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复习计划资料_第1页
中国音乐史复习计划资料_第2页
中国音乐史复习计划资料_第3页
中国音乐史复习计划资料_第4页
中国音乐史复习计划资料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1.河南舞阳贾湖骨笛的出土证明我国古代音乐文化已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2.远古时期的乐舞形式表现为歌舞乐三位一体的艺术形式。3.孔子看过乐舞韶乐后,恩赐了“尽善尽美”的议论。4.“巫乐”和“淫乐”是商代音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5.周代成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礼乐机构春官。6.大武是颂赞帝王周武王的战功的乐舞。7.诗经可分为三类不同样内容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雅多是贵族文人创作的音乐作品。8.春秋时期产生了我国最早的计算乐律的方法三分损益法。9.编钟艺术艺术是春秋战国时期乐器最突出的成就。10.先秦诸子中,孔子提出了“安上治民、莫善于礼;移风易俗,莫善于乐”的主张,拥有“非乐”见解的则是墨子。

2、11.李延年依照胡曲摩诃兜勒创作的“新声二十八解”,是吸取西域音乐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12.汉代煽动可分为黄门煽动、横吹、骑吹和.短箫铙歌四类。13.相和歌最初产生于一些民间没有伴奏的歌谣,即徒歌。15.南北朝时期,出名的龟兹音乐家苏祗婆曾将龟兹乐律理论教授给长安音乐家郑译。16.清商乐中,流传在今天湖北江陵一带的民间音乐称为西曲。17.歌舞戏是流行于南北朝末年的一种具备戏曲雏形的艺术形式。18.声无哀乐论是魏晋南北朝时期出名隐士嵇康音乐思想的集中表现。19.唐代最出名的燕乐大曲霓裳羽衣曲,相传由唐玄宗李隆基改编。20.唐代的音乐机构中,隶属于宫廷的音乐机构有教坊和梨园。21.隋代乐工万宝常提

3、出了“八十四调”的乐律理论。22.1900年在敦煌藏经洞发现的变文是我国目前保留最早的说唱本子。23.古琴减字谱为唐代曹柔所创。1.黄帝时的乐舞咸池是远古时期一部代表性的乐舞。()2.原始音乐的旋律很发达。()3.远古时期的乐器以演奏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4.商代必定已经存在五声、七声音阶。()5.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宫廷雅乐系统成立于商代。(错)6.五音孔埙最早见于周代。()7.西周时期已出现了转调的理论。()8.“六代乐舞”在周代各种乐舞中地位最高。()9.诗经中涉及到的我国古代乐器有28种。()10.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鼻祖。)11.先秦道家的音乐主张表现为倡议音乐。()2.相和大

4、曲还没有具备三段式歌舞曲的基本结构原则。()13.“百戏”一词首见于汉代。()14.卧箜篌是从西域传来的乐器。()15.“阮”这一乐器名称是因阮籍善弹此乐器而得名。()6.汉代律学家何承天计算出了“六十律”的乐律理论。()17.琴曲广陵散又被称为聂政刺韩王曲。()18.北方音乐是清商乐的主要组成部分。()19.蔡琰创作的琴歌胡笳十八拍是我国古典音乐文化的一部佳作。()京房找到了“管口校正”的规律。()21.曲子是魏晋南北朝时期一种新兴的民间歌曲。()22.民间音乐集中反响了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23.隋代多部乐中,文康伎是汉族的一种面具舞。()24.参军戏是以讽刺、幽默为主的戏曲形式

5、。()25.段善本是唐代演奏筚篥的名家。()1.八音:周代依照乐器制作资料的不同样,将乐器分为八个种类,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称为“八音”。八音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乐器科学分类法。这种乐器分类法的产生,表示周代乐器种类的众多、乐器制造的繁荣,标志住我国古代器乐艺术进入了一个成熟的阶段。2.乐府:我国古代的一个管理音乐的机构,成立于秦代,在汉武帝时期发展最为兴旺,至汉哀帝时被裁撤,此后,乐府由盛转衰。乐府的工作任务主若是大规模、大范围地收集民间歌谣,同时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以及演唱、演奏等。此后,“乐府”的含义除了表示音乐机构外,还可表示一种诗体名称,以及包括词曲、戏

6、曲在内的音乐文学。碣石调幽兰:我国目前所见最早的用文字谱记录的古琴谱,同时也是传自南朝梁代的丘明。“碣石调”应是一种曲调形式,“幽兰”则是乐曲表现的内容,当是借喻深山空谷里孤单的兰花,表现文人不愉悦的幽怨心情。4.秦王破阵乐:唐代宫廷燕乐的一部出名的乐舞,创作于初唐时期。这部乐舞产生的背景是:秦王李世民率军击败叛将刘武周后,人们将隋末军中流传的一首歌曲破阵乐填入新词,以颂扬李世民的战功。这部作品在音乐上,以汉族音乐为基础,并吸取了龟兹乐的成分。1.周礼春官大司乐载:“正乐县之位:王宫县,诸侯轩县,卿医生判县,士特县”。春秋公羊传亦载:“天子八,诸公六,诸侯四”。答:周代统治者从政治到文化拟定了

7、一整套完满的典章制度,他们深知音乐在政治统治中的重要作用,将“礼”和“乐”亲密结合在一起,推行礼乐制度,以此牢固国家统治。礼乐制的核心是差异等级的规范。在使用音乐的各方面都有等级庄严的规定。礼乐制把贵族和人民分成好多等级,依照等级地位的不同样,规定所推行的礼乐,严格规定各个等级应用音乐的制度,任何人不得随意超越和破坏(3分)。如关于乐队的排列和使用乐器的多少,规定王的乐队和使用的乐器,可以排列东西南北周围,诸侯的可以排列三面,卿和医生的可以排列两面,士的只可以排列一面。关于舞队所使用的人数和排列的规定则为:王的舞队可由64人组成,诸侯的可由36人组成,卿医生的可由16人组成,士的只可以由4人组

8、成(3分)。坐立部伎答:这张图片的左边有3行共12人跪坐着演奏,右边则是3行共12人站立着演奏。从表演形式上看,分坐、立两种。此图是对唐代宫廷燕乐中二部伎表演场面的描绘。二部伎确立于武则节气期,确立于唐玄宗时期。二部伎分坐部伎和立部伎。坐部伎在堂上坐奏,立部伎在堂下立奏(3分)。坐部伎幽雅抒情、表现细腻,立部伎场面宏伟、气壮河山。二部伎中最流行的音乐是以龟兹乐为主,并拥有一种西凉乐和中原音乐相结合的崭新风格。从图中所绘乐器品种来看,其中多数是龟兹乐中常用的乐器,如曲项琵琶、筚篥、腰鼓、竖箜篌等,也包括中原传统的乐器,如琴、横笛等。其乐器品种,亦展现了二部伎中,以龟兹乐为主,并与中原乐器相结合的

9、特点。试述大曲在汉唐时期的发展及其艺术特点。答:大曲在汉唐间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的发展:汉魏的相和大曲和清商大曲。相和大曲。汉代的相和歌进一步发展,与舞蹈等要素相结合,组成了汉魏时的相和大曲。相和大曲最齐全的结构包括艳、曲、趋(或乱)3部分。艳一般用于曲开始,有时也用在曲中间,音乐委宛抒情,舞姿优美。曲为大曲的主体,是多个唱段的连缀,歌唱缓慢,每个唱段此后有间奏,较急促,称“解”,两者形成鲜亮比较。趋或乱是紧张、急促、热忱的结束部分(艳、趋或乱有的没有)。这种三段式的大型歌舞曲的基本结构原则,对此后的“清商大曲”致使隋唐歌舞大曲都有深远的影响。相和大曲是一种歌唱、舞蹈、器乐相结合的大型歌舞套曲,

10、是汉代宫廷艺术中规模最大、艺术水平最高的艺术形式。由此进入以大曲作为最有代表性的音乐艺术形式的阶段,连续近千年。清商大曲。魏晋南北朝时期,随着清商乐的发展,出现了清商大曲。清商大曲与相和大曲对照,又有新的发展。它由三个部分组成:引子、歌弦、送歌弦。引子一般由4至8段器乐曲组成,称“四部弦”或“八部弦”。歌弦是大曲的主体,以歌为主,器乐伴奏为辅。送歌弦是若干段器乐曲,也称契或乱(5分)。2.隋唐的燕乐大曲。燕乐大曲的基本结构可分为3个部分:散序:节奏自由,器乐独奏、轮奏或合奏,不歌不舞;中序、拍序或歌头:入拍歌唱,多为抒情慢板,有器乐伴奏;破或舞遍:以舞蹈为主,节奏逐渐加快,在热忱的气氛中结束。

11、燕乐大曲的结构弘大,而且3个部分在音乐节奏、速度、力度等方面富于变化,是一种很精致、很发达的艺术形式。隋唐燕乐大曲继承了汉魏相和大曲、清商大曲的传统,并有着更大的发展。这种有歌有舞、,结构弘大、有复杂的节奏与速度变化的艺术形式,无论在隋唐时期的雅乐、清乐、胡乐,或是在坐、立部伎中,都能见到它的存在。隋唐燕乐大曲,表现了隋唐音乐文化的高度水平,也代表了我国古代歌舞音乐发展的最高水平。1.酒狂,三国时期,相传为阮籍所作;梅花三弄,唐代,相传为东晋桓伊所作1.吴越春秋记录了一首反响远古狩猎活动的古歌谣:“断竹、续竹、飞土、逐宍”。2.咸池是尧时期代表性的乐舞。3.在节奏、旋律、和声三要素中,节奏是原

12、始音乐的基本要素。4.据史料记录,夏桀大量使用侈乐,他蓄养的女乐达到了三万人之众。5.濩是颂扬商汤武功的乐舞。6.河南辉县琉璃阁殷墟出土的埙已经拥有5个音孔。7.西周礼乐制对各个阶层的用乐有严格的等级化的规定,“诸侯轩县”指诸侯使用的乐队可以排列三面。8.周代形成了乐器的科学分类法“八音”,这一方法是依照乐器的材料的不同样进行分类的。9.诗经可分为三类不同样内容和形式的音乐作品,其中风是诗经的精华。10.荀子中的成相篇被认为是我国说唱音乐的鼻祖。11.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宫廷雅乐系统是周代成立的。12.老子所持的音乐观是“大音希声”。13.1976年在秦始皇陵原址出土了一枚错金银钮钟,上有铭文“乐

13、府”二字。14.竖箜篌这一乐器是由西域传入中原的。15.“阮”这一乐器的得名是因“竹林七贤”之一的阮咸善弹此乐器。16.汉代成书的礼记投壶篇保留了目前所知最早的谱式记录。17.碣石调幽兰是目前所见唯一用文字谱记录的琴谱,而中唐曹柔所创的古琴记谱法是减字谱。18.蔡琰创作的琴歌胡笳十八拍堪称我国古典音乐的一部佳作。19.南朝乐律学家何承天的“新律”是世界上最早运用数学计算对十二平均律的研究。20.宫廷燕乐集中反响了隋唐时期音乐文化的最高成就。21.以颂扬李世民战功为内容的秦王破阵乐是创作于初唐时期的一部出名乐舞。22.唐大曲的基本机构可分为以下三个部分:散序中序、拍序或歌头破或舞遍。23.唐玄宗

14、在内廷成立的音乐、歌舞机构是梨园。1.鲁迅先生公布文章同意音乐起源于语言的说法。()2.河南舞阳县出土的贾湖骨哨,证明我国音乐文化已有约8000年可考的历史。()3.远古时期的音乐已经成为独立的艺术门类。(4.“巫乐”和“淫乐”是商代音乐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5.龠这一乐器可能是今天管子的前身。()6.商代的人已经有了绝对音高的见解。()7.音乐华美、艺术性强是雅乐的特点。()8.西周音乐教育的主要对象是民间选拔上来的优秀青年。()9.大司乐是周代礼乐机构春官中的最高领导者。()10.曾侯乙墓编钟的总音域达到五个八度。()11.“八佾舞于庭”是春秋时期礼崩乐坏的表现。()12.楚辞中的九歌共有9首

15、歌曲。()13.依照三分损益法计算出的五音,其产生的序次是宫、徵、羽、商、角。()14.“琵琶”曾是多种弹拨乐器的总称。15.蔡邕的琴赋是早期最为丰富的琴学著作之一。()16.董仲舒的音乐思想是对先秦儒家音乐思想的继承。对17.大面表达的是西域胡人的故事。(18.钹这种乐器是于公元4世纪左右从印度传入我国的。(19.琴曲广陵散又被称为聂政刺韩王曲20.歌曲、舞曲、解曲是隋唐多部乐中的三种音乐体裁,其中解曲是有声有辞的21.歌舞戏是流行于隋唐时期的一种拥有戏曲雏形的艺术形式。22.隋代乐工万宝常提出了“八十四调”的乐律理论。23.法曲又名法乐,至唐代称为法曲。24.唐人南卓所著羯鼓录,是一部关于

16、羯鼓这种乐器的专著。()25.离骚是陈康士依照屈原同名诗创作的一首琵琶曲。错李延年:李延年是汉武帝时期的乐官,在汉代音乐机构乐府中担当协律都尉这一领导职务,对乐府的兴旺发展做出了重要的贡献。李延年善于唱歌和创作,他依照西域乐曲摩诃兜勒改编的二十八首横吹曲,是吸取西域音乐进行创作的最早记录。清商乐:东晋、南北朝间,承袭汉、魏相和诸曲,吸取当时民间音乐,发展而成的俗乐之总称,是当时全国性民间音乐的总称。清商乐的主要组成部分是大量的南方民间音乐和一部分北方民间音乐的合流,其中包括流传在建康(今南京)一带的吴歌和流传在湖北江陵一带的西曲。清商乐在曲式上保留了相和歌的某些形式。其所用乐器有节鼓、琴、瑟、

17、琵琶、笛、钟等。声无哀乐论:魏末名士嵇康所撰的音乐美学论著,也是嵇康音乐思想的集中表现。文章经过“秦客”和“东野主人”的八次问答,用论辩的形式,屡次论证了“声无哀乐”的见解,即:音乐是客观存在的实体,哀乐是感情的表现,两者并没有因果关系。尽管文章的认识有其限制性,但嵇康坚持音乐的艺术性,反对将音乐简单地等同于政治的见解,仍拥有进步意义。文章所涉及的音乐美学的诸多见解,也拥有重要的意义。霓裳羽衣曲:唐代燕乐大曲的出名作品。相传由唐玄宗依照印度婆罗门曲改变,音乐拥有浓郁的西域佛教音乐成分。全曲共有36段:散序6段,中序18段,曲破12段。霓裳羽衣曲的音乐仅有片段保留在宋代姜夔的白石道人歌曲中,其他

18、均已失传。白鹄古词四解答:白鹄古词四解是汉代相和大曲的一首作品,从中可以看出相和大曲的齐全结构(3分)。相和大曲最齐全的结构包括艳、曲、趋(或乱)3部分。艳一般用于曲开始,有时也用在曲中间,音乐委宛抒情,舞姿优美。曲为大曲的主体,是多个唱段的连缀,歌唱缓慢,每个唱段此后有间奏,较急促,称“解”,两者形成鲜亮比较。趋或乱是紧张、急促、热忱的结束部分。可见,相和大曲是一种歌唱、舞蹈、器乐相结合的大型歌舞套曲,其已经具备了三段式的大型歌舞曲的基本结构原则煽动图答:这是有关汉代煽动乐的一幅图。汉代的煽动乐是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源于古代北方民族的马上之乐(3分)。煽动乐是当时

19、一种新式的器乐合奏形式,其打击乐器以鼓为主,演奏乐器有排箫、横笛、笳、角等。由于乐器配置和运用途合的不同样,汉代的煽动可分为四类,即黄门煽动、横吹、短箫铙歌和骑吹。其中,骑吹用于卤簿,随行车驾。这张图片正是描绘了汉代煽动乐中的骑吹画面。画面中,有一排三骑,在马上奏乐(3分)。试述汉代俗乐的发展。汉代音乐表现出明显的世俗化的特点,其俗乐获取了多方面的发展,详尽看来,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表现:1.乐府。乐府是我国古代一个管理音乐的机构,成立于秦代。乐府真切的兴旺发达是在汉代,特别是汉武帝时期。当时,乐府的规模弘大,组织有序,各级乐工分工认真。作为一个官方音乐机构,乐府既管理贵族音乐,也管理民间音乐,并以民间音乐为乐府音乐的绝大多数。乐府的工作任务主若是大规模、大范围地收集民间歌谣,同时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以及演唱、演奏等。汉代乐府收集的民间音乐,不但包括南北各地的歌调,甚至对西域、西南、北狄等边远民族的音乐也是兼收并蓄的。大量收集各地民间歌谣,使汉代艺术拥有特别浓厚的民间气味,同时也促使了汉代民间俗乐的蓬勃发展(2分)。2.煽动。汉代以来,产生了一种以管乐器和打击乐器为主,兼有歌唱的器乐合奏形式,称为煽动。煽动乐就是在北狄乐古代北方民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