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c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_第1页
etc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_第2页
etc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_第3页
etc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_第4页
etc智能停车场解决方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ETC智能停车场处理方案汇报人:周刚08月第1页目录方案特点方案原理3系统布署42停车场现实状况1第2页武汉企业/校园停车场现实状况借道情况严重:不少车辆借企业/校园道路穿行。停车安全管理无保障:车辆停放安全性无法保障。暂时车借用停车场:外来车辆进入暂时停靠,占用企业/校园停车车位。人工管理效率低下:人工查对证件,耗时,也轻易碰到霸王车,人情车。通行时间长造成污染:车流量大时候,经常出入口需要排队,车辆停顿或低速行驶,燃油量增加,排放废气增加。收费营运效率低:使用传统人工方式收费,有相当一部分流失,给停车管理单位造成了极大损失。对于企业/校园停车场存在以下问题:第3页ETC是未来发展趋势新兴收

2、费技术ETC,含有免停车快速经过、通行能力强和服务水平高、免去现金交易、简化收费管理、降低环境污染等优点。,交通部公布高速公路联网收费暂行技术要求,明确不停车电子收费技术作为收费技术发展方向。20,国家又发表了ETC标准GB/T 20851-2007 。能够预见,ETC将会在我国得到广泛应用和产业化大发展。ETC(Electronic Toll Collection System)是电子不停车收费简称,是一个利用专用短程微波通讯技术,经过路侧单元RSU(Road-sides units)与车载单元OBU(On Board Unit)信息交换,自动识别车辆,采取电子支付方式,自动完成车辆通行费扣

3、除全自动收费方式。ETC 是收费技术发展趋势第4页天喻ETC技术优势和特点更高收费通行能力更加快通行速度更低日常维护费用独特电话锁车功效电子标签车牌识别双重保护使用愈加环境保护节能第5页天喻ETC平台关键理念第6页天喻ETC技术优势和特点跟车干扰处理邻道干扰处理处理跟车干扰问题,其根本在于处理路侧设备RSU覆盖区域连续与稳定,同时处理车载单元OBU一致性,克服了这么两个问题,基本能够确保先进入交易区域车辆首先进行交易,后进入交易区域车辆后进行交易,从而处理跟车干扰问题。天喻信息路侧设备RSU通讯区域能够准确控制在58米范围内,同时车载单元OBU一致性很高,能够到达1db,唤醒时间小于1ms,从

4、根本上降低了跟车干扰发生几率。 邻道干扰问题是当前常见问题,因为一些厂家技术能力限制,设计天线方向性不好,水平波瓣角大,有甚至大于35,加之OBU温漂严重,且系统宽带接收,所以造成邻道干扰严重。天喻信息路侧设备RSU到达军工级天线设计水平,水平波瓣角小于19,邻道泄漏功率比高,OBU车载单元温漂小,能够准确接收该车道频段信号。天线干扰问题处理第7页天喻ETC系统设计理念第8页方案原理当ETC系统检测到车辆进入ETC车道时,安装在立杆上RSU与安装在汽车挡风玻璃上OBU进行信息交换,车道计算机依据OBU中信息识别车辆,并依据车主使用情况除通行费用。交易成功后,车道栏杆自动升起,放行车辆;车辆经过

5、后,栏杆自动降下。整个收费过程无需人工干预,用户可不停车快速经过ETC收费车道。第9页天喻ETC系统构架车道系统专用交通信息传输网络系统管理中心系统 第10页车道系统ETC车道车道子系统(ETC车道)主要包含底层应用单元(车道计算机)、车道控制单元(控制器、车辆检测器、道闸)、图像采集单元(摄像机、视频采集卡)、显示告警单元(车道通行灯、声光报警装置、车道显示器)、射频识别单元(RSE和OBE)。第11页ETC车道系统混合车道车道子系统(混合车道)主要包含底层应用单元(车道计算机)、车道控制单元(控制器、车辆检测器、道闸)、图像采集单元(摄像机、视频采集卡)、发卡机、读卡器、显示告警单元(车道

6、通行灯、声光报警装置、车道显示器)、射频识别单元(RSE和OBE)。第12页ETC车道系统地感电子标签编码:0001入口:东门入口时间:.01.31入口车道号:001车型: 收费金额:6元拍照 触发摄像机拍照防砸车地感车道计算机车道控制器路侧设备 RSU车辆进入阅读器范围地感第13页ETC车道系统车道计算机第14页车道进出口模式一进一出模式分为一个入口车道和一个出口车道。入口车道和出口车道均采取混合收费车道类型建设。一进二出模式分为一个入口车道和二个出口车道。入口车道采取混合收费车道类型,出口车道采取一个快速车道类型和一个混合收费车道类型建设 。二进一出模式分为二个入口车道和一个出口车道。入口

7、车道采取一个快速车道类型和一个混合收费车道类型,出口车道采取混合收费车道类型建设。二进二出模式分为二个入口车道和二个出口车道。入口车道采取一个快速车道类型和一个混合收费车道类型,出口车道采取一个快速车道类型和一个混合收费车道类型建设。 一进一出一进二出二进一出二进二出第15页车道前端系统分布图有岗亭无岗亭对开第16页物理布署图室内环境俯视图室内环境侧视图第17页物理布署图室外环境俯视图室外环境侧视图第18页车辆入口流程第19页车辆出口流程第20页ETC用户类型暂时通行车辆则在入口处从自动发卡机上领取一张暂时通行卡,同时系统亦会自动统计该车辆进入校园时间和校门,并控制道闸开启放行车辆;当车辆驶出

8、出口车道时,需在车道出口处交回暂时通行卡并按收费管理方法缴费后方可放行。校内授权车辆均装设5.8GHz有源电子标签,而且已在校园管理中心处进行对应登记。当该类车辆驶至快车道或混合收费车道时,系统可经过远距离识别技术实现对其身份识别,使其不停车经过出入口。用户类型企业/校园内部车辆外来车辆除上述正常车辆用户类别外,对于进出校园特殊车辆,如军车、警车、党政机关、其它合作单位等车辆,可对其进行车牌识别,从而使其能在校园车辆出入口处亦能享用不停车快速通行便捷服务。 第21页车辆通行模式 普通模式 礼宾车模式特殊车辆模式在普通通行模式下,装有电子标签授权车辆可不停车经过车道,此时系统控制栏闸自动抬起,车

9、道通行信号灯设置为绿色、拍摄车辆通行图像、拍摄车牌图像、车辆经过后自动放下栏杆;对于外降临时车辆,则采取发放临时卡方式管理,并在车辆进出车道时自动拍摄和记录车辆和通行信息。对于特殊车辆(如暂时来访高层领导专车),可由执勤人员紧急抬杆放行,车辆经过时拍摄车辆图像并与通行统计一并保留,车辆经过后系统自动降栏杆。对于礼宾车队模式,则栏杆会保持常开模式,车道通行信号保持绿灯,对经过道闸每辆拍摄车辆图像和车牌,并和通行纪录一并保留,在取消礼宾车队模式后,放下栏杆恢复普通模式。第22页前端功效车辆身份识别:电子标签、车牌识别、通行卡车辆进出管理:依据识别车辆身份,对车辆出入进行管理,并拍照车辆进出报警:对

10、于非法车辆进行拦截报警(OBU无效、非法拆卸、黑名单)特殊事件处理:对于闯关车,特殊车,抓拍图像不符车辆进行处理。图像对比:车辆经过出口时候和原始图像进行对比。电子标签到期提醒:对于快到期电子标签,系统进行提醒。收费处理:自动计费、费用显示、产生收据,报表统计。设备控制:自动栏杆升起下落、声光警报器开启和关闭、费额显示器显示 第23页前端入口控制界面第24页前端出口控制界面第25页管理中心功效系统管理:系统参数设置、操作员管理、角色管理、日志及页面管理。信息管理:黑名单、白名单、暂时卡信息管理(发卡、挂失、禁用)。授权车辆登记:授权车辆信息登记(OBU信息、车牌、图像等)。查询统计:按照日、月

11、、年、区对车辆、卡等信息分类统计。车辆监控:监控车道设备状态(读卡器、控制器、图像抓拍、车辆检测器、LED灯、道闸、车道网络等状态、含有监测日志功效)。报表管理:对校园出入口车辆管理业务数据综合查询与打印 。通信管理:实现管理中心与车道系统之间数据通信管理,包含数据上传和下发 (接收车辆图像、收费,下发黑白名单、暂时卡)。视频监控报警:对各大门出入口、各区域出入口、各车道视频监控 。交通信息公布:车流量、停车位、提醒信息公布。第26页管理中心-收费管理第27页管理中心-流水查询第28页管理中心-车流量统计第29页管理中心-安全管理第30页特殊事件处理紧急车辆(如军警车、救护车)在入口不需领卡;

12、 对于闯关车(冲关车),系统作对应统计; 对于经过校园入口后在要求时间内未出现在车辆管理系统中非接触式IC卡,视为丢失卡。管理中心统一查询检索、产生丢失卡清单以及打印对应统计报表; 出现通行卡损坏(物理损坏)或无卡情况下,经过卡号查询入口信息进行收费。 在出口出现抓拍图像不符、车牌不符情况时,系统进行拦截,由现场责任人员处理。 当某出入车道无法发放或读取IC卡(CPU卡)时,可采取发纸券并马上通知管理中心,再由辆管理中心通知其它出入口依据纸券收费放行。第31页电话锁车功效服务说明使用提议备注暂时锁车对车辆进行一次性加锁,当超出设定时间长度或手动解锁后失效暂时寄放车辆能够指定时间长度也能够选择不定时暂时解锁对车辆进行一次性解锁,当超出设定时间长度或车辆经过出口时自动失效锁车中却暂时有事外出能够指定时间长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