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与实践_第1页
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与实践_第2页
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与实践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与实践随着计算机技术、网络技术、通信技术和显示终端技术的快速发展及不断创新,智能手 机、平板电脑等移动新媒体已逐渐成为亿万消费者须臾不离的一种传播媒介。移动新媒体旨 在分享最新、最快的互联网资讯,广大消费者也更热衷于在快节奏的生活、工作中搜索、观 看短小、精悍、创意性强的碎片化的微视频,以便消磨时光、陶冶身心。而微电影凭借着篇 幅短小、形式简单、故事性强的短、快、精的特点抢占先机,迅速得到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作为一种新型文化业态的微电影经过几年的发展,作品数量激增,校园微电影和大学生微电 影创作队伍也蓬勃发展,不容小觑。一、校园微电影的兴起及创作特点微电影因为具有投资少、创作周

2、期短、不需要发行许可等低门槛特点吸引着广大电影爱 好者纷纷加入到创作中。这些电影爱好者里面,有一大批是传媒类院校的大学生们,他们拥 有电影梦想,具有创作电影的热情和潜力,能够熟练运用新媒体,在梦想的驱动下,他们立 足校园,策划和尝试着去做一些与大制作、大手笔所不同的微时微制作周期微投资规模的微 电影去践行自己的电影梦。校园微电影因此异军突起,成为微电影大花园里的一朵奇葩,并 呈现出自己的创作特点:(一)从主题内容上看丰富多彩大多数都是反映年轻人的学习和生活,主题主要是学业、励志、青春、爱情、友情和亲 情,也涉及公益、社会热点等。特别是表现青春和校园爱情的,在微电影中占有很大比重, 如再见金华站

3、不想说再见等。一方面说明大学生们在内容的选择上会选取自己熟悉的 人和事,一方面也说明大学生在创作中注重对自己的生活、人生进行观照。校园化、个性化, 成为校园微电影的最大特点。(二)从创作手法上看具有强烈的浪漫主义色彩大学生这个群体正处于思维活跃期,接受新事物、新理念的能力强,也更愿意尝试不同 的创作手法。虽然他们能用理性的思维去看待一些人和事,用现实主义手法去进行创作,但 更多地具有浪漫的情怀,因此在创作中往往具有深深的浪漫主义色彩。如创作的爱情微电影, 男女主人公往往都是女学霸+学渣男女神+屈丝男或者王子+灰姑娘,情节往往都是一见钟情, 在主人公深陷爱情之中憧憬美好生活时,其中一方却因病不久

4、要离开人世或因家人反对被迫 出国深造杳无音信,空留一方独自惆怅。画面虽唯美,但稚嫩化、情感化、个人化倾向较突 出。(三)以赛促创,硕果累累微电影作为新媒体时代的新兴影像艺术,以其短小、精练、灵活的特点风靡全球。为使 校园微电影顺应时代潮流更加蓬勃发展,中国教育电视协会高校电视专业委员会、中国高校 文化创意产业联盟等相关机构联合以中国传媒大学、北京电影学院、北京师范大学为首的高 校举办微电影大赛,如北京国际微电影节、中国大学生微电影节、华语大学生微电影节等, 或者在大学生中具有影响力的大学生电影节上设立微电影竞赛单元,如武汉大学生电影节等, 或者各高校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举办校级传媒艺术节、微电影大

5、赛等,达到以赛促创的目的。 许多大学生创作的校园微电影取得了受人瞩目的成绩,不但获得大奖,网上点击量也较大, 引发广泛热议。二、校园微电影在创作与实践中存在的困境虽然校园微电影在微电影大潮的推动下创作活动如火如荼,但因主客观原因,存在一些 不可回避的问题。(一)专业水平整体偏低,艺术水准有待提高近几年,校园微电影在广大电影爱好者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一些不俗的成绩,如中国传 媒大学毕鑫业的我要进前十、河北传媒学院刘啸宇的天堂午餐、颉宇航的面包师的 理想和北京师范大学陶志强的雨花错浙江传媒学院的北京梦等不但在网络人气上 还是获奖规格上都属于校园微电影的佼佼者,但大多数校园微电影良莠不齐,剧情老套,拍

6、 摄水平低、故事情节不流畅,画面稳定性差、演员不专业等等问题都或多或少地存在,呈现 出的影像质量不尽如人意。(二)题材相对狭窄校园微电影的创作主体主要是学生,因受个人阅历等方面的制约,表现的主题往往也就 集中在了爱情、友情、青春、励志、亲情等方面,如前所述爱情在校园微电影中占有的比重 非常大,雷同的情节也比较多。有的创作者为了自娱自乐或者为了吸引观众眼球,甚至过多 地去表现同性恋、无厘头的东西,过度娱乐化,让作品难以承载更多的社会价值。(三)优秀创作团队难以传承一部成功的校园微电影背后总是站着一个优秀的专业创作团队。这些团队往往由一些对 电影充满热爱的学生组建起来,一般是以宿舍、班级、专业为单

7、位,例如中国传媒大学的葫 芦三兄弟、河北传媒学院刘啸宇组建的Maker 工作室、李胤泽组建的冬启工作室、浙江传媒 学院的微电影创意社、四川大学艺术学院鱼人工作室等等,这些创作团队发挥了集体的智慧, 有的团队拍摄了数部甚至数十部微电影。铁打的营盘流水的兵,校园微电影创作团队的生命 周期一般在2-3年,往往会随着主创人员毕业而解散,只有小部分微电影团队会走出校园冲 进商业市场进行创业。所以即使优秀的创作团队,也很难保证数年持续产出精品。三、校园微电影的出路与展望(一)学生要加强学、练、创,提高实践能力,提升艺术水平,以质量求生存首先要求故事精炼,有着令人动容和直指内心的力量感。一般的电影都有开端、

8、发展、 高潮、结局这几部分即起承转合的内容桥段,微电影因时长限制,要在几分钟或十几分钟内 讲好一个故事,开端、发展一般不设置,即使有也是稍加铺垫,直接就是高潮、结局,人物 塑造、悬念设计等把握好很难,所以要树立内容为王的创作理念,从创意上下功夫。要注意 典型人物、典型性格的塑造和精巧的情节设计,要有情理之中意料之外的创意结局。其次要用优质的影像质量感染观众,达到观影者的期待视野,引起情感共鸣。微电影是 通过视听语言来传情达意,观影者要在碎片化的影像中寻求视觉听觉的享受,满足生活的想 象,用剧中人物的成功、胜利、曲折、苦难来填充自己平淡无奇的现实生活,缓解现实生活 的压力,所以拍摄时要从专业角度

9、研究整部故事的架构,场景的设计、摄影机推、拉、摇、 移的应用,背景音乐的配置,后期的剪辑都要精心安排、琢磨,让每一个镜头都要发挥它最 大的作用。(二)学校要打造良好实习基地或建立相应文化产业园区,助推校园微电影创作,以质量 求发展为培养高素质影视专业人才,大多数专业院校都在积极创新教育教学模式,通过以赛促 创的方式和建立文化产业园区、成立工作室等方式引进项目,以项目拉动教育教学,让学生 在本校名师与社会团体共同完成实际项目的过程中增长才干。在微电影人才的培养方面,有 的院校甚至成立微电影系,让学生能够更专业地去从事微电影创作。这些都为校园微电影的 质量提升提供了强大支持。(三)在创作实践中实现三贴近,体现人文关怀,让校园微电影成为传承社会文明的载体虽然微电影主要是自娱自乐或供大家消遣、娱乐,但作为校园的一种文化形式的校园微 电影要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自觉承担起传递社会正能量、反映社会主义核心价 值观,引领社会先进文化、传承文明的使命,体现应有的人文关怀,而不能仅仅为了点击率 去一味迎合大众的口味,这是学校的使命(四大使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