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1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2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3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4页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Word文档 建筑工程混凝土裂缝产生原因及控制措施 建筑工程施工中,假如混凝土构件消失裂缝,就会影响混凝土构件的刚度和建筑物结构的整体反抗力量,即使裂缝的消失不会导致混凝土构件的破坏或建筑物的倒塌,也会影响到建筑外观,当裂缝宽度超出肯定限度时,也会造成钢筋锈蚀,影响结构构件的耐久性能。所以必需从根本上分析它,来保证施工的质量。论文大全,施工。本文介绍混凝土工程施工中几种常见裂缝的掌握方法及裂缝的处理措施,对混凝土工程的施工有肯定的参考价值。 1 常见裂缝缘由及分类 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缘由是多方面的,状况较为简单,综合因素较多。主要是温度和湿度的变化,混凝土的脆性和不匀称性,以及结构不合理,原材料

2、不合格(如碱骨料反应),模板变形,基础不匀称沉降等。论文大全,施工。 混凝土硬化期间水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上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消失拉应力。气温的降低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超出混凝土的抗裂力量时,即会消失裂缝。很多混凝土的内部湿度变化很小或变化较慢,但表面湿度可能变化较大或发生猛烈变化。如养护不周、时干时湿,表面干缩形变受到内部混凝土的约束,也往往导致裂缝。混凝土是一种脆性材料,抗拉强度是抗压强度的110到1/20左右,短期加荷时的极限拉伸变形只有(0.61.0)104,长期加荷时的极限位伸变形

3、也只有(1.22.0)104.由于原材料不匀称,水灰比不稳定,及运输和浇筑过程中的离析现象,在同一块混凝土中其抗拉强度又是不匀称的,存在着很多抗拉力量很低,易于消失裂缝的薄弱部位。一般设计中均要求不消失拉应力或者只消失很小的拉应力。但是在施工中混凝土由最高温度冷却到运转时期的稳定温度,往往在混凝土内部引起相当大的拉应力。有时温度应力可超过其它外荷载所引起的应力,因此把握温度应力的变化规律对于进行合理的结构设计和施工极为重要。 依据这些主要影响因素,人们常把混凝土裂缝归纳为干缩裂缝、温度裂缝、沉降裂缝、徐变裂缝、应力裂缝和施工裂缝等几大类。论文大全,施工。 2 裂缝的掌握措施 2.1 干缩裂缝的

4、掌握 干缩裂缝的掌握主要在于掌握湿度的变化,使结构、构件具有相对稳定的湿度。 加强混凝土的早期养护,混凝土浇筑完后,暴露表面应准时用草垫、草袋或塑料薄膜掩盖,并洒水潮湿养护。在气温高、湿度低、风速大的天气应及早掩盖、喷水雾养护,并适当延长养护时间。 加强混凝土表面的抹压,但应留意避开过分抹压。 采纳密封保水方法,在混凝土表面喷养护剂或掩盖塑料薄膜,使水分不易蒸发,或采纳其他养活空气流淌(如设挡风墙、罩)、延缓表面水分蒸发的方法。 预应力构件应准时张拉,避开长期堆放。 适当选择协作比,避开水灰比、水泥用量、砂率过大、严格掌握砂、石的含泥量,避开使用粉砂,以提高混凝土抗拉强度。论文大全,施工。 构

5、件长期露天堆放时,应连续适当洒水或掩盖养护,以便有较长的保湿养护时间,特殊是薄壁构件,应放在阴凉的地方掩盖堆放。论文大全,施工。 2.2 温度裂缝的掌握 为了防止裂缝,减轻温度应力可以从掌握温度和改善约束条件两个方面着手。 掌握温度的措施如下: (1)采纳改善骨料级配,用干硬性混凝土,掺混合料,加引气剂或塑化剂等措施以削减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 (2)拌合混凝土时加水或用水将碎石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 (3)热天浇筑混凝土时削减浇筑厚度,利用浇筑层面散热; (4)在混凝土中埋设水管,通入冷水降温; (5)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梯度; (6)

6、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或薄壁结构,在寒冷季节实行保温措施; 改善约束条件的措施是: (1)合理地分缝分块; (2)避开基础过大起伏; (3)合理的支配施工工序,避开过大的高差和侧面长期暴露; 此外,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提高抗裂力量,加强养护,防止表面干缩,特殊是保证混凝土的质量对防止裂缝是非常重要,应特殊留意避开产生贯穿裂缝,消失后要恢复其结构的整体性是非常困难的,因此施工中应以预防贯穿性裂缝的发生为主。 由于混凝土裂缝产生的缘由较为简单,应依据详细状况和条件,实行其中一种或数种措施。 2.3 沉降裂缝的掌握 沉降裂缝主要在混凝土表面沿水平钢筋通长方向消失,分布面比较广,一般在拆模后3

7、d-7d消失,其主要缘由在于,若混凝土浇捣时,骨料颗粒下沉,水泥浆上浮,受到钢筋或埋件或大骨料的阻挡,造成混凝土分别。 在工程施工中,一般实行的措施为:在混凝土施工时应留意布点下料的位置尽量要少;振捣下层钢筋时可轻轻地对上部钢筋进行振动,尽量削减上部钢筋粘带水泥浆;浇筑混凝土以前可对钢筋及模板用水潮湿,降低钢筋及模板的温度;夏季混凝土浇筑尽量选在早晨或晚间温度较凉快时;施工时应严格掌握钢筋的爱护层厚度。 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掌握振捣时间 ,振捣充分,且分层间隔不宜过长。 2.4 徐变裂缝的掌握 适当加大端头截面高度,配置承受水平力钢筋、放射式配筋或弯起构造筋(弯起方向公平于主拉应力)。压低预应力

8、筋弯起角度,削减非预压区;支撑节点采纳微动连接,如采纳螺栓连接,预留孔内设橡胶垫圈、柔性连接等,以削减约束应力;构件吊装前应有一个较长的堆放时间,吊车梁的最终固定尽可能晚些(徐变3个月可达60%,4个月基本稳定,半年徐变可完成70%-80%),使徐变变形在吊装前(或固定前)完成大部分,此时混凝土具有较长龄期,强度也较高;预应力混凝土构件不要过早放张,以削减收缩徐变变形,提高抗裂力量;加大端头支承垫板,改进压力分布层,削减应力集中。 2.5 施工裂缝的掌握 木模板浇水湿透,防止胀模将混凝土拉裂。采纳翻转脱模时应平稳,防止猛烈冲击和振动,并应在平整坚实的铺砂地面上进行;预应力构件预留孔时管芯要平直,混凝土浇筑后定时(15min左右)转动钢管,抽管时间以手压混凝土表面不显印痕为宜,抽管时应平稳缓慢;胎模应选用有效的隔离剂,起模前先用斤顶匀称松动,再平缓起吊;构件堆放要按支承受力状态设置垫木,重叠堆放时,支点应保持在一条直线上,同时做好标记,避开板、梁、柱构件反放;运输中,构件之间设置垫木并相互绑牢,防止晃动碰撞;屋架、柱等大型构件吊装,应按规定设置吊点;吊装屋架等侧向刚度差的构件时,应用脚手架横向加固,并设牵引绳,防止吊装过程中晃动、碰撞;混凝土冬期施工在掺加氯盐早强剂,同时也应掺加亚硝酸钠阻锈剂(为水泥质量的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