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一、运动的合成与分解1.曲线运动c设船上头斜向上游与河岸成任意角,这时船速在垂直于河岸方向的速度分量V =Vsin,渡河所需时c1Lt V cL(与水速的大小无关)Vc2sLvsincssccsscs的夹角为:=arccosV/V。scLVcos VcL船漂的最短距离为:sccLscsAB2.运动性质:平抛运动是初速度为零的匀变速曲线运动。(1)水平方向:匀速直线运动v vx01y gt2v gt(2)竖直方向:自由落体运动y2vgty22(为合速度与水平方向的夹角)t(为合位移与水平方向的夹角)vvxyxoygs x y 22ogy x2 平抛物体运动的轨迹是一条抛物线v2hgt方向:某点线
2、速度方向沿圆弧该点切线方向点绕圆心转动的快慢)tTTv2222向rT向(3)方向:总是沿半径指向圆心,时刻在变化,即向心力是个变力切线方向分力提供切向加速度来改变速度大小;半径方向分力提供向心加速度来改变速度方向。注意:区分匀速圆周运动和非匀速圆周运动的力的不同3.向心加速度(描述线速度方向改变的快慢)v2a r ( ) r (2 n) r v222向rT22v2rv增加,外轨挤压,如果v减小,内轨挤压Nsin mgggNcos m r tan 2rtan2r2mR22过最高点临界条件:临v 是过最高点条件R2mR2F mg v 0v 0是过最高点条件过最高点临界条件:弹临当v gR时物体受到
3、的弹力必然是向下的当v gR时物体受到的弹力必然是向上的当弹力大小Fmg时,向心力有两解:mgF;2F 临Rv2rNv2N注:若最高点m时物体恰好做平抛运动。(5)汽车过凹路(弹力只能指向圆心)v2rNv2N万有引力定律 人造卫星32二、万有引力定律m m12r25. 万有引力和重力F mr向物体的重力随高度的变高而减小,即重力加速度g随高度的变高而减小。(Rh)2GMmv2 m ( ) g22rrT向r2(2)估算天体的质量和密度 “T 、 r”法:Mm223r得:rT22243V R。R 为中心天体的星体半径3,由此可以测量天体的密度.22MR243v2GGv即轨道半径越大,绕行速度越小r
4、r2Mm m rr2GMmGMa rr22GMm2T rTGM2v2G v2v2R(1)近地卫星的轨道半径 r可以近似地认为等于地球半径R(2)近地卫星的线速度大小为 v=7.9km/s1(3)近地卫星的周期为 =5.0610 s=84min,是人造卫星中周期最小的。3(1)只能定点在赤道正上方(2)同步卫星的角速度、周期与地球自转的角速度、周期相同(3)同步卫星距地面高度一定22由G43T22v2rr2v2mB时Grr2v2rr2GGr r r2222rr11221222(注:万有引力定律公式FGF r中的r,对于椭2 中的r指的是两个物体间的距离,r2mr2rmvm1112mmvm2212
5、21v2Rr,当速度增加时,重力减小,向心力增加,2v2 mv 当mg=0即当速度(即第一宇宙速度)时,星球处于瓦解的临界状态RRR2机械能一、功1.功:功等于力和沿该力方向上的位移的乘积。(1)做功的两个必要因素:力和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的位移。(2)公式:WFScos(为F与s的夹角)适用恒力做功求解。单位:焦耳1J1Nm。中”做的功。(4)功是标量,没有方向,但有正负。正功表示动力做功,负功表示阻力做功,功的正负表示能的转移方向。(5)由公式W=Fs cos求解两种处理办法:W等于力F乘以物体在力F方向上的分位移scos,即将物体的位移分解为沿F方向上和垂直F方向上的两个分位移s和s,则F做
6、的功WFsFscos。112W等于力F在位移s方向上的分力Fcos乘以物体的位移s,即将力F分解为沿s方向和垂直s方向的两个分力F和F,则F做功W=FsFscos。112就有多少能量发生了转化对物体做正功,物体的能量增加;对物体做负功,也称物体克服阻力做功,物体的能量减少。2.功的正负(1)当090时W0,力对物体做正功,动力0(2)当=90时W0,力对物体不做功0(3)当90180时W0,力对物体做负功或说成物体克服这个力做正功,阻力003.合力功的计算(1)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外力,再根据wF scos计算功注意应是合外力与位移s间的夹角,合且合力为恒力。(2)分别求各个外力的功,再求各
7、个外力功的代数和。4.变力做功问题(1)将变力转化为恒力,再用WFscos计算(2)滑动摩擦力、空气阻力等,在曲线运动或往返运动时,若变力F大小不变,功等于力和路程的乘积F F(3)当变力F是位移s的线性函数时,求出变力F对位移的平均力FF2 ,W= s12(4)作出变力F随位移变化的图象,图象与位移轴所围均“面积”即为变力做的功(5)机车启动中若功率恒定,则可用W=Pt求解(6)根据动能定理或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求变力做的功5.摩擦力的做功(1)静摩擦力做功的特点静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化为其他形式的能。相互摩擦的系统内,一对静摩擦力所做功的代数和总为零。(2)滑动摩擦力
8、做功的特点滑摩擦力可以做正功,可以做负功,也可以不做功。一对滑动摩擦力做功的过程中,能量的转化有两个方面:一是相互摩擦的物体之间机械能的转移;二是机械能转化为内能。f功,或者都不做功。W(1)功率的定义式: Pt以恒定功率启动PP v 达到最大值vFfm1Pmv2加速度减小的加速运动:vmfm2以恒定加速度启动mPvvFa1111mv2v22mmm2s s s;加速总位移:启动总时间:t注意:两种加速运动过程的最大速度是相同的,但是恒定功率启动快,但是对牵引力有最大值限制的情况不适用。12122kpGpE kx22p(2)相对性:弹性势能一般取形变量 0 处为零势能点弹p(1)内容:所有外力对
9、物体做的总功(也叫合外力的功)等于物体动能的变化量11W E E mv mv(2)表达式:22合k2k12221推导:物体只在一个恒力作用下做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二定律F=ma,根据运动学公式2as=v 一v220tV V22带入wFSm a 212a11W mv mv即222221(3)理解: “增量”是末动能减初动能E0表示动能增加,E0表示动能减小KK动能定理适用单个物体,对于物体系统尤其是具有相对运动的物体系统不能盲目的应用动能定理,原因是系统内所有内力做的总功不一定是零。各力位移相同时,可求合外力做的功,各力位移不同时,分别求力做功,然后求代数和动能定理是标量式功和动能都是标量,不能
10、在某一个方向上应用动能定理。动能定理的表达式是在物体受恒力作用且做直线运动的情况下得出的。但动能定理适用于恒力、变力;适用于直线运动和曲线运动;适用于瞬间过程和时间长的过程。对动能定理中的位移与速度必须相对同一参照系,以地面为参考系。动能定理用来求初末速度、初末动能、合力、分力、功、合位移、分位移,但是除机车恒定功率启动情况一般不用动能定理求时间和加速度。(4)应用动能定理解题的步骤确定研究对象和研究过程。动能定理的研究对象只能是单个物体,如果是系统,那么系统内的物体间不能有相对运动。写出物体的初、末动能。按照动能定理列式求解。四、机械能守恒定律1.内容:在只有重力(和系统内弹力)做功的情况下
11、,物体的动能和势能发生相互转化,但机械能的总量保持不变。2.条件:该物体机械能守恒机械能也没有转变为其他形式的能,则系统机械能守恒。注:竖直方向匀速直线运动和竖直方向匀速圆周运动机械能不守恒。对绳子突然绷紧,物体间非弹性碰撞等除题目特别说明,必定有机械能损失,碰撞后两物体粘在一起的过程中一定有机械能损失。3. 机械能守恒定律的各种表达形式E EE E E E(1)(2)(3)需要选择重力势能的零势能面12k11k2p2E EE Epkp减增E EE EABA减B增4.应用机械能守恒定律解题的基本步骤:(2)明确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分析对象在过程中的受力情况,弄清各力做功的情况,判断机械能是否守恒。(3)恰当地选取零势面,确定研究对象在过程中的始态和末态的机械能。(4)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的不同表达式列式方程,若选用了增(减)量表达式。五、能量转化和守恒定律能量既不能凭空产生,也不能凭空消失,它只能从一种形式的能转化为另一种形式的能,或者从一个物体转移到另一个物体,能的总量保持不变。(1)某种形式的能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他形式能的增加量(2)某物体能量的减少量,一定等于其他物体能量的增加量六、功能关系功是一种过程量,它和一段位移(一段时间)相对应;而能是一种状态量,它与某一时刻(某一位置)相对应。两者的单位是相同的(都是 做功的过程是能量转化的过程,功是能量转化的量度。1.物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0.3 常见的盐(第3课时化肥)教学设计-九年级化学人教版(2024)下册
- 2025年工业互联网平台网络流量整形技术在工业互联网平台产业生态优化中的应用报告
- 第1课 Windows XP的桌面教学设计小学信息技术(信息科技)第二册黔教版
- 01 第7讲 牛顿第一定律、牛顿第二定律 【答案】作业手册
- 保姆教育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保姆基本知识培训内容
- 人教版地理七下8.1《中东》教学设计
- 保健胸部专业知识培训课件
- 2025年10月“江南十校”2026届新高三第一次综合素质检测 语文试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中国茶道艺术NFT茶艺师专业技能提升课程模拟题及答案解析
- 2025年社工招聘考试试题及答案
- 病理检查报告审核制度
- 《数据库系统概论》全套课件(南京农业大学)
- 广东省茂名市2023-2024学年高一上学期数学期中试卷(含答案)
- 《建筑工程设计文件编制深度规定》(2022年版)
- 山西建投集团考试真题
- JT-T-325-2018营运客运类型划分及等级评定
- JT-T-844-2012港口设施保安设备设施配置及技术要求
- 湘教版版八年级上册地理知识点复习总结
- 2069-3-3101-002WKB产品判定准则-外发
- 美国发布2024版《关键和新兴技术清单》(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