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外吸收光谱_第1页
红外吸收光谱_第2页
红外吸收光谱_第3页
红外吸收光谱_第4页
红外吸收光谱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红外吸收光谱(Infrared Absorption Spectroscopy)3.1概述红外光谱又称为分子振动光谱或分子振转光谱1、特点:特征性强,适应范围广。有机、无机、高分子化合物;固态、液态、 气态样品都可以进行测定红外分为三个区域,近红外区(0.76p m2.5p m,128204000cm-i)、中红外区 (2.5p m25p m, 4000400cm-i)和远红外区(25p m1000p m, 40033cm-i)。绝大 多数有机化合物的基团震动频率处于中红外区。2、表示方法:红外光谱多用透光率T%为纵坐标,表示吸收强度,以波数。(cm-i) 为横坐标,表示吸收峰的位置。也

2、有用吸光度A为纵坐标,出反峰。波数是频率的一种表示方法(每厘米长的光波中的波的数目)z (cm-i)=波数(cm-i)=1/波长(入 cm) =10,波长(|J m) =1/入(cm); Z 入=1 cm3、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条件 E红外光=AE分子振动或U红外光=U分子振动分子振动时其偶极矩(“)必须发生变化,即“ 乂0, p =6 r3. 2红外光谱与分子结构的关系3. 2. 1分子的振动形式*基频:分为两大类:伸缩振动和弯曲(变型)振动。用us表示对称伸缩,用吃 表示不对称伸缩,6表示面内弯曲振动,Y表示面外弯曲振动。以亚甲基为例: 此外,还有一些其它的振动吸收峰存在:*倍频:由振动能级

3、基态跃迁到第二,第三激发态时所产生的,不是整数倍。*组合频:一种频率红外光,同时被两个振动所吸收。倍频和组合频统称为泛频,在谱图中均显示为弱峰。*振动偶合:当相同的两个基团相邻,且振动频率相近时,会发生振动偶合裂分,成为两个峰。*费米共振:基频与泛频之间发生的振动偶合。当泛频峰与某基峰相近时,发生相互作用,使原来很弱的泛频吸收峰增强。图3-12费米共振和倍频。3.2.2红外光谱的分区(1)基团结构与振动频率的关系表3-1基团振动频率与化学键力常数的关系(化学键种类)基团化学键力常数(K/N -cm-1)键长(A)振动频率(cm-1)CC (三键)12181.2722622100CC(双键)81

4、21.4016001800CC (单键)461.541000 1300(弱)表32基团振动频率与原子折合质量的关系(原子种类)基团折合质量键长(A)振动频率cm-1CH0.91.1228003100CC61.54约 1000CCl7.31.77约625CI8.92.31约5000H0.973600NH1.033300-3500(2)基团频率区的划分(表3-3)前三个区域(氢键区、叁键及累积双键区、双键区,即 40001500 cm-1)称为特征频率区,小于1500 cm-i的区域称为指纹区(单键区,有些文献中以1350 cm-i作为二者的 界限)。出现在特征频率区中的吸收峰数目不是很多,但具有

5、很强的特征性,可用来鉴定官能团;指纹区的吸收峰多而复杂(C-C,C-O, C-N质量相近,u较难区别;C-H,N-H,O-H的0和Y处于这一区域;易受环境影响频率改变),没有强的特征性,因具 有指纹性,可通过与红外光谱的标准图谱比较来鉴定化合物。3.2.3影响基团频率位移的因素(1)电子效应(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1)诱导效应 由电负性引起的基团频率位移,随取代基电负性增大,吸电子诱 导效应增加,使羰基双键性加大,振动频率增大。RCRRRCRRCClRCF17151735180018702)共轭效应 当形成共轭体系时,因n电子离域增大,即共轭体系的电子云密度平均化,使双键的键强降低,振动频率随之

6、降低RR171516901665有时诱导效应和共轭效应同时存在,要区分哪一种的影响更大。如酰胺,其共轭效应大于诱导效应,向低频率移动,在1689cm-1脂肪族酯,诱导效应占主导地位,羰基的吸收向高频率移动(1735 cm-1).(2)空间效应1)空间位阻因邻近基团体积大或位置太近使共平面偏离或破坏,共轭效应减弱,振动吸收向高频移动CH33CH3CH1686CH(CH3)2CCHCH(CH3CH33CH3CH1686CH(CH3)2CCHCH(CH3)2166316932)环的张力 张力增加,频率增加3)氢键氢键形成使谱带增强加宽,吸收频率向低频移动。例如,醇、酚的u0H,当分子处于游离态时,3

7、640cm-i(m);当处于缔合态时,3300 cm-i (vs)附近,峰的强度可表示为:vs, s, m, w, vw胺类化合物也有类似现象。羧酸由氢键形成二聚体,使u0H移向更低频,在32002500 cm-i区域;=。 由游离态的1760 cm-1移到1700 cm-1附近。3.2.4影响谱带强度的因素与基团振动时偶极矩的变化大小有关,偶极矩变化越大,谱带强度越大。偶极 矩没有变化,谱带强度为0,即为红外非极性。如C=O (大)和C=C (小)伸 缩振动频率相差不大,都在双键区,但吸收强度相差很大。单键也一样, C-O,C-X(X为卤素)这样的极性基团是强吸收,而C-C基团的吸收峰较弱。

8、基团的偶极矩还与结构的对称性有关,对称性越强,振动时偶极矩变化越小,吸收谱带越弱,u rC=CR-CH二CH2( =30), R-CH=CH-R(顺式 =10,反式 =2), 为摩尔吸光系数。3.3各类化合物的红外光谱特征3.3.1烃类化合物(1)烷烃存在CH3,ch2,CH基团*饱和C-H的伸缩振动位于氢键区3000-2800,其中包括CH3,CH2不对称和对称 伸缩振动以及CH基团的伸缩振动,在高分辨率图谱中,通过检测2960-2950的 峰可以推测分子中是否有CH存在3*CH3、CH2的面内弯曲振动频率位于。1500-13000其中,6日田和0都出现在1460附近,6 在1380附近,这

9、是甲基的又一个特征峰。 sCH3*当分子含有四个以上-CH2-所组成的长链时,在720附近出现较稳定的(CH2)n面内摇摆振动弱吸收峰,强度随CH个数增加而增加。 2烯烃*C=C双键的伸缩振动位于双键区1680-16000共轭的C=C,振动频率较低,靠近1600,强度受分子的对称性影响*不饱和C-H的伸缩振动(,位于3100-3000,一般以3000为界线来区分饱和C-H和不饱和C-Ho*不饱和C-H的面外弯曲振动(Y面外=c-h)位于1000-650区域,Y面外=“虽然位于指纹区,但强度大,特征性较强是鉴定烯烃类型的最重要的信息。Y 的倍 面外=C-H频出现在1800附近。炔烃端基炔烃有两个

10、主要特征吸收峰:1) C-H伸缩振动,位于3300,中强的尖锐峰2)不饱和C-C(三键)伸缩振动,位于2140-21000芳烃芳烃的红外吸收与烯烃类似*芳环的骨架振动在1650-1450出现2-4个吸收峰。由于芳环是个共轭体系,其C=C伸缩振动频率位于双键区的低频一端*芳环上的C-H伸缩振动与烯烃的不饱和C-H伸缩振动类似,出现在3100-3000,但常常有多个吸收峰*芳环上C-H的面外弯曲振动(Y面外=c-h)在900-650有强吸收。这一区域的吸收 峰位置与取代基性质无关,与H的个数有关,相连的H越多,振动频率越低, 吸收强度越大。可鉴别芳环的取代类型。* Y面外=c-h的倍频在2000-

11、1600出现一组弱峰,不同取代苯的倍频具有不同的个数 和形状,可作为判断苯环取代类型的佐证(不是依据)3.3.2醇、酚及醚(1)醇和酚氢键区的Uo-h是醇、酚红外光谱最显著的特征。游离OH伸缩振动出现在3600, 是尖峰;氢键名帝合态的OH出现在3300左右,是宽而又强的吸收峰醇和酚的第二个主要吸收峰uc-o位于1250-1000,通常是谱图中的最强峰之一, 伯、仲、叔醇的uc-o频率有些差别,而酚则处于较高频。(2)醚醚类的特征是含有C-0-C的结构,有对称和反对称两种伸缩振动吸收,均 位于指纹区,吸收位置与C-C的接近,但C-O的振动时偶极矩变化较大,因此 吸收强度较大,有利于与C-C键的

12、区别,但较难与含有C-O键的其它类型的分 子(如醇、酚、酯、酸)区别。3.3.3 胺伯胺:NH2的伸缩振动有对称和反对称俩种,因此在3500-3300出现双峰,剪式 振动在1600附近,面外弯曲在900-650,特征性均较强仲胺:NH的伸缩振动出现在3400,单峰,其它吸收的特征性差。叔胺:叔胺的红外光谱没有明显特征(成盐后产生Un-h峰,在2700-2250) 3.3.4羰基化合物羰基化合物的种类很多,有酮、醛、羧酸、酯、酰胺、酰卤、酸酐等。共同特 特征:在1700附近有很强的q=o吸收峰,这类化合物的识别很容易、很方便。不同羰基化合物中其它基团还有各自的特征吸收峰,结合u的频率,可以将它C

13、=O们相互分开。(1)酮的UC=O吸收峰通常是谱带的第一强峰,也是唯一的特征峰。典型的脂肪 酮UC=O为1715,芳酮或a,P不饱和酮的UC=O向低频位移20-40(2)醛的=o比相应的酮吸收峰高10左右;羰基的C-H伸缩振动uc-h和与其弯 曲振动0 c-h的倍频发生费米共振,在2850-2740出现双峰。这是醛区别于 其它羰基化合物的特征吸收峰(3)羧酸和羧酸盐固、液态羧酸以二聚体存在。uc=o位于1700附近,羧酸中羟基移到 3200-2500,是一个很宽的峰,这是羧酸最主要的特征,可以与其它羰基化合物 以及其它羟基化合物区别。另外,Y面外o-h在930附近,特征性也较强。羧酸成盐后,红

14、外光谱有很大的变化。原有的三个特征峰u u YC=O、 O-H、 面外 O-H消失,新出现-CO2-的反对称和对称伸缩振动分别位于1580和1400左右(确证)。(4) 酯 酯羰基的伸缩振动频率高于相应的酮类约20; C-O-C的不对称伸缩振动(1300-1150附近,较强峰)以及对称伸缩振动(1140-1030附近,较 弱峰)。这些吸收峰是判断化合物具有酯类结构的重要依据。(5)酸酐最具特征性。羰基区域高波数处呈现两个强吸收峰,分别是两个羰 基的反对称伸缩振动(1800左右)和对称伸缩振动(1750左右)线型酸酐的两峰强度接近相等,环状酸酐的低波数峰比高波数峰强线型酸酐的C-O-C伸缩振动在

15、1170-1050区产生强而宽的吸收峰环状酸酐的C-O-C伸缩振动往往在950-890区出现强吸收。(6) 酰胺 酰胺红外光谱的特征主要由uC=o Un-h 0面内血和Uc-n产生的。uc=o位于1650-1690,强吸收峰,是各类酰胺的特征峰,常称为“酰胺I带”, 频率低于相应的酮UN-H位于3500-3050。伯酰胺有两个吸收峰,仲酰胺会出现多重谱带,是由 于氮与羰基形成p-n共轭,出现顺反异构。叔酰胺无。5面内n-h产生的吸收峰常称为“酰胺II带”。伯酰胺位于1640附近,常被酰 胺I带覆盖;仲酰胺位于1600以下,酰胺I峰与I峰能分开,可区别伯、仲酰 胺。Uc-n (酰胺III带)仅伯

16、酰胺在1400有较强的吸收峰。(7)酰卤主要特征是频率高,酰氟的约为1840,酰氯在1800,酰溴、酰碘较低。另外在指纹区还有一个强吸收,位置与卤素的种类有关(与RX物类似)。3.3.5有机卤化物卤素原子的质量较大,碳卤键的伸缩振动出现在小于1400低频处。C-F出现在 1150-1000; C-Cl 出现在 750-700; C-Br 出现在 670-400; C-I 出现在 550-400. 3.3.6硝基化合物硝基(-NO )有对称和反对称伸缩振动,强度较高,容易识别。(表3-14)23.3.6 腊腈(RCN)的伸缩振动频率在2210-2200,是尖细峰,容易辨认。3.4.7其它化合物红

17、外光谱在其它化合物也有广泛的用途(1)有机硅、磷、硫化合物,有机金属化合物(2)无机化合物(3)高分子化合物(有广泛应用,质谱、核磁难进行检测),如苯乙烯3.4红外光谱图的解析3.4.1图谱解析的一般步骤(1)根据分子式计算未知物的不饱和度估计分子中是否有双键、三键或芳香环(2)根据未知物的红外光谱图找出主要的强吸收峰,初步定结构。分五个区进行分析*4000-2500,这是X-H (包括C、N、0、S等)伸缩振动区。主要的吸收基团有 羟基、氨基、烃基等*2500-2000,这是三键和累积双键(HC三ch、 C=n、-C=C=C-, -N=C=O, -N=C=S等)的伸缩振动区*2000-150

18、0,这是双键振动区,也是红外谱图中很主要的区域,重要的有羰基(C=O)、碳碳双键(C=C)吸收、苯环的骨架振动及C=N,N=O等基团的吸收, 倍频峰。*1500-1300,该区域主要提供C-H弯曲振动的信息。0 asCH3和0 sCH2都出现在1460 附近,0 在1380附近sCH3*1300-400,这个区域有单键的伸缩振动频率(C-O,C-O-C,C-X)、分子的骨 架振动频率以及反映取代类型的苯环和烯烃面外弯曲(Y面外=C-H)等的吸收 在解析图谱时,注意官能团区与指纹区以及不同类型吸收峰的相互印证:(3)结合其它分析手段,最后确定结构3.4.2红外光谱解析要点及注意事项(1)兼顾红外

19、光谱的三要素,峰位、强度和峰形以羰基为例,如果在1700附近有吸收,但强度很低,则不能说明化合物含有羰 基,而极有可能是由含羰基的杂质引入。伯羟基和氨基的主要区别在于峰形,缔合羟基的吸收峰圆而宽;而伯氨基吸收 峰有一个小的或大的分岔(2)注意同一基团的几种振动吸收峰的相互印证在1735有较强吸收,在1300-1150范围出现两个强吸收峰,可判断为酯类化合 物在1600-1500 (苯环的骨架振动),3100-3000 (苯环上C-H伸缩振动)有吸收峰,可判断为芳环化合物。在2920(C-H反对称伸缩振动),2850(C-H对称伸缩振动),1470(CH2的弯曲振动),720(-(CH2)n-)

20、的面内摇摆振动)都出现吸收峰,应为长链CH2(3)判断化合物是饱和还是不饱和以3000为界,芳烃、烯烃、炔烃的q-H吸收在3000以上,而烷烃Uc-h在3000以 下。(4)注意区别和排除非样品谱带的干扰如水、二氧化碳、溶剂、微量杂质造成的干扰。(5)红外光谱中不是每一个峰都能解释的。3.4.3谱图解析示例(例3-3至例3-7)3.5红外光谱测定技术3.5.1气体样品测定把样品注入气体池中进行测定3.5.2液体样品测定(1)液体池 低沸点液体可用该法(2)液膜法 将一滴液体样品加到抛光的溴化钾晶片上,将另一快晶片与之对合,展开成一液膜层,进行测量。适用于高沸点液体样品(3)涂膜法 将样品溶于溶剂,涂在晶片上,挥发溶剂,使其成膜,再进行测定,适用于粘度大的液体样品3.5.3固体样品测定压片法 把固体样品与100倍量的溴化钾一起研细混合均匀,压成片进行 测量。糊状法 将固体样品研成细末,与糊剂(如液体石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