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中的四季_第1页
古诗词中的四季_第2页
古诗词中的四季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古诗词中的四季之美我校校本教材编写思路内容提要:我国的古诗词是中华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这些精美雅致的诗歌,历经千年时 光的磨洗,依旧熠熠生辉。因此,很多中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会考虑古诗词。我们 学校做为一所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学校,笔者也尝试从古诗词的角度开发校本课程。“春有百 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一年四季,不同光阴,都有着独特的色彩,笔者的校本教材编 写思路也油然而生。教材共分四册:春赏百花,夏迎凉风,秋品明月,冬吟白雪。每一册按 照不同的规律安排三到四章,每章选编不同的古诗词,加上古色古香的背景和图案点缀,让 整本教材图文并茂。关键词:古诗词 四季 校本教材我国的古诗词是中华

2、灿烂文化遗产中的瑰宝,这些精美雅致的诗歌,历经千年时光的磨洗, 依旧熠熠生辉。古人云:“诗乃文学之祖,艺术之根。”诗,揭示了人的生命的有限性,并在 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这种有限性,开拓了人类的精神世界,赋予短暂的生命以意义。试想,在 体味吟诵古诗词中,仿佛可以跨越千年的羁绊,在风吹云动、花开叶落的境界里,与诸位文 人对话,神游其间,那是多么美妙体验啊!因此,很多中小学在开发校本课程的时候,均会考虑古诗词,既可以做为课内语文教学的有 益补充,又可以成为校园文化建设的一部分。我们学校做为一所非常重视传统文化的学校, 笔者也尝试从古诗词的角度进行开发校本课程。但是,有些古诗词描绘的场景与孩子的生活 距离

3、过于久远,难免生涩难懂。如何从浩如烟海的诗词中,撷取一些贴近孩子生活的古诗词 编排成册,成了我一直思索的问题。“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正是这句诗给了我灵感。时间再漫长,空间再久远, 但是,四季更迭,大自然的变化却古今相同。一年四季,不同光阴,都有着独特的色彩,笔 者的校本教材编写思路也油然而生。一、春赏百花“花”作为中国传统诗歌中的意象,一直以来被寄予了太多情感。诗人们用花的娇艳来寄托美 好,用花的坚韧来形容品格,用花开花谢来描写时间短暂。咏花,自古崇尚,不同的花被诗 人赋予了不同的含义:菊花隐逸、莲花君子、梅花高洁、桃花明媚、牡丹富贵仿佛每一朵 花上都凝结着诗人生命的雨露,散发着

4、历史的清香,缓缓的传递至今。花开四季,而春花最为繁盛,因此,我着重描写春之“百”花。以时间顺序,我把“春赏百花” 分为“早春、仲春、暮春”三个章节,按花开的顺序每个章节编排了五种写花的诗歌。每篇有 一首诗做为精读讲授,配有译文、注释,再配有两首推荐背诵,鼓励学有余力的孩子自主识 记。加上古色古香的背景和花的图片,让整本教材图文并茂。二、夏迎凉风夏日炎炎,如有阵阵凉风吹过,定是心旷神怡。当万物被风吹动的时候,一切便都被赋予了 生命,那浓厚的生命的气息,学生定可以深深地感受。展开浩如烟海的文卷,有关“风”的诗词 也比比皆是,更不乏名篇佳作:或抒发相思和离别之情,或感伤身世和流离之苦,或倾诉旷达潇

5、洒之胸襟,或是借以抒发对大千世界的赞颂。本册教材可分为“东风”、 “南风”、 “西风”、 “北风”四章,每一章选取四种风不同的意象进行 编排,让学生体会“风”在古诗词中不同的意蕴。古诗中的东风一般是指春风,常含有喜春之情和生机勃勃之意。如朱熹春日中的“等闲 识得东风面,万紫千红总是春”和辛弃疾青玉案中的“东风夜放花千树”。南风即夏风,常象征欣欣向荣,多用于表达轻松愉悦的心境,如白居易观刈麦中的“夜 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西风即秋风,常象征秋之肃杀,大多包含着凝重的悲凉色彩。如马致远秋思中的“古道 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北风即冬风,常用于象征冬之苦寒,大多寄寓诗人幽怨、凄苦的情怀

6、。如高适别董大中 的“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可以说,风在每一个季节,都活出了自己独有的模样,放荡不羁,自由洒脱,相信一首首各不 相同的“风”,会给学生带来夏日的清凉。三、秋品明月我国的“月”文化源远流长。在远古时代,民间就流传着许多关于月亮的传说,如 “嫦娥奔月” “吴刚伐桂”、“玉兔捣药”等。中国民间也有赏月的传统习俗,文人雅士们还喜欢赋诗唱和。 据考证,民间中秋赏月活动约始于魏晋时期,盛于唐宋。至唐代已出现登台观月、泛舟赏月、 饮酒对月等活动。至宋代,民间中秋赏月之风更加兴盛。从月亮的形态及其变化来看,新月弯弯,充满期待;圆月如盘,团团圆圆;残月如钩,残缺 不全。月亮圆了又缺,

7、缺了又圆,自然勾起人们的想象和联想。本册教材按月亮的形态变化 共分为三章。每一章,“新月”弯弯,充满期待。如:王珪宫词开帘见新月,便即下阶拜。第二章,碧空如洗,“圆月”如盘。人们在尽情赏月之际,会情不自禁地想念远游在外、客居 异乡的亲人。如:苏轼水调歌头“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 久,千里共婵娟”。第三章,“残月”如钩,残缺不全。“残月”这一意象常常是诗人寄托哀思,孤苦心境的写照。 如:冯延巳更漏子“夜初长,人近别,梦断一窗残月。”月亮,已经融入中华文化之中,看到月亮就会触发他们的心弦,牵动他们的情思,勾起他们 的遐想。可以说,对月的偏爱是中国人一种独特的情结,这种情结代代相传,一定会感染手 捧校本教材的孩子们。四、冬吟白雪严冬之时,雪已纷纷扬扬、飘飘洒洒来到人间。雪是最富于诗情画意的,因而颇受文人雅士的 青睐。历代诗家对雪妙笔生花的描绘和热情洋溢的赞美,更是令人目不暇接,心旷神怡。雪 有许多不同的象征,本册教材是按以下几类进行编排的。 冰清玉洁的雪:如,三晨喜盈尺,六出儛崇花。 寂寞荒凉的雪:如,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苍茫壮阔的雪:如,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寂静清凉的雪:如,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雪花,是冬天的象征,让人用文字说不完,道不透。她的纯洁、她的顽皮、她的固执,样样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