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防系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营养_第1页
预防系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营养_第2页
预防系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营养_第3页
预防系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营养_第4页
预防系绪论生长发育儿童保健营养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午好! 济南市中心医院 儿科 副主任医师 彭惠 儿科学 绪论 儿科学范围和任务研究对象:自胎儿至青春期的儿童研究内容:儿童的生长发育 儿童时期的疾病 各种疾病的预防 各种疾病的康复不断向三级学科细化发展:内分泌专业 新生儿医学、围生期医学、儿童保健医学 儿科学特点解剖:体格生长发育的进展、 熟悉各年龄段的生长发育规律功能:各系统器官功能逐渐发育成熟 各年龄段的生理生化值及功能变化特点病理:儿童与成人、不同年龄儿童之间较大差异免疫:小年龄儿童免疫功能尚不成熟心理和行为:儿童时期为基础阶段、可塑性强儿童疾病种类:与成人之间、不同年龄之间差异较大临床表现:可能无明显定位症状和体征、病情发展快诊断:

2、详细倾听家长描述、全面准确的体格检查 发病年龄、季节及流行病学史 不同年龄检验正常值不同治疗:综合治疗 主要疾病 、并发症,药物、护理、液体疗法预后:来势凶猛、恢复也快,注重早期诊断和治疗预防:预防接种、成人疾病的儿童期预防 小儿年龄分期胎儿期:受精卵形成到出生为止,共40周新生儿期:胎儿娩出脐带结扎至28天之前婴儿期:出生至1周岁前幼儿期:1至3周岁前学龄前期:3周岁至6-7岁入小学前学龄期:入小学至青春期前青春期: 10-20岁 女孩比男孩开始及结束均早2年 不同年龄阶段不同的的规律性 生长发育 生长发育规律连续的、有阶段性的过程: 生后第1年及青春期两个生长高峰各系统、器官生长发育不平衡

3、: 神经系统发育较早,生殖系统发育较晚生长发育的个体差异: 受遗传、环境等影响存在个体差异,生长“轨道”不同生长发育的一般规律:由上到下、由近到远、由粗到细、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影响生长发育的因素遗传因素:父母双方的遗传因素决定小儿生长发育的轨道 遗传代谢性疾病、内分泌障碍及染色体畸形等环境因素: 1、营养:是生长发育的物质基础 2、疾病:疾病对生长发育的阻挠作用明显 3、母亲情况:宫内发育受孕母生活环境、营养、情 绪、疾病等的影响。 4、家庭和社会环境:良好的居住环境、良好的生活 习惯、完善的医疗保健等都会促进小儿的生长发育。遗传+环境 生长发育水平体格生长体格生长常用指标: 体重、

4、身高(长)、坐高(顶臀长)、头围、胸 围、上臂围、皮下脂肪出生至青春前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1、体重的增长 第一周生理性体重下降 第一年生长高峰 随年龄的增加,体重增长逐渐减缓 2、身材的增长: 身长、身高:3岁以下仰卧位测、3岁以上立位测 顶臀长、坐高:3岁以下卧位、3岁以上测 指距:与身长的比例 3、头围的增长: 出生 33-34cm 1岁46cm 2岁48cm 连续测量比一次测量更重要 4、胸围的增长: 出生时略小于头围,1岁左右头围约等于胸围 5、上臂围的增长: 测量上臂围来可用来筛查1-5岁小儿的营养状况。 6、皮下脂肪: 皮脂厚度,部位: 腹壁皮下脂肪和背部皮下脂肪 7、身体比例与匀

5、称性: 1) 头与身长比例 新生儿1/4 到成人1/8 2)体型匀称 体型生长的比例 3)身材匀称 坐高与身高的比例 4)指距与身高 正常略小于身高青春期的体格生长规律: 出生后的第二个生长高峰,男孩晚于女孩2年 一般情况下,男孩15岁骨龄,女孩13岁骨龄时,可达其终身高的95% 生长高峰提前者身高的停止生长较早( 性早熟) 体格生长评价:(一)资料分析与表示方法 1、统计学表示方法 :均值离差法、百分位数法 标准差的离差法(SDS)、中位数法 2、界值点的选择:均值2SD、P3-P97、 2 3、测量值的表示:生长曲线 4、评价结果表示:等级划分(二)体格生长评价 1、发育水平 2、生长速度

6、:生长曲线、生长轨道、个体 差异 3、匀称程度与体格生长有关的其他系统的发育骨骼:1、头颅骨: 后囟门出生时已闭合或很小,最迟6-8周闭合, 前囟门出生时1-2cm,最迟2岁闭合。2、脊柱:1岁内脊柱生长快于四肢,3个生理弯曲形成3、长骨:当骨骺与骨干融合时,标志长骨停止生长 腕部骨化中心10个(年龄+1)、骨龄牙齿:乳牙20 生后4-10月开始萌出, 恒牙28-32 6岁左右第一颗恒牙(6龄牙)生殖系统 神经心理发育神经系统的发育: 神经系统发育领先其他系统,出生时脑重已 达成人25%,神经细胞数目已接近成人。感知觉的发育: 1、视感知发育:2个月起可协调注视物体 2、听感知发育:生后3-7

7、日听觉良好,与儿童的 语言发育直接相关 3、味觉和嗅觉的发育 : 味觉4-5个月味觉发育关键期 嗅觉出生时已基本成熟 4、皮肤感觉的发育 包括触觉、痛觉、温度觉、深感觉运动的发育 1、平衡与大运动 二抬四翻六会坐七滚八爬周会走 2、细动作 捏 敲 拾物 撕纸 涂画 语言的发育: 发音 理解 表达心理活动的发育: 1、早期的社会行为 2、注意的发展 3、记忆的发展 4、思维的发展 5、想象的发展 6、情绪、情感的发展 7、个性和性格的发展 儿童神经心理发育的评价能力测验: 1、筛查性测验 丹佛发育筛查法,绘人测试,图片词汇测试 2、诊断测验 Gesell发育量表,Bayley婴儿发育量表, St

8、andford-Binet智能量表等适应性行为测试 发育行为与心理异常儿童发育与行为的概念儿童行为问题 1、屏气发作 2、吮拇指癖、咬指甲癖 3、遗尿症 4、儿童擦腿综合征 5、注意缺陷多动障碍 6、孤独症谱系障碍 7、睡眠障碍学习障碍 儿童保健各年龄儿童的保健重点胎儿期及围生期: 1、预防遗传及先天性疾病 2、保证充足营养 3、预防感染 4、良好的生活环境 5、加强高危监护 新生儿期: 1、出生时的护理 口腔清理 消毒结扎 筛查 2、新生儿居家保健 喂养 情感交流 预防接种 婴儿期 喂养、辅食添加、 体检、 户外活动 、感知刺激、计划免疫幼儿期 社会心理发育最迅速的时期 语言交流、培养良好习

9、惯、预防意外学龄前期 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加强教育、培养良好生活、学习习惯 和心理素质学龄期及青春期 学习习惯、素质教育、充足营养、法制规则教育、意外事故 防范、心理教育等 儿童保健的具体措施护理:居室、衣着等营养:母乳喂养、辅食添加、进食行为培养计划免疫:免疫程序儿童心理卫生: 1、习惯的培养:睡眠 进食 排便 卫生 2、社会适应性的培养 3、父母和家庭对儿童心理健康的作用定期健康检查:新生儿访视 儿童保健门诊体格锻炼意外事故预防 营养和营养障碍疾病儿童营养基础营养素与膳食营养素参考摄入量(DRIs): 1)平均需要量(EAR):50% 2)推荐摄入量(RNI):97%-98% 3)适宜摄入

10、量(AI):可能高于RNI 4)可耐受最高摄入量(UI):毒副作用危险性营养素(nutrients):能量、宏量营养素、微量营 养素、其他膳食成分(一)儿童能量代谢 儿童能量消耗包括基础代谢率、食物热力作 用、生长、活动和排泄5个方面。(二)宏量营养素 蛋白质:优质蛋白质、蛋白质互补 脂类 :第二供能营养素、必需脂肪酸 碳水化合物:供能的主要来源 (三)微量营养素 1、矿物质: 常量元素:含量大于体重的0.01% ,钙磷钾钠等 微量元素:含量小于0.01%,铁碘锌是全球最主 要的微量元素缺乏症 2、维生素:脂溶性和水溶性两大类 维生素A、D、C、B1最易缺乏(四)其他膳食分: 1、膳食纤维 2

11、、水消化系统功能发育与营养关系(一)消化酶的成熟与宏量营养素的消化吸收 1、蛋白质:消化能力较好但小肠上皮细胞渗透性高 2、脂肪:胃脂肪酶发育较好而胰脂肪酶差 3、碳水化合物:胰淀粉酶发育差(二)进食技能的发育 1、食物接受的模式发展:学习和经历 2、挤压反射:出生3-4个月时,保护性反射 3、咀嚼:学习敏感期在4-6个月时 适宜刺激、发育完善有利于牙齿、语言发育 婴儿喂养方法母乳喂养:(一)人乳的特点 1、营养丰富:注意维生素D及K含量低 2、生物作用:有利于酶发挥作用、含有免疫 成分、生长调节因子 3、其他:经济方便,婴儿心理健康,加快产 妇产后恢复(二)人乳的成分变化 1、各期人乳成分:

12、初乳 过渡乳 成熟乳 2、哺乳过程乳汁成分变化:每次哺乳过程 3、乳量: (三)建立良好的母乳喂养方法 1、产前准备 2、乳头保健 3、尽早开奶 按需哺乳 4、促进乳房分泌 5、正确的哺乳技巧 6、乳母心情愉快(四)不宜哺乳的情况 HIV 、严重疾病 部分母乳喂养 1、补授法:缺多少补多少 2、代授法: 4-6个月逐渐开始人工喂养 (一)兽乳的特点: (二)牛乳的改造: 1、配方奶粉 2、全牛乳的家庭改造 (三)奶量摄入估计:配方奶粉20g/kg.d (四)正确喂哺技巧 婴儿食物转换 转乳期:出生时纯乳类 固体食物转换(一)不同喂养方式婴儿的食物转换(二)转乳期食物(辅食):泥状食物 注意事项、添加时间、引入原则 婴儿食物转换(三)婴儿期常出现的问题 1、溢乳:过度喂养,解剖特点(胃食管反流) 吞入气体过多 2、食物引入时间和方法不当: 过早引入、过晚引入、缺乏咀嚼锻炼 3、能量及营养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