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亚诺的建筑_第1页
皮亚诺的建筑_第2页
皮亚诺的建筑_第3页
皮亚诺的建筑_第4页
皮亚诺的建筑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伦佐.皮亚诺建筑大师的系列作品分析甲 网友评论进入论坛时间:2008-12-01作者:来源:城市规划网【导读】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一种崇洋心理的作祟,盲目的去学习西方文化和艺术,失去 自己的文化和特色。 1 前言随着改革开放以来,一种崇洋心理的作祟,盲目的去学习西方文化和艺术,失去自己的 文化和特色。在中国的建筑称得上个性化的能体现我们国家特色的也只能是几百年前的古建 筑,中国古代建筑高超的结构技术和丰富的艺术处理手法的高度统一,充分反映了中国传统 建筑学的高度成就。中国建筑学的发展有长久历史。先秦古籍考工记的匠人中有关 于专业建筑家的最早记载。然而到了现代,我们的建筑一味的模仿西方的建筑形态,

2、没有自 己的个性,千篇一律,没有新异。往往注重了形态却没注意到功能,注意到功能却没注意到 形态。更让人觉得可惜的是,很多人在建造一个建筑时,将建筑周围原本美丽的自然环境破 坏掉,或者不注意与环境想结合,到最后成了一个孤立的建筑。皮亚诺及其建筑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背后的深层思想内涵引起了人们的极大关注。他在建 筑适应城市上做了很多尝试。他的蓬皮杜文化中心的设计是其事业的辉煌起点。他是一个极 具时代性的建筑师,他的作品越来越强烈的反映着我们这个时代的特性。2皮亚诺的建筑设计与国内建筑的比较。2.1皮亚诺的背景概述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于1937年9月14日出生于意大利热那亚(Genoa

3、) 一个建 筑商世家,皮亚诺的祖父、父亲、四位叔伯和一个兄弟都是建筑商人,当他还是小男孩的时 候,就喜欢在工地上攀来爬去,对沙石神奇地变成建筑实体惊诧不已。由于整日泡在建筑工 人中间,他对建筑艺术与材料的崇敬与日俱增。1964年,皮亚诺毕业于米兰理工学院的建 筑学校。从此开始了他永久性的建筑师职业生涯。后来,于1981年在意大利成立了以自己 名字命名的皮亚诺建筑工作室。在那里,虽然皮亚诺深受多位建筑大师作品的影响,但自出 道之日起,他就特立独行,决不墨守成规。皮亚诺注重建筑艺术、技术以及建筑周围环境的结合。他的工作涉及到人文学科以及现 代技术的大部分领域。他的建筑大胆创新又勇于突破,他创新的使

4、建筑能够活动起来,如电 子控制的楼板,流线的造型等;善于开放式设计,如透明的材质或者模糊的功能分区来表现; 崇尚机械美,在他的建筑中把原本隐藏的管道,构造暴露出来,冲击着人们的审美标准;用 现代主义的表现手法来实现人、建筑与环境完美的统一;并以热诚的态度关注着建筑的可居 住性与可持续发展性在白宫举行的普利策颁奖晚会上,皮亚诺说道:“我属于终其一生不断尝试新方法的那 一代人,什么清规戒律、条条框框都不放在眼里,我们喜欢推倒一切重来,不断地冒险,也 不断地犯错误。但同时我们也热爱我们的过去。所以。一方面我们对过去充满了感情,另一 方面有对文莱的尝试与探险充满了热情。因此我们乘风破浪,永无止息地超越

5、过去。” 2.2中国当代建筑的倾向与皮亚诺建筑的差别改革开放以来,经济发展和城市大量建设,“现代主义”设计像开闸的洪水,迅猛发展, 遍地生根,许多建筑几乎都按“形式服从功能”的思想设计。受西方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 以及建筑符号学、建筑心理行为等交叉科学理论的影响,建筑设计表现一种“前卫设计”的 倾向。这一倾向的特点表现为形式构成模仿西方设计,追求奇特与运动感。新西洋建筑开始 出现,运用西洋古典建筑片段作为建筑的造型手段,这些局部西洋古典形式就像商品包装, 若去掉这些附着物,完全是一副现代建筑的面目,出现这一设计倾向的根源或许在于人们的 崇洋心理。在地域文化圈中的“乡土设计”运用自然生长的乡土建

6、筑的形式、空间,建造满 足现代生活功能的新建筑,试图留住地域文化的根,但在追求地方性的同时逐渐失去了地方 性。但皮亚诺的吉巴欧文化中心就很好的将建筑与周围环境融合了起来。我们国家的建筑已经失去方向,失去自己的特征,完全的模仿和追随西方建筑的脚步。 这与皮亚诺追求自己的特征,从不去模仿谁的观点成鲜明的对比。2.3皮亚诺的设计特征皮亚诺在做每个设计之前会有很细致的调查和研究相关的资料。在做设计的过程中,他 把自己想象成为入住这个建筑物的各种各样的人。他用心灵来猜测这些人将会接受这个建筑 物的心情、期望值,他们能在建筑物里做些什么?什么样的特征环境将能吸引这些人来做他 们愿意做的事?什么样的设计才能

7、适合于激发他们,并使他们感到舒适,人性化的考虑每一 个空间。他不跟随任何形式或者是理论的潮流。也不局限于个人的风格。皮亚诺坚持用模型 组织成物体的完整尺度的形态来进行模仿,这就为审美判断和其后的感官策略提供了精确 性。对他来说,技术和科学同样重要。这种人性化的设计思想恰恰我们很多设计师比较欠缺 的,也是我们值得去借鉴的。皮亚诺的建筑都表现了建筑构造和开放式设计,下面将具体分析他们的含义。2.3.1建筑构造建筑构造是研究建筑物的构成,各组成部分的组合原理和构造方法的学科,主要任务是 根据建筑物的使用功能、技术经济和艺术造型要求提供合理的构造方案,指导建筑细部设计 和施工,作为建筑设计的依据。皮亚

8、诺崇尚机械美学,推崇结构主义,善于把结构暴露出来。 他的作品都反映出了强烈的构成感。2.3.2开放式设计所谓开放式设计又称模糊性设计,它的目的是将空间功能的边界柔化,使空间更加人性 化,这种设计就是满足人的身心需求并与自然环境协调发展。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已经不 再满足功能的合理,符合人的生理和心理的需要。还要求具有一定的视觉美感,形式、比例 尺度符合人的审美标准。拥有地域文化以及现代技术的创新有机的结合。追求个性化的设计。 所以人性化的设计倍受关注。皮亚诺偏爱着开放式设计,他的建筑都给人很通透的感觉,把 建筑内部暴露于建筑外,空间呈现出多功能化。3 皮亚诺建筑作品分析3.1.1蓬皮杜文化中心

9、的概述1977年,皮亚诺与他的英国搭档理查得。罗格斯合作的由法国总统倡议的蓬皮杜图书 馆。延续了原图书馆的功能,一再扩大后建成了蓬皮杜多功能文化中心震惊了整个建筑界, 这座高科技戏防品矗立于巴黎18世纪的市中心。皮亚诺崇尚机械美学,在这个建筑的整修 中,做了大胆的常识,把代表工业性的管道暴露出来。活泼靓丽、五彩缤纷的通道,加上经 营透明、蜿蜒曲折的电梯,使得蓬皮杜中心成了巴黎公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这座上下五层、 占地近百万平方米的文化中心,包括专门收藏现代艺术的博物馆,临时展厅、电影院、音乐 厅、多媒体图书馆和档案室,以及壮观的屋顶。每天有2.5万游人参观,使蓬皮杜中心立即 成了这座城市里最受

10、欢迎的建筑物。法国前总统乔治.蓬皮杜之所以挑选当时均30出头的皮亚诺与罗杰斯,是因为他想做一 个大胆的建筑表达。而皮亚诺一罗杰斯的设计满足了他的心愿,甚至远远超过了他的预期。3.1.2蓬皮杜文化中心的特征蓬皮杜文化中心外貌奇特。钢结构梁、柱、桁架、拉杆等甚至涂上颜色的各种管线都不 加遮掩地暴露在立面上。红色的是交通运输设备,蓝色的是空调设备,绿色的是给水、排水 管道,黄色是电气设施和管线。人们在大街上可以望见复杂的建筑内部设备,五彩缤纷,琳 琅满目。在面对广场一侧的建筑立面上悬挂着一条巨大的透明圆管,里面安装有自动扶梯(如 图33),作为上下楼层的主要交通工具。设计者把这些布置在建筑的外面,目

11、的在于是 使楼层内部空间不受阻隔。罗杰斯解释他的设计意图时说:“我们把建筑看作同城市一样的 灵活的永远变动的框架它们应该适应人饿不断变化的要求,以促进丰富多彩的活动。”又 说:“建筑物应设计得使人在室内和室外都能自由自在地活动。自由和变动的性能就是房屋 的艺术表现。”罗杰斯等人的这种建筑观点代表了一部分建筑师对现代生活的急速变化的特 点的认识和重视。就广意而言,蓬皮杜中心的建筑设计也可以说是代表了现代建筑中“重技 术派”的作品。4.1.3蓬皮杜文化中心的设计理论蓬皮杜文化中心的建筑风格是将建筑物比做机器,以工业设计体现社会本质特征。以及 最近把建筑比做多个部分的联合体,这种新的概念是现代主义观

12、点的彻底体现,甚至可以说 是其幽默的讽刺画体现。建筑外围区域与广场本身产生的影响是设计的本质。在这个的设计背后最基本的目的是确定它与文化的全新关系,文化将偏离它的基调,而 成为人们的生活的主流。人们和艺术家之间通过公众会所这样一个连接枢纽建立了一种强烈 的相互作用的关系,而不是完全将宇宙和坟墓的建筑在外。文化交流的全国性的互联网里, 这仅仅是一种主要的联结形式,为了获得这样的一种效果,建筑物的设计融入了目前建筑上 的许多特点,如开放式设计和机械化设计。并对这些特点进行了进一步的改善。蓬皮杜文化 中心开始了皮亚诺构建工业时代文化建筑的独到的设计生涯。日本关西国际机场位于大阪湾,建造时间从1998

13、年到1994年,它就像一条长长的钢虫 坐落在伸出海面达5米的人工岛上。它之所以建立在这个人工岛上是因为大阪想要一个离市 中心车程在30分钟内的机场。该机场通过填海,用软粘土堆起20米存的碎石。用计算机监 控。显示出工程的浩大。关西国际机场波浪式的屋顶和末端逐渐变小的空间造型让人感觉它像是在拉着人们向 前运动。这种整体效果的获得来自于建筑结构和材料的完美结合,整个建筑物就是一个有机 的整体。获得这种有机造型和富有吸引力动感的决定因素是建筑体系和材料的高度整合性, 几何状反而是次要的因素,这种整体效果是借助于计算机实现的。结构、空间、外形和设施之间的形成紧密的整体。特别之处是他给人们提供了宽阔的视

14、 线,把飞机场设计成滑翔机的形态。设计不仅使得建筑的中心并且建筑的每一方面一一空间、 视觉、甚至天花板和结构都引导并激励着不断往返的旅客(图37)。这种流动的结构就 好像是他们的伙伴。这座建筑不仅在严密的机器控制下交替变换,而且建筑物不同的系统和 构件之间:如恐龙骨架结构系统,也是一个紧密的整体。整座建筑简直是在精密的整体结合 各种科技而完成的一件完美的构造。建筑工艺应该接近机械化或有机化,最好是两者皆有之。这点一直是从Viollet-le-Dus 和19世纪其他建筑理论师到现代建筑师所共有的梦。但生物流派的反对者,例如新哥特和 Art.nouveau则首次表明这种梦是不现实的。因为建筑本身是

15、不能移动的,不可能像机器和 生物一样运动(他们认为这种探索就像忘记植物只能在一个地方一样)。而皮亚诺把这些有 机的观点在一座建筑里最终融合在一起是最合适的,这点恰好证明了建筑也是可以移动的 (尽管移动的幅度很小),这种运动不仅仅是人、行李和里面的空气运动,还包括各种机械 运输的运动。3.2巴欧文化中心吉巴欧文化中心坐落于新喀里多尼亚的南太平洋岛上,在马真塔(Magenta)海湾和一 个被红树林包围的泻湖上。中心是由是个大小不同、功能各异的“棚屋”组成,用作卡那文 化(Kanak Culture)的研究基地。1、10个“棚屋”形成3个“村落”西北里面朝向泻湖, 东北立面朝海。朝海的面是险峻升起,

16、而超向泻湖的是带有倾斜的平屋顶。2、在丛林和海 之间,自然环境包括了作为背景的大山。3、停车场的平面物顶部分,在“棚屋”向上穿插 的肋骨支架的下面显得很稳定。4、它的显著特征是:拉长的开放性公共空间,以酋长的“棚 屋”作为终结,其他“棚屋”被放在后面,隐藏在丛林中。这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村落,有 自己的道路、草木和公共活动场所等,虽坐落在岸上却与海洋紧密相连。皮亚诺和他的同事通过对当地文化的研究后,以当地“棚屋”为线索,紧紧抓住民居这 根主线。不是去模仿那些传统棚屋的形态,而是唤起人们对他们的注意。他成功的避免了粗 枝滥造的缺陷,因为建筑物的每一个方面都是遵循现代化建筑的建造和构成的逻辑。设计上

17、 着重于考虑利用空气的地自然流动,通风设备有通风道、百叶窗、玻璃外墙上的窗户和设立 在路边的里面窗户。以及使用现代设计手法表达太平洋传统文化,建筑物和当地的传统形成 了深渊而且是不断延续的对话,和那些卡那客人们的思想碰撞,甚至可以说已经深入他们的 思想。并充分体现人类学家的重大贡献。最后的方案吸引了我们的眼球。因为这个建筑物不仅仅是建立在一个和自然紧密联系的 基础上,它唤起了人们对某种理想,那就是对于和天堂一样的大自然的和谐,或者说,他已 经成为了大自然的一部分,这就是一种永远追求和谐的文化。蓬皮杜文化中心是皮亚诺的早期作品,虽然在结构有大胆的创新,但在可持续的发展方 面处理的并不是很好,日本

18、关西机场已经将这方面的缺点补充了,流动的造型和可移动的硬 件设施延续了蓬皮杜的建筑的可移动性,在构造方面也不是一味的特立独行,而是与功能相 结合,设计成滑翔机的造型。而吉巴欧不但延续了皮亚诺的开放式设计和构造美学,还将建 筑与当地的环境融合了起来。蓬皮杜文化中心材料是旧的,形式是新的,关西国际机场和吉 巴欧文化中心是建筑形态是有的,形式也是新的。三个建筑都反映出皮亚诺的偏爱的开放式 和机械化设计,注重与周围的环境相融合的特征。但这些作品又都各具特色,并不是一种模 式。这也表现了皮亚诺作品多样性的特征。4结论4.1皮亚诺的作品对我们的现实意义皮亚诺建筑设计不仅通过功能和技术来实现,而且,形成与所处的地理位置和它的传统 有关,同时住房的紧迫性及其与环境和自然的融合也影响到这种建筑的形成。他的建筑作品 没有一个固定的模式。但其对人性化设计的不断探索,对建筑适应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