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沥青粘层施工方案_第1页
石油沥青粘层施工方案_第2页
石油沥青粘层施工方案_第3页
石油沥青粘层施工方案_第4页
石油沥青粘层施工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石油沥青粘层施工方案目录 TOC o 1-3 h z u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1 一、项目概况1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3 二、施工标准及参数1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4 三、施工人员及主要机械设备1-3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5 4、原材料的选择、检测及技术要求3-4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7 五、施工技术4-5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1 六、安全保障措施 5-12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3 七、质量保证措施

2、13-1 4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4 八、环保措施14-2 1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4 九、文明施工保障措施21-27 HYPERLINK l _Toc451323759 一、项目概况该项目是国省干线六线龙福宫至许林头公路项目的第三标段。主线设计为双向六车道一级公路(也是城市主干道),设计车速60km/h(辅路设计车速30km/h),路基宽度总则路段为60m。路基标准断面60m=4.5m(人非共用板)+1.5m(树池)+7.5m(辅助道路)+1.5m(绿化带)+12m(机动车道)+6.0m(绿化带) )+ 12m(机动车道)+ 1.5m(

3、绿化带)+ 7.5m(辅路) 1.5m(树池)+ 4.5m(人和非共享板)。分隔路基间隔宽度L5.8m:(60+L m ) =15m(预留绿化带)+12.0m(机动车道)+(3.0m+Lm+3.0m)(绿化带)+12.0m(机动车道) )车道)+15m(保留绿化带)。分隔路基间距L5.8m:(60+Lm ) =15m(预留绿化带)+12.0m(机动车道)+3.0m(绿化带)+Lm(分隔路基间距宽度)+3.0m(机动车道)车道)+12.0m(机动车道)+15m(预留绿化带)。沥青层间应撒胶层沥青,本项目胶层沥青采用中凝液态石油沥青AL(M)-3胶层油。二、施工标准及参数公路沥青路面设计规范(JT

4、G D50-2006);JTG D40-2011);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公路水泥混凝土路面施工技术规范( JTG/T F30-2014 );公路路面基层施工技术规范(JTJ 034-2000);公路工程沥青及沥青混合料试验规程( JTG E20-2011 );公路工程水泥及水泥混凝土试验规程(JTJ E30-2005 ) ;公路自然区划标准(JTJ 003-86) ;3 、施工人员及主要机械设备一、粘油管理人员的组织: 项目经理:崔树国项目总工:陈仁开三分部技术负责人丁坤成三分部项目负责人刘文志物资部许鸿烨试验室李晓峰会质量检验林和明工程部魏基武测量部陈阿坤测

5、量员吴金斌路基工程师肖志河资料员王坚和实验员叶兴平采购员李文斌资料员卓美聪2、粘层油的施工和管理人员如下:序列号姓名职称责任职称1崔树国专案经理测试路负责教授级高级工程师2陈仁凯总工程师测试道路技术负责人高级工程师3刘文志三个部门负责人三个部门负责人高级工程师4丁坤城三事业部技术总监分公司技术负责人工程师5魏继武工程部长协调部门和团队助理工程师6丁独雄施工经理负责现场施工安排/7徐宏业机械系系主任安排部署机械/8陈阿坤测量工程师现场测量和放样工程师9卓海鹏测量员负责测量工作助理工程师10林鹤鸣质检员现场质检工程师11王建和信息官质检资料整理助理工程师12刘鹤峰对安全负责现场安全文明施工保安人员

6、3 、粘油工程机械:序列号设备负秤规格数量)评论1沥青经销商SJT5161GLQ12全自动扫地机CLW5110TXSD513洒水器EQ34014垃圾车CQ326024 、原材料的选择、检测及技术要求1.材料选择粘性层油的种类和用量应根据底层的种类通过试喷确定。沥青路面胶层材料规格及用量表低层类型液态沥青乳化沥青规格用量 (L/m)规格用量 (L/m)新沥青层或旧沥青路面AL(R)-3AL(R)-6AL(M)-3AL(M)-60.30.5PC-3PA-30.30.6学士学位AL(M)-3AL(M)-6AL(S)-3AL(S)-60.20.4PC-3PA-30.30.5注:表中用量为液态沥青和乳化

7、沥青的总量,包括稀释剂和水分。乳化沥青中的残渣含量以50%为基准。测试和技术要求粘层沥青采用中凝液态石油沥青AL(M)-3粘层油。其规格和质量应符合下表中的技术要求。道路用液态石油沥青技术要求试点项目单元中等的实验方法阿尔(中)-3粘度C25.5小号0621C60.5小号16-25蒸馏体积225前%30632315前%17360前%600605浮子 (5)小号0631闪点(TOC法)C650633水分含量不超过%0.20612注:表中未列事项严格按照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 F40-2004中有关材料质量要求执行。五、建设方案一、施工方法粘性层沥青采用沥青喷洒器喷洒,喷洒速度和喷洒量应保

8、持稳定。沥青撒布机必须由专业技术工人操作。粘层沥青应均匀撒布,过度喷洒的部位应刮除。施工要点(1)首先对成品石油沥青的技术指标进行抽样检查,只有达到JTG F40-200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规定的要求后,方可用于粘性层施工。(2)面层铺设前喷上粘层油,喷前将下层清洗干净,表面不得有松散杂物。喷涂前基质表面应干燥,结构应覆盖覆盖物,以免污染。(3)常温喷涂粘层沥青。为保证喷涂的均匀性,油嘴应进行预热,并在喷涂前疏通喷嘴。用量应保持稳定,不得有渗漏、条状或积聚现象。喷施不足应予以补充,喷施过多应人工刮除或用细砂人工喷除。喷涂的粘性油必须呈均匀的雾状,均匀地分布在整个路面宽度上的薄层中。喷涂量

9、为0.3-0.6L/m。有风、有雾或下雨时不要喷洒粘性油。施工温度不低于10。喷涂时,粘层油温度4070,纵横重叠宽度15cm。3. 测量项目和保健(1) 检测实测项目质量和容忍度检测方法和频率撒播量(L/m)0.5L/m; 10%每个工作日,每层洒水,每天检查一次分布均匀度制服预测:随时(二)养生与交通管制涂上胶层后,设置标志和障碍物,并派人阻塞交通。在上层建筑施工之前,禁止车辆通行。待胶层沥青完全破乳、水分蒸发或稀释沥青中的稀释剂基本挥发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的施工。六、安全保障措施1)安全生产目标施工期间安全等级必须符合国家标准,不得发生特殊或重大责任安全事故。总则事故死亡率和重伤率为零;

10、每月轻伤事故发生频率小于1.5;隐患整改率100%;排放标准;不因生产等原因对环境造成破坏;没有社会安全事件和刑事案件。2) 安全保障体系为加强安全工作管理,保障安全组织正常运行,促进项目安全工作规范有序开展,确保项目安全目标责任制落实,建立安全生产保障体系。项目是根据项目的工程特点设立的。从思想上、组织上、制度上、技术上、经济上进行综合管理,确保安全管理目标的实现。安全保障系统框图3) 安全保障综合措施一、组织措施建立项目经理部、施工队、班组三级安全生产管理机构。项目经理部设有安全监督部,配备专职安全管理人员;各施工队选拔责任心强、业务素质高的专职安全人员;该团队有兼职安全人员。二、管理措施

11、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全员安全意识和知识水平。根据公路工程施工安全技术规程的有关规定,在开工前制定安全措施和操作规程,并组织相关从业人员学习并严格遵守。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项目管理部落实安全生产岗位责任制,明确各级各类人员应承担的岗位职责,做到各尽其责、各尽其责、齐心协力、狠抓落实。三、奖惩措施与各级施工人员签订安全生产责任书,实行奖惩明确,奖惩重罚。4) 具体安全措施一、机械设备的安全措施机械设备的布置要合理,操作人员要严格遵守安全操作规程,操作前要对设备进行安全检查。车辆应经常检修并保持良好状态,动力机械必须由经考试合格并持证上岗的司机租用。严禁无司机驾驶,严禁酒后驾驶。电气设备的安全措施

12、:电气设备外壳的保护接地、零接或绝缘;指定专人负责电气安全工作;开展用电安全教育,定期检查用电设备。2、土方施工现场设置专人指挥调度,确定机械车辆的合适路线,并设置明显标志,防止相互干扰和碰撞。机械灌装作业应预留安全距离。3、爆破施工 枪手必须经过专业培训并持证上岗。爆炸物的运输、管理、收集和使用,应当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民用爆炸物品管理条例、公路工程建设安全技术规程(JTJ076-95)和爆破安全规程( GBJ722)严格执行。必须严格管理爆破设备,建立进出检验登记制度,确保账目清晰,账目一致。枪手每天要做好消费记录,剩余的当日归还仓库。施工单位和个人不得私取、储存、转让、转售、出借爆破器材。

13、库房内存放的爆破器材,必须严格按照设计容量和存放规范进行存放。严禁在仓库中存放其他物品。对性质相冲突的爆破设备,必须分开配送、运输和存放,不得混用。 运输雷管时,应在车厢地板上采取铺垫措施和固定措施,防止车辆在运输过程中长时间颠簸,造成部分装载的雷管盒散落,散落的雷管相互摩擦并在车内爆炸。在道路上运输爆破器材时,在选择路线和控制车速时应确保安全。通过人口密集场所时,应当提前通知当地公安机关,并通过公安机关指定的路线和时间。 爆破前应设置岗哨,所有人员必须撤离危险区域。各施工队要统一开火时间,统一爆破信号。在村镇附近施工爆破频繁的地区,要与村镇当地政府协调,制定安全防范措施和规程,并请当地领导配

14、合做好安全工作。 用炸药建造大炮时,严禁燃放烟花爆竹,无关人员撤离现场。充填炮孔时,装药量以一次爆破工作量为限,炮孔必须值班爆破。爆破时,记录爆破次数与爆破孔数是否一致。确认枪声15分钟后,爆破人员首先进入现场进行检查,其余施工人员必须等待炮手发出警告信号后才能进入现场。爆破后检查是否有危险情况,清除松散的土石方后方可施工。万一发生盲射,必须向保安人员报告,并及时组织有经验的炮手进行技术处理。 大型爆破和特殊作业必须严格按照技术部门的设计和批准进行。征得有关部门同意后,由设立的现场指挥机构组织人员实施。5) 消防安全一、消防制度:严格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消防条例和公安部门关于建筑工地消防的基本措

15、施,加强对消防工作的领导,设置消防人员现场值班,对员工进行消防知识教育;易爆物品的堆放和存放应与明火区有一定的防火隔离距离;严禁在现场通道堆放物料;配备消防设备,并由专人管理和定期检查;使用安全用电,严格按照有关规定安装和使用电气设备。2. 在平台上放置灭火器和安全设备。6) 应急预案1。目的为贯彻落实“安全第一、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安全方针,根据高危航拍现场环境、设计要求、施工方法等工程特点,开展危险源识别与分析。工作,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提高整个项目部整体应急响应能力的措施和救援方案,确保事故发生时指挥有序,有效保障员工生命安全、企业财产安全,保护生态环境和资源,最大限度减少事故发生损

16、失,特制定本方案。2.应急领导小组施工前成立专门应急领导小组,确保事故发生时应急指挥有序进行。应急领导小组由刘文志任组长,丁坤城任副组长,成员为邱志伟、陈英军、徐宏业、丁独雄、林成义、张宏瑞、曾敏、赵波、肖志和、陈阿坤,李文斌,陈继炎,和建设合作。由单位负责人和保安员组成。三、应急领导小组职责领导各单位应急队伍培训演练,提高应急响应能力。施工现场发生突发事件时,负责救援的人员、设备、车辆、通讯、组织、指挥、协调等。 负责各类应急物资及消防器材、救生器材等应急设备。事故发生时,要赶到现场组织指挥,控制事故扩大和持续发生,及时向上级报告。 负责组织应急救援、疏散、救援和通讯工作。组织应急巡查,确保

17、现场道路畅通。对于高风险的建设项目,联系当地医院,做好抢救准备。4. 应急预案A. 事件报告程序事故发生后,操作人员、班组长、现场负责人、项目部安全主管应逐级报告,联系警方,组织急救。B. 事故报告事故发生后,应逐级上报:总则为现场知晓事故的人员、作业班组、班组安全员、施工单位专职安全员。发生重大事故(包括死亡、重伤、财产损失等重大事故),应当立即向上级领导报告,并在1小时内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三、现场事故应急处理施工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事故主要有:高空坠落、坠物伤人、机械伤人、火灾事故、雷击触电事故、高温中暑等事故。D. 高处坠落及物体撞击事故的应急处理应急救援的基本原则是在现场采取积极措施保护

18、现场,减少对死亡的恐惧,减少痛苦。并根据受伤程度进行抢救。(一)立即将工地医务室通知李先刚。(ii) 必须先止血。(三)伤口渗血:用无菌纱布覆盖伤口,然后包扎。若包扎后仍有大量出血,可加绷带,适当施压止血,或用布胶带止血。(4)当伤口流血呈喷射状或有新鲜血液涌出时,立即用干净的手指按压出血点(近端)的上部,阻断血流,将流血的肢体抬高或抬高。以减少出血量。立即送往医院。 骨折急救(1)肢体骨折可用夹板、木棍、竹竿等固定断骨上下关节,或用伤员身体固定,避免骨折部位移动,从而减轻疼痛,防止损伤恶化。(2)对于伴有大量出血的开放性骨折,应先止血,粘住,并用干净的布盖住伤口,然后送医院治疗。不要将暴露的

19、断骨推回伤口。(iii)怀疑颈椎损伤,使伤员平卧后,用麻袋(或其他替代物)左右旋转情况,直至颈部固定,以免造成截瘫。(四)腰椎骨折,伤员仰卧于平坦硬板上,固定椎体及双下肢,以防瘫痪。移动时要多人配合,保持平稳,不能扭动。 外伤性脑损伤(1)伤员应取仰卧位,以保持气管通畅。如有呕吐,应托住头部,身体侧身,以防窒息。(2)耳鼻有液体流出时,不要用棉花堵住,轻轻擦拭即可,有助于降低颅内压。(3)外伤性脑损伤,病情复杂多变,禁止饮食,应立即送医院诊治。触电事故应急处理当发现有人触电时,应立即断开电源。断开电源的方法如下:(1)高压触电脱离法:触电者若触及高压带电设备,救护人员应迅速切断使触电者带电的开

20、关、刀闸或其他断路设备,或使用适合电压等级的绝缘工具(绝缘手套、穿绝缘鞋、用绝缘棒等方法将触电者与带电设备隔开。在将触电者与高压电源断开之前,现场救护人员不得用手直接接触伤员,在救援过程中,救护人员应注意与周围带电部位保持必要的安全距离,以防触电。(二)低压触电解除方法:如果低压设备触电,救护人员应尽量迅速切断电源,如打开电源开关、刀开关、拔下电源插头等。 ;或使用绝缘工具、干燥的木棍、木板、绝缘绳等绝缘材料释放电击器;也可戴上绝缘手套或站在绝缘垫或干板上进行绝缘救护,使电击器与导体分开。(三)发现者应立即向单位领导和供电局值班调度员报告,明确事故地点、时间、受伤程度和人数;要求值班调度员发出

21、停电令。(4)根据损伤程度决定合适的治疗方法。同时,通过电话等捷径拨打当地120急救中心求救,派人在路口等候,引导救护车赶往事故现场,争取医护人员接手救治. .在医务人员接手救治前,现场人员应及时组织现场抢救。救援方法如下 触电者若意识清醒,应当场让其仰卧,严密观察,不让其站立或行走。触电伤者昏迷时,应当场仰卧,确保呼吸道畅通,并用5秒时间呼叫伤者或拍拍其肩膀判断伤者是否昏迷,禁止摇着伤员的头给伤员打电话。触电后跌倒的伤员应原地仰卧,保持脊椎挺直,不可弯曲;如需搬运,可使用硬模板使伤员背部平躺,使伤员身体处于挺直状态,以免伤到脊椎。处理触电时,还应注意是否有其他损坏,并做相应的处理。如遇局部触

22、电,应尽早对伤员进行清创,将伤口暴露而不是包扎。当因触电而发生内部组织坏死时,必须注射破伤风抗生素。F. 中暑急救中暑者应迅速转移至阴凉处。解开你的衣服,让他仰面躺着,头也不抬。降温:用冷水或50%酒精擦全身,直至皮肤变红,血管扩张,促进散热。降温过程中要加强护理,密切观察体温、血压、心脏情况。当直肠温度降至摄氏38度左右时,应立即停止降温,以防囊肿。及时补充水分和无机盐。鼓励能喝水的人多喝冷水或其他饮料;不能饮水者应给予静脉输液,其中约半数为生理盐水。及时治疗呼吸循环衰竭。转院:当医疗条件不完善时,应及时送往就近医院抢救。G. 其他人身伤害事故的处理发生人身伤害时,如从高处坠落、被坠物撞击、

23、中毒、窒息、机伤:向项目部报告。其他隐患应立即排除,防止救援人员受伤。积极抢救伤员。 做好死者的善后工作,为家属提供抚恤金。H. 应急培训和演练应急组织和方案确定后,建设单位应急组长组织全体应急人员进行应急培训。组长根据相关计划进行演练,对演练效果进行评价,并根据评价结果进行改进。在确认险情和事故处理妥当后,应急小组应当场拍照、绘图,收集证据,留存物证。经业主和监理单位同意,清理场地,恢复生产。单位领导将紧急情况报告现场项目部,组织事故调查处理。事故处理完毕后,应将全部调查材料分别上报业主、监理单位和有关安全管理部门。一、应急通讯如遇紧急情况,应先向项目部报告。项目部将通过电话或传真方式向上级

24、汇报,并采取相应的救援措施。七、质量保证措施1、强化质量意识,完善规章制度,加强质量控制。2、在施工过程中树立“质量是企业的生命”的观点,使员工认识到质量与企业和个人利益的关系,质量工作贯穿施工全过程,深入企业每个人的心中,形成各种程序。自上而下,齐心协力管理自律,使项目质量始终在可控范围内。加强全面质量管理,实施项目分解和目标管理。3、做好技术和质量的公开工作4、技术和质量的公示是施工过程基础管理中不可缺少的重要工作,必须以书面签证的形式予以确认。5、项目部组织相关技术人员认真研读图纸,核对工程量,了解设计意图,对设计中不明确的项目与监理工程师和设计代表联系,明确答复并指导施工.6、施工组织

25、设计完成并经监理工程师批准确认后,组织全体施工人员认真研究施工方案及相关技术规范、标准,书面公开技术质量,落实重点施工实施细则。项目和关键流程。7、本着谁负责施工的原则,各子项目的负责人在实施施工任务时,必须向施工队公开技术质量和施工安全。 ,没有签证不能工作。8、重视工程质量管理中最重要的“人”因素,加强对施工管理技术人员的培训,提高其素质,确保施工工作的连续性和操作技能的提高。9、加强现场物料质量管理(预控措施)。10、加强施工过程质量控制(动态控制措施)11、加强施工过程管理,及时监督检查既定施工过程的执行情况,严格遵守操作规程。12、各工序开工前应做好各项准备工作,并在开工前编制开工报

26、告报监理工程师审批。每道工序完成后,先进行一次自检,自检通过后,报监理工程师检查,再进行下一道工序的施工,确保质量各工序均符合设计规范要求,不存在隐患。隐蔽工程需经监理工程师检验合格后方可覆盖。13、加强试验检验、计量检验和验收。质检室按照验收标准进行自检,通过增加个别重要指标自检频次来控制施工质量。 14、对业主和监理工程师指定的重要、关键工序或工程,试验段施工应在全面施工前进行,以获得合理的比例、方法和数据,指导整体施工。15、施工中应投入足够的机械设备,保证施工的持续、顺利进行,从而保证施工质量。管理、维护和维护施工机械和设备,以确保其最佳工作条件。16、施工人员上岗前需经过培训。对不同

27、要求的技术项目和特殊工种(如电焊、电工、机车驾驶等)人员,经学习培训考核合格后发证上岗。17.实行自检、交检、复检“三级”质量控制体系。8、环保措施1)环保体系及环保措施1、环保体系成立环保领导小组,制定环保措施,并在施工活动中贯彻落实。参见“环境保护系统框图”。环保系统框图二、环保措施A. 减少环境污染的措施1、施工现场应设置足够的临时卫生设施,做好施工现场的卫生管理。生活垃圾应当集中堆放在指定地点,并按照规定及时清理或者处置。2、经常组织员工对基地及周边环境进行清扫,疏通排水管道和沟渠,环卫人员定期消毒,维护车站卫生。3、在基地设置生活垃圾固定存放点,定期用垃圾专用车运送到当地环保部门指定

28、的处置场进行处理。B. 减少声污染和施工噪声的措施1、在居民区附近,除非得到监理工程师的批准,否则夜间不得进行大声的机械施工。施工时,应控制施工机械和施工作业程序,尽量减少噪声。2. 在嘈杂的机械和车辆上安装有效的消声器。C. 防止空气污染的措施1、施工便道定期压实洒水,减少扬尘对周围环境的污染;装卸扬尘物料时,用洒水器湿润或遮盖,防止沿途漏水和扬尘。2、对各类工程机械和车辆进行严格的尾气排放检测,对排量不合格的机械和车辆坚决停用。D. 防止水污染的措施1、在施工区设置临时生活污水收集设施,防止污水直接排入江河、水库、湖泊和排灌系统。2、施工现场生活区生活垃圾应运至当地环保部门指定地点堆放,不

29、得倒入江河、湖泊等水域,以免污染水体淤塞河流、水道和灌溉和排水系统。3、施工和生活中的污水或废水,应经集中沉淀或化学处理后达标排放。4. 采取可靠措施,防止车辆停放、维修区漏油、漏油。E. 绿色环境1、施工时应尽量保护道路用地范围以外的现有环保植被。因临时工程施工破坏现有环保植被的,在临时工程拆除时予以恢复。2、施工期间,应严格控制工程破坏植被的面积,除不可避免的工程占地和采伐外,不得发生其他形式的人为破坏。三、水土保持措施B. 水土保持措施1、根据国家水土保护法和本合同段的水土保持要求,制定本工程水土保护方案,并贯穿于施工活动的全过程,严格执行各种水土保护法规。2、施工要坚持节约用地,混凝土

30、集中在搅拌站,预制构件集中在预制场,合理配置土方。3、运输散装物料、淤泥的车辆必须适量装载,严禁洒落污染沿途道路。运输易被风吹散的粉状物料(如石灰等)时,进行必要的覆盖。4. 施工场地布置合理,生产生活设施尽量少占用耕地,施工不得破坏原有植被,不得破坏土地范围外的耕地、堰渠,并保护自然环境。2) 环境保护计划1、环保施工管理1、项目部建立以项目经理为组长的环保施工管理制度,指定环保施工管理责任制;2、组织施工人员开展环保施工教育培训,增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施工意识;3、我们定期检查现场环保施工情况,做好记录,随时整改;4、在生活区、生产区设置明显的节水、节能、节材等警示标志,并按规定设置安全警示标

31、志;2、材料节约与材料资源利用技术要点在施工过程中,我们优化施工方案,选用环保材料,积极推广新材料、新工艺,促进材料合理利用,节约实际施工材料消耗。根据施工进度、材料周转时间、库存等情况,制定采购计划,合理确定采购数量,避免采购过多,造成积压或浪费。 对钢支架、模板等周转材料进行维护和保养,以保持其质量状态,延长其使用寿命。按要求堆放物料,避免因存放条件不合理而造成浪费。根据施工预算,严格控制材料消耗。 制定并实施废弃物回收管理办法。提高废物利用率。三、节水与水资源利用技术要点、节约用水在施工现场和施工现场的水源处设置明显的节水标志4、节能与能源利用技术要点制定节能措施,提高能源利用率;利用场

32、地自然条件,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和临时生活设施;临时设施采用高效保温材料支撑的顺应墙体;照明采用节能灯; 建立施工机械设备按时保养、保修、检验制度;合理安排各项工序,提高各种机械设备的利用率和满负荷率;施工所用材料应就地采购。五、节地与建设用地技术要点在总体规划布局中尽量少占用土地资源;围栏等临时设施使用页岩砖,禁止使用粘土砖。六、环保技术要点A.粉尘污染控制 进出施工现场的车辆需要清扫 定期在施工现场洒水、除尘; 绿化、美化现场生活区和办公区;施工现场应根据现场调解硬化,堆料场地应保持平整、牢固;产生的垃圾集中处理。B. 噪声污染控制在居民区附近,未经监理工程师批准,夜间不得安排大声机械施工。施

33、工时,应控制施工机械和施工作业程序,尽量减少噪声。 在嘈杂的机械和车辆上安装有效的消声器。七、重大环境影响因素控制与保障措施吵闹声施工期间噪声的主要来源是工程机械。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施工现场噪声控制按施工场地边界噪声限值(GB12523-90)的要求进行; 采取措施,确保在每个施工阶段尽可能选择低噪音的机械设备和施工方法。在满足施工要求的条件下,尽量选择低噪音机器;在施工现场,特别是靠近居民的施工现场,空压机、叉车、提升机等主要噪声源应采用有效吸音隔声材料的封闭式隔声或隔声屏,以免给居民带来困难。干扰降低到规定的标准; 夜间施工获批取得夜间施工许可证; 噪声超标时,必须采取措施,并按规定缴纳超

34、标排放费。对超标造成的损害,应当对受影响的组织和个人给予补偿;确定合理的施工场地布局,优化运营方案和运输方案,确保施工布置和场地布置考虑尽量减少施工对周边居民生活的影响,降低噪声强度和敏感点受到噪声干扰的时间。设置必要的噪声控制设施,如隔音屏障,或尽可能在隧道内放置高噪声设备;自备发电机将做隔音处理,有电时不使用自备发电机。B、振动该合同分部的主要振动源是建筑活动,例如建筑机械。采取的控制措施是:施工振动对环境的影响按线路通过区域环境振动标准(GB10070-88)的要求;合理安排工作时间,避免高强度振动工作夜间施工; 本工程施工可能会扰动地层,造成建筑物变形或沉降。对相邻建筑物进行仔细检查并

35、提前做好记录,并对可能发生的危害采取加固等预防措施; 其他控制措施与噪声基本相同。C. 路线穿越区域生态对经过该区域的路线进行绿化,在建设范围内严格遵守相关法律法规。临时占用绿地必须及时报批、缴费、恢复;砍伐、搬迁的树木必须报批并支付费用,不得随意修剪树木;古树名木按规定实行专项保护;地上、地下文物应做好防震、防损和避让工作,以免污染和破坏文物,不危及文物安全。发现地下文物,及时保护并报告; 施工前做好各类市政管道的勘察,施工中做好防护,防止管道在施工过程中受到损坏。管道的迁移和保护应当按照法律法规的要求进行,履行审批手续和缴费。同时,采取措施,建立应急程序,做好应急准备,避免发生停水、停电等

36、事故,发生事故时及时响应;考虑施工照明的悬挂高度和方向,不影响居民夜间休息; 在建设规划中考虑减少建设占地的措施和方法;严格履行各项用地手续,按照划定的施工场地组织施工,不得乱占土地或不乱占土地;明确施工现场的恢复要求和具体实施时间表,确保施工完成后尽快收回场地; 在工地周围发出安全通知,争取附近居民的理解和配合;D. 水污染施工期水污染的主要来源是施工泥水、车辆冲洗水、施工人员生活污水和雨季地表径流。容易污染蓄水体,堵塞通过区域排水系统的路线,造成道路淹水。废水排放路线为区域下水道,悬浮物符合废水综合排放标准(GB8978-1996)三级标准400mg/l。 1996)二级标准中150 mg

37、/L;根据不同施工区域排水管网的方向和超载能力,选择合适的出水口位置和排放方式;在项目开工前完成场地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的建设,并确保场地排水和污水处理设施在整个施工过程中的有效性,做到现场无积水、无排水溢流、无堵塞,和水质标准; 在回填场和产生泥水的地方设置沉淀池。沉淀池的大小根据排水量和所需沉淀时间确定。季节性环保措施中应制定有效的雨季排水措施;钻孔桩等施工现场应配备有效的废纸浆处理设备;根据施工实际,考虑到季节性降雨特点,在雨季,特别是暴雨期间,避免废水无组织排放、溢流、区域下水道通道堵塞等污染事故。E. 空气污染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有:交通运输、挖掘、燃料机械等。采取的控制措施:对易产生扬

38、尘和扬尘的工作面、装卸、运输过程,制定操作规程和洒水降尘制度,在旱季和大风天气适当增加洒水频率,保持湿度;合理组织施工,优化施工场地布局,使扬尘作业和运输尽量避开敏感点和敏感期(户外活动较多时);严禁在施工现场焚烧任何会产生有毒有害气体、烟雾和异味的废物和物质。对熔融沥青等有毒有害物质进行封闭,并配备烟气处理装置;F. 固体废物固体废物的主要来源是工程弃土、安装装修工程建筑垃圾和生活垃圾,将影响路线经过区域的环境卫生。采取的控制措施:合理调配土方,减少回填土方的堆放时间和堆放量,并在堆土场周围增设挡土墙; 制定泥浆和废弃物处理处置方案,及时清除施工弃土和残泥,建立登记制度,防止中途倾倒事件发生

39、,防止运输过程中散落;剩余材料及包装物应及时回收、清理。尽可能回收可重复使用的废物。各类垃圾要及时清运,不得随意倾倒,尽量做到每班、每天清扫; 保证回填质量,不使用有毒有害物质等建筑工地废弃物和垃圾进行回填;施工现场无废弃砂浆和混凝土,落到运输道路和作业面上的物料应及时清除运输,砂浆和混凝土倒运时应采取措施;教育施工人员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不乱扔垃圾和杂物,保持环境整洁; 严禁倾倒、卸货或用于回填。施工现场将设立垃圾站,各类生活垃圾按规定集中收集,环卫部门及时清理、运输。九、文明施工保障措施1)文明施工保障制度和措施一、建立文明施工工作制度,成立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将文明施工纳入日常施工管理,详

40、见文明施工保障体系框图。严格按设计要求施工制定切实可行的文明施工方案施工现场布局合理、标志醒目制定完善的文明施工保证措施文明施工保证体系技术措施、方案保证组织保证思想保证检查保证确保文明施工的落实项目部文明施工领导小组办公室(设专人负责)队文明施工领导小组专(兼)职检查员义务检查员班组长开展文明施工月实现文明施工项目部每季一次检查队每月一次检查工班每周一次检查班组每天检查增强预防能力强化文明施工意识环保部门日常检查项目部定期检查普及教育专业教育特殊工种教育建设文明施工标准化工地法制法规教育文明施工保障体系框图2、加强项目现场文明施工管理,努力创建文明、规范的施工现场。3、加强宣传活动,统一思想

41、,增强文明施工和现场管理意识。4、落实文明工地责任区,制定相应规章制度,确保文明工地管理有章可循。5、合理布置施工场地,做到场地清洁、道路畅通、排水畅通、标志醒目、生产环境符合标准作业要求。6、施工现场三卡一图,即:项目概况卡、项目目标卡、项目责任卡、施工计划。7、所有施工管理人员和操作人员着装整齐,举止文明,佩戴工卡。8、施工场地布置合理,材料定位堆放,设备进出有序,道路畅通,管线齐全,生活设施整洁文明,施工安全有序。9、确保所有材料用完,场地清理干净,建筑垃圾及时清运。暂时无法拆除的,整齐地堆放在指定区域。10、施工作业区和生活区分工明确,由负责人管理生活区的环卫工作,保持生活区的整洁。1

42、1、尊重当地民风民俗,遵守当地法律法规,做好与当地政府和群众的关系。2)文明施工管理方案一、做好文明施工管理,主要从以下几点认真贯彻建筑工地安全防护、场地卫生、环境保护和消防规范(DBJ01-83-2003)、绿色施工管理规定、平星公司施工文明施工规定等相关规范性要求要求,促进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的提高,增强施工人员现代文明意识,维护施工现场环境卫生。建立健全各项文明施工管理制度,根据项目实际情况,明确各级责任人分工,落实文明施工现场责任区,制定相关规章制度,确保文明施工有章可循。(一)在施工、生产、生活活动中,加强施工人员文明行为教育,实现管理程序化、操作规范化。(二)科学合理组织施工生产,确保

43、现场施工紧张有序进行。(3)加强各运营团队之间的密切配合,减少矛盾和冲突的发生。(四)加强现场施工管理,减少对周边环境的影响。(五)加强法律、法规和治安宣传教育,制定切实可行的防范措施,防止员工从事违法、违法、禁止、妨碍治安行为。(六)在编制施工组织设计时,将文明施工列为主要内容之一,制定了“方便群众生活,有利于生产发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坚持“便民、惠民、为民”的宗旨。文明施工措施。(七)项目开工前,将详细的文明施工管理办法报监理审批,并指定专职人员负责文明施工的日常管理。二、现场管理措施一、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在项目建设全过程中,全面开展文明工地创建活动,切实做到“两通三不五必须”。两

44、个环节:工地人行道畅通;工地沿线单位和居民出入口畅通。三无:施工期间无管道事故;工地排水顺畅,无积水;施工现场道路上无坑坑洼洼。五要:施工区与非施工区必须严格分开;施工现场的施工材料必须堆放整齐、合理;施工现场生活设施必须清洁、文明;建设工地要开展以创建文明工地为主要内容的思想政治工作。二、加强建设宣传教育对项目部和施工队周围的建筑物、宿舍墙等地方,设置能体现企业精神和时代风采的醒目宣传标语,设置宣传板、黑板等宣传位报刊在施工现场及时反映施工现场内外的各个方面。班级动态。加强宣传活动,统一思想,使广大干部职工认识到文明施工是施工企业形象和队伍素质的体现,增强文明施工和现场管理意识。C.注意现场

45、外观和外观的建设对于施工现场的临时布置和施工,我们将按照广东省文明施工管理规定和施工管理方的有关要求,采取有效措施,明确施工区和非施工区。 一图五标(施工总图、工程告示牌、安全生产记录牌、防火告示牌、安全无事故记录牌、现场主要管理人员铭牌)施工现场的出入口和主管指定的位置。它在整个施工过程中保存完好且引人注目,并在完成后被拆除。 实施施工现场平面管理制度,各类临时施工设施和生活设施按批准的施工组织设计和总体布置图实施;现场情况发生变化时,调整平面布置,绘制总布置调整图并报上级部门批准,未经上级部门批准,不得擅自改变总布置或建设其他设施。 工程材料和产品部件分类堆放有序;机器、设备和设备应由指定的机器和人员进行维护,以保持操作的清洁和整洁。合理布置各种管道。施工区域或危险区域有醒目的安全警示标志,设置安全通道,并组织专人定期检查。施工现场应合理设置出入口,使用混凝土硬化,出入口设置符合标准规范的运输车辆冲洗排水设备。施工道路出入口、路口设置交通指示标志,夜间设置警示灯和照明灯,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暴雨季节安排专人值守。施工现场应设置临时排水系统,主要由排水沟、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