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伤操作规程_第1页
探伤操作规程_第2页
探伤操作规程_第3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PAGE PAGE 15操操作规程SK-C-01-02第 2 章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1105超声波检测操作规程总则本细则参照以下标准编制: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T11345-1989钢焊缝手工超声波探伤方法和探伤结果的分级JG/T3034.1-1996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JG/T3034.2-1996焊接球节点钢网架焊缝超声波探伤及质量分级法仪器设备仪器、探头A15MH80范围内呈线性显示。探伤仪应据有80dB 以上连续可调衰减器,步进档每档不大于2dB,其精度为任意相12dB1dB1dB,水平线性误差1,垂直线性误差ZBY23010dB。分辩力:直

2、探头的远场分辨力30dB,斜探头的远场分辨力6dB。主声束偏离:CSK-IA902的范围内。垂直方向:不应有明显的双峰。KCSK-A2.1.5.2.KCSK-A(K22.1.6.探伤仪和探头工作性能应定期进行检查,检查周期如下表:表 2.1.6.检验项目检查时间前沿尺寸K开始使用6灵敏度余量分辨力开始使用1水平线性垂直线性开始使用探伤仪修理后每隔3 个月试块常用JB4730-1994CSK,GB/T11345-1989RB系列标准试块,钢板探伤试块,无缝钢管探伤试块等。网架焊缝探伤中用 CSK-操作规程操作规程SK-C-01-02第 2 章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1205C 型试块

3、绘制距离波幅曲线,校核时基线与探伤灵敏度。的声学性能。试块的平行度、垂直度、光洁度和尺寸精度都要符合一定的要求。征。为保证探伤质量,试块不使用时,应涂上机油保护,其表面不得有锈蚀、污垢等。在同一种工件上探伤,不得使用两种不同型号的试块现场探伤时,允许使用携带型试块对扫描线性和灵敏度进行校验。检测步骤超声波探伤流程(见下页)操作技术要点在外观检查合格后,方可进行探伤。, 告时,应停止探伤。接受委托校验距离波幅曲线明确检测要求确定检测工艺接受委托校验距离波幅曲线明确检测要求确定检测工艺校正探头表面准备探头选择(p、k、)确定检测灵敏度确定检测灵敏度涂藕合剂初探(四种移动探头方式)打钢印写油漆打钢印

4、写油漆填写检测记录标志缺陷部位精检测(定性、定量、定位)发出报告图 3.1. 超声波探伤流程图资料存档形式、板厚、材质等情况。KK2.5MHz5.0MHz。操作规程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3.2.4.KSK-C-01-02第 2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3页共5页板 厚板 厚825254646120K值 (角 度)3.02.0 (70-60)2.51.5 (68-56)2.01.0 (60-45)制作距离一波幅曲线。波幅判废线定量线评定线距离图 3.2.5.距离一波幅曲线火后进行。探伤操作846mmP2+SK+50mm式中 P探头移动区域T被探工件厚度46120mmPSK+50mm式中 P探头移动区域T

5、被探工件厚度K如需检查横向缺陷,应将焊缝磨平后探测。藕合剂:机油、浆糊、洗洁精。观察,否则应补探间断观察的焊缝区域。对超声波探伤可疑部位,应辅以其它方法探伤。粗探伤:用不低于评定线的灵敏度对某一检测区段进行探测,对波幅超过评定操作规程超声波检测操作细则SK-C-01-02第 2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4页共5页线的反射波,应根据探头位置、方向、反射波的位置及焊接的具体情况,判断其是否为缺陷。判断为缺陷的部位应作出标记。量线的缺陷,均应确定其位置、最大反射波幅所在区域和缺陷指示波幅。藕合补偿:表面粗糙补偿:应对表面粗糙度引起的能量损耗进行补偿。衰减补偿:应对材质衰减引起的检测灵敏度下降和缺陷定量误

6、差进行补偿。进行曲率补偿。探伤时,应对上述损耗、衰减和补偿进行修正,修正量必须计入距离波幅曲线。复核核查:a.校准后的探头、藕合剂和仪器调节旋钮发生改变时; b.开路电压波动或者检测者怀疑灵敏度有变化时;c.4d.工作结束时。扫描量程的复核:如果距离-波幅曲线上任意一点在扫描线上的偏移超过扫描读数的 10%,则扫描量程应予修正,并在检测记录中加以标明.3 2dB,则应对所有的记录信号进行重新评定。3.3.10.缺陷记录:记录缺陷并在焊缝或节点旁作出如下半永久性标识。注:箭头指向焊缝或节点缺陷部位;OK 表示合格;REJ 表示不合格;XX XX 分别表示检测人员代号和检测日期。操作规程UTOK

7、SK-C-01-02第 2 章超声波检测操作细SK XXXX3.3.10.1第1版第0次修订第5页共5页略的缺陷断面位置图。ABY1ABD1结果评定图 3.3.10.2. 缺陷断面位置图对所探出的缺陷部位必须在工件、原始记录和报告上准确记载。4.2.结果评定按 GB/T11345-1989、JB4730-1994、JG/T3034.1-1996 、JG/T3034.2-1996 和设计要求的有关规定。4.3.应及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必要时签发超声波检测返修通知单。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超声波检测原始记录6.3.超声波检测报告网架焊缝超声波检测原始

8、记录网架超声波检测报告操作规程磁粉检测操作规程SK-C-01-04第 4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2页磁粉检测操作规程总则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铁磁性材料产品的表面及近表面缺陷的检测。本细则参照以下标准编制: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JB3721-83磁粉探伤机仪器设备磁粉探伤机GB3721-83磁粉探伤机的要求。200mm44N。200mm177N。磁粉及磁悬液:其种类、性质、粒度及测定要求必须符合 JB4730-94关规定的要求。辅助设备磁场强度计;磁场指示器(八角试块、AC磁悬液浓度测定管;2.3.4.210 倍放大镜;表面准备光照度计;表面准备紫外线灯;紫外线灯强度计。磁

9、粉(液)准备检测步骤磁粉(液)准备磁粉探伤流程接受委托喷晒磁粉操作规程明确检测要求检验装置的吸力及电流工作磁化清除工作表面磁粉资料存档观察判断标志缺陷部位SK-C-01-04第 4 章技术要点磁粉检测操作规程第1版第0次修订第2页共2页:应根据不同的工件及检测要求选用合适的磁化方法。3.2.1.2.中心导体法;3.2.1.2.中心导体法;电缆法;磁轭法;线圈法;3.2.2磁粉探伤前,探伤人员应对被检工件表面进行检查,符合探伤要求方可进行探伤。3.3.3.陷的检出。探伤过程中,应做好磁迹记录,当发现有磁粉堆积时,为准确判断缺陷,应重复检测确认。30mm1336v3.2.6.退磁:当有要求时,工件

10、在检查后应进行退磁。1m时,再切断电流,或将工件放入通电的磁化线圈内,将线圈中的电流逐渐减小到至零。160A/m。3.2.7.当辨认细小缺陷时,应用 2-10 倍放大镜进行观察。结果评定JB4730-94对所探出的缺陷部位必须在工件、原始记录和报告上准确记载。应及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必要时签发磁粉探伤返修通知单。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磁粉检测原始记录磁粉检测报告操作规程SK-C-01-11第 11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2页总则Xr参照标准GB/T3323-1987 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

11、/T16939-1997钢网架螺栓球节点用高强螺栓JGJ78-91网架结构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仪器设备射线源2.1.1.X2.1.2.r其它器材X30080mm,280mm或国产胶片。感屏。象质计:根据标准规定选用合适的象质计,常用下表。表 2.2.3.象质计的选用(AB 级)透照厚度(mm)透照厚度(mm)象质计的选用161616-808010Fe16()6Fe12()1Fe7()设备等处于良好的备用状态。操作步骤射线检测流程(见下页)操作技术要点射线照相质量通常采用(AB)级别。K(AB):1.031.1。透照方式:确定。各种透照方式适合透照不同几何条件的被检工件,透照底片数量可根据标准操

12、作规程射线检测操作规程SK-C-01-11第 11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2页规定和客户要求来确定,但不能少于标准规定的最少片数。常用下表 3.2.3.2.标记,有效区段(或搭接)体要求和实际情况适当增减。接受委托安全防护设置选择曝光条件接受委托安全防护设置选择曝光条件明确检测要求确定检测工艺对机(选择焦距) 射线机操作布片摆放透度计、标志、布片暗室处理初评填写检测记录图图 3.1.射线检测流程图表38/3.557/3.576/489/4108/5159/6273/8325/10双壁双双壁双 双壁双 双壁双双壁单双壁单双壁单双壁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影法22224666/85841

13、43170/管子规格(管径/壁厚)管子规格(管径/壁厚)透照方式拍片张数有效长度搭接标记3.2.4.2.定位标记和识别标记应摆放整齐,且均需离焊缝边缘至少 5mm 以上,并能在底片上清楚显透照位置,搭接标记箭头指向焊缝。如图所示。象质计的放置和数量:1/4计时,也可放置于胶片一侧,但象质指数应提高一级或通操作规程射线检测操作规程SK-C-01-11第 11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2页过对比试验,使象质指数达到规定的要求。同时象质计最粗丝下角应附加”标记,以示区别。XXXX20010808搭界标记-构件号中心标记-焊缝号片号XXXXXXXXR1返修标记象质计透照厚度透照日期图 3.2.4.2

14、.标记示意图每张底片至少放置一个象质计。但采用中心内透法周向曝光且 100%检测时,可每隔 100%检测时,则应每张放置一个。选用合适的曝光曲线,曝光量不少于 15 mA .min。现场作业,其曝光参数(压、曝光时间、焦距)的选取依据曝光曲线和透照工艺确定。如下:XrKVpt1(min)t2(min)t3(min)T(mm)图 3.2.6.曝光曲线图X(SK-3-NS01-001)包括预先通告相关人员,设置隔离、警示标志、警示灯、安全标志牌、专人把守等。操作规程射线检测操作规程SK-C-01-11第 11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2页24X却三分钟后才可切断电源。胶片暗室处理准备工作:按胶片

15、冲洗要求做好准备,检查暗室是否漏光。胶片的显影:显影底片之间应有一定间距,防止重叠,显影时间不超10胶片的定影:胶片刚浸入定影液时要均匀上下摇动 10 秒左右,定影时间一般为 1015分钟,以二倍底片通透时间为佳。3%醋酸停影液半分种,或清水中强力漂洗二分种。2030底片的干燥:自然晾干或加热干燥(60。(SK-3-NC14-001(1做好所有暗室技术和管理工作。结果评定GB/T33231987JB47301994100000cd/m2。按照标准规定来确定。划伤、水迹、化学斑点、白头、漏光和指印等,影响严重难于区别则应重拍。4.2.GB/T33231987、JB47301994、GB/T169

16、391997、JGJ7891评定。4.3.0.10.500.60.80.50.91.0 圈时,按 1.0 圈计。尽量在底片读数中采用负偏差,以保证在螺纹拧入度的计算中产生正偏差。应及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必要时签发射线检测返修通知单。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射线检测原始记录射线检测报告网架射线检测原始记录网架射线检测报告操作规程SK-C-01-12第 12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2页总则适用范围:本细则适用于金属材料的表面开口缺陷的检测。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编制。仪器设备渗透检测剂:一般包括渗透剂、乳化剂、清洗剂和显像剂。其质量

17、要求应符合JB4730-94力容器无损检测的规定。对比试块:主要用于检验检测剂性能及操作工艺。铝合金试块;镀铬试块。日光灯或紫外线灯,放大镜等。检测步骤见下图技术要点选用人工裂纹试块,检查渗透检测剂的可靠性并作为灵敏度试块。自然干燥校验灵敏度明确检测要求表面准备清洁工件表面自然干燥校验灵敏度明确检测要求表面准备清洁工件表面喷涂渗透剂清洁表面渗透剂喷显像剂标志缺陷位置观察判断自然干燥发出报告资料存档填写探伤记录清洗多余渗透剂。清洗剂不能垂直喷射被检部位。清洗不能过度。操作规程渗透检测操作规程对清洗后的被检表面均应喷涂显像剂。35350400mm显像剂喷射要求雾状为佳。730SK-C-01-12第

18、 12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2页共2页5-10观察或进行复验。复验在检测中或检测后,发现下列情况必须重新将试件彻底清洗干净进行检验:探伤结束时用对比试块验证,发现没有显示所应显示的痕迹时。发现灵敏度下降难以确定痕迹是真缺陷还是假缺陷显示时。供需双方有争议或认为有其它需要时。经返修后的部位。后处理:检测结束后,应清除残余显像剂。结果评定JB4730-1994对所探出的缺陷部位必须在工件、原始记录和报告上准确记载。应及时通知客户检测结果,必要时签发渗透探伤返修通知单。相关文件记录管理程序测量不确定度管理程序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相关记录渗透检测原始记录渗透检测报告操作规程操作规程SK-C-01-1

19、3第 13 章手工处理胶片操作规程手工处理胶片操作规程1102手工处理胶片操作规程总则本细则规定了暗室胶片处理的实验室技术要求和操作程序。本细则参照以下标准编制:JB4730-1994压力容器无损检测GB/T3323-1987钢熔化焊对接接头射线照相和质量分级仪器设备显影液、停显液、定影液、洗涤剂、清水等槽液;红灯、计时器、温度计;洗片夹、晾片夹、干燥箱等。操作步骤准备工作5min 并在开始显影前搅动溶液。开始显影15s。显影室温 20时,正常的显影时间约为5-8min在温度稍高或稍低时,必须适当调整显影时间。搅动显影过程中每一分钟内都最好在几秒钟的时间将胶片上下和左右摇动,这有助于胶片的均匀

20、显影。停显或漂洗3%2-3min。定影1min 内,要均匀地作上下方向的10s (2 倍但在较新鲜的定影液中,定影时间不得超过 15min。经常摇动胶片,可以缩短定影时间。3.7冲洗1630以上时,又应当注意底片浸在水中的时间不能太长。底片在槽中冲洗时,应随时把一部分已经冲洗过的底片移到进水口的方向上去。洗涤剂操作规程手工处理胶片操作规程SK-C-01-13第 13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2页共2页30s0.1%左右的餐具洗洁精(例如:柠檬洗洁精)的水溶液作洗涤剂,或采用其它成份的洗涤剂。干燥将底片挂在不锈钢夹子上在环境温度下的静止空气或流动空气中晾干,或将底片置入低于60的循环空气干燥箱中烘干。相关文件暗室工作管理细则确保检测结果的质量程序无操作规程土钉抗拉拔性能试验操作规程SK-C-01-14第 14 章第1版第0次修订第1页共1页土钉抗拉拔性能试验操作规程总则本细则适用于基坑土钉支护工程的抗拉拔性能的试验。本细则依据中国工程建设标准化协会标准基坑土钉支护技术规程CDCS 96:97仪器设备锚杆拉力计:ZY-302.2.百分表:0.02mm 050mm。2.3.专用锚具。操作步骤抗拉拔试验前应检查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