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学简答题及综合题_第1页
生态学简答题及综合题_第2页
生态学简答题及综合题_第3页
生态学简答题及综合题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简述环境因子的分类类型及其生态作用特点(简述生态因子作用的 一般特征)综合作用 生态环境是一个统一的整体,生态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都是在其 他因子的相互联系,相互制约中发挥作用,任何一个单因子的变化,都必将引起其 他因子不同程度的变化及其反作用;(2)主导因子作用 在对生物起作用的诸多 因子中,其中必有一个或两个是对生物起决定性作用的生态因子,称为主导因子. 主导因子发生变化会引起其他因子也发生变化;(3)直接作用和间接作用环境 中的一些生态因子对生物产生间接作用,如地形因子;另外一些因子如光照,温度, 水分状况则对生物起直接的作用;(4)阶段性作用.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具有阶 段性,这种阶

2、段性是由生态环境的规律性变化所造成的;(5)生态因子不可代替性 和补偿作用.环境中各种生态因子对生物的作用虽然不尽相同,但都各具有重要 性,不可缺少;但是某一个因子的数量不足,有时可以靠另外一个因子的加强而得 到调剂和补偿;(6)生态因子限制性作用.生物的生存和繁殖依赖于各种生态因子 的综合作用,其中限制生物生存和繁殖的关键性因子就是限制因子。2、试论述生态学的基本视角.整体观和综合观.生物的不同层次是由具有特定功能的,相互间具有有机联系 的许多要素所构成的一个生态整体;组成生态整体的各个要素总是综合地发挥作 用.整体性观点是生态学区别于其他学科的基本观点,他要求始终把不同层次的 研究对象作为

3、一个生态整体来对待,注意其整体的生态特征.一般来说,科学研究 需要由整体到部分的还原方法和从部分到整体的综合方法这两者的结合,但由于 长期以来,存在着还原有余而综合不足的倾向,尤其是要解决目前全人类面临的 能源,环境等生存危机,所以生态学特别强调整体性和综合性的研究,该观点的意 义还在于,尽管人类文明取得了巨大的科技进步,但人类仍然离不开对自然环境 的依赖,仍然是世界生态系统这一整体的一部分.(2)层次结构理论.层次结构理 论是整体观和综合观的基础.该理论认为客观世界的结构都是有层次的,而且这 种层次在宏观和微观上都是无限的.组成客观世界的每个层次都有自己特定的结 构和功能,对任一层次的研究和

4、认识都不能代替对另一层次的研究和认识.(3)新 生特性原则.当低层次的单元结合在一起组成一个较高层次的功能性整体时,总 会有一些在低层次从未有过的新生特性产生.3、试述-选择、k-选择的基本特征及其区别?特征r-选择者k-选择者1.气候条件多变,难以预测和不确定稳定,可预测,较确定2.死亡率常是灾难性的,无一定规律,非密 度制约的比较有规律性,密度制约的3.存活曲线迪维划分C型,幼体存活率很低属A、B型的,幼体存活率高4.种群大小时间上变动大,不稳定,通常低于 K值,群落不饱和,生态上真空, 每年有再移植时间上稳定,种群平衡,密度在K值 临近,群落处于饱和状态,没有移植 必要性5.种内、种间斗

5、 争变动性大,通常不紧张经常保持紧张6.选择有利于1、快速发育,2、高r值,3、提 早生育,4、体型小,5:单次生殖1、缓慢发育,2、高竞争力,3、生殖 开始迟,4、体型大,5、多次生殖7.寿命短,通常少于一年长,通常大于一年8.导致高生育力的高存活率的4、说明演替的基本类型,论述影响演替的主要因素(1)按演替的延续时间: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时间;长期演替:几十年 几百年;快速演替:几年十几年;(2)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原生演替:起始于 原生裸地;次生演替:起始于次生裸地;(3)按基质的性质:水生演替:始于水 生环境;旱生演替:始于陆地干旱缺水的基质;(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内 因性演替

6、:由于群落本身形成的特有生境导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有利于新群落 的替代;外因性演替: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引起的演替;(5)按群落代谢特 征:自养性演替:光合作用导致群落生物量越来越高;异养性演替:有机污染 的水体重,演替过程,因微生物的分解而使有机物越来越少。(1)生物的迁移和定居:迁移能力强,定居能力强者可成为群落中一员,反之不能 占领环境;(2)群落内部环境的变化:先期的群落创造了群落内环境,为后继的群 落进入铺平道路,但自己由于不适应而逐渐退出;(3)种内和种间关系的改变: 群落随生物密度增大而竞争变得激烈,导致今年国政处于劣势者空间缩小,甚至 退出群落,强者留下;(4)外界环境条件的变

7、化:气候、地貌、土壤等环境因素的 变化导致群落演替发生相应的变化;(5)人类活动:人类生产和生活过程(砍伐、 垦荒、火烧等)。5、群落演替的分类及其主要类型的特点(生物群落的演替有哪些类型)?(1)按演替的延续时间:世纪演替:以地质年代计算时间;长期演替:几十年 几百年;快速演替:几年十几年;(2)按演替的起始条件:原生演替:起始于 原生裸地;次生演替:起始于次生裸地;(3)按基质的性质:水生演替:始于水 生环境;旱生演替:始于陆地干旱缺水的基质;(4)按控制演替的主导因素:内 因性演替:由于群落本身形成的特有生境导致不利于自身的发展而有利于新群落 的替代;外因性演替:由于外界环境的变化而引起

8、的演替;(5)按群落代谢特 征:自养性演替:光合作用导致群落生物量越来越高;异养性演替:有机污染 的水体重,演替过程,因微生物的分解而使有机物越来越少。6、试述有效积温法则及其在农业生产上的意义有效积温法则的含意是生物在生长发育过程中,需从环境中摄取一定的热量才能 完成其某一阶段的发育,而且生物各个发育阶段所需要的总热量是一个常数.有效积温法则在农业生产中有着很重要的意义,全年的农作物茬口必须根据当地 的平均温度和每一作物所需的总有效积温进行安排,否则,农业生产将是十分盲 目的.在植物保护,防治病虫害中,也要根据当地的平均温度以及某害虫的有效总 积温进行预测预报.7、简要介绍捕食类型、竞争类型

9、,并作图分析不同走向的条件与可能性捕食类型各图第133页猎物未捕食前的生长(指数生长):dN/dt二ri N捕食者在无猎物时的生长:dP/dt=-r2 P ( -r2为捕食者死亡率;P捕 食者密度)捕食者、猎物共存时两者的生长dN/dt= ri N- PN (s 为压力常数)dP/dt=- r2 N + 0 PN (0为捕食效率常数);竞争类型基本条件:N和N分别为两物种的种群数量;K:、K、ri和r2分别为两物种的环境容纳量和增长率;a为每个N、对n所产生的竞争抑制效应;P为每个N对N所产生的竞争抑制效应;模型:2dN /dt= r N (K- N)/K_ ii i ,i i i 、,dN

10、/dt= r N (K - N -a N)/Ki i i i2 idN /dt= r N (K- N)/K.22 2 2 2 2dN /dt= r N (K - N - B N)/K2 2 2 . 2i 2a、B的取值:a =i,表示每个N2个体对Ni种群产生的竞争抑制效应,与每个Ni对自身种群 所产生的相等;a i,表示物种2的竞争抑制效应比物种I大;a K/B , K /a K时N种群取胜;当K K/a , K /B K时N2种群取 .12I21_ 、.2- I2I-、.胜;当Ki K2/B , K2 Ki/a时不稳定平衡;当Ki K2/B , K2 K/a时稳定平 衡;128、生物群落的

11、基本特征有哪些?数量特征有哪些?答:基本特征表现为:具有一定的外貌;具有一定的种类组成;具有一定 的群落结构;形成群落环境;不同物种之间的相互影响;一定的动态特征; 一定的分布范围;群落的边界特征。数量特征:(i)多度和密度,(2)频度,(3)盖度,(4)优势度,(5)重要值。9、论述生态系统的稳定机制及反馈调控(论述生态系统稳态调节机 制)(i)稳态机制 自然生态系统的一个很重要的特点就是它常常趋向于达到一种稳态或平衡状态,使系统内的所有成分彼此相互协调。这种平衡状态是通过自我 调节过程来实现的,借助于这种自我调节过程,各个成分都能使自己适应于物质 和能量输入和输出的任何变化。例如,某一生境

12、中的动物数量决定于这个生境中 的食物数量,最终这两种成分(动物数量和食物数量)将会达到一种平衡。如果因 为某种原因(如雨量减少)使食物产量下降,因而只能维持比较少的动物生存,那 么这两种成分之间的平衡就被打破了,这时动物种群就不得不借助于饥饿和迁移 加以调整,以便使自身适应于食物数量下降的状况,直到调整到使两者达到新的 平衡为止;(2)反馈调节 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属于反馈调节。当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发生 变化的时候,它必然会引起其他成分出现一系列的相应变化,这些变化最终又反 过来影响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这个过程就叫反馈。反馈有两种类型,即负 反馈和正反馈。负反馈是比较常见的一种反馈,它的作用是能够使生态系统达到 和保持平衡或稳态,反馈的结果是抑制和减弱最初发生变化的那种成分所发生的 变化,例如,如果草原上的食草动物因为迁入而增加,植物就会因为受到过度啃 食而减少,植物数量减少以后,反过来就会抑制动物数量;另一种反馈叫正反馈, 正反馈是比较少见的,它的作用刚好与负反馈相反,即生态系统中某一成分的变 化所引起的其他一系列变化,反过来不是抑制而是加速最初发生变化的成分所发 生的变化,因此正反馈的作用常常使生态系统远离平衡状态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