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史课件:概论_第1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课件:概论_第2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课件:概论_第3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课件:概论_第4页
中国古代建筑史课件:概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中国古代建筑史概论一、我国古代建筑历史发展阶段1、原始社会阶段(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1)原始人群阶段(2)母系社会仰韶文化(3)父系社会龙山文化2、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1世纪公元前476年) 夏、商、周、春秋3、封建社会阶段(公元前475年公元1911年) (前期)战国、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 (中期) 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 (后期)元、明、清1、原始社会阶段 (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1)天然洞穴 旧时器时期 实例:北京周口店1、原始社会阶段 (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2)巢居 潮湿地长江中下游地区 实例:浙江余姚河母渡村浙江余姚河姆渡新石器文化遗址的

2、木构榫卯(3)穴居 黄土地黄河流域 穴居、半穴居 陕西临潼姜寨、 陕西西安半坡村遗址布局特点:1、防御特点 壕沟2、区域布置(1)分区(2)向心表明原始氏族社会生活情况1、原始社会阶段 (六、七千年前公元前21世纪)穴居、巢居中国最古老的居住形式穴居形式在仰韶文化、龙山文化中,都利用植物和泥土构成,虽然是简陋之极,却表现人的创造力。这种木骨涂泥建筑,是我国建筑的开端,确定了中国木结构建筑体系的(基础竖直的墙体、倾斜的屋顶)是中华民族建筑的始祖。北方叠梁式结构形式巢居是一根或多根树干为基干,上面搭接架木、棚顶而成,人类居住上面,木梯上下,可防止猛兽侵袭,是我国南方潮湿地区采用的居住形式,除少数使

3、用绑扎,大部分为榫卯技术。南方穿斗式2、 奴隶社会阶段(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476年)一、奴隶社会标志着人类文明的开始二、我国大规模的建筑活动是从奴隶社会开始的。这个时期城市、宫殿建筑从产生到发展。三、奴隶社会经历了夏、商、周、春秋1、夏 (公元前21世纪公元前16世纪)2、商 (公元前16世纪公元前11世纪)3、周 (公元前11世纪公元前771年)4、春秋(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城市建设: 周礼.考工记“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西周是我国奴隶社会的鼎盛时期瓦的发明 春秋 (公元前770年公元前476年) 高台建筑(铁器、耕牛)

4、 瓦的普遍应用开始使用砖鲁班西周早期遗址陕西歧山风雏村四合院(最早、最严整的四合院)东周瓦当瓦钉3、 封建社会阶段3.1 封建社会前期(战国南北朝)(公元前475年公元589年)一、我国古典建筑是在封建社会从继承、发展、逐步走向成熟的。封建社会建筑分为前期、中期、后期三个时期。二、封建社会前期建筑在奴隶社会的基础上进一步发展,尤其是城市、宫殿建筑,并且园林建筑、佛教建筑出现。三、封建社会前期共经历了:1、战国 2、秦 3、汉 4、三国两晋南北朝战国(公元前475公元前221年)“七雄称霸” 齐、楚、燕、韩、赵、魏、秦1、城市:齐临淄 楚鄢郢 燕下都 韩宜阳 赵邯郸 魏大梁 秦咸阳 2、高台建筑

5、 3、最早的工程图 4、建筑技术 高台建筑战国时期高台建筑盛行,体现统治者至高无上的地位 ,最早的工程图1、1974年考古发现河北省平山县中山王墓中出土98cm*48cm*1cm的铜版图叫“兆域图”。2、推测制图年代:公元前308年,距今2300余年。3、按一定比例绘制的4、可以说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工程图。三国两晋南北朝(220年589年)1、佛教建筑得到发展2、石刻技术比汉代有所进步甘肃敦煌莫高窟东魏壁画中众多的佛教建筑形象四大石窟(1)甘肃敦煌:莫高窟 (2)山西大同:云岗石窟 (3)河南洛阳:龙门石窟 (4)山西太原:天龙山石窟 河南洛阳龙门石窟北魏古阳洞内的屋形龛山西大同云冈石窟中的庑

6、殿顶饰河南登封嵩岳寺塔是我国现存最早的密檐式塔(北魏时期)我国地面上建筑遗存最早的3.2 封建社会中期建筑隋宋(公元581年公元1279年)一、隋唐至宋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也是我国古代建筑的成熟时期,无论在城市建设、木架建筑、砖石建筑、建筑装饰、设计和施工技术方面都有巨大发展。二、封建社会中期共经历隋、唐、五代十国、宋(辽、金)四个时期。 隋(公元581年公元618年)1、都城建设(两都制) 大兴城 84.1km2(隋文帝) 东都洛阳 45.2km2(隋炀帝)2、南北大运河(京杭大运河) 南杭州,北涿州,约2500公里 世界上最长的运河3、建筑设计上已采用图纸与模型相结合的办法宇文恺隋唐

7、长安城平面图 设计人:李春 特点:敞肩、空腹、石拱桥,跨度37m,由28道石券并列组成是我国古代石建筑的瑰宝。河北赵县安济桥赵州桥 唐(公元618年公元907年)唐代是我国经济、文化繁荣的时期,也是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高潮期,建筑技术和艺术有巨大的发展和提高大明宫含元殿山西五台南禅寺大殿五台山佛光寺山西五台山佛光寺 大 殿塔单层塔 河南登封会善寺净藏禅师塔山西运城县泛舟禅师塔其他实例:五台山佛光寺祖师塔山西平顺县海会院明惠大师塔塔多层塔多为平面四方形河南登封法王寺塔大理崇圣寺千寻塔西安 大雁塔西安 小雁塔 宋(公元960年公元1279年)宋代是中国历史在唐朝大统一和五代十国战乱之后,进入北宋与辽

8、、南宋与金对峙时期。经济上:农业、手工业、商业、科学技术方面发展水平较高政治军事上是我国古代较衰弱的朝代建筑水平达到新的高度营造法式李诫北宋东京城平面图清明上河图清明上河图辽(公元907年公元1125年) 金(公元1115年公元1234年)辽:契丹族、游牧民族建筑方面仿效汉族传统,沿袭唐代建筑风格。实例:1、天津蓟县独乐寺 2、北京天宁寺砖砌仿木建筑 3、山西应县佛宫寺释珈塔木塔山西应县佛宫寺释珈塔,我国现存最古老的木塔天津蓟县独乐寺观音阁北京天宁寺塔3.3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公元 1279年公元1911年)我国封建社会的晚期,政治、经济、文化 发展较迟缓,各时期建筑发展虽缓慢、但

9、均有所进步3.3 封建社会后期建筑元、明、清(公元 1279年公元1911年) 元代最重大的成就是完全新建了一座都城大都。元大都基本上符合周礼考工记。 木构建筑趋于简化,用料和加工都较粗放。主要表现在斗拱缩小。江苏南京灵谷寺无梁殿(明代)明清北京故宫苏州网师园的“月到风来”亭苏州拙政园之倚玉轩和香洲第二部分 中国古代建筑的特征第一点:木构架体系A、三大结构体系 抬梁式 穿斗式 井干式 抬梁式 至迟在春秋时期已初步完备,后形成一整套完整的做法。传力路线:屋面檩瓜柱梁柱柱础特点:便于形成较大的室内空间,室内划分灵活。 等级:用料尺寸、斗栱层数。 宋:营造法式-一整套完整的建造制度。 模数的基本单位

10、-材(分八等) 这样既便于简化建筑设计手续,又便于估 算工料和在场地进行预制加工,提高施 工速度。 明清:延续模数制-工部工程做法则例 砖的广泛使用-斗拱尺寸减小 承载作用减小 装饰作用增大 排列较紧密 穿斗式 传力路线:屋面檩穿柱柱础 主要特点: a、用较小的柱与“穿”,组成相当大的构架。 b、室内柱网较密; c、建柱构件尺寸较小,形成轻盈通透的建筑形式。井干式:用天然圆木及方木、矩形、六角形断面的 木料,层层累叠,构成房屋整体。 商朝后期墓室中,有井干式木椁井干式建筑既可直接建于地上,又可建于干阑式建筑之上。木结构优点 (1)承重与围护结构分工明确。 (2)便于适应不同的气候特征。 (3)

11、减少地震危害的可能性。 (4)材料供应比较方便。木结构之外的其他建筑材料 瓦、空心砖、陶质砖、琉璃砖、琉璃瓦 一、重视台基 功能 等级标志 1、台基:普通台基、须弥座、2、踏道3、栏杆(勾阑)二、屋身灵活 包括:墙、柱、门、窗、构架装修等柱础 承托柱下之石。生起 宋、辽建筑的檐柱由当心间向两端升高,使檐口呈一缓和曲线,在营造法式中成为“生起”。这种做法未见于汉、南北朝,明清少用。侧脚 为使建筑有很好的稳定性,檐柱向内倾斜的做法。明清大多不用。卷杀:柱头部分收分的做法,称为卷杀。在宋营造法式中已有梭柱做法的记载。 屋顶:檐口下至正脊上皮,是中国古典建筑最精彩、华丽的部分(1)屋顶种类:庑殿、歇山

12、、悬山、硬山、卷棚、攒尖、盔顶、录顶、半坡、平顶、囤顶(2)屋顶等级:重檐庑殿、重檐歇山、重檐攒尖、单层庑殿、单层歇山、单层攒尖、 悬山、硬山三、屋顶呈曲线或者曲面 屋顶曲线 A、檐口曲线 B、屋脊曲线 C、屋面曲线优点:有利于排水;保护墙体、基础,争取室内较多的阳光使建筑外观活泼、秀丽、精巧 屋顶类型:庑殿、歇山、攒尖、悬山、硬山、卷棚 盔顶、穹顶、盝顶四、斗拱1、名称:(1)根据位置: 平身科 柱头科 角科(补间铺作)(柱头铺作)(转角铺作)(2)根据使用: 内檐斗拱 外檐斗拱2、作用传递荷载支撑屋檐屋顶、屋身立面的过渡装饰作用等级标志建筑尺度的衡量标准斗拱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构件3、斗拱的

13、演变唐五代宋辽元明尺度、结构与装饰作用清4、组成构件:斗、拱、升、昂、翘斗拱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构件斗拱中国古典建筑特有的构件5、斗拱的踩:翘或昂自坐斗出挑的跳数。 清代称出踩(斗拱的翘、昂自中心线向外或向内伸出)6、斗拱的踩:翘或昂自坐斗出挑的跳数。 清代称出踩(斗拱的翘、昂自中心线向外或向内伸出)斗拱中国古典建筑的特征第二点:组群空间、平面布局 大多采用均衡对称的方式,沿纵轴线或横轴 线展开,多数以纵轴为主。 庭院组合方式 中轴对称的布局方式适合中国古代社会的宗法和礼 教制度,便于安排家庭成员按照尊卑、长幼、男女、主仆顺序居住。同时也起到了防风沙、保证安全、调试环境的作用。 第三点:有规划的

14、城市 周礼考工记 “匠人营国、方九里,旁三门,国中九经九 纬,经涂九轨,左祖右社,面朝后市,市朝一夫。”解释:都城九里见方,每边开三个门,纵横各九条道 路,南北道路宽九条车轨,东面为祖庙、西面为社稷,前面是朝廷宫室,后面是市场居住区汉长安平面图唐长安平面图北宋东京平面图元大都平面图明、清北京平面图第四点:山水式园林 第五点:特有的建筑观工官制度首先是主持建筑工程的设计其次是管理估计工料及组织施工。再次是征调、采购材料。 从来不把建筑作为一门艺术,崇尚简朴,技术师徒相传,以实地操作、心传口授为主,读书人鲜少关心建筑,术书极少,这些影响了中国建筑的进步。第三部分古代木结构基本知识一、大式(殿式)

15、:多用于宫殿、官署、庙宇、府邸的主要殿堂1、开间:五、七、九、十一开间、可以使用围廊山东曲阜孔庙大成宝殿北京故宫中和殿开间:我国木构建筑正面相邻两檐柱间的水平距离。2、进深:七到、十一桁一、大式(殿式)山西五台山佛光寺大殿横断面北京故宫太和殿横断面5、建筑尺度:以“斗口”为建筑最基本的模数一、大式(殿式)1)宋代(P261)营造法式刊行于宋崇宁二年(1103年),是北宋官方颁布的一部建筑设计、施工的规范书,将作监李诫奉敕编著。 古代最早的模数制。 M0“材” 作为建筑尺度标准, 材+契=足材(全材),材分八等(一)我国古代的M0模数制(一)我国古代的M0模数制2)清代:清代雍正12年(1734

16、)官方颁布。清式营造则例 梁思成先生根据清工程做法则例编著。M0斗口宽度,分为十一个等级一、大式(殿式)(一)我国古代的M0模数制2)清代:清代雍正12年(1734)官方颁布。清式营造则例 梁思成先生根据清工程做法则例编著。M0斗口宽度,分为十一个等级一、大式(殿式)(一)我国古代的M0模数制(加图)中国古典建筑(清式)的分类二、小式中国古典建筑(清式)的分类二、小式1、普通:长方形、 方形古典建筑的平面建筑单体一、平面形式(太和殿)(中和殿)2、圆形 曲尺形 凸字形 古典建筑的平面建筑单体一、平面形式(皇穹宇、祈年殿)(北京阜城门箭楼)(角楼)3、园林建筑(杂式):六角形、三角形、五角形、六角形、八角形、菱形、扇形双环形、梅花形建筑单体一、平面形式兰亭鹅池与谁同坐轩古典建筑的平面古典建筑的平面二、各部位名称开间:正面相邻两檐柱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开间”,又称为“面阔”。(p250)通面阔:整个建筑物若干间加起来的宽度建筑单体古典建筑的平面二、各部位名称步:屋架上檩与檩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