儿童药物剂量教学_第1页
儿童药物剂量教学_第2页
儿童药物剂量教学_第3页
儿童药物剂量教学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儿童药物剂量教学课件儿童药物剂量教学课件儿童处于生长发育旺盛时期,与成人相比,用药特点有明显不同。 下面了儿童药物剂量教学课件,一起去看看吧!.婴幼儿胃液呈中性,有利于氨苇西林、阿莫西林等的口服吸收, 所以常用。.乳汁虽可保护胃黏膜,减少药物的胃肠反响,但有时会阻碍药 物吸收;如果在喂奶后立即服药,有时可因呕吐影响吸收。所以,一 般以两次喂奶之间服药为宜。.小儿直肠黏膜血液循环很丰富,肛门给药后,药物可由直肠下 静脉吸收,直接进入下腔静脉而不经过肝脏,可迅速到达有效血浓度 和发挥药效。因此,当病儿不能口服药物或拒服药物或药物胃肠刺激 反响大时,可改用栓剂直肠给药。.婴幼儿肝脏合成脂肪、氧化脂肪

2、能力低,所以在发热特别是流 感、水痘发热时,不宜服用可诱发脑病合并内脏脂肪变性综合征的阿 司匹林,口服对乙酰氨基酚那么没有这个风险。.婴幼儿全身性重病时常易并发肝功能损害,用药过多、过滥可 加重药物性肝损害,甚至发生肝功能衰竭,形成药源性疾病,此时宜 多项选择由肾脏排泄的药物以减少肝损害,应慎用或不用如利福平、 克林霉素、红霉素等药物,可用青霉素、头抱菌素等。3.婴幼儿细胞外液相对较多,且肾功能不成熟,药物排泄较成人 缓慢,第一代头胞菌素有肾毒性,应防止使用,第二、三代肾毒性依 次减弱,可根据病情由医生处方使用。药物治疗大多以口服为主,小儿治疗更应以口服制剂为主。对于 小儿来说,溶液剂优于片剂

3、、粉剂,特别是果味溶液,小儿乐于服用。 但含糖颗粒剂次于不含糖颗粒剂。为保证药物疗效最正确毒副作用最小,必须准确计算好儿童用药 剂量。一般药效随剂量递增而加大,但有一定限度,剂量不可随意加 大。多年来,经过不断探索,得出了 10多种儿童用药剂量的计算方 法,主要有如下几种:此种方法准确性不高。以成人剂量为1,根据年龄,儿童用药剂 量为:新生儿1/181/1416个月1/141/72岁1/51/44岁1/41/36岁1/32/59岁2/51/214岁1/22/3还可依小儿体重占成人体重(以5060kg)的比例折算:这种方法算得出每1 nf每天使用的剂量,最为准确,但需借助以 下工具:也可按体重求

4、体外表积:还可根据如下公式计算:体外表积(m)=体重(kg)x0.()35+0.1 (体重 W30kg)二(体重(kg)3()x().()2+1 .()5(体重 3()kg)再根据如下公式计算:每日剂量=体外表积(m2)x每平方米面积每日需要量这是最常用、最根本的方法,药店人都应掌握。每日(次)剂量=患儿体重(kg)x每日(次)每kg体重所需药量(体重 以实测值为准)年长儿按体重计算,假设超过成人量那么以成人量为限。需要注意的是体重单位的换算,及药物说明书上标注的用量为 “每次”还是“每日”。联合国儿童权利公约中的对儿童的年龄限定是018岁,医学界以014岁的儿童为儿科的研究对象。高等医药院校

5、教材儿科 学里把儿童年龄分为七个时期:从精、卵子结合、新生命的开始直到小儿出生统称胎儿期。临床 上也常按胎儿发育情况将这一阶段划分胚胎期和胎儿期。指自出生后脐带结扎起到刚满28天为止这一时期。新生儿其实 是人类独立生活的开始阶段,适应外界环境能力较差,发病率和病死 率高,尤其第一周新生儿为最高。从出生到满一周岁以前为婴儿期,这阶段小儿以乳汁为主要食品, 故又称为乳儿期。这是小儿出生后生长发育第一个最为迅速的时期; 对营养素和能量的需求量相对较高,但是消化吸收功不完善,因此消 化紊乱和营养紊乱性疾病多见。根底免疫程序在这个年龄阶段完成。1周岁以后到满3周岁之前成为幼儿期。由于活动范围增大,对 各种危险的、识别能力缺乏,故应注意防止意外创伤和中毒。3周岁后到6-7岁入学前为学龄前期,是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 可塑性较大,应注意早期教育、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从6-7岁到12-13岁进入青春期成为学龄期。此期各器官形成(除 生殖器官外)接近成人,智能发育更加成熟,是学习的重要时期。从第二性征出现到生殖功能根本发育成熟、身高停顿增长的时期 为青春期。女孩一般从11-12岁到17-1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