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学习目标:1.掌握醌类化合物的分类及基本结构。 2.掌握醌类化合物性质(颜色、升华性、溶解性、酸性、显色反应)。3.掌握蒽醌类化合物常用的提取分离方法。4.掌握大黄、丹参的结构、鉴定方法、提取分离方法。5.熟悉蒽醌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 重点:蒽醌的结构,性质,提取分离方法、大黄、丹参成分的结构及鉴定方法。 难点:蒽醌酸性强弱的规律。 醌类化合物是分子中具有不饱和环二酮结构的一类天然色素有机化合物。以蒽醌及其衍生物最为重要;是许多中药的有效成分。存在广泛,蓼科大黄、何首乌、虎杖。茜草科茜草、豆科决明子、番泻叶、百合科芦荟、唇形科丹参、紫草科的紫草等;醌类在一些低等植物也有存在。 醌类具有致泻,抗
2、菌,抗病毒,止血,扩冠等多方面的生理活性 。 二、萘醌类(naphthoquinones) 萘醌类化合物分为a(1,4)、(1,2)及hi(2,6)三种。自然界存在的只有a-萘醌。它们多为橙色或橙红色。易被还原成萘氢醌。天然提取物具有一定的生物活性 。-(1,4)萘醌 -(1,2)萘醌 hi-(2,6)萘醌 第一节 结构与分类一苯醌类 分为邻苯醌,对苯醌两类。但邻苯醌不稳定,故天然产物中存在的主要为对苯醌的衍生物。天然苯醌化合物多为黄色或橙色的结晶。 对苯醌 邻苯醌三、菲醌类(phenanthraquinone) 天然菲醌分为邻醌及对醌两种类型,例如从中药丹参根中分得到的多种菲醌衍生物 ,均属
3、于邻菲醌类和对菲醌类化合物。举例:丹参中丹参醌类化合物。 邻菲醌 对菲醌 四、蒽醌类 按母核的结构分为单蒽核及双蒽核两大类。(一)单蒽核类 1蒽醌及其苷类 天然蒽醌以9,10-蒽醌最为常见,由于整个分子形成一共轭体系,C-9、C-10又处于最高氧化水平,比较稳定。天然存在的蒽醌类化合物在蒽醌母核上常有羟基、羟甲基、甲基、甲氧基和羧基取代。它们以游离形式或与糖结合成苷的形式存在于植物体内。蒽醌苷大多为氧苷,但有的化合物为碳苷,如芦荟苷。根据羟基在蒽醌母核上的分布情况,可将羟基蒽醌衍生物分为两种类型。 1,4,5,8位为位2,3,6,7位为位9,10位为meso位,又叫中位(1)大黄素型 羟基分布
4、在两侧的苯环上,多数化合物呈黄色。例如大黄中的主要蒽醌成分多属于这一类型。试比较这几个结构式的极性大小。大黄酚(chrysophanol) R1=H R2= CH3大黄素(emodin)R1= OH R2= CH3大黄素甲醚(physcion) R1=OCH3 R2= CH3芦荟大黄素(aloe-emodin)R1=H R2=CH2OH大黄酸(rhein) R1=H R2=COOH(2)茜草素型羟基分布在一侧的苯环上,此类化合物颜色较深,多为橙黄色至橙红色。例如茜草中的茜草素等化合物即属此类型。茜草素(alizarin) R1=OH R2=H R3=H羟基茜草素(purpurin)R1=OH
5、R2=H R3=OH伪羟基茜草素(pseudopurpurin) R1=OH R2=COOH R3=OH2蒽酚或蒽酮衍生物蒽醌在酸性环境中被还原,可生成蒽酚及其互变异构体蒽酮。 蒽醌 蒽酚 蒽酮 蒽酚(或蒽酮)的羟基衍生物常以游离状态或结合状态与相应的羟基蒽醌共存于植物中。蒽酚(或蒽酮)衍生物一般存在于新鲜植物中。新鲜大黄经两年以上贮存则检识不到蒽酚。如果蒽酚衍生物的meso位羟基与糖缩合成苷,则性质比较稳定,只有经过水解除去糖才能易于被氧化转变成蒽醌衍生物。(二)双蒽核类1二蒽酮类 二蒽酮类成分可以看成是2分子蒽酮脱去一分子氢,通过碳碳键结合而成的化合物。其结合方式多为C10-C10,也有其
6、它位置连结。例如大黄及番泻叶中致泻的主要有效成分番泻苷A、B、C、D等皆为二蒽酮衍生物。(认识这几个番泻苷的结构式) 番泻苷A(sennoside A)的苷元A是2分子的大黄酸蒽酮通过C10-C10相互结合成的二蒽酮类衍生物。其C10-C10为反式连接。 番泻苷B是番泻苷A的异构体,水解和番泻苷元B(sennidin B),其C10-C10为顺式连接。 番泻苷C是1分子大黄酸蒽酮与1分子芦荟大黄素蒽酮通过C10-C10反式连接而形成的二蒽酮二葡萄糖苷。 番泻苷D为番泻苷C的异构体,其C10-C10为顺式连接。 四者水解均后生成2分子葡萄糖。 番泻苷A 番泻苷B番泻苷C 番泻苷D二蒽酮类化合物的
7、C10-C10键与通常C-C键不同,易于断裂,生成相应的蒽酮类化合物。例如:大黄及番泻叶中含有的番泻苷A的致泻作用是因其在肠内变为大黄酸蒽酮所致。 番泻苷A2二蒽醌类蒽醌类脱氢缩合或二蒽酮类氧化均可形成二蒽醌类。天然二蒽醌类化合物中的两个蒽醌环都是相同而对称的,由于空间位阻的相互排斥,故两个蒽环呈反向排列,如:天精(skyrin) 山扁豆双(cassiamine).去氢二蒽酮类 中位二蒽酮再脱去1分子氢即进一步氧化,两环之间以双键相连者称为去氢二蒽酮。此类化合物颜色多呈暗紫红色。其羟基衍生物存在于自然界中,如金丝桃属植物。 4日照蒽酮类 去氢二蒽酮进一步氧化,与位相连组成一新六元环,其多羟基衍
8、生物也存在于金丝桃属植物中。 5中位萘骈二蒽酮类 这一类化合物是天然蒽衍生物中具有最高氧化水平的结构形式,也是天然产物中高度 稠合的多元环系统之一(含8个环)。如金丝桃素(hypericin)为萘骈二蒽酮衍生物,存在于金丝桃属某些植物中,具有抑制中枢神经及抗病毒的作用。去氢二蒽酮 日照蒽酮 金丝桃素第二节 理化性质与呈色反应一、物理性状 天然产物醌类多为有色结晶体,一般为黄橙,棕红。苯醌,萘醌常以游离态存在,蒽醌多以苷的形式存在。二、升华性及挥发性 游离的醌类化合物大多数具有升华性。小分子的苯醌,萘醌还具有挥发性。能随水蒸汽蒸出。 三、溶解性 游离醌类化合物易溶于甲醇、乙醇,丙酮、乙酸乙酯、乙
9、醚,氯仿等有机溶剂中。微溶或难溶于水。蒽醌苷类易溶于甲醇,乙醇中,在热水也可溶解。但在冷水中难溶。四、酸碱性 醌类化合物由于在结构中多具酚羟基,表现出一定酸性,易溶于碱水中,加酸酸化又可重新析出。酸性强弱规律:(1)带有羧基的醌类酸性较强,2-羟基苯醌也出现类似羧基的酸性。可溶在碳酸氢钠中。 五、颜色反应1、菲格尔反应(Feigl): 醌类衍生物在碱性条件下加热能迅速与醛类及邻二硝基苯反应,生成紫色化合物。醌类在反应中只起传递电子作用,促进反应迅速进行,故醌类成分含量越高,反应速度也会越快。2、无色亚甲蓝反应 苯醌与萘醌专用显色剂。显兰色斑点,用于色谱检识 。3、碱液反应(Borntrager
10、): 羟基醌类在碱性溶液中会引起颜色改变,羟基蒽醌类化合物遇碱液显红紫色的反应称为Borntragers反应。 反应原理:电子传递过程。与共轭体系的酚羟基和羰基有关。应用:羟基蒽醌及具有游离酚羟基的蒽醌苷均可呈色,这种红色物质不溶于有机溶剂,加酸酸化后则颜色消失,若再加碱又显红色。相应的蒽酚、蒽酮及二蒽酮只显黄色,需经氧化成蒽醌后方变为红色。4、Kesting-craven 反应(活性亚甲基反应):反应官能团:苯醌和萘醌中未被取代的位置。现象:蓝绿色或蓝紫色试剂:碱性条件下,乙酰乙酸酯、丙二酸酯醇溶液应用:区分蒽醌和苯醌、萘醌。5、醋酸镁反应: 羟基蒽醌类化合物(必须具有-羟基)能和0.5%醋
11、酸镁的醇溶液生成稳的橙红色、紫红色或紫色络合物。不同酚羟基,显色不一样。第三节 醌类的提取与分离方法一、醌类的提取 1、有机溶剂提取法:由于游离醌类化合物极性较小,故药材多用氯仿、苯等有机溶剂进行提取,提取液进行浓缩,精制。 苷类:甲醇、乙醇和水。 2、碱提酸沉法:带有酚羟基。 3、水蒸气蒸馏法:分子量较小的游离苯醌及萘醌化合物具有挥发性。二、蒽醌类化合物的提取与分离 1、提取方法: (1)乙醇为溶剂提取总蒽醌; (2)用石油醚脱脂; (3)游离状态的蒽醌可用不同极性的溶剂 顺次梯度提取,并可得到初步分离。 2、分离方法 (1)蒽醌苷与游离蒽醌的分离:利用溶解度差异,将混合物在氯仿-水、乙醚-
12、水或苯-水之间进行液液萃取,苷元溶在有机溶剂层,苷则留在水层。或将总提取至回流提取器中,用氯仿或乙醚等有机溶剂回提苷元,苷留在残渣中。 注意:羟基蒽醌类在植物体中通过酚羟基或羧基结合成金属盐类存在,必须加酸酸化后再用亲脂性有机溶剂提取。(2)游离蒽醌衍生物的分离:通常多采用梯度PH萃取法及色谱法。 a)PH萃取法:是分离游离蒽醌衍生物的经典方法。根据羧基的有无及羟基数目和位置不同造成酸性大小不一的性质,利用不同PH的碱水液,自有机溶剂中萃取酸性强弱不同的蒽醌衍生物。 b)色谱法:一般用硅胶、聚酰胺等为吸附剂,但一般需多次分离,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3)蒽醌苷的分离:蒽苷水溶性较强,分离与精制均
13、较困难,一般不易得到纯品,多需配合应用色谱方法进行分离。 a)溶剂法:用乙酸乙酯、正丁醇从水溶液中萃取。 b)色谱法:常用硅胶、葡聚糖凝胶和反相色谱。葡聚糖凝胶,如Sephadex LH-20凝胶柱,曾将大黄中含有的蒽苷按分子量由大到小的顺序分离出来。将大黄70%甲醇提取液加到凝胶柱上,并用70%甲醇洗脱,依次分离得到二蒽酮苷、蒽酮二葡萄糖苷、蒽醌单体糖苷。第四节 结构测定一、紫外及可见吸收光谱 蒽醌母核可划分为a、b两部分。 a部分苯甲酰基给出两组吸收峰,b部分对醌结构给出两组吸收峰,此外,羟基蒽醌在230nm 有一强吸收。 第峰 230nm第峰 240260nm(由苯甲酰基给出)第峰 26
14、2295nm (由对醌结构给出)第峰 305389nm (由苯甲酰基给出)第峰 大于400nm (由对醌结构给出) 二、红外光谱 在16781653cm-1区间有羰基的伸缩振动,在3600 3150cm-1区间有羟基的伸缩振动,在1600 1480cm-1区间有苯核的骨架振动。羟基蒽醌可根据羰基的数目和位置判断-酚羟基的数目及位置。 1、无-酚羟基,1675 cm-1.(正常峰)2、位有一个酚羟基,出现两个羰基峰,一个正常峰,16751647cm-1,一个缔合峰,16371621cm-1、,差值2438cm-1。3、两个-酚羟基: a)1,8二羟基,两个羰基峰,一个正常峰,16781661cm
15、-1,一个缔合峰,16261616cm-1,差值4057cm-1。 b)1,4或1,5只有一个缔合峰,16451608cm-1 4、3个或4个-酚羟基: a)1,4,5三羟基:只有一个缔合峰,16161529cm-1 b)1,4,5,8四羟基:只有一个缔合峰,15921572cm-1第五节 中药研究实例 一、大黄 蓼科掌叶大黄、唐古特大黄或药用大黄的干燥根及根茎。另有炮制品酒大黄、熟大黄和大黄炭。大黄具有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利胆退黄之功效。大黄属全世界约有60种,我国45种。化学结构明确的至少136种以上。 (一)化学成分 主成分蒽醌类化合物,总含量2%5%。游离的占10%20%。大
16、多数羟基蒽醌类化合物是以苷类存在。 1、游离蒽醌类:大黄酸、大黄素、大黄酚、大黄素甲醚、芦荟大黄素等。 2、结合蒽醌类:有大黄酸-8-葡萄糖苷、大黄素葡萄糖苷、大黄酚-8-葡萄糖苷、大黄素甲醚葡萄糖苷、芦荟大黄素8-葡萄糖苷。双糖苷有:大黄酸、大黄酚、芦荟大黄素双葡萄糖苷及大黄素甲醚-8-O-龙胆糖苷。4种碳苷:大黄苷A、B、C、D。 3.二蒽酮类 番泻苷A、B、C、D、E、F。 (二)主要成分提取分离 1、游离蒽醌与结合蒽醌的分离 大黄粗粉醇浸膏乙醚层(游离蒽醌)正丁醇层(结合蒽醌)稀醇提取,减压回收加适量水,分别用乙醚,正丁醇提取2、游离蒽醌的分离:详见参考书二、丹参 唇形科植物丹参的根及根茎。能祛瘀止痛,活血通经,清心除烦。(一)主要成分的结构与性质 1、菲醌类:为脂溶性成分,有丹参醌 、丹参醌 、丹参醌A 、丹参醌、羟基丹参醌、隐丹参醌、次甲基丹参醌、二氢丹参醌、丹参新醌甲、乙、丙等。这些化合物均具有抗菌活性。 丹参醌二氢丹参醌丹参醌 隐丹参醌2、酚、酸类:丹参的水溶性有效成分。丹参素改善心功能,舒张冠脉平滑肌。 作业5一、单选题:1、A型题:番泻苷A中二个蒽酮连接位置为AC-10和C-10; BC-1和 C-3;CC-6和 C-7; DC-10和 C-1EC-10和 C-2。2、B型题: 2-5A 大黄素 B 芦荟大黄素 C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高管管理职责证明书(5篇)
- 学校食堂供应管理协议
- 能源资源节约和综合利用协议
- 电商行业网络购物退换货免责合同
- 全面理解2025年行政管理中的公文处理试题答案
- 2025行政管理中市政学的重要性试题及答案
- 现代管理者的决策典型案例分析试题及答案
- 解析2025年市政学考试试题及答案的技巧
- 2025年合同将满到期后员工能否获得年终奖
- 2025年湖南省国有企业土地使用权转让合同书
- 幼儿园接送制度优化方案
- 噢易教育桌面云解决方案
- 英语中国文化
- GB/T 18376.2-2024硬质合金牌号第2部分:凿岩及工程用硬质合金牌号
- 2018中国痴呆与认知障碍诊治指南(九)中国记忆障碍门诊建立规范(全文版)
- 直肠癌术后吻合口瘘课件
- 【MOOC】基因与健康-郑州大学 中国大学慕课MOOC答案
- 脱髓鞘病淋巴瘤
- 医疗健康管理大数据平台
- 美的集团应收账款管理的答辩
- 皮肤科前景规划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