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金融学第四章新课件_第1页
国际金融学第四章新课件_第2页
国际金融学第四章新课件_第3页
国际金融学第四章新课件_第4页
国际金融学第四章新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四章国际收支调节手段和理论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西方国际收支理论本章重点价格调节机制汇率调节机制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大卫休谟的价格铸币流动机制(国际金本位制度)国际收支逆差(恶化)黄金外流、货币存量 国内物价水平 出口 国际收支改善价格调节机制国 际 收 支 逆 差国际储备减少对外支付增加银行银根紧缩货币供应下降国民收入下降利率上升本国产品相对价格下降社会总需 求下 降增加出口减少进 口进口需求下降资本流入增加出口增加进口减少国 际 收 支 改 善纸币本位的固定汇率制度下的国际收支自动调节机制 浮动汇率制度国际收支逆差 货币外流 、国内外汇存量 本币贬值(本币汇率下降)

2、出口 、进口 贸易收支(国际收支)改善汇率调节机制外汇缓冲政策 一国政府以外汇储备为缓冲体,通过央行在外汇市场上买卖外汇(增减外汇储备),减缓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产生的不利影响(如汇率的急剧波动)。直接管制外汇管制贸易管制运用宏观经济政策货币政策财政政策国际收支调节的政策内部经济状况外部状况1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逆差2经济衰退/失业增加国际收支顺差3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逆差4通货膨胀国际收支顺差米德冲突 荷兰经济学家丁伯根(JTinbergen)是第一个经济学诺贝尔奖的得主(1969年)。他最早提出将政策目标和工具联系在一起的正式模型,即所谓的“经济政策理论”,被称为“丁伯根原则”(Tinbe

3、rgensule),指出要实现若干个独立的政策目标,至少需要相互独立的若干个有效的政策工具。关于政策协调的丁伯根原则国际收支状况国内经济状况衰退(高失业率)膨胀(高通货膨胀率)顺差膨胀性财政政策 膨胀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膨胀性货币政策逆差膨胀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紧缩性财政政策 紧缩性货币政策宏观经济政策的配合蒙代尔的政策工具搭配原则:以货币政策实现外部均衡目标、以财政政策实现内部均衡目标。(1)经常账户货物服务收益经常转移(2)资本和金融账户资本账户金融账户(3)国际储备资产变动货币黄金特别提款权在IMF的储备头寸外汇(4)误差与遗漏我国国际收支平衡表国际收支理论的萌芽国际收支理论

4、的产生国际收支理论的发展 弹性分析法 乘数分析法 吸收分析法 货币分析法西方国际收支理论贸易收支决定理论来源于18世纪的重商主义学者。他们认为本国通过与外国的贸易活动,卖出商品,得到金银等贵金属,相当于获得实际财富,增加本国的货币总量,使本国更加富强。因此,他们主张一国政府应该采取措施增加出口,限制进口,使本国商品的出口额大于外国商品的进口额,使贸易收支出现顺差,这样才能获得更多的金银,才能增强本国的国力。重商主义理论休谟认为在国际金本位制度下,各国的贸易收支可以通过价格变动自动调整。如果一个国家的贸易收支出现赤字,其汇率会下跌到黄金输出点,黄金会流出,其国内货币供应量会减少,进一步降低物价水

5、平,出口商品的价格也会下降,出口会增加,进口会减少,减少贸易收支赤字,贸易收支改善,汇率上升到黄金输出点以上,黄金停止流出。价格-现金流动机制1.理论假设(1)只考虑汇率变化对一国贸易收支的影响而假设其他条件(收入、其他商品价格、偏好等)不变。(2)所有进出口商品的供给弹性无穷大。当出口商品的需求上升的时候,其国内货币价格不发生变化;当进口商品的需求上升的时候,其国外货币价格不发生变化。(3)假定国际收支等同于贸易收支。(4)假定贸易收支开始处于平衡状态。马歇尔-勒纳条件出口商品需求弹性:Dx 出口商品价格变动率: Px/Px出口商品需求量变动率:Qx/Qx Dx=(Qx/Qx)/(Px/Px

6、)同理, Dm=(Qm/Qm)/(Pm/Pm)结论:货币贬值后,只有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和进口商 品的需求弹性之和大于1,贸易收支才会改善,即Dx+Dm1。弹性分析法E代表直接标价法的本币汇率,EX代表用本币表示的出口总额,IM代表用外币表示的进口总额。 代表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代表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TB代表贸易收支差额,即:用贸易收支对汇率求导,得:而出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进口商品的需求弹性 ,上式可以表示为:J曲线效应货币贬值后,贸易收支首先恶化,过一段时间后,贸易收支才会逐渐改善。0+-18个月货币贬值以来的时间贸易收支盈余贸易条件(Terms of Trade)是用来衡量在一定时期内

7、一个国家出口相对于进口的盈利能力和贸易利益的指标,为一国出口与进口的交换比价,计算公式为:贸易条件指数(N)=出口价格指数(Px)/进口价格指数(Pm)100贬值对贸易条件的影响对弹性分析法的评价出口对国民收入的影响假设消费和进口为国民收入的线性函数,投资与出口为外生变量,政府的经济活动与转移支付不存在。国民收入表示为Y,消费表示为C,投资表示为I,政府支出表示为G,出口表示为X,进口表示为M,边际消费倾向表示为c,边际进口倾向表示为m。建立如下宏观经济模型: 即为对外贸易乘数(Foreign Trade Multiplier),出口自主增加一个单位,国民收入增加 个单位。在封闭经济中的乘数为

8、 ,由于开放经济中进口替代国内生产,国民收入增加的比例小于封闭经济。乘数分析法国民收入对贸易收支的影响出口变化对贸易收支变化有直接(出口增加)和间接(通过增加国民收入,增加进口)的作用。1.基本理论 Y=C+I+G+(X-M)式中Y、C、I、G、X、M分别代表国民收入、消费支出、投资支出、政府支出、出口和进口。设:A=C+I+G;B=X-M (其中A为总吸收,B代表净出口)则:Y=A+BB=Y-A这表明:贸易收支=总收入总吸收,贸易收支平衡即意味着总收入=总吸收;总收入总吸收,多余的部分将被出口到国外,贸易收支出现顺差;总收入总吸收,国内需求超过国内生产的部分将通过进口来弥补,贸易收支出现逆差

9、。吸收分析法2.政策主张(B=Y-A)根据不同的经济社会状况,吸收理论主张采取不同的调节政策:在一国尚未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收入(Y)没有达到最大可能值,因此,在维持吸收(A)不变的条件下,可通过增加收入(Y),增加出口(X)的办法增加净出口,即采用转换政策。在一国已实现充分就业的条件下,所有的资源已被充分利用,要增加净出口的唯一途径是减少吸收,即采用吸收政策。通过调节Y与A来调节国际收支失衡,即国际收支逆差时,使用紧缩性的财政货币政策,以降低总支出(总吸收A)。但考虑到紧缩性的宏观政策也会降低总收入Y,故需结合支出转换型的政策,即本币贬值,以使在降低总吸收同时,总收入不至于下降。总结:吸收

10、论主张支出增减型与支出转换型政策搭配使用。吸收分析法闲置资源效应,贬值导致出口增加出口扩大引起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同时增加,只有当边际吸收倾向小于1,贬值才能最终改善国际收支吸收论关于货币贬值的效应分析3. 特点第一、吸收论是建立在宏观经济学基础上的,弹性论建立在微观经济学基础上的第二、吸收论是从贬值对国民收入和国内吸收的影响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的。货币贬值只有在能增加收入大于支出的情况下才会有效的。而弹性论从价格和需求的相对关系来考察贬值对国际收支的影响第三、并没有涉及资本项目的内容,仅以贸易差额为对象。吸收分析法对吸收分析法的评价 1.假定条件:(1)小型的开放经济体 (2)货币需求长

11、期是稳定的.(MD=KPY)货币需求函数的演变:费雪方程庇古剑桥方程凯恩斯货币需求理论货币分析法2.基本理论 Ms=Md (长期来看) (1) Ms=m(D+R) (2)(2)式中,m表示货币乘数,为一常数;D表示基础货币的国内信贷部分;R表示基础货币的国外部分,即外汇储备。该式表明一国的货币供给(基础货币)来源于国内外两部分。 将(2)代入(1)中,有: Md=m(D+R) (3) m=1,整理(3)式有: R=Md-D (4)货币分析法 Ms=Md (1) Ms=m(D+R) (2) R=Md-D (4) 设Md不变,则有:DR (MsMd) DR (MsMd) D不变R不变(Ms=Md)

12、这意味着国内信贷扩张,导致外汇储备会下降(国际收支逆差),或者说,国际收支逆差是信贷扩张引致Ms大于Md所致;同理,Ms小于Md引发国际收支顺差。货币供求平衡,则国际收支平衡。结论:国际收支是一种货币现象,即国际收支盈余或赤字是一国货币市场供求失衡的反映。货币分析法如果政府增加货币供给,即扩大了国内信用部分(D),则如果政府增加货币供给,即扩大了国内信用部分(D),则 模型推导结果:固定汇率制浮动汇率制货币论对货币贬值的分析一价率 E为汇率,P为外国的价格水平贬值,导致价格上升,实际货币余额减少,从而对经济具有紧缩作用。 进口减少,国际收支出现盈余。一国若要通过货币贬值改善国际收支逆差状况,则

13、在贬值时,国内的名义货币供给不能增加政策主张所有国际收支不平衡,本质上都是货币的原因,因此,国际收支不平衡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解决货币政策即货币供给政策,膨胀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顺差,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可以减少国际收支逆差为平衡国际收支而采取的货币贬值、进口限额等,只有当它们的作用是提高货币需求,尤其是提高国内价格水平时,才能改善国际收支对货币论的评价货币论假定货币需求是收入与利率的稳定函数,如果不稳定则国际收支不能从货币论中得出。此外货币论假定货币供应对实物量产出与收入没有影响,不切合实际对贬值效应的评价弹性论认为,进出口弹性大于1,贬值可以改善贸易收支;吸收论认为,当存在闲置资源时,贬值

14、能扩大出口,具有扩张性影响货币论认为贬值仅仅具有紧缩性影响,紧缩意味着消费、投资、收入下降。无法解释为什么许多国家将贬值作为刺激出口和经济增长的手段政策含义的评价货币论认为国家收支逆差的基本对策是紧缩性的货币政策紧缩性货币政策必然导致消费、投资、收入和经济增长的下降。结构分析法货币主义国际收支调节政策解决国际收支失衡的方法主要集中在贬值、紧缩性财政货币政策,是以牺牲国内经济增长来改善国际收支失衡的结构论的支持者认为,贸易收支逆差,特别是长期逆差,可能是长期性的过度需求造成的,也可能是长期性的供给不足造成的。长期性的供给不足是由于经济结构不合理。经济结构老化经济结构单一经济结构落后 如果一国出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低,外国的收入的增加不会增加本国的出口。如果本国进口商品的需求收入弹性较高,本国的收入增加会明显增加外国的出口,增加本国的进口。这会造成本国的贸易收支的收入性逆差。所以贸易收支失衡的根本原因在于一国的经济结构不合理和经济增长缓慢,而同时贸易收支不平衡又制约着转变经济结构。因此,要解决贸易收支不平衡,必须转变经济结构和加快经济增长,增加出口商品和进口商品的替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