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教制度何去何从_第1页
劳教制度何去何从_第2页
劳教制度何去何从_第3页
劳教制度何去何从_第4页
劳教制度何去何从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劳教制度何去何从?劳教制度何去何从?8月14日,来自北京、广东、河南、湖南、山东等十个省市的10位律师,联名致信司法部和公安部,建议针对劳教制度聆询制度空泛、决定和审批机密化、律师会见难、年龄无上限等五大弊病进展调整和标准。这种通过联名上书的形式要求对劳动教养制度进展改革的呼声已经不是第一次出现了。早在2022年12月4日即全国法制宣传日,以茅于轼、贺卫方为代表的69位国内知名学者就曾向全国人大提交公民建议,要求启动对劳动教养制度的违宪审查。十律师上书事件再次引起了人们对劳教制度的反思和对劳教制度的存废等问题的深层次追问。存废之争合法性一直是劳教制度最大软肋。北京大学法学院姜明安教授指出,这个

2、问题导致劳教制度从设立之日起质疑声就没有连续过。尤其是在?立法法?公布后。姜明安解释说,有关劳教制度的两个法律文件诞生于1957年和1979年,虽然经过全国人大常委会批准,但从立法程序和内容来看,并不符合法律的本质和形式要件。而目前作为劳教主要根据的是?劳动教养试行方法?,这是国务院转发的公安部于1982年1月制定的文件,只能视为部门规章。我国?宪法?第37条规定: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进犯。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制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人身自由,制止非法搜寻公民的身体。这意味着劳教制度与宪法的规定直接冲突。2000

3、年3月15日,?立法法?公布。这部法律规定,对公民政治权利的剥夺、限制人身自由的强迫措施和处分,只能制定法律。但可限制人身自由达4年的劳教制度,主要根据是?劳动教养试行方法?这个部门规章,而不是全国人大常委会制定的法律。从剥夺人身自由的程度来看,劳教人员受到的处分,甚至比刑罚处分中的管制、拘役及短期有期徒刑还要严厉,以致于出现有人宁愿被判刑也不愿被劳教的现象。姜明安教授说。劳教制度的合法性缺失和实际操作过程中的屡屡失范问题的结合,使劳教制度始终难以摆脱媒体和社会公众的口诛笔伐,改革或废除这一制度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作为第十届和第十一届全国人大代表,重庆大学法学院院长陈忠林记得,在2022年的两

4、会上,在要求改革或者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议案上签字的全国人大代表到达420名,超过全部人数的非常之一。在于建嵘看来,劳教制度并没有存在的必要。他说,我国刑事处分制度本身就包含了管制、拘役等细微惩罚,还有?治安处分法?惩办细微违法行为,没有必要将劳教制度改造成轻罪制度、独立于刑罚与行政处分之外,也没有必要为其建立一套独立的审批程序并成立独立的审批机构。即使确实希望建立轻罪制度,也可以另起炉灶,改造劳教制度只会使其背上原罪。储魁植教授还从刑法的角度对保存劳动教养制度进展了分析。储魁植认为,在治安管理中,存在所谓中间地带,即劳教对象的违法犯罪行为是刑法边缘行为亚犯罪行为或准犯罪行为,按照?刑法?不够定

5、罪,按照?治安管理处分条例?进展处分又显得过轻。劳教措施符合世界各国主张轻刑犯不判刑的立法趋势。因此,在我国,治安管理处分劳动教养刑罚是国家遏制违法犯罪的三级制裁体系。治安管理处分和刑罚之外尚有两块地属于劳动教养:其一是屡次违背治安管理处分条例,屡教(罚)不改,治安管理处分缺乏以惩戒,刑法上又没有相应罪名。其二是刑法边缘行为,即形式符合某一罪名但构不成刑法上的罪。论文联盟不过,即使是认为应当保存劳教制度的学者,也都认为应当通过立法的形式对劳教制度进展改革,改革的核心问题即赋予这一制度的合法性基矗立法困境在社会各界的千呼万唤中,对劳教制度改革的立法终于在2022年正式启动。2022年2月,第十届

6、全国人大常委会宣布,用以取代劳教制度的?违法行为矫治法?已列入当年立法方案。该法由全国人大法工委起草,方案于当年4月上会审议。当时曾参与立法讨论的姜明安教授介绍,相比劳教制度,讨论中的违法行为矫治制度的性质、决定程序和执行方法,都更加合理、合法。譬如,针对劳教审批权由公安机关一家掌握,缺乏有效监督和制约的问题,矫治法草案增加了被劳教人员的申辩权。被公安机关决定劳教的人员,假如对决定不服可以申辩,可以到法院申诉,由法院裁决劳教决定是否有效。同时,该草案还规定,当事人可以请律师来辩护,还可以申请听证。不难看出,如此一来矫治法草案下劳教的决定程序准司法化了,将劳教制度的决定权交给法院,希望借此有效地

7、防止出现随意扩大劳教适用范围的不当现象。对于长久以来被人们诟病的劳教期限和劳动教养对象随意扩大问题,矫治法草案均给予了限制。矫治时间被限制为半年到一年半,最长不超过一年半。而劳教时间最长可达四年。矫治对象那么严格限制在法定范围内,防止出现随意扩大劳动教养适用范同的不当现象。另外,在执行方式上,那么转变为半开放。司法部研究室主任王公义介绍说,按照当时的矫治法草案,管理违法行为矫治的场所,是半开放和开放式的。半开放,是指在矫治场所内部开放,对外不开放。矫治对象在场所内可以自由活动,但不能分开。开放式,那么是指矫治对象周末可以回家,平时也可以请假回家。一旦改革后,所有的违法行为矫治场所都将没有铁窗、

8、铁门,实行人性化的管理。王公义说。然而,几次会议后,曾经参与矫治法草案的立法者们均感受到了阻力。草案搁置了。2022年4月,?违法行为矫治法?未能如期上会审议。类似情节在2022年重演。是年3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副主任李飞表示,?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法?的起草工作开展了几年,已列入当年的立法工作方案。该法是对劳动教养制度的改革和标准,在总结了理论经历之后,按照中国参加的有关国际公约、结合实际情况制定的一部法律,还在起草和修改的过程中。进度会加快,也列入了我国司法改革的日程中去。李飞说。然而,原定这一年4月草案上会的方案照旧没有实现。事实上,在2022年之后的每次两会期间,均有多名全国人大代表提

9、出相关议案,仅陈忠林教授一人就连续九年提交改革劳教制度的议案,然而一直没有下文。?违法行为矫治法?被搁置的原因很多。姜明安教授对记者说,这部法律草案最核心的局部是将劳动教养的决定权交给法院。这样一来,公安部门有不同意见。他们的意见是,目前正处于群体性事件多发期,假如将劳教权移交法院,有可能对维稳不利。而目前的劳动教养程序上比拟快,理论中,县级公安机关就可以自行决定。陈瑞华认为,在不对中国刑事法律制度和行政法律制度作出全面改革的情况下,所谓的劳动教养立法确实具有相当大的局限性。出路何在尽管立法进程步履蹒跚,但无论是官方还是法学界,都没有放弃对劳教制度出路的探究和考虑。姜明安教授提出四种方案对现行

10、劳教制度进展改造和重构:其一,新瓶装新药;其二,旧瓶装新药;其三,新瓶装旧药;其四,旧瓶装旧药,但改换装药的人。姜明安介绍说,这里所谓的瓶,是指该制度的名称,如仍叫劳动教养制度,还是叫违法行为矫治制度,抑或叫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制度等,以及调整该制度的法的形式,是行政法规还是法律;这里所谓的药,是指相应法所标准的制度的内容,主要有四:其一,劳教或矫治的对象;其二,作出劳教或矫治裁决的程序;其三,劳教或矫治的方式;其四,劳教或矫治对象的救济途径。因此,所谓新瓶装新药就是既改变现行制度的名称,又改造现行制度的内容;所谓旧瓶装新药,就是不改变现行制度的名称,还叫劳动教养制度,但改造现行制度的内容;所谓新

11、瓶装旧药,就是仅改变现行制度的名称,如改称违法行为矫治制度,但不改变现行制度的内容;所谓旧瓶装旧药,但改换装药的人,就是制度的名称和内容都不改变,但改由人大制定法律。你们不是说国务院设定限制人身自由的制度违宪违法吗,我们如今由人大立法,叫?劳动教养法?,不就没有问题了吗?陈瑞华教授那么提出,在废除劳动教养制度的情况下,对中国的刑事处分和行政处分体系进展改造。他认为,应当将一些较为严重的行政违法而目前又适用于劳动教养的行为,纳入刑法之中,作为较为细微的犯罪,使行为人受到诸如管制、罚金甚至短期拘役刑的刑罚。同时,大大减弱这类轻罪的道义后果,如建立有限前科制度,对那些在一定期限内没有施行犯罪的行为人

12、撤销其犯罪前科和劣迹,从而使其更加容易地回归社会。将一些与普通违背治安管理行为区别不大的违法行为,就按照现行行政处分制度加以处理,轻那么处以警告、罚款等,重那么按照行政拘留等方式加以处分。在学者对劳教制度的出路进展剧烈讨论的同时,一场有关劳动教养改革的试点也在兰州、济南、南京、郑州等四个城市悄无声息地展开。南京市劳动教养工作管理局有关负责人在承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这次劳动教养改革试点工作是在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和公安部的部署下进展的。目前试点工作刚刚开场,详细情况不便透露。据理解,早在三年前,公安部就已经着手对劳动教养改革展开课题调研。这次调研的成果会不会在试点工作中表达,不得而知。从目前媒体透露的内容来看,试点开场后,在兰州、济南、南京、郑州等四个城市,劳动教养这一概念被全新的违法行为教育矫治所取代,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委员会取代劳动教养委员会,工作重点在教育和回归社会上,但违法行为教育矫治委员会的办公地点仍设在公安机关。对于这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