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二十七课柳敬亭传黄宗羲 导入新课 北方评书成熟于明代。其中柳敬亭就是一位说评书的佼佼者,他受到世人的推崇,其迥异庸流的说书风格固然是一个方面,更主要的是他不降异邦,不依附汉奸的品行操守。清兵入关,马士英,阮士铖在南京建立傀儡政权委屈求和,他宁可埋之浮尘,决不投诸匪类,断然拒绝作阮士铖的门客,而是借说书抒发胸中的积郁和愤懑。今天我们就来认识一下- 柳敬亭黄宗羲黄宗羲(1610-1695) 汉族,字太冲,号南雷,尊称为南雷先生,晚年自称梨洲老人,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清初经学家、史学家、思想家、地理学家、天文历算学家、教育家。 黄宗羲柳敬亭 柳敬亭(15871670?),祖籍南通余西场
2、,生于泰州。原姓曹,名永昌,字葵宇。明末清初著名评话艺术家。 柳敬亭写作意图黄宗羲这篇传记是因为不满意吴伟业的柳敬亭传而写的,黄文却效法司马迁的史记笔法,在史实中渗透自己的观点和愿望,以柳敬亭说书经历来寄寓亡国之恨。结构层次第一段,从回顾说书历史落笔,从而指出柳敬亭在说书史上的地位。第二段,介绍柳敬亭的身世,侧重写他在说书方面的成长过程。第三段,写柳敬亭入宁南幕府的情况。第四段,直接写后期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及其原因。 分析课文第一段,从回顾说书历史落笔,从而指出柳敬亭在说书史上的地位。 作用:铺垫东京梦华录和武林旧事记两部宋人笔记中,详细记载了当时颇为兴盛的说书艺术的情况就给了柳敬亭在说书史
3、上极高的地位分析课文第二段,介绍柳敬亭的身世,侧重写他在说书方面的成长过程。写柳敬亭在说书技艺上的进步,脉络清晰写柳敬亭成名之后,“之扬,之杭,之金陵”,“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寥寥数语,柳敬亭说书名噪一时的盛况,就跃然纸上了。分析课文写柳敬亭成名之后,“之扬,之杭,之金陵”,“华堂旅会,闲亭独坐,争延之使奏其技,无不当于心称善也”,寥寥数语,柳敬亭说书名噪一时的盛况,就跃然纸上了。分析课文第三段,写柳敬亭入宁南幕府的情况。作者强调了柳敬亭入宁南幕府后的身价百倍、富贵显赫。分析课文第四段,直接写后期柳敬亭说书艺术的高超及其原因。强调“身亲见之,且五方土音,乡俗好尚,习见习闻”是后期柳敬亭说书艺术高超的根本原因。写作特点全文紧紧围绕说书这条线选取材料按时间顺序组织成篇 黄宗羲与吴伟业 柳敬亭传比较黄宗羲这篇改作,是要“使后生知文章体式”,“体式”就是“规范”的意思。吴伟业的原作是把柳敬亭当作“乱世奇人”来写的,虽然也写了柳敬亭的说书成就,但着重写的是柳敬亭的政治才能。 启 示首先是艺术创作要坚持从生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电商平台售后服务质量提升对售后服务评价体系的影响报告
- 2023年度冶金工业技能鉴定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详解一套
- 住宅楼基础及地下室施工方案筏板基础剪力墙
- 市场调研公司合伙协议书模板
- 岩石爆破破坏机理课件
- 屋顶上的猫咪课件
- 小麦的秘密课件教学
- 小鸭子与小公鸡的课件
- 小鸭嘟嘟和向日葵课件
- 汽车美容店租赁合同范本(含品牌形象维护及更新)
- 苏教版一年级数学上册月考测试卷(一)(范围:游戏分享至第一单元)(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电镀工业园区行业发展趋势分析与未来投资战略咨询研究报告
- 机械厂设备使用维护细则
- 国企人力资源岗笔试模拟试题及参考答案
- 遵守规则课件-2025-2026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
- 全科医学(副高)高级职称考试题库及答案
- 康复辅助技术咨询师理论知识考核试卷及答案
- 河北省琢名小渔名校联考2025-2026学年高三上学期开学调研检测英语试题(含答案)
- 实验室室内质控年度总结
- GB/T 46004-2025动物油脂牛油
- 2025年高考【数学】真题及答案(新高考Ⅱ卷)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