波谱分析-研究生-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课件_第1页
波谱分析-研究生-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课件_第2页
波谱分析-研究生-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课件_第3页
波谱分析-研究生-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课件_第4页
波谱分析-研究生-核磁共振基本原理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波谱分析Spectroscopic Analysis 潘远江2016.9第一章 核磁共振基本原理波谱分析的主要内容紫外光谱 Ultra-Violet Absorption Spectroscopy ( UV)红外光谱 Infrared Spectroscopy (IR)质 谱 Mass Spectrometry (MS)核磁共振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s Spectroscopy (NMR)Pan主要参考书目赵天增 核磁共振碳谱 河南化学所宁有成 有机化合物结构鉴定与有机波谱学何美玉编著 现代有机与生物质谱分析化学手册 化学工业出版社 Journals练习1:练习

2、3:练习4:练习5:第一节 核磁共振原理简介B0yxz第一节 核磁共振原理简介核磁共振或简称NMR是一种用来研究物质的分子结构及物理特性的谱学方法.它是众多谱学分析法中的一员. 其它的分析方法:电子自旋共振 (ESR/EPR)红外光谱学 (IR)质谱学 (MS)色谱学 (LC/GC)X-ray (XRF/XRD)核磁共振成像 或称MRI (fMRI)已经频繁的使用在医院的疾病的诊断中.第一节 核磁共振原理简介 NMR, Nuclear Magnetic Resonance, is a phenomenon which occurs when the nuclei of certain atom

3、s are immersed in a static magnetic field and exposed to a second oscillating magnetic field. 核磁共振 是指核磁矩不为零的核,在外磁场的作用下,核自旋能级发生塞曼分裂(Zeeman splitting),共振吸收某一特定频率的射频(radio frequency, RF)辐射的物理过程。第一节 核磁共振原理简介1.1 基本概念 原子核的自旋角动量和磁距 由质子和中子构成的原子核, 像电子一样也有自旋运动, 这些微观粒子有和宏观球体类似的性质: 自旋运动必产生角动量。 根据量子力学原理,原子核的自旋角动

4、量(P)为: I:原子核的自旋量子数 h: 普郎克常数1.1 基本概念 P 是空间量子化的, 它在直角坐标系Z轴上的投影(PZ)可以表示: m 称为磁量子数, m有2I+1个可能取值,即 - I, -I + 1, , I -1,I, 对于自旋量子数为I的原子核, PZ共有(2I+1)个数值, 即P 在z轴上的分量是空间量子化。1.1 基本概念 m 磁量子数可取的最大数为+I, 代入 后得到角动量可观察的最大分量 (Pm)应为: I值是表征原子核性质的一个重要的物理量,它不仅决定原子核有无自旋角动量,而且还决定原子核的电荷分布,NMR特性以及原子核在外磁场中能级分裂的数目。1.1 基本概念 I

5、的数值如下:1)I = 0,中子数、质子数均为偶数;如:12C、16O2 I = 半整数,中子数与质子数一为奇数,一为偶数如: I = 1/2:1H、13C、15N、19F、31P I = 3/2:23Na、35Cl、39K I = 5/2:17O、25Mg 3 )I = 整数,中子数与质子数均为奇数,如2H、14N), 自旋为1/2的核,其电荷呈球形分布,它们都具有磁 各向同性的性质.1.1 基本概念 原子核可近似地看成表面分布有电荷的球体,当它绕轴自转时,便会产生一个循环电流。像线圈通电产生磁场一样,原子核的循环电流也产生一个磁场。 原子核磁矩与自旋角动量之间存在如下关系: 为磁旋比(ma

6、gnetogyric ratio)或旋磁比(gyromagnetic ratio) 也是量子化的, 是磁核重要的物理量之一。 (1) 在静电场中原子核的进动及能量 在磁场中, 自旋核可能有(2 I + 1) 取向, 从 -I 到 I (-I, -I+1, -I+2, I) I为1/2 的核,在磁场中应有两种状态, 即a (m = - 1/2) and b (m = + 1/2)(1) 在静电场中原子核的进动及能量 设H0的方向与Z轴的方向重合, 与H0的夹角为 ,则 与H的相互作用的能量为: (2) 核磁共振条件在外磁场(H0)条件下, 原子核的磁距()绕H0进动的频率(0)为: 0 = H0

7、=20 上式称为拉莫(Larmor)方程, 0为拉莫频率 对同一周期运动体系施加一周期变化的外力,若要使运动体系有效地从外界吸收能量,必须是运动体系的频率与外力的变化的频率相同, 这就是所谓的”共振条件”。同理,对于核磁距而言,若用频率为 的射频辐射去照射在H0 中进动的磁核,只有 等于磁核的Larmor 频率(0)时, 原子核才能有效地吸收射频辐射的能量, 从低能态跃迁到高能态, 实现核磁共振(3) 原子核磁能级上的粒子分布 把样品放入H0中,原子核的能级分裂为(2I+1)个,对于诸如Proton 等自旋量子数为I=1/2的核,分裂成高低两个能级。由于H0与磁核的相互作用,核磁距()与H0的

8、方向趋于平行,促使磁核优先分布在低能级上,但高低能级间差别很小,磁核在热运动影响下,仍有机会从低能态向高能态跃迁,整个体系处于高低能级间的动态平衡之中。在通常情况下,平衡状态个能级上的粒子数分布遵从波兹曼(Botzman)规律分布, 即:(3) 原子核磁能级上的粒子分布N2: 高能态的粒子数; N1: 低能态的粒子数E: 能量差, K:Botzman常数,T:绝对温度;由于E很小, E KT,(3) 原子核磁能级上的粒子分布(3) 原子核磁能级上的粒子分布对于Proton 而言,T=300K, H0=1.47 Tesla差额很小: 灵敏度低 意义重大, 产生NMR法 如果在垂直于H方向上加入一

9、个射频场, 当射频场的 频率与原子核的拉莫尔频率相等时( = H )处于低能态的E1的核吸收射频能跃迁到高能态。这一现象称之为核磁共振现象。核磁共振定义 假定射频的频率为,那么其能量为 发生共振时,射频场的能量正好等于上下能级的能量差: =H 所谓“核磁共振”:处于静电场的核自旋体系,当其拉莫尔进动频率与作用于该体系的射频场频率相等时, 所发生的吸收电磁波的想象NMR 谱仪谱仪500数据储存;数据处理;总体控制.C5H10N43.623.43第二节 化学位移简介B0yxz 化学位移的差别是很小的,就质子而言,约在 10X10-6的范围内: 60MHz 600Hz 500MHz 5000HZ 意

10、义重大,构成了NMR在化学中的应用基础。 1H13CCH3C=CH-HCC=C0,但是由于核磁距能级很低,完全有可能在某些情况下,核自旋平行状态反处于有利地位,这时J0.通常J的单位用Hz表示。(2)化学位移正比于HO,而|J|不依赖于这一条件。 这就可把低磁场条件下所得到的复杂谱变成一级近似谱-发展超导NMR谱仪的原因之一。 (3)上面所述,只是双核自旋体系,对于多核自旋体系,理论和实验表明,J偶合作用仍只是一对对双核作用的代数和,不存在所谓的多核相互作用,处理方法均用一级规则:H0,因此,如果原来谱图不满足一级近似条件 J的绝对值远小于,我们可以用增强H0的办法,使它满足如果一个核和n个等

11、性的 的核彼此发生J偶合,则此核产生n+1条谱线,其强度为: 即宝塔式规则: 11111233114164110510511 若一个核和n个不等性的偶合,则其信号是2n条等强度的谱线,对于一级近似谱来说,多重线的中心是,多重线间的距离即为|J|。 (4)当分子中具有等性核时,例如CHCl2CH2Cl.A核和两个B核之间有J偶合JAB,而两个等性B 核之间也有J偶合JBB,但是现在的NMR谱只能反映出JAB,也就是说,尽管这种偶合是存在的,但我们不能从NMR谱图中求得等性核之间偶合常数,要求出等性核之间的综合常数用别的方法,如用同位素交换方法核彼此发生不同的J (5)上面的例子是1H-1H的偶合

12、。对于异核之间(如13C-1H) 同样也有J 偶合,而且异核之间 很大,一级近似条件 多数是满足的。CHCl3的100MHzNMR,在强主峰两侧有两条相距210Hz的卫线,这就是自然丰度为1.1% 和1H核J偶合所引起的。 如氘核,常可看到J偶合裂分,对于有n个等性的氘核来说,等宝塔规则为:n=1 1 1 1n=2 1 2 3 2 1 n=3 1 3 6 7 6 3 13.2 J 偶合常数1旋磁比的影响 J偶合本质上是两个核磁矩通过外围电子的间接作用偶合起来的,由于的影响,偶合常数看起来很少有规律性。2、单键的偶合常数JCH和JCC。一、 JCH决定JCH的主要因素有两种: 一是杂化轨道中S成

13、分;二是取代基的影响。 (一)分子复杂情况S成分计算值观察JCHCH4SP31/4125125CH2=CH2SP21/3165177SP21/3165156CHCHSP1/2250249 3、同碳偶合常数:2JHH,2JCH和2JCC(一)2JHH 在氢谱中同碳偶合常数是相当有用的,其值可正可负,但多数为负值。2JHH和杂化情况,取代基性质,超共扼效应,环系的影响等有复杂的关系。(二)大致上的规律性:(1)当HCH键角增加时,即增加杂化轨道中S成分,则2JHH 向正的方向增加。 (2)对于SP2和SP3CH2基团,在位置上有电负性取代基时, 则2JHH向正的方向移动。,CH3Cl(-10,8Hz).CH2Cl2(-7.5),CH3OH(-10.8),CH3F(-9.6HZ)(二)2JHH。 由于13C的磁矩大约只有质子磁矩的1/4,2JCH大约等于2JHH的60%-70%,杂化影响,取代基影响。 (三)2JCC3的nJ偶合常数,称为长程偶合常数。一般而言,通过键电子传递作用引起的长程偶合。常数很小 (03Hz),难以分别,但有双键或叁键, 由于电子的非定域性,nJ数值较大,而且它和空间结构有关。另外,当四个键成五个键构成“折线型”的情况,则有较大的nJ值。 另一种传递作用是-相互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