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_第1页
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_第2页
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_第3页
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_第4页
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PAGE 27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为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部署,根据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进一步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办发201029号)有关要求,现提出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总体方案。一、基础条件和意义甘肃地处黄土高原、青藏高原、内蒙古高原三大高原交汇处,是欧亚大陆桥的战略通道和沟通西南、西北的交通枢纽,是国家重要的能源资源产业基地,是西北乃至全国的重要生态安全屏障,在全国发展稳定大局中具有重要地位。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特别是国家出台支持甘肃经济社会发展若干意见以来,甘肃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领

2、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和工业强省战略,进一步促进了全省经济社会的持续健康发展,目前正处于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快速发展的重要阶段。但由于自然、历史等原因,甘肃经济社会发展长期积累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产业自我发展能力不足,结构调整缓慢;城镇化水平低,城乡间和地区间发展差距继续扩大;社会事业滞后,贫困人口比重大、贫困程度深;生态环境十分脆弱,限制开发区域和禁止开发区域比重大;体制机制不活,市场化和对外开放程度低,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在发展中转型、在转型中发展,努力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甘肃省加快转型发展、建设国家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是实现科学发展、推动经

3、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客观需要,是落实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推动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举措,是缩小城乡区域发展差距、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必然要求,对于深入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对于深入实施主体功能区战略、优化国土空间开发格局,对于深入实施以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发展战略、促进西北地区民族团结和繁荣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二、总体要求(一) 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牢固树立生态文明理念;以主体功能区规划为基础,着力推进产业集聚发展、人口有序转移,构建科学合理的空间开发格局;以转变发展方式为主线,着力调整产业结

4、构,促进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以改善生态环境为前提,着力加强生态保护建设与环境综合治理,构建国家生态安全屏障;以改善民生为出发点和落脚点,着力推进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不断提高人民群众生活水平;以改革创新为动力,着力建立健全生态保护与建设长效机制,走出内陆欠发达地区生态建设与转型发展相结合的路子,努力建设经济发展、山川秀美、民族团结、社会和谐的幸福美好新甘肃。(二)基本原则科学布局,统筹发展。从实际出发,遵从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科学界定保护建设和发展区域,形成布局合理、定位明确的国土空间开发格局,统筹城市化地区、农产品主产区和重点生态功能区发展,处理好经济发展、扶贫开发与生态建设的

5、关系。保护优先,转型发展。坚持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节约集约利用资源,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建设力度,强化节能减排,改造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加快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强转型跨越发展的活力。以人为本,和谐发展。加大扶贫开发攻坚力度,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基本公共服务能力和社会保障水平,不断提高人民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实现生态保护、经济发展、民生改善有机统一。先行先试,创新发展。进一步解放思想,改革创新,选择重点领域和重点区域开展试点示范,消除体制机制障碍,全面提高对生态建设和转型发展的制度保障水平,不断增强经济发展的动力。(三)主要目标积极探索内陆欠发达地区转型跨越发展、扶贫开发攻坚与生态文明建设

6、相结合的路子,在创新生态保护建设机制、加快产业转型升级、推进扶贫开发攻坚、促进城乡协调发展、转变发展方式等方面发挥示范作用。按照前三年打好基础攻难点、后五年全面推进见成效的设想,分两阶段推进实施:第一阶段:到2015年,重大生态建设工程加快实施,重点生态区生态功能得到提升,森林覆盖率达到11.86%,退化草原得到有效治理;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比2010年降低30%,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4,重要江河湖泊水功能区水质达标率达到65%以上;重点流域水质按功能区标准达标,城市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显著增加,生态环境保护与建设取得明显成效;主要节能减排指标达到或控制在国家下达的

7、指标内,资源利用水平提高,建成国家循环经济示范区;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新进展,资源型产业改造提升取得显著成效,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10%以上,三次产业结构调整到105040左右;扶贫开发攻坚重点突破,城乡居民收入年均增长15%左右,贫困发生率大幅度下降,城镇化率达到40%以上;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实力显著增强。第二阶段:到2020年,全省各类生态系统得到有效保护,生态保护建设和补偿机制基本建立,生态环境质量明显改善,森林覆盖率达到12.58%以上;主体功能区布局基本形成,资源节约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取得重大进展,形成功能多元、结构合理、竞争力强的现代产业体系,可持续发展能力显著增

8、强;人民生活水平明显提高,基本实现城乡和地区间医疗、教育、文化和社会保障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全省贫困人口脱贫致富,城乡居民收入达到西部地区平均水平,试验区建设各项工作成效显著,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三、区域划分依据甘肃发展的战略定位以及全国和全省主体功能区规划,遵循自然规律和经济规律,围绕发挥重要生态安全功能和促进可持续发展,将试验区划分为河西内陆河地区、中部沿黄河地区、甘南高原地区、南部秦巴山地区、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等五大区域。(一)河西内陆河地区该区域包括疏勒河、黑河、石羊河流域及哈尔腾苏干湖水系,涉及酒泉、嘉峪关、张掖(含中牧山丹军马场)、金昌、武威等五市,区域总面积24.6万平方公里,

9、人口约482万人,是我国“两屏三带”青藏高原生态屏障和北方防沙带的关键区域,也是西北草原荒漠化防治区的核心区。以水源涵养、湿地保护、荒漠化防治为重点,加快节水型社会建设,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三大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加强北部防风固沙林体系建设,着力构建河西祁连山内陆河生态安全屏障,建设绿洲节水高效农业示范区、新能源基地和新材料产业基地。(二)中部沿黄河地区该区域是黄河干流在甘肃境内的主要流经地区,包括兰州市、白银市大部分县(区)及临夏州永靖县,面积3.51万平方公里,人口约552万人,是全国“两横三纵”城市化战略格局陆桥通道的重要支点,也是全省产业和人口集聚度最高的核心经济区。以水土流失防治和流域

10、综合治理为重点,建设沿黄河生态走廊,加强水资源保护和大气污染防治,建设国家重要的产业基地和能源资源加工基地、西北交通枢纽和商贸物流中心。(三)甘南高原地区该区域地处青藏高原与黄土高原过渡地带,包括甘南、临夏两州大部分市县,区域面积3.52万平方公里,人口约229万人,是我国青藏高原东端最大的高原湿地和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以水源涵养、草原治理、河湖和湿地保护为重点,优先保护草原、森林和湿地生态系统,构建黄河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建设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加快转变农牧业生产方式,推动生态建设与扶贫开发攻坚相结合,发展与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相适应的民族特色产业。(四)南部秦巴山地区该区域地处长江

11、上游的甘肃“两江一水”地区,包括陇南、天水两市及甘南州部分县,区域面积4.9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602万人,是我国秦巴山生物多样性生态功能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全省最大的天然林区和长江上游水源涵养区。以保护生物多样性、涵养水源为重点,加强水土保持和山洪地质灾害综合防治,优先保护森林、河湖、湿地等生态系统,构建长江上游生态安全屏障。加快实施秦巴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集约发展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壮大生态文化旅游、特色种植及加工等优势产业。(五)陇东陇中黄土高原地区该区域位于泾河、渭河上游,是我国黄土高原丘陵沟壑水土保持生态功能区极具代表性的地区,包括庆阳、平凉、定西三市及白银市会宁县,区域

12、面积5.78万平方公里,人口约700万人。以水土保持和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森林资源保护,巩固和发展退耕还林成果,加强坡耕地改造,促进黄土高原生态屏障建设。推广旱作节水农业技术,加快建设国家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推动革命老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开发,促进城乡协调发展。四、重点任务及机制创新(一)生态安全屏障建设建立完善生态保护与恢复的长效机制,加快建设黄河上游、长江上游、河西内陆河、黄土高原等四大生态安全屏障。1.完善生态保护与恢复机制。继续实施天然林资源保护工程,加强林区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公益林建设和培育后备森林资源。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加快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强基本口粮田和农村水电等

13、清洁能源建设,加大荒山造林补植补造力度,按照国家政策逐步实施重点生态功能区25度以上坡耕地退耕还林。加快三北防护林体系五期工程建设,实施泾河、渭河、元城河流域和兰州北部百万亩防护林基地建设。继续实施退牧还草工程,加快牧区水利建设,巩固完善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实施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规划,加快人工增雨雪体系建设,对冰川、湿地、森林、草原进行抢救性保护,加强河西走廊内陆河区地下水超采治理,维持合理的地下水水位。加快建设甘南湿地自然保护区,加强湿地保护,恢复水源涵养功能。统筹推进黄土高原地区综合治理,推进渭河源区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董志塬区固沟保塬和甘肃东部百万亩土地整治,开展泾河流域综合

14、治理。加大野生动植物、自然保护区、风景名胜区和生物多样性等保护力度。推进新老矿山生态环境恢复治理。推进国有林区改革,加快庆阳国有林场改革试点。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大力发展各类林业合作组织,建立林业合作经营机制,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理顺中牧山丹军马场管理体制。2.建立重点流域生态综合治理机制。实施敦煌水资源合理利用与生态保护工程,加强疏勒河中下游生态保护与修复。实施黑河流域综合治理,加强水资源统一管理和调度,推进张掖黑河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级生态市和全国生态文明试点市建设。加快推进张掖、陇南水生态文明城市试点建设,实施石羊河流域重点治理和防沙治沙及生态恢复规划,通过灌区节水改造、高效

15、节水灌溉、合理调配水源、工程治沙等措施,促进流域生态恢复。推进甘南黄河重要水源补给生态功能区生态保护与建设,加快刘家峡库区生态环境保护、永靖县刘盐八库区地质灾害综合治理、洮河大夏河流域治理、景电三期调水等工程建设。启动实施甘肃“两江一水”流域区域综合治理规划,加强白龙江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和地质灾害防治。实施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以小流域综合治理为重点,加强坡耕地改造和沟道治理,积极推进封山禁牧和育林育草,提升水土保持生态建设的科技水平,全面推进湖泊生态环境保护工作。整合各类生态治理资源,以县级平台为资金整合主体,统筹使用各种生态建设资金,在建设任务、资金整合、政策扶持和工作管理等方面不断创新

16、,探索建立流域综合治理机制。3.理顺环境污染综合防治机制。实施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和入河污染物总量双控制,合理控制能源消费总量,严格控制高耗能、高排放行业低水平建设,坚决淘汰落后产能。加大节能减排力度,抓好工业、建筑、交通运输、公共机构等重点领域节能,大力发展绿色建筑,推广高效节能技术和产品。积极推进以污染减排为重点的重大环境保护项目建设,加快黄河兰州、白银段水环境保护和综合治理,着力推进渭河、泾河等支流水污染治理。划定饮用水水源并实行严格保护,确保饮用水安全。推进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危险废物、医疗废物处置等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提高污水处理率和垃圾无害化处理率。建立区域大气污染联防联控机制,加

17、快兰州、白银、金昌等城市大气污染治理,推进火电、钢铁、有色、化工等行业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颗粒物治理,强化脱硫脱硝除尘设施稳定运行,加大机动车尾气治理力度,切实加强重点区域重金属污染防治。开展农村环境综合整治,推进农村生活污水处理和垃圾分类收集及无害化处理,综合治理土壤污染,防治农药、化肥、农膜等面源污染和规模化养殖场污染。加强地热利用勘探开发力度,加快地热利用步伐。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制度,加强环境监测预警和节能减排统计监测,健全节能减排市场化机制和激励约束机制。4.建立健全生态补偿机制。按照谁开发谁保护、谁受益谁补偿的原则,建立资源有偿使用制度和生态补偿机制。加大专项转移支付

18、支持力度,完善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制度。继续推进河西内陆河水量初始水权分配,建立全省用水总量控制管理制度,明确水资源管理控制指标,严格执行规划和建设项目水资源论证制度。深化水权制度改革,探索完善水权转换制度和初级水权交易市场。推进祁连山生态补偿示范区建设。积极探索黑河流域上下游间的补偿机制,引导超载人口有序转移,增强水源涵养生态功能。探索建立横向补偿和市场化补偿机制。(二)环境友好型产业发展按照保护生态环境、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因地制宜探索生态建设与产业协调发展的模式,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优化升级,逐步形成以生态农业为基础、以先进制造业和高技术产业为主导、以现代服务业为支撑的环境友好型产业体系

19、。1.优化产业布局。探索建立产业集聚与布局优化协调机制,引导生产要素向兰白、酒嘉、金武、平庆、张掖、天水等重点开发区域集聚。以兰州新区和白银工业集中区建设为突破口,促进兰(州)白(银)区域经济一体化,支持资源型城市、独立工矿区生态修复和环境治理,积极培育资源综合利用、接续替代产业等多元化产业体系,有序承接东部产业转移,强化西部石油化工、有色冶金工业基地的地位,提升重化工业、新材料新能源、装备制造业、生物医药和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发展水平。酒(泉)嘉(峪关)加快城市资源和各类要素整合,统一规划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以河西新能源基地建设为契机,积极推进能源和资源加工产业融合,大力发展风电、太阳能发电、核

20、能产业及冶金新材料产业,适度发展新能源装备制造业。金(昌)武(威)发挥区域中心城市和大型企业的带动作用,合理布局镍钴生产、稀贵金属提炼加工基地和规模,提高环保准入门槛,不断延伸产业链条,大力发展后续产业,形成镍钴铜精深加工、粉体材料、金属盐化工和稀贵金属新材料等产业链,打造国家重要的新材料基地。张掖围绕构建生态经济区,加快发展新能源、特色农产品加工等优势产业,按照保护性开采的要求,有序发展钨钼产业,推进宜居宜游生态城市建设。平凉、庆阳等陇东地区依托资源优势,拓展煤电、石油等特色产业链条,建设陇东传统能源综合利用基地,积极发展能源化工后续产业。天水以机械制造、电工电器、电子信息为重点,整合资源,

21、优化结构,提升产业发展水平,形成与周边地区相互配套的产业结构,打造西部重要的装备制造业基地。 2.提升能源资源利用水平。调整优化产业结构,增强产业配套能力,通过加强环保节能执法,淘汰落后产能,强化能源、矿产资源综合利用,有效降低能源资源消耗强度。围绕国家石化工业基地和石油储备基地建设,大力推进石化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坚持“以水定产”的原则,加快实施庆阳石化600万吨/年炼油升级改造项目,利用西气东输天然气资源,科学稳妥推进兰州石化乙烷制乙烯技术改造项目相关工作。加快陇东国家重要的传统能源综合利用示范区建设,稳步发展煤制烯烃等煤炭深加工产业,加快建设平凉华泓汇金煤炭深加工升级示范项目,促进煤炭资源

22、就地转化加工。发展绿色矿业,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引领传统矿山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金川、窑街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大幅提高资源综合利用水平。在落实产能等量或减量方案的前提下,支持冶金企业技术改造升级,实施酒钢循环经济和结构调整项目,推进金昌工业固体废物综合利用基地建设,加快金川公司铜材加工、白银公司锌冶炼废渣资源综合利用、兰铝技术改造等项目建设,大力发展镍铜钴等精深加工业。3.大力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充分利用甘肃现有产业基础优势,通过完善要素市场、创新项目机制、扶持龙头企业等措施,重点培育发展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新一代信息技术和高端装备制造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积极推进河西新能源基地

23、建设,在具备送出和消纳条件后,加快建设酒泉风电二期第一批300万千瓦项目,抓好武威、金昌、张掖、白银等光伏发电和风电项目建设,在酒泉、嘉峪关等地开展新能源直供试点工作,积极推进404核能基地建设和核燃料及核能利用,做好核污染治理和预防工作。加快新型有色金属材料、稀土功能材料、新型化工材料等新材料产业化发展,加快金昌国家新材料高技术产业基地、白银有色金属新材料基地建设。以兰州国家生物产业基地为载体,大力发展生物医药、现代中药和生物创新服务领域。加快发展兰州、天水、敦煌软件及信息服务产业,发展壮大天水华天微电子、星火数控机床、长城电工,提升信息技术和先进装备制造业发展水平。加快兰州、金昌、白银等地

24、战略性新兴产业创新创业示范建设。4.积极发展现代服务业。加快推进服务领域各项改革,促进现代服务业与工业化、城镇化有机融合和互动发展。以开展国家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创新机制,拓展服务业新领域,发展新业态,推进服务业规模化、品牌化、网络化经营。加快构建现代物流体系,依托兰州、酒嘉、天水、张掖、平凉等综合运输枢纽以及临夏等民族商贸物流集散中心,建设区域性现代物流和服务外包集聚区,建设支持新疆、西藏发展和面向中亚西亚的区域性物流中心。发展现代金融业,加强地方金融机构和农村金融体系建设,加快推进金融改革创新,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水平,努力改善金融生态环境。加快宽带网络建设,积极推进三网融合,大力

25、发展下一代互联网、物联网,加快发展高技术服务业。加快培育面向区域、行业和中小企业的第三方信息服务,发展面向消费者的新兴电子商务。抓住华夏文明传承创新区建设的机遇,建设一批重点特色文化产业项目,做大做强民族艺术、工艺美术和影视动漫等文化产业。充分发挥风景名胜区、自然保护区、森林公园、湿地公园等自然与文化旅游资源优势,加强旅游基础设施建设,完善景区内外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大力发展红色旅游、民族风情旅游和生态旅游,打造精品景区和旅游线路,重点支持丝绸之路、敦煌、麦积山、黄河风情带等精品旅游线路和夏河拉卜楞寺、和政古生物化石等一批精品旅游景区建设,积极推进南梁、会宁、高台等红色旅游发展,加快白龙江

26、、小陇山、祁连山和子午岭等林区森林生态旅游发展,支持敦煌鸣沙山月牙泉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景区创建国家5A级旅游景区,支持崆峒山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等重点景区研究申报世界自然文化遗产。5.加快发展循环经济。积极推进甘肃国家级循环经济示范区建设,重点推进金昌经济技术开发区、白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陇西经济开发区、华亭工业园区、武威黄羊镇工业园区等循环化改造示范试点,实现园区节能、节水、节地、节材、能量梯级利用和资源循环利用,打造产业特色鲜明、资源高效循环、园区辐射带动的园区循环经济模式。重点培育以金川公司、酒钢公司、白银公司等龙头企业为代表的百户示范企业。将循环经济指标纳入新型工业化统计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27、,完善循环经济政策支撑体系和发展促进机制,强化循环经济实地监督检查和评价考核工作。积极创建“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企业,培育一批资源产出效率高、污染物排放少、企业效益好、创新能力强的先进典型,形成两型发展模式。6.发展绿色矿业。在资源相对富集,矿山分布相对集中,矿业发展水平总体较高,矿业秩序良好,管理创新能力强的地区,择优建设绿色矿业发展示范区,集中连片推进绿色矿业建设,努力将示范区建设成布局合理、集约高效、生态优良、矿地和谐、区域经济良性发展的绿色矿业建设先行区,通过典型示范和辐射带动,引领传统矿业转型升级。加快推进金川、窑街矿产资源综合利用示范基地建设,大幅提高铜镍矿、煤矿及共伴生油页矿

28、等资源开发利用效率和水平,显著增加资源供给能力,将其建设成为我国重要的工业原材料生产基地,促进地方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发展优势。(三)推进扶贫攻坚和城乡协调发展加强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扶贫攻坚,夯实农业和农村发展基础,合理配置城乡基本公共服务资源,探索建立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一体化发展的体制机制,有效解决重点生态功能区和贫困地区的发展问题。1.实施扶贫开发攻坚。探索集中攻坚和整体推进的扶贫开发机制,加快甘南、临夏、定西、陇南两州两市扶贫攻坚,全面实施秦巴山片区、六盘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全面落实支持藏区发展的各项政策,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加快发展。加大易地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力度,加大资金投

29、入,加快配套基础设施建设。深入持久开展“联村联户”行动,发展绿色富民产业,探索扶贫开发的多种模式,加大产业扶贫、教育扶贫、就业促进等扶贫开发力度。实施游牧民定居工程,健全对征地农牧民的合理补偿机制,创建生态建设与保护岗位,有序引导当地贫困农牧民加入森林、草原保护队伍。加强少数民族地区、贫困地区基础教育和职业教育工作力度。加大对藏区教育的支持力度,进一步改善办学条件,加快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加强职业院校基础能力建设,培养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应用技术和技能人才。继续实施“阳光工程”、“雨露计划”、“西部农民创业促进工程”、“职业教育和培训转移就业工程”等工程,加快推进面向“两后生”(城乡未继续

30、升学的应届初高中毕业生)的职业教育和职业技能培训,全面提高劳动力人口素质、就业技能和环保意识,促进共同富裕。鼓励生态脆弱地区与重点开发区域合作建立“飞地经济”,实现共同发展。2.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和特色农产品加工业。河西地区大力发展高效节水农业和设施农业,推广应用高效节水技术,加快灌区节水改造,启动实施河西走廊高效节水灌溉示范项目;大力发展酿酒、肉奶加工等农产品加工业,建设玉米制种基地,发展专用马铃薯、脱水蔬菜和酿酒原料,培育发展沙产业,利用非耕地发展设施农业。中部沿黄地区大力发展节水灌溉农业、优质高效农业,加快建设沿黄灌区粮食基地,稳定粮、油、肉、蛋等农产品生产,打造高原夏菜等优势品牌,提高农

31、产品加工和供给保障能力。陇东陇中地区依托坡耕地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加快发展特色旱作农业,大力推广双垄沟播地膜覆盖技术和集雨灌溉农业产业化模式,建设旱作农业综合开发示范区,建设特色林果产业基地,加快玉米、马铃薯、草食畜牧业、中药材、花卉等特色产业发展。南部秦巴山地区重点发展特色经济林果、中药材、食用菌等林下产业和特色产品精深加工业。甘南临夏地区加快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积极建设草原畜牧业可持续发展示范区,加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大力发展现代生态畜牧业和草食畜加工业,建设清真食品和民族用品生产基地。加大对现代农业建设的投入力度,对农业综合开发项目探索试行先建后补、民办公助政策。完善农村土地、林地、草原承

32、包经营制度,加快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和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推进土地、林地集约和适度规模开发。大力培育种养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家庭农场等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推动农业经营体制和机制创新。大力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扶持一批大型龙头企业,提升农业产业化水平,提高农业附加值和经济效益。3.提升城镇化水平。坚持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优化城市布局,拓展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城镇市政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提升城镇化质量和水平。发挥兰州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支持老城区改造提升和兰州新区建设,加快建设白银、定西、临夏等环兰州城市群,把兰州建设成为西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之一。以资源开发和产业配套为纽带,大力发展

33、天水、平凉、庆阳等东部城市,加快城市建设步伐,科学规划各城市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全面提升经济实力和现代化水平。以战略通道和向西开放平台为依托,加快发展酒嘉、张掖、金武等河西走廊城市,建设绿色经济带和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大力发展县域经济,推进扩权强县试点改革,引导科技、人才、资金等各类生产要素向县域经济流动,培育发展一批经济强县。大力发展一批基础条件较好、发展潜力较大的中心镇,适当扩大人口规模和容量,有序推动小城镇发展。 4.加快建设美丽乡村。加强县、乡、村新农村建设规划,在有条件的地方实施水、电、路、气、房和优美生态环境等 “六到农家”工程,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强农田水利建设,完善建设和管

34、理机制,在水土资源允许条件下新建和改扩建一批灌区,完善农村小微型水利设施。全面完成农村饮水安全建设规划,有条件的地方推进城市供水管网向农村延伸,并配套建设排水设施。加强农村电气化和供电电网建设改造,推广小水电、小风电、太阳能、秸秆气化等可再生能源,因地制宜推进农村沼气建设。加快通乡通村公路建设,提高通达通畅率和管理养护水平,到2020年所有具备条件的建制村通沥青(水泥)路。突出地域文化和农村特色,科学编制乡镇村庄规划,优化农村居民点布局,加快实施农村危房改造工程和配套建设。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型小流域建设,加快农村改水、改厨、改厕、改圈,因地制宜建设生活污水和垃圾集中处理设施,加强村旁、路旁、宅旁

35、、水旁绿化,不断美化人居环境。5.创新城乡协调发展机制。实施好兰州、金昌、嘉峪关三市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方案,逐步扩大改革试验范围。统筹城乡发展规划,促进城乡基础设施、公共服务、社会管理一体化。严格规范城乡建设用地增减挂钩,统筹推进城乡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小城镇、中心村和农村居民社区建设,强化公共服务和居住功能。积极推进城乡教育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进一步完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加快义务教育学校标准化建设,建立城乡学校之间资源共建共享和交流援助机制。积极推进城乡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均等化,促进城市医疗卫生资源向县乡延伸,实现医疗卫生资源共享。大力发展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巩固提高新型农村社会养

36、老保险制度覆盖水平,推进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和城镇居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合并实施,整合城乡基本养老保险。在理顺管理职责的基础上,逐步整合城镇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做好城乡基本医疗保险制度衔接工作。健全城乡特殊群体的社会保障机制。继续改革户籍管理制度,落实放宽中小城市和小城镇落户条件的配套政策,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中小城市、建制镇转移,逐步缩小在教育、就业服务、住房保障、社会保障等方面与城镇居民的差距。(四)加强支撑能力建设加大资金投入力度,创新基础设施投融资体制机制,大力改善交通、水利等基础设施,提高支撑保障能力。1.加快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积极推进兰渝、兰新第二双线等干

37、线铁路建设,推进银西铁路、兰州至合作铁路、干武二线、包兰线扩能改造等项目前期工作,争取早日开工,打通对外连接的通道。积极推进国家高速公路甘肃境内段建设,加强国省干线改造建设,加大对国省干线公路和农村公路建设的投入力度,优先支持老少边穷地区改造提升区域干线路网。进一步拓展民航运输网络规模,加快兰州中川机场二期扩建、夏河机场和成州机场建设,完善现有机场配套设施。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完善交通建设投融资机制和运行管理体制,支持民间资本参与铁路项目建设和客货运输服务。2.大力改善水利保障条件。加快在建水利工程建设,启动实施引洮济合、引洮供水二期、引哈济党工程,推动天水、临夏等重点中小城市及陇东能源基地供

38、水保障工程建设,积极推进甘宁中部生态移民供水及其他区域水源地建设工程前期工作,深入论证白龙江引水工程的可行性,加快南水北调西线前期工作。实施黄河干流甘肃段综合治理,加强中小河流重点河段治理、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和山洪灾害防治,提高洪水防御能力。全面建设节水型社会,加大农业、工业、生活节水力度,发展高效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和效益,研究探索水权有偿转让制度,优化调整用水结构,缓解水资源瓶颈制约。创新水利发展机制,落实支持政策,积极搭建水利投融资平台,多渠道筹集建设资金,加大水利资金投入力度。切实落实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三同时”制度,遏制人为新增水土流失。实施最严格的水资源管理制度,深化水利工

39、程管理体制改革,推进小型水利工程产权制度改革,建立健全基层水利服务体系,推进水资源有偿使用和水价改革。3.积极推进通信、能源通道建设。加强综合信息基础设施建设,加快网络升级改造和信息技术创新,提高农村和边远地区的信息网络普及水平,基本实现行政村通宽带和已通电的自然村通电话。实施电子政务提升工程和“三农”信息服务工程,建设完善国土资源、气象、森林、水资源生态环境保护信息系统。扶持能源消耗、污染排放等方面的监测监控网络体系建设,促进物联网技术在循环经济、生态环境监控等重点领域的示范应用和推广。加快疆煤外运和陇东煤炭外送通道建设,大力发展天然气管网,建设西气东输三线、四线工程,加快兰州至定西等输气管

40、道和重点城镇天然气利用支线管道建设。优化调整电源点布局和电网结构,研究论证酒泉湖南800KV等特高压直流通道,推进甘肃电力外送。(五)扩大对内对外开放统筹国内国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形成有利于转型发展的“引进来”和“走出去”体制机制,不断拓展对外开放的深度和广度,提升对内对外开放水平。1.加强区域互动合作。加强与东中部地区的合作,在基础设施、生态建设、环境保护、特色现代农业、资源开发利用、先进装备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等领域开展互动合作和项目对接,支持各类生产要素在更大范围流动配置,形成合理的区域间产业分工格局。加强各类招商引资、投资贸易展会等平台建设,高起点引进和培育一批大企业大集团,促进企业改

41、造升级和产业集聚发展。依托亚欧大陆桥等战略通道,加快兰州西宁、关中天水、陕甘宁等跨省经济区建设,加强与成渝、呼包银榆等经济区的合作发展,提升与西藏、新疆发展合作的水平,构筑区域合作新格局。健全合作利益共享机制,有效发挥区域性合作组织作用。 2.积极承接产业转移。按照市场导向、优势互补、生态环保、集中布局的原则,有序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创新产业承接机制,营造有利于承接产业转移的体制环境。把承接产业转移与调整优化自身产业结构、加快转型发展结合起来,延伸产业链条,提升自主创新能力,有力促进生态安全屏障综合试验区建设。统筹规划开发区建设,把开发区作为承接产业转移的重要载体和平台,加快兰白经济区承接产业

42、转移示范区建设,提高承接产业转移能力,进一步完善投资环境,探索承接产业转移新模式和区域合作新途径。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经济技术开发区建设,支持符合条件的开发区按程序申请适当扩区、升级、调整区位,与东部地区共建开发区。加强企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主动为产业转移企业和项目提供服务,支持开展科技创新和产业延伸工作。3.加快向西开放。发挥地处丝绸之路和陇海兰新经济带的承东启西区位优势,加快建设国家向西开放的大通道,打造兰白、酒嘉等开放型经济战略高地,推动甘肃面向中亚、西亚乃至欧洲扩大开放。支持符合条件的地区按程序申请设立综合保税区等海关特殊监管区域,培育形成一批生产加工基地、服务外包基地以及国际中转

43、、国际配送中心。加强生态文化旅游、商贸以及民族用品、清真食品等领域的交流合作,建成国际性区域物流中心和国际生态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加快实施“走出去”战略,发挥甘肃地质勘探、节能节水、新能源、工程建筑领域等优势,采取工程项目总承包等方式,支持优势骨干企业在境外开展原材料和资源合作,支持符合条件的境内企业根据国家发展战略及自身发展需要,采用直接方式到境外发行股票并在境外上市,充分利用境内外两个市场、两种资源,不断提高自身竞争力,实现做大做强。探索在新兴市场国家建立境外经贸合作区。五、扶持政策(一)财税政策。中央财政加大转移支付力度,支持甘肃省加强生态建设和环境保护。甘肃省要按照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

44、资金管理办法,创新管理机制,明确资金用途,把重点生态功能区建设任务落实情况、县域生态环境质量考核结果与资金拨付挂钩,确保转移支付资金发挥实效。统筹规划生态环境保护任务,在遵循各项资金使用管理规定的前提下,以县为单位统筹使用生态建设资金,发挥资金投入的整体效益。根据国家税收相关法律法规,对企业固定资产实行加速折旧。甘肃省要加强环境保护投入,保证全社会环保投资占国内生产总值(GDP)一定比例,逐渐增加环保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二)投资政策。逐步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提高国家各类专项建设资金投入比重。国家现有投资渠道支持黄河上游重要水源补给区与生态综合治理、祁连山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长江上游“两江一水”流

45、域生态保护与综合治理、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等建设。中央安排的公益性建设项目,取消县以下(含县)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市(州)级配套资金。支持符合条件的项目按程序申报国际金融组织和外国政府贷款。实行有利于试验区生态建设的投资政策,逐步提高水土流失治理、天然林保护、退耕还林、退牧还草、三北防护林、牧区水利、农村水利等重点生态建设工程投资标准。(三)产业政策。国家优先布局战略性新兴产业项目,对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部地区鼓励类产业的特色产业项目,在土地供给、贷款贴息和投资补助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认真落实相关税收政策。鼓励设立战略性新兴产业创业投资基金、产业投资基金,加大企业技术改造和产业结构调整专项资金对优势产业的支持力度。将试验区确定为西电东送省份,加快配套调峰电源布局建设,启动特高压直流外送通道建设,实现风电火电打捆外送,加大利用周边省份火电输出通道外送电规模。切实加大生态环境保护力度,严格执行环境影响评价制度。相关区域发展规划和重大生态工程应开展环境影响评价,确保专项规划和项目实施有利于改善生态环境。(四)金融政策。支持金融改革创新,积极引导银行、证券、保险、期货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