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知识点测试:俄罗斯一、单选题索契位于黑海沿岸,是俄罗斯冬季最温暖的地方,也是俄罗斯在黑海沿岸地区最大的城市之一。读索契位登图,完成12题。索契是世界上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其原因主要是冬季北部有高大山脉阻挡,削弱了南卜.的冷空气冬季受黑海影响,降温慢终年 受偏东风控制,冬不冷、夏不热地处大陆内部,冬季太阳辐射强B.C.D.索契旅游资源丰富,也是冬季室外滑雪比赛的理想场所,其主要成因是依山面海,交通发达冬季降水量大,山地枳雪多位于大洲分界线,地理位置优越沿岸有寒流经过,降温增湿 读图,回答34题。4060 8066 345066 3450B.B.两个大洲的分界线D.两种农业区的分界线B.地
2、势低平,多沼泽D.沙漠广布,以内流河为主EF线上的山脉是两个国家的分界线C.两种气候类型的分界线N地的地表特征表现为A.地面起伏大,多山地丘陵C.森林广布,树种丰富多样某学者在图示地区考察时发现了一些现象。回答56题。该地区平原面积广大,但农业发展水平并不高,发展农业生产最主要的限制性因素 是A.热量条件差B.降水较少C.农业基础薄弱 D. 土壤条件差在考察过程中发现图中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多沼泽,卜.列叙述与该地沼泽形成相关的 是地势平坦,水流缓慢纬度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 致河水泛滥该地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A.B.C.D.天然气经过超低温冷却,在温度下降到-161.
3、5C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储存 罐内,这就是液化天然气。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东临鄂毕湾, 这里蕴藏着丰富的天然气资源。中国与俄罗斯两国在此合作兴建了全球最大的液化天 然气项目。预计到2019年,“北极气将从这里输往中国。读图,回答第7题。“北极气”从俄罗斯输往我国,下列关于其最适宜运输方式的叙述正确的是宜选用公路运输一一机动灵活,装卸方便,对自然条件的适应性强宜选用海洋运输一一可利用北冰洋航线,但运费会随季节发生波动宜选用内河航运一一沿鄂毕河、额尔齐斯河,输送至我国新疆境内宜选用管道运输一一气体不易挥发,损耗小,安全性能高,连续性强西伯利亚地区针叶林广布,是俄罗斯
4、一个重要开发区。据图完成第8题。 IMA/ Z 25-1005 人该地区的区域地理特征主要有气候宜人地广人稀矿产丰富交通便捷A.B.C.A.B.C.D.下图为俄罗斯两大主要河流的分布地区示意图。读图完成910题。沼泽沼泽两大河下游地区都分布有大而积沼泽,其沼泽形成的主要原因是A.地形平坦,降水丰富A.地形平坦,降水丰富C.纬度高,海水蒸发弱地下冻土,河流凌汛D.围海造田,海水养殖叶尼塞河的含沙量大于鄂毕河,是因为叶尼塞河A.沿岸植被破坏严重支流多,流速较快叶尼塞河的含沙量大于鄂毕河,是因为叶尼塞河A.沿岸植被破坏严重支流多,流速较快俄罗斯的货运以下列方式为主A.铁路、公路C.铁路、水运B.干流
5、的流程较长D.流域降水强度大B.铁路、管道D.公路、水运二、综合题读图,回答下列问题。(1)简析叶尼塞河流域西侧沼泽广布的原因。(2)该区域南部大量出II有色冶金产品。分析本区域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读下图和材料,回答以下问题。材料一:2016年3月23日是第56个“世界气象日”,主题是“直面更热、更 旱、更涝的未来”,旨在呼吁公众正视气候风险,关注气候安全,主动适应气候变 化。有些专家认为,全球变暖的加剧将使俄罗斯变成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俄罗斯公报2016年6月14日报道,俄罗斯目前已成为世界最大小麦出口 国。据估计,随着俄罗斯小麦产量的不断增长,其出口量将继续上升。材料二:俄罗斯小麦产
6、区和沼泽分布图(1)鄂毕河、叶尼塞河和勒拿河三条河流两岸分布着大片沼泽地,分析其形成原因。(2)分析A区域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3)分析全球变暖对改善俄罗斯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近年来俄罗斯积极响应我国提出的“冰上丝绸之路”的倡议,加大了北冰洋沿岸 的基础设施建设,中俄合作进入快车道。我国大豆主产区在东北平原,但土壤肥力下 降严重,为此我国加大了从俄罗斯进口大豆及制品,俄罗斯的哈巴罗夫斯克建有大豆加工厂。加工厂。(1)分析说明哈巴罗夫斯克大豆加工厂的有利区位条件。(2)为应对我国东北平原土壤肥力卜.降,当地拟种植地带性植被来恢复和增加土壤肥力
7、,分析地带性植被导致土壤肥力提升的原因。(2)从自然条件分析说明俄罗斯在北冰洋沿岸建设公路成本高的原因。参考答案AB【解析】索契位于大高加索山脉的南侧,受冬季风影响小且冬季受黑海影响,降温慢,气温相对 较高,因此,成为纬度最高的亚热带气候分布区。冬季室外滑雪比赛与冰雪量的关系密切,索契冬季降水量大,山地积雪多,冬季适宜开 展室外滑雪比赛。BB【解析】【分析】本题旨在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据图可知E F线上的山脉是乌拉尔山,是欧洲和亚洲的分界线,故B项正确:该山脉 位于俄罗斯,故A项错误;两侧的气候类型相同,均为温带大陆性气候,故C项错误;两 侧的农业区差异不明显,故D项错误。所以选N地位于西西
8、伯利亚地区,地势低平,由于纬度高,地表多沼泽地,故B项正确:地面 起伏不大,以平原为主,故A项错误;树种以亚寒带针叶林为主,树种单一,故C项错 误;地势南高北低,注入北冰洋,故D项错误。所以选B。A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俄罗斯农业、河流。从图中纬度可知,该地区位于北极圈附近,纬度较高,热量不足,说明农业的生产最主 要的限制性条件是热量条件差,故选A。沼泽的形成一般从地表易枳水的角度考虑,气候条件如蒸发弱,地形条件如排水不畅, 地下冻土,下渗少等等。该地位于河流下游,地势平坦,水流缓慢,造成排水不畅:纬度 高,气候寒冷,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该地区河流的凌汛现象常导致河水泛滥,造 成图中
9、河流下游平原地区多沼泽。该地气候恶劣,不适合人类居住与沼泽湿地形成无关, 错误。故选C。B【解析】【详解】从俄罗斯输往我国,路程远,运费高,地形复杂,不适合采用公路运输,A错误;亚马尔 半岛东临鄂毕湾,北极海冰在冬夏季节有很大差异,所以轮船在不同季节要选择不同航线, 不同航线距离不同运费不同,B正确。亚马尔半岛位于俄罗斯西西伯利亚平原西北部,纬度 高,冬季寒冷漫长,河流封冻期长,旦新疆地区气候干旱,河流航运能力不足,故不适合 内河航运,C错误;“北极气”是在温度下降到- 161.5C变成液体后,将其压缩储存在低温 储存罐内的超低温液化天然气,温度过低,不适合采用管道运输,D错误。故选D【解析】
10、【详解】俄罗斯地处中、高纬度地区,以温带大陆性气候为主,冬季严寒而漫长,夏季凉爽而短 促。特别是图中的西伯利亚地区冬季非常寒冷,地广人稀,错对;但从图上可以看出 这里矿产资源丰富,对;近年来,为了开发利用西伯利亚地区丰富的资源,俄罗斯加大 了对东部地区开发的力度,但是亚洲部分的西伯利亚地区开发程度还不够,交通达不到便 捷的程度,错。故本题选择D。BC【解析】沼泽的成因主要考虑水的补给多而排泄困难。鄂毕河所处地区纬度高,注入北冰洋,属 于温带大陆性气候,降水少,秋末春初易发生凌汛,经常泛滥,地表易积水;其下游地 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此地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广布,地表水不易下渗使 当地
11、多沼泽。综上分析,B正确。故选&河流的含沙量取决于河流流经地区的土质情况,植被覆盖状况,侵蚀作用强弱,流速 快慢等。从图中可以看出,叶尼塞河支流多,流经中西伯利亚高原,河床比降大,落差 大,水流速快,侵蚀强,增加了河流含沙量,河流泥沙含量较多;鄂毕河主要流经西西伯 利亚平原,起伏小,流速慢,沼泽广布,泥沙沉积,河流泥沙含量较少,C正确。叶尼塞 河沿岸人II少,植被破坏不严重,两河流干流长度相差不大,流域降水强度相差不大,ABD 错误。故选C。B【解析】【分析】俄罗斯是重要的工业大国,能源、冶金、机械等部门地位突出,石油、天然气是俄罗斯主 要的能源,由于管道运输具有下列优点:安全可靠,运输量大;
12、管理方便,运输成本 低,所以俄罗斯运输其石油、天然气的主要运输方式是管道运输,而矿产资源,如煤、铁 等主要靠铁路运输。【详解】俄罗斯铁路、公路、航空、水运以及管道运输都很发达,货运以管道运输和铁路运输为 主,B项正确。(1)有凌汛,河水易泛滥;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利下渗;地势低 平,排水不畅。(2)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铅锌矿、金矿等;煤炭等能源资源丰富;市场需求量大; 铁路交通便利。【解析】【详解】(1)本题涉及沼泽的成因分析。首选就明确的是沼泽的实质就是地表的积水现象。所以其 成因的分析就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分析:一是要有适合枳水的低洼地形。观察地图中河流 卜游地形可知,图
13、中沼泽多分布于河流下游平原地区,故可知当地地形特点应是地势低 平;二是水的来源,由当地气候图可知当地降水量较少,但观察地图可知图中的叶尼塞河 所处纬度较高(冬季会结冰),旦河流自低纬流向高纬,加之河流下游流经平原,即可判断 出,地表积水的来源就应是因河流秋季和春季因发生的凌汛导致河水漫过河堤而进入沼泽 区;三是地表水不易排出的原因:根据水循环的原理可知地表水可通过蒸发、地表径流和 下渗三种方式排出,而结合当地的纬度特点(60N以北)及地形特点即可得出地表积水的 原因是(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冻土发育,不利下渗;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据此即 可做答。(2)当地发展有色冶金工业的有利条件应根据有色
14、金属冶炼工业的区位条件并结合当地的 资源及交通条件来进行分析:一是资源条件:据图可知当地有色金属矿产资源丰富,有铅 锌矿、金矿等:二是有色金属冶炼工业属高耗能企业,而图中显示当地煤炭等能源资源丰 富,适合发展火电产业;三是市场条件:由图可知当地有铁路经过,故可知铁路交通便 利,市场广阔。(1)三条河流所处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永久性冻土,水分不容易下 渗;春季易发生凌迅,导致河水泛滥;地势低平,排水不畅。(2)纬度位置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为优越;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流影响,降水较多; 地处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猫近河流,有灌溉水源。(3)全球变暖会改善当地的热量条件,使农作物
15、得生长期延长;全球变暖会使适宜种植农 作物的区域向北部扩展,扩大耕地面积;全球变暖将增加能种植的作物新品种。【解析】【分析】题目通过俄罗斯的小麦生产的发展变化及河流、湿地分布等,考查区域自然地理特征形成 及农业区位条件的分析总结能力。【详解】(1)沼泽地水分收大于支,长期积水形成,分析其形成原因可以从水源的收支两方面分 析:地处平原地区,地势低平,排水不畅;河流由低纬流向高纬,春秋季易发生凌迅,导 致河水泛滥;河流所处地区纬度高,气温低,蒸发弱;地下有永久性冻土,水分不容易下 渗等。(2)成为俄罗斯主要农业区的优势自然条件主要从热量、水分、土壤、水源方面分析,A 区域位于俄罗斯西南部,纬度位置
16、相对较低,热量条件较为优越;受来自大西洋的湿润气 流影响,降水较多;地处东欧平原,地势平坦;土壤肥沃;猫近河流伏尔加河等,有灌溉 水源等。(3)分析全球变暖对改善俄罗斯农业生产条件的影响,主要从全球变暖对热量分布的影响 分析:全球变暖会改善当地的热量条件,增加枳温,适合农作物的生长期延长;会使适宜 种植农作物的区域向北部扩展,扩大农作物种植面枳;全球变暖将增加能种植的作物新品 种,增加农作物品种等。(1)靠近大豆产区,原料丰富;距离中国近,中国市场需求大;有铁路运输,交通方 便。(2)当地地带性植被是温带落叶阔叶林;植被增加,枯枝落叶变多;利于形成腐殖质,提 升土壤肥力:地表径流减少,土壤流失减少:植被增加,动物增多,动物排泄物是天然肥 料,提供肥料来源变多。(3)气温低,冻害大;大风天气多;大雪天气多;全年正常施工时间有限、建设周期长; 多冻土;生态脆弱;公路建设技术要求高,环保设施投入大。【解析】【详解】(1)本题考查工业的区位条件。结合图示信息可从市场、原料和交通等方面进行分析。从 图中可看出哈巴罗夫斯克棠近大豆产区,原料丰富;从图中可看出距离中国近,中国市场 需求大:从图中可有铁路经过,交通方便。(2)本题考查知识的运用能力,要应用自然地理环境的整体性进行分析。东北地区主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中国斑点玻璃市场调查研究报告
- 新疆警察学院《土木工程设计软件及应用》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MBR膜产业前景展望及未来发展策略建议报告
- 新疆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商务英语笔译实践一》2023-2024学年第二学期期末试卷
- 2025-2030年中国PCB药行业投资分析及未来发展动向研究报告
- 宣化科技职业学院《古代汉语(下)》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学习宽容演讲稿
- 2025至2031年中国物料零部件悬挂输送线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灵敏度可调气体检漏仪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2025至2031年中国热风旋转食品烤炉行业投资前景及策略咨询研究报告
- 健康体重知识课件
- 分布式光伏电站运作流程
- 中医针灸推拿科绩效制度
- 苏科版八年级下册物理期中测试卷
- 经阴道后穹窿穿刺课件
- 监理工程师各科历年真题及答案
- 2型糖尿病学习课件
- 江苏省南京市2021年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含答案解析)
- 信息管理方案
- Python自然语言处理-课件-第05章-词向量与关键词提取
- 五年级下册综合实践活动教学设计-有趣的拉线偶人 全国通用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