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科标准预防措施_第1页
各科标准预防措施_第2页
各科标准预防措施_第3页
各科标准预防措施_第4页
各科标准预防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3页 共33页各科标准预防措施标准预防 一、概念: 认定病人的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均具有传染性,须进展隔离,不管是否有明显的血迹污染或是否接触非完好的皮肤与粘膜,接触上述物质者,必须采取防护措施。 二、根本特点: 1、既要防止血性疾病的传播,也要防止非血性疾病的传播;2、强调双向保护;即防止疾病从病人传至医务人员,又防止疾病从医务人员传至病人。 3、接触隔离、空气隔离、微粒隔离。 三、详细措施: 1、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戴手套、具有防渗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隔

2、离衣。 2、不要用手直接接触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3、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4、治疗中尽量使用一次性用品,包括注射器、输液器、试管、手套、隔离衣等。 5、医务人员在进展侵袭性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6、用后的污物必须进展及时统一的消毒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7、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或者利用针头处理设备进展平安处置,也可以使用具有平安性能的注射器、输液器等医用锐器

3、,以防刺伤。 8、无论在什么情况下,不要把用过锐利器具直接传递给别人。 9、在进展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10、不要在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11、在缝合伤口时,要特别注意减少刺伤。 12、把用过的注射器直接放到专门的桶中,统一处理。 13、勿将锐利废弃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 14、勿将锐利废弃物放在儿童可以接触到的地方。 15、使用防护设施防止直接接触血液、体液:根据可能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用适当防护设施,包括:手套、口罩、防护眼镜、隔离衣等。 急诊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展诊查、护理操作过程中

4、,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 手套进展操作。 3、进展换药、缝合等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急诊病人需缝合、包扎时,按传染病人对待,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4、在进展各项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6、用后的

5、污物及时进展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7、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严禁复帽。 8、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9、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 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ICU标准预防措施 1、 入住ICU的患者常规监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感染患者应加强防护措施。 2、进展侵袭性操作时,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并尽量减少创口出血。

6、3、用过的一次性注射针头严禁复帽。 4、在创口缝合时,要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创伤。 5、理所有锐器物品时应特别小心,勿将锐利废物混入其它废物内,应直接放入锐器盒;可循环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6、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和污染物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7、进展抽血、注射、清洁伤口、换药、处理污物等工作估计可能接触到血液体液时,假设自己手上有伤口包括皮肤损伤那么应戴双层手套。 8、合理使用防护措施,防止直接接触血液体液,根据可能接触血液体液量的多少,决定采取适当防护措施,如手套、口罩、防护镜、 一次性手术衣。 9、隔离监护室病人尽量使用一次性

7、物品,保护性监护室病人要做好环境消毒、严格洗手和手消毒流程等保护性隔离措施,防止病人与医务人员之间的穿插感染。 10、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11、假设意外遇到手部有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用大量生理盐水冲洗干净,并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NICU标准预防措施 1、入住NICU的患儿常规监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遇感染患儿应加强个人防护。 2、医务人员在给患儿进展诊查、喂奶、换尿布等各种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

8、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在给两患儿之间进展的操作一定要洗手,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3、在为传染病患儿进展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戴手套、具有防渗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4、在进展各种诊疗穿刺、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注意防止被针头刺伤或者划伤。 5、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

9、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6、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严禁复帽,也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7、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8、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内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进展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

10、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3、在进展各种穿刺、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戴口罩、帽子、必要时带手套,为传染病病人进展诊疗、穿刺、护理操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戴手套、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4、在进展各种穿刺、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注意防止被针头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6、可循环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用后的污物进展及时分类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7、使用后的一次性

11、注射器针头严禁复帽,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8、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9、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外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展诊查、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

12、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 手套进展操作。 3、进展换药、缝合等无菌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为传染病病人进展换药、缝合等无菌操作时,应戴手套、帽子、外科口罩、防护眼镜;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4、在进展各项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 并特别注意防止被针头、缝合针、刀片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6、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用后的污物进展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7、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严禁复帽,

13、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8、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9、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 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眼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展眼部诊查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进展眼部治疗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为传染病病人进展穿 刺、换药、缝合等操作时,应戴手套、帽子、外科口罩、防护

14、眼镜;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 一次性手术衣。 3、在进展各项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穿刺头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4、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5、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用后的污物进展及时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6、不要在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 的注射器。 7、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8、在眼科诊疗过程中假设遇到急诊病人, 按传染病人对待,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

15、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血液净化室标准预防措施 1、按规定血液净化前常规检测抗-HIV、抗-HCV、HBsAg,梅毒抗体,感染患者应在隔离血透机上进展透析,并做好个人防护。 2、凡进入血液净化室的工作人员须在指定区更衣换鞋,戴好口罩、帽子。 3、进展透析前严格洗手和手消毒。 4、医务人员接触病人、做各项操作时应手套,在监护各个患者之间应更换手套。 5、 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严禁复帽,也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勿将

16、锐器混入其他废物内,应放入锐器盒内。 6、每次透析后所有用过的一次性透析器和管道等应按医疗废物放医疗废物专用包装袋内,有专业人员回收;复用的透析器做好消毒工作。 7、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8、假设意外遇到手部接触血液、体液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并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手术室标准预防措施 手术室医务人员因本身工作性质决定其暴露于污染血液或体液的频率和强度明显高于其别人群。因此,标准预防在手术室医务人员感染的预防及控制中尤为重要,特

17、制定标准预防措施如下: 1、为杜绝或减少医性经血性传播疾病,择期手术病人手术前常规检测抗-HIV、抗-HCV、HBsAg、梅毒抗体,遇感染患者应安排在隔离手术间手术,同时加强个人防护,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指定区域更换衣服、鞋、戴好帽子、口罩,口罩须罩住口鼻,头发须用帽子完全罩好。 2、手术中尽量减少应用锐利器械,采用一次性刀片,尽量减少锋利手术器械在手术人员之间的传递。 3、在手术中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展创口缝合时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创伤,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4、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戴手套、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

18、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5、假如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做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6、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勿将锐利废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 7、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严禁复帽,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放置,由专人回收。 8、可循环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9、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10、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

19、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方案生育手术室标准预防措施 1、按规定进展人流术前常规检测抗-HIV、抗-HCV、HBsAg,梅毒抗体,遇感染患者应安排在隔离手术室手术,同时加强个人防护。 2、凡进入手术室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指定区域更换衣服、鞋、戴好帽子、口罩,口罩须罩住口鼻,头发须用帽子完全罩好。 3、人流手术前须做好六步洗手、手消毒防止医院感染发生。 4、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黏膜和污染物时应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5、

20、严禁向用后的一次性针头复帽,也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6、处理锐器时应特别小心,勿将锐器混入其他废物内,应放入锐器盒内,产生的医疗废物应分类处置,由专人回收。 7、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8、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9、假设意外遇到手部接触血液、体液时应立即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并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产房标准预防措施 1、按规定对产妇常规检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

21、遇感染患者应加强个人防护。 2、接触血液、体液、分泌物、排泄物、粘膜和污染物品时戴手套,脱手套后立即洗手。 3、凡进入产房的工作人员必须在指定区域更换衣服、鞋、戴好帽子、口罩,口罩须罩住口、鼻,头发须用帽子完全罩好。 4、在进展接生和助产前必须按外科刷手法进展洗手和手消毒,先检查双手有无伤口,裂口,如有那么不能接生。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5、接生时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应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和戴防护眼镜。 6、进展侧切时要保证足够的光线,尽可能减少切口出血,缝合时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创伤。 7、使用后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严禁复帽,也不

22、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8、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勿将锐利废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 9、可循环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10、进展抽血、注射、处理污物等工作时,估计有可能接触血液体液时,假设自己手上有伤口包括皮肤损伤那么戴双层手套。 11、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12、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

23、结果。 耳鼻喉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展耳、鼻、喉诊查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3、进展穿刺等各项操作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为传染病病人进展穿刺、换药、缝合等操作时,应戴手套、帽子、外科口罩、防护眼镜;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4、在进展各项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防止被穿刺头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24、。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可循环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6、用后的污物进展及时进展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7、不要在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8、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9、在诊疗过程中假设遇到急诊病人, 如鼻出血等按传染病人对待,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

25、查结果。 妇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为病人做妇科诊查、 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病人血液、体液或粘膜, 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3、为性病或其他传染病病人进展诊疗、护理操作时,应戴手套、具有防渗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所用物品应使用一次性的。 4、在进展伤口换药、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特别注意被针头等锐器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

26、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可循环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6、用后的污物进展及时统一的消毒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7、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严禁复帽,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8、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9、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 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感染性疾病科标准预防措施 1、感染性疾

27、病科人员在进展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3、在进展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戴口罩、帽子、必要时带手套,为传染病病人进展诊疗、 护理操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戴手套、具有防渗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 一次性手术衣。 4、在进展各种穿刺、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注意防止被针头刺伤或者划

28、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6、用后的污物进展及时统一的消毒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7、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严禁复帽,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8、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9、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消毒供给中心标准预防措施 1、在消毒供给中心工作人员应区域更衣,更鞋、戴手套、口罩、回收工

29、作人员应穿胶鞋,承受回收的各类包时要注意防止锐利刺伤手。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3、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采用封闭方式回收,防止反复装卸。 4、特殊患者污染的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应按照2022年版医疗机构消毒技术标准及医院消毒供给中心三个行业标准要求进展处理,防止医性传播,同时做好自身防护。 5、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6、回收人员在回收各类器械包的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

30、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检验科标准预防措施 1、检验人员在为病人抽血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3、抽血时要戴口罩、帽子、手套,使用一次性用品,包括注射器、试管等。 4、检验人员在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并注意防止被针头刺伤或者划伤。 5、用后的血样要按医疗废物处理;污物须及时处理,以防止医

31、性感染的发生。 6、使用后的针头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不要与其他废弃物混在一起防止被针头刺伤。 7、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严禁复帽,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8、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9、 检验人员在抽血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介入科标准预防措施 1、按规定进展人流前常规检测HBsAg.抗-HCV、抗HIV、梅毒抗体,遇感染患者手术时应安排在最后进展,同时应加强个人防护。 2、在术中尽量减少病人出

32、血。 3、凡进入介入室的工作人员必须更换专用的衣裤、帽子、口罩、鞋。口罩须罩住口鼻,帽子必须盖头发。 4、在手术中一定要保证足够的光线,进展创口缝合时特别注意减少意外创伤,尽可能减少创口出血。 5、在手术过程中,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戴手套、外科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6、假如的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做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7、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勿将锐利废物同其他废弃物混在一

33、起。 8、使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严禁复帽,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产生的医疗废物分类放置,由专人回收。 9、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10、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11、假设意外手部接触到血液或体液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由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包扎,眼睛或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那么要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并追踪血清学检查结果。 口腔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为病人进展口腔诊查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在口腔诊疗操作中理解工作环境中疾

34、病传染的潜在危险,做好防护。 3、物体外表、地面每日应用消毒液消毒;冷光手柄应加保护套,一人一用一更换,防止医院感染。 4、使用个人保护物品如手套、口罩及手术一次性手术衣、护目镜。戴手套前后均应洗手及消毒。 5、防止在诊疗操作过程中手被锐器刺伤,使用过的针头应立即放入锐器盒内进展无害化处理。 6、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严禁复帽,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7、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8、对诊疗过程中的废弃物应分类放入专用容器内,由专人回收。 9、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10、在诊疗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

35、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内镜室标准预防措施 1、病人在做内镜之前应常规检测抗-HIV、抗-HCV、HBsAg,遇感染患者应安排在最后进展,并加强个人防护措施。 2、医务人员在为病人做内镜检查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3、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4、进展内镜检

36、查时,应戴口罩、帽子、手套,为传染病病人进展检查时,应戴手套、帽子、具有防渗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尽可能减少胃肠道损伤,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5、用后的污染物进展及时分类处理,感染患者尽量使用一次性物品,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6、可循环使用的医疗器械,初步清洗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 7、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8、医务人员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

37、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针灸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进展各种诊疗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3、给病人进展针灸、拔罐时,应做好手卫生,为传染病病人进展针灸时,尽量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应戴手套,要保证光线充足,注意防止被针刺伤或者划伤。 4、可循环使用的针灸针等医疗器械,初步处理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用后的污物及时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5、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

38、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6、医务人员在针灸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立即用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中医科标准预防措施 1、医务人员在进展各种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不要用手直接接触自己暴露的皮肤、口唇、眼睛、耳朵和头发等。 2、假如有手部皮肤破损情况时,应尽量防止接触血液、体液或粘膜,假如无法回避接触时应尽量将有破损的皮肤用创可贴等保护好后再戴双层手套进展操作 3、在进展各种穿刺、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戴口罩、帽子、必要时带手套,为传染病病人进展诊疗、穿刺、护理操作有可能发

39、生血液、体液飞溅到医务人员面部时,应戴手套、具有防渗漏性能的口罩、防护眼镜;有可能发生血液、体液大面积飞溅或者有可能污染医务人员的身体应当穿防渗漏性能的一次性手术衣。 4、在进展各种穿刺、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要保证充足的光线,注意防止被针头刺伤或者划伤。 5、使用后的锐器应当直接放入耐刺、防渗漏的利器盒。 6、给病人进展针灸时,应做好手卫生,为传染病病人进展针灸时,尽量使用一次性针灸针,应戴手套,要保证光线充足,注意防止被针刺伤或者划伤。 7、可循环使用的针灸针等医疗器械,初步处理后,由消毒供给中心人员采用密闭方式回收;用后的污物及时处理,以防止医性感染的发生。 8、不要在用过的一次性注射器针头上盖针头套,不要用手毁坏用过的注射器。 9、按照手卫生标准做好洗手和手消毒,不发生自身因素引起的院内感染。 10、 医务人员在诊疗、护理操作过程中假设意外受到病人血液、体液污染时应肥皂及清水冲洗,如同时有损伤那么应把血液从伤口挤出,严格消毒并妥善包扎;眼睛和口腔受到血液或体液污染时要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反复冲洗干净,假设接触传染病病人的体液和血液还应追踪血清免疫学检查结果。 输血科标准预防措施 1、接触患者的血液、体液成分及污染物品前均应戴手套,摘除手套后要进展手卫生。 2、操作中有可能发生血液喷溅时,必须带防护镜、口罩和穿防浸透一次性手术衣,以防止污染皮肤黏膜和衣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