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模拟练习一_第1页
统计学模拟练习一_第2页
统计学模拟练习一_第3页
统计学模拟练习一_第4页
统计学模拟练习一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模拟练习一一、填空1、 统计研究的基本方法有、和。 典型调查中的典型单位 选取的,抽样调查中的样本单位 选取的 研究某市居民健康状况,应该把确定为总体,而其中 是总 体单位。总量指标是反映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它是计算 和 的基础。5.编制数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指标为同度量因素;编制质量指标指数时,一般以指标为同度量因素。二、单项选择1、 对某地区商业网点的从业人员状况进行调查,调查单位是()。所有商业网点B.每一个商业网点C.所有从业人员D.每一个从业人员2、某种产品销售利润率2005年比2004年增长了 10%,2006年比2004年增长了 15%,2006年与2005 年相比

2、增长了()。A、15%H0%B.115%110%C.(115%x110%)1D.(115%110%)13、在对总体现象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有意识地选择若干具有代表性的单位进行调查研究,这属于()抽样调查B.典型调查C.重点调查D.普查 4、设某种产品产量为1000件时,其生产成本为30000元,其中固定成本为6000元。则总生产成本对产量的一元线性回归方程为()C.y=24000+6x)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y=24+6000 xA.y=6+0.24xB.y=6000+24xC.y=24000+6x)B.时期指标和时点指标D.实物指标和价值指标D.y=24+6000 x

3、5、总量指标按反映时间状况的不同,分为(A.数量指标和质量指标总体单位总量和总体标志总量6、已知一个动态数列的各环比发展速度分别为104%、106%、109%,该数列的定基增长速度为:()A.4%X6%X9%B.4% + 6% + 9%C.104% X 106% X 109%D.104% X 106% X 109% 17、在一定的抽样平均误差条件下(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扩大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扩大极限误差范围,会降低推断的可靠程度C.缩小极限误差范围,可以提高推断的可靠程度D.缩小极限误差范围,不改变推断的可靠程度 8、

4、若已知仃一*)2是E 力2的两倍, s-x)(一)是E (j刃2的1.2倍,则相关系数)oA. *2/1.21.2/2C. 0.92A. *2/1.21.2/2C. 0.92D. 0.659、 某企业按1990年不变价格编制的1993年工业总产值指数为120.5%,这说明().A.产量增长了 20.5%B.价格增长了 20.5%C.由于产量变动使产值增长了 20.5%D.由于价格变动使产量增长了 20.5%10、某企业的职工工资水平比上年提高了5%,职工人数增加2%,则工资总额增长()。A.10%B.7.1%C.7%D.11%三、多项选择1、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1、下列属于平均指标的有()。A

5、.某市人均住房面积某产品的平均等级每平方公里所住的人口数某企业的工人劳动生产率某企业的各车间的平均产品合格率2、 总体参数的区间估计必须同时具备的三个要素是()。A.样本单位数B.估计值C.抽样误差范围D.概率保证程度E.抽样平均误差3、某企业2005年各种不同产品的实际产量为计划产量的110%,这个指数是()。A.个体指数B.总指数C.静态指数D.动态指数E.综合指数4、 统计分组的作用是()A.划分社会经济类型B.说明总体的基本情况C.研究同质总体的结构说明总体单位的特征E.研究现象之间的依存关系5、 下列属于负相关的现象有()A.商品流转的规模愈大,流通费用水平越低B.流通费用率随商品销

6、售额的增加而减少国内生产总值随投资额的增加而增长 D.生产单位产品所耗工时随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减少产品产量随工人劳动生产率的提高而增加四、简答题1、什么是统计指标?它与标志有什么区别和联系?2、什么是时期数列?它有哪些特点?3、什么是抽样误差?影响抽样误差大小的因素有哪些?五、计算题1、已知某企业资料如下:按计划完成百分比分组(%)实际产值(万元)8090689010057100110126110120184试计算该企业平均计划完成百分比。2、某商店三种商品的销售资料如下:商品名称价格(元)销售量(万斤)基期报告期基期报告期甲40453040乙30323650丙801004035试计算:(1)

7、三种商品的销售额总指数。(2)三种商品的价格综合指数和销售量综合指数。(3)分析销售量和价格变动对销售额的影响程度和影响绝对额。3、某部门所属20个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x)与销售利润(y)的调查资料经初步加工整理如下:n=20, Sx = 30.8, Sy=961.3, Sxy= 1652.02, Sx2 = 52.44, Sy2 = 65754.65。要求:(1)计算全员劳动生产率与销售利润之间的相互系数,并分析相关的密切程度和方向。(2)建立销售利润与全员劳动生产率变化的直线回归方程。4、企业生产某种产品共5000件,随机不重复抽取100件做质量测试,结果表明平均寿命为4500小时, 标准

8、差为300小时,试在90% (t=1.64)概率保证下,估计该产品的寿命区间;假定概率保证度提高到 95.45%,允许误差缩小一半,试问应抽取多少件产品进行测试?5、某企业2003年第一季度职工人数和产值资料如下:月份1月2月3月4月产值(万元)404245月初人数(人)60646867要求计算该企业2003年第一季度的月平均劳动生产率。模拟练习二一,填空统计学的研究对象是。 抽样调查属于 调查,但其调查目的是要达到对 数量特征的认识3、 统计整理的关键在于,统计分组的关键在于。总量指标是反映经济现象总体规模或水平的统计指标,它是计算 和 的基础。 权数在平均数的形式中起着一种 作用,在情况下

9、,简单算术平均数与加权算术平均数计算的结果相同。二、单项选择题1、调查时限是指()调查资料所属的时间B.进行调查工作的期限C.调查工作登记的时间D.调查资料的报送时间2、 下列调查中,调查单位与填报单位一致的是()A.企业设备调查B.人口普查C.农村耕畜调查D.X业企业现状调查3、 某生产小组四名工人的日产量分别为20件、21件、18件、24件,其中的“日产量”是()A.标志值B.标志C.变量D.指标4、 下列指标中属于时点指标的是()A.商品销售额B.商品销售量C.商品销售利润额D.商品库存额A5、在回归直线方程y =a+bx中,b表示()AA.当AA.当x每增加一个单位,y变动的值AC.当

10、y每增加一个单位,x变动的值A当x每增加一个单位,y平均变动的值A当y每增加一个单位,x平均变动的值6、 在抽样过程中由于违反了随机原则而造成的样本代表性偏误,被称为()A.随机误差B.系统性误差C.登记性误差D.抽样误差7、 在重置抽样条件下,若抽样单位数减少到原来的1/9,其它条件不变,则抽样平均误差将()A.减少1/3B.减少2/3C.增加2倍D.增加3倍8、 总体有三个人,其工资分别为645元、655元和665元。其平均工资655元是()A.品质标志B.数量标志C.质量指标D.数量指标9、某地的工业生产总值2002年比2001年增长了 10%,2003年比2001年增长了 20%,贝0

11、该地的工业生产总值2003年比2002年增长了()A.9%B.10%C.13.2%D.20%10、 指数按其所表明的经济指标性质的不同,可分为()A.个数指数和总指数B.广义指数和狭义指数数量指标指数和质量指标指数D.综合指数和平均指数三、多项选择题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变量(A.住房面积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1、下面哪些是连续型变量(A.住房面积C.高校的大学生人数E.X业增长速度2、逐期增长量与累计增长量的关系是(A.逐期增长量之和等于累计增长量C.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商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 长量E.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积等于相应的逐期增长量3、下面的指数是数量指标指数()A.X人人数指数B.产品

12、产量指数C.销售量指数D.劳动生产率指数E.价格指数4、 已知某地区2004年人口自然增长率为15%。,这一指标属于(A.总量指标C.质量指标E.强度相对指标5、影响抽样平均误差的因素有(A.总体各单位标志值的平均水平C.样本容量的大小E.抽样组织方式四、简答题算术平均数、调和平均数和几何平均数的比较。什么是点估计和区间估计?相关系数与回归分析的联系和区别是什么?影响时间数列变动的因素有哪些?)B.商店的商品销售额D.人口的出生率B.相对指标D.数量指标B.逐期增长量之积等于累计增长量D.相邻两累计增长量之差等于相应的逐期增)B.总体各单位标志的变异程度D.抽样方法1、2、3、4、五、计算分析

13、题1、某厂对新试制的一批产品的使用寿命进行测验,随机抽取100个零件,测得其平均寿命为2000小时,标准差为10小时,试计算:(1)95.45%的概率推断其平均寿命的区间范围。(2)如果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概率不变,则应抽查多少个零件?(3)如果抽样极限误差减少一半,概率提高到99. 73%,则又应该抽查多少个零件?2、1982年我国人口数为10.1亿人,1990年我国人口数为11.3亿人,试问在这期间我国人口平均增长 率为多少?如果按这个人口平均增长速度发展,则2010年我国人口数将达到多少亿?3、某企业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产品名称产量单位成本升(产品名称产量单位成本升(+)、降(-)幅基

14、期报告期度()计量单位品种单位成本(台)2007年成本额(兀)2008年产量甲152100215乙20300075丙30150050试指出哪一年的总平均成本高,为什么?4、某企业A、B、C三种产品的有关资料如下表:A公斤700800+5B吨500450+3C米400500-7要求:对该企业A、B、C三种产品总成本的变动因素分析。模拟练习三一,填空题 抽样调查的按照 原则从总体中抽取部分调查单位进行观察用以推算总体数量特征的一种统计 调查方式。某企业1998年超额完成产值计划10%, 1998年产值计划比1997年增长20%,则实际产值1998年同 1997年比较,增长率为。 由相对数或平均数计

15、算平均数时,所掌握的权数是相对数或平均数的子项资料时,应采 计若全部观察值都落在直线上,则相关系数等于。某企业报告期与基期相比,平均成本可变指数为94.1%,结构变动影响指数为97.5%,固定构成成本指 数为。二、单项选择题1、已知各环比发展速度分别为110%、120%、98%,则平均增长速度为()A.110%x120%x98%-1B.110% * 的2% * 98% -13C *110% x 120% x 98% -1D J110% x 120% x 98%2、 2001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为95933亿元,这是()A.数量标志B.质量指标C,数量指标 D.品质标志3、 对一批产品进行质量检验

16、,最适宜采用的调查方法是()A.普查B.重点调查C.抽样调查D.典型调查4、连续生产的电子管厂,产品质量检验是这样安排的,在一天中,每隔1小时取下5分钟的产量进行 全部检验,这是()A.简单随机抽样B.分层抽样C.等距抽样D.整群抽样5、 甲国的人均粮食产量是乙国的13.3倍,这是()A.结构相对指标B.比较相对指标C.比例相对指标D.强度相对指标 6、某单位某年由于元月份平均人数200人,2月份平均人数250人,3月份平均人数220人,4月份平均人数230人,则该单位第一季度的平均职工人数的计算公式应为(A.250 + 220 + 2303A.250 + 220 + 2303200 + 25

17、0 + 220B.200 + 250 + 220 + 230 C.D.220+250+220+23027、了解全镇20户养鸡专业户的生产情况,则()是标志。A.养鸡专业户的总户数A.养鸡专业户的总户数C.20户养鸡总只数B.每户养鸡只数D.20户人均纯收入8、 在总体方差不变的条件下,样本单位数增加3倍,则抽样误差()A.为原来的2/3B.为原来的兰C.为原来的1/3 D.缩小1/29、 总指数与对应的各个个体指数之间的关系是()A.总指数大于所有的个体指数A.总指数大于所有的个体指数总指数小于所有的个体指数C.总指数介于个体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间10C.总指数介于个体指数的最大值与最小值之

18、间10、统计分组后,应使()A.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差异性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差异性三、多项选择题1、下列变量中属于离散变量的有(人.职工人数C.人的身高E.H资总额2、下列数列中,属于时点数列的是(A.某银行每天的存款余额C.某工厂每年末的在册工人数某地区每年癌病死亡人数总指数与个体指数之间没有关系B.组内具有差异性,组间具有同质性组内具有同质性,组间具有同质性)B.机器设备台数D.电视机产量)B.商品库存额D.某农场每年拖拉机台数3、用样本指标估计总体指标,评价估计量的优良标准有()A.无偏性B.同质性C. 一致性D.变异性E.有效性4、 我国第四次人口普查的标准时间是1990年7月1日零时,下列情况应统计人口数的有()A.90年7月2日出生的婴儿 B.90年6月29日出生的婴儿C.90年6月29日晚死亡的人D.90年7月1日1时死亡的人E.90年6月29日出生,7月1日6时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