍 三心二意微不足道 日雕月琢持之以恒 翻山越岭 炉火纯青 孜
47、孜不倦 坚持不懈半途而废(二)课文给我们的启示是什么?二、精读感悟(一)、观察奇观,对比学习,初悟“启示”。让我们走进太极洞,去见识一下“滴水穿石”这个奇观,感受一下“滴水”的力量吧!大家细读第一节,思考水滴为何能够穿石?1、谁愿意做个导游,通过自己的朗读把太极洞奇观介绍给大家。(你是一位出色的导游,很有感情。)2、谁来说说微不足道的水滴为何能够穿石?(出示) 原来在这块石头的上方,有水滴接连不断的从岩缝中滴落下来,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一大奇观。3、哪些词语表现了水滴的品格?(因为水滴接连不断的滴,而且总是滴在一个地方。 水滴靠的是锲而不舍,日雕月琢的精神。 )4、的确,功到自然成。大家能不能
48、也通过自己的朗读,读出水滴穿石的精神呢?先自己自由读这部分,然后读给你的同桌听,看你的同桌有没有与你相同的感受。5、看看滴水穿石到底给了我们什么启示?过渡:滴水穿石成就了太极洞内这一大奇观,但老师有个问题不明白,在生活中,雨水同样是水滴,而且速度很快地从高空落下来,力量肯定比太极洞里的水滴大得多,为什么却没有把石块滴穿呢?1、雨水的致命弱点是什么?2、水滴和雨水比,我们更喜欢谁?3、我们带着喜欢水滴的感情,再来朗读第二节,注意突出“目标专一、持之以恒”。4、刚才我们读到了一个带问号的句子,不改变原来的意思,能将反问句换一种说法吗?5、“如果我们也能像水滴那样,还有什么事情做不成呢?”这句起什么
49、作用?6、其实水滴的力量都是微不足道的,但只要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最终就能创造出滴水穿石的奇迹,让我们再读一读需要我们铭记的启示,相信你一定有更深的理解。再读启示。(二)、品读名人,深悟“启示”。过渡:不光自然界的水滴是这样,人也一样,如果谁拥有了“滴水穿石”的精神,他也将取得不凡的成就。文章向我们介绍了三位名人,你找出有关内容,边读边想想从这些名人身上你学到了什么,你最佩服哪一位,把有关语句画下来,反复地读读,在旁边写上你的感受和思考,或把你想对这些名人说的话写下来。 李时珍“不懈努力”什么意思?哪些地方表现出李时珍很努力“不懈”呢?我们应该带着什么感情来朗读李时珍的故事呢? 爱迪生“孜孜不
50、倦”理解了吗?爱迪生孜孜不倦的结果怎样呢? 齐白石哪个词更能反映齐白石老人的深厚功底?炉火纯青什么意思?相传道家炼丹炼到炉里的火发出青色的火焰时就成功了,后来比喻学问、技艺等达到了纯熟、完美的境界。那所谓的炼丹没有什么了不起的,但齐白石炼的是什么?故事里哪些词语能表现他的画技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让我们一起朗读齐白石的故事吧。(三)、联系实际,体悟“启示”。过渡:访名医,尝药草,完成医学巨著本草纲目的李时珍,毕生孜孜不倦给人类留下了1093项发明的爱迪生,还有“不叫一日闲过”的白石老人更是令我们钦佩不已。古今中外,你还知道哪些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预设:1、世界著名生物学家、科学家爱因斯坦
51、,毕生孜孜不倦,潜心科学研究,把一生奉献给了科学研究事业2、王献之发愤练习书法,练浑18缸水,由于不懈努力,终于成为了著名的书法家。3、我想到了一句话“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大诗人李白就是受了这个启示才发奋读书写作,成为“诗仙”。4、法布尔从小就对小虫子非常着迷,父亲叫他放鸭子的时候,他就到水边逮蝴蝶、捉甲虫,还背着父母研究昆虫,最终成为了著名的昆虫学家。5、神话故事“劈山救母”,沉香为了救妈妈,不管白天黑夜,都发奋练武,终于救出了妈妈。)过渡:是呀!从他们身上我们看到了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咱们身边有没有这样的人、这样的事?6、我们讲了这么多故事,概括起来说就是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
52、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滴水穿石”的精神,才“滴穿”一块块“顽石”,最终取得成功的吗?(1)、引号中的三个词语理解吗?出示:能把你的理解溶进填空里去说一段完整的话吗? 你看,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在前进的道路上,不都是靠着这种 _的精神,才 最终取得成功的吗?(2)、所以我们要铭记“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目标专一而不三心二意,持之以恒而不半途而废,就一定能够实现我们美好的理想。 (3)、找出两组反义词。目标专一、三心二意,持之以恒、半途而废。(四)、观察漫画,领悟启示过渡:刚才大家介绍了那么多名人,今天老师也给大家介绍一位朋友,他既不是学生,也不是老师,是个挖井人。(
53、师出示漫画挖井人,介绍:他的名字叫三心二意,拿着一把半途而废锨,这大大小小的坑都是他的功劳,可他不知道在坑的下面就是源源不断的水)通过这幅漫画,你看明白了什么?有什么体会?那么你想对他说些什么,使他尽快的挖到水?(预设:要想成功,持之以恒和目标专一这两者缺一不可的。 )(预设:1、我明白了做什么事都不要三心二意、半途而废,也许你再努力一下就成功了!的确。有时成功离你只有一步之遥!2、 朋友啊,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一个人想做的事情就要做到底,这样才会有所收获。3、朋友啊,你挖了多长时间啊,如果你把这些时间花在一个井上,你早喝道甘甜的水了。4、三心二意,你好。你这样挖井是永远挖不到水的。一个人
54、想实现自己的梦想必须持之以恒、目标专一,希望你早日成为一心一意。5、朋友,你应当向白石老人学习,别再三心二意了。我建议你改个名字叫目标专一,把那把半途而废的破锨给扔了,换一把持之以恒锨,相信你一定会挖到水的。6、你知道吗,古今中外所有成就事业的人都是靠着目标专一、持之以恒的精神,其实你有持之以恒的精神,但你目标不专一,我希望你以后改掉三心二意的坏习惯,你一定会挖到比什么都甜的水。)(五)、领会特色,赏悟“启示”这篇课文先给我们呈现太极洞奇观,然后揭示滴水穿石的启示,接着举三个典型事例并从正反两个方面证明只有做到目标专一、持之以恒,才能实现美好理想的道理,最后给我们提出希望。我们再来回眸太极洞奇
55、观,让我们永远记住这个奇观! 永远记住滴水穿石的启示!三、作业:(任选一题)1、搜集一个事例并写下来,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要写出自己的真切感受。2、采访身边的一位成功人士,比如:企业家、优秀教师、艺术家、先进劳动者等,然后写一篇报道,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板书: 22 滴水穿石的启示李时珍 本草纲目 爱迪生 目标专一、持之以恒 一千多项发明 齐白石炉火纯青第五篇: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滴水穿石的启示教学设计东沟小学程晶晶学习目标:1、理解课文,感悟滴水穿石给予我们的启示。2、学习持之以恒、“滴水穿石”的可贵精神。3、初步感受本课正反说明的写作方法。 资料链接:李时珍,字东壁,晚年号濒湖山
56、人。公元15181593年,今湖北省蕲春县人。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之一。他在医药学方面的巨大贡献,近四百年来,一直为国内外人士所称颂。他的名著本草纲目,全书共有190多万字,记载了1892种药物,分成60类。其中374种是李时珍新增加的药物。绘图1100多幅,并附有11000多个药方。爱迪生(18471931)美国著名的发明家、企业家。1847年2月11日诞生于美国俄亥俄州米兰镇的一个农民家庭。12岁时,家庭生活困难,开始在列车上卖报,16岁时发明了自动定时发报机,一生中共完成2000多项发明,1928年被授与美国国会金质特别奖章。齐白石(18641957),我国20世纪著名画家和书法篆刻家
57、。湖南湘潭人,原名纯芝,字渭清,兰亭,后改名璜,字萍生,小名阿芝,号白石、白石翁作品有白石诗草白石印草齐白石作品选集齐白石作品集齐白石山水画选等 预习反馈:1、小组交流课文第三自然段作者列举了哪三位具有水滴精神的名人故事?2、小组交流:分别用一句话概括每一个故事内容。 合作探究:1、想一想,这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精神的具体表现在哪里? 方法小贴士:从哪些关键词感受三位名人具有滴水穿石的精神? 特别推荐:(1)李时珍先后查阅800多种书籍,经过27年的刻苦钻研,终于在1578年写成本草纲目。全书共52卷。卷目及药物绘图1127种,各类药物按类编入,共1892种,还附有治病药方11096条。被翻译
58、成拉丁、法、日、英,俄等文本,成为的药学巨著。(2)感受白石老人“不叫一日闲过。” 特别推荐:齐白石老人一辈子就从来没有离开过画画。春天,他在和煦的春风里描画犁田的老牛;夏天,他在阴凉的树阴下观察小溪里的鱼虾;秋天,他在习习的凉风里观赏各式各样的菊花;冬天,即使毛笔冻硬了,墨水冻成块了,他还是坚持着作画(3)炉火纯青是什么意思,请结合课文内容理解,2、作者为什么要列举这三个事例呢?(温馨提示:仿照说勤奋一文)3、从滴水穿石的现象,你又想到了谁?(温馨提示:本册教材中还有哪些人物,以及相关事件)4、读第4自然段,思考写了什么?在本文是不是很多余?说说你的看法。(温馨提示:从作者的写作方法谈看法。) 当堂检测:1 、在句中填写适当的关联词语。(1)( )白石老人坚持不懈地创作,( )他的技艺才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2)( )雨水是以很快的速度从高空落下来的,( )它却不能把石头滴穿。2、填空:滴水穿石的启示是一篇说明事理的课文。课文为了说明“滴水穿石”的道理,列举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团队户外拓展活动合作协议
- 水利行业智能化水利工程运行与管理安全性方案
- 系统学习的2025年工程经济试题及答案
- 游戏赛事组织与执行方案
- 2025年公共关系学常见名词定义及试题及答案
- 物理光学及声学考点习题
- 经济学的实践案例试题及答案
- 高校成本核算体系构建与应用
- 行政管理结构调整试题及答案
- 住院医师考试试题及答案
- 《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电力工程部分2023年版》
- 心理干预各论家庭治疗
- 《大学生创业基础系列课程》课件-第14-4课-创业营销理论-1学时
- TCALC 003-2023 手术室患者人文关怀管理规范
- 短信接口解决方案
- 游艇俱乐部圈层策划方案
- 白癜风科普讲座课件
- 第16课《看病用药有学问》 课件
- 化工安全培训课件 教学课件化工安全生产技术
- 民法典的物权编要点与案例解析
- 委托生产加工合同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