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照样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_第1页
不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照样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_第2页
不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照样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_第3页
不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照样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_第4页
不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照样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不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照样可以解决人口老龄化最近几年, 对我国目前计划生育政策进行调整的呼声越来越高, 有些地方早在几年前就已经 放松了对二胎的管制, 更有甚至, 据说在我们老家还有一些乡村干部为了收取社会抚养费而 主动游说村民生二胎。主张为生育二胎开绿灯者认为, 中国即将步入老龄化社会, 届时一对年轻夫妇可能要同 时赡养 4 个甚至更多的老人,生活压力之大可想而知。而且,一个国家的老龄人口越多,该国的经济增长动力越弱, 经济增长一旦停滞, 一系列社会问题也会接踵而至。 为延缓或解决 即将到来的人口老龄化问题,放宽计划生育政策刻不容缓。应当说, 上述思路是解决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典型思路, 也是群体性

2、思维方式下的当然选 择。然而, 群体性思维方式下得到的答案大多数时候并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比方, 日本是不 搞计划生育的, 但日本照样是深陷人口老龄化的泥潭而不能自拔。 因此, 如果我们放开计划 生育二胎政策, 结果可能是到 2040年中国人口到达 20 亿,人口老龄化问题仍然是阴魂不散。何为人口老龄化?国际上通常看法是,当一个国家或地区 60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 数的 10%,或 65 岁以上老年人口占人口总数的 7%,即意味着这个国家或地区的人口处于老 龄化社会。 如果我们按照生命的自然规律对老龄化问题进行一次全新的审视和分析, 我们会 发现,也许上述对人口老龄化的定义本身就是一个伪命

3、题。中医圣典黄帝内经认为,人 类的天赋寿命是两个甲子 120 岁,人活到 120 岁叫尽其天年;人活一个甲子 60 岁叫寿,而 人在 60 岁之前就死掉的都属于夭折,是很不幸的死法这与我们通常理解的只有婴儿在还 没满月前死掉那才叫夭折有很大不同 ;人活 80 岁叫中寿, 活到百岁才叫长寿。 虽然人的天 赋寿命是 120 岁,但是现实社会中由于自然界各种客观因素的制约以及大多数人自身的纵欲 和饮食、作息规律的不科学,绝大多数人都不能尽其天年,能活到中寿就算不错了。记得我 上初中时,教科书上讲, 解放前我国人口的平均寿命只有 35 岁当然我对此略有疑心 ,解 放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 由于社会稳定

4、和经济不断发展, 国民的平均寿命大幅提升至现在 的 71 岁,翻了一倍还多。显而易见,只要未来不发生大规模的战争和瘟疫,人类的平均寿 命还将会随着物质文化生活的丰富和医疗水平的发展而不断缓慢增长, 直到有一天到达或接 近人类的天赋寿命 120 岁。而在这方面走得比较靠前的当属日本,据日本共同社报道, 2008 年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女性为岁,男性为岁,均连续第3 年刷新历史最高纪录,而 2005年日本女性的平均寿命还只是 85 52 岁,男性还是 78 56 岁。可见,日本人平均寿命已 超越中寿,正大步流星地朝长寿迈进。事实上,从生命的本质来讲,人类对 “老人 ”的界定标准只是一个约定俗成的观念,

5、主要 受当时当地人口平均寿命的影响。 “人口老龄化问题 ”是上世纪 80 年代被提出的。 1980 年, 世界人口平均寿命是 61岁,其中发达国家为 72岁,发展中国家为 57岁;1985 年,世界人 口平均寿命提高到 62 岁,其中发达国家为 73 岁,发展中国家为 58 岁。因此,当时专家将 60 岁作为 “老人 ”的界定标准是符合当时大多数国家的国情的。而未来的发展趋势是,人类 的平均寿命将不断提高直至到达 120 岁,而截止目前, 人类对 “老人 ”的概念和认识却并没有 相应地变化,这种反差就决定着老龄化社会的必然到来。 因此,要彻底消灭老龄化问题,相 对于放开生二胎政策,提高人口出生

6、率之外, 更为明智、 更符合中国国情, 同时也更为有效 的方法恐怕应当是跳出群体性思维的怪圈, 颠覆对 “老人 ”的传统认识, 根据国民的平均寿命与时俱进地界定 老人”的认定标准。假设某国有 1000万人口,其中60岁以上120万人,65 岁以上80万人,70岁以上40万人,则根据老龄化的传统界定标准,该国已步入老龄社会。但是,假设该国将劳动者的退休年龄由60岁提高至65岁,那么该国的劳动人口就猛增了40万人,非劳动人口就猛减了 40万人。这时还能认为这个国家仍处于老龄化社会吗?笔者认为,任何人都有安享晚年的权利,但安享晚年的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就会破坏一个社会财富分配体系的公平性。 笔者认为,

7、安享晚年的时间以男性 10年,女性15年为宜因 为女性的平均寿命比男性长。因此一个国家的 老人”的界定标准应当是该国国民的平均寿 命减去10,并据此相应地调整退休年龄。比方,日本人的平均寿命女性为岁,男性为岁, 相应的退休年龄应为女性 71岁,男性69岁。另外,劳动者退休年龄应当定期调整,但不宜 调整得太频繁,以每 10年调整一次为宜。有人会质疑笔者观点, 让年过花甲的人继续工作, 是不是太不人道了?我的答复是: 1、 我们看一些战争题材的电影时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些士兵架着受重伤的士兵步履蹒跚地走在羊肠小道上,场面甚是感人,其实那些搀扶者又何尝没有伤,只不过他们受的伤稍微轻一些罢了。未来的

8、社会是一个人均寿命不断增长的社会,在这个社会里,比较明智的做法就是让那些不太老的人去养活那些更老的人。2、如果一个国家国民的平均寿命能到达80岁,那么我相信这个国家 60岁至70岁之间的老人大多数都是健康的,健康的人都是有一定劳动能力的,有劳动能力的人就应当为社会做一些力所能及的奉献。3、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从事体力劳动的人会越来越少,从事脑力劳动的人会越来越多,劳动能力和工作能力与劳动者年龄的关联度会越来越小;4、未来我们可以为60岁以上的高龄劳动者设置更富人性化的工作环境和工作条件,比方安排他们从事脑力劳动或低强度的体力劳动,对他们实行六小时工作制和每周四天工作制,使他们在工作中体

9、验人生的乐趣,在工作中养老;如果让有劳动能力的人整天呆在家里无所事事,时间长了反而会弊出病来。5、我们可以实行更富有弹性的退休政策:一是根据与年龄的关联度对不同的工作岗位设置有区别的退休年龄; 二是充分尊重劳动者个人意愿,符合一定条件的劳动者可申请提前退休,到达退休年龄的劳动者愿意继续发挥余热且身体条件允许的,可以推迟退休。重新界定老人的认定标准,调整退休政策,延长退休年龄,而非放宽计划生育政策,才是符合我国国情的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治本之策和明智之举。两会召开在即,计划生育政策调整问题势必又将成为热议的焦点, 奉劝那些主张放宽计划生育政策的代表、委员们好好想想:中国三十年的高速发展史同时也是三十

10、年的资源开采史、资源破坏史和资源贱卖史,祖国母亲的珍贵资源已在这短短三十年中消耗过半,中国的人口数量已经到达祖国母亲所能承受的极限,哪里还有更多的资源和土地去供养那些因计划生育政策放宽而产生的大量充裕人口 呢? 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日本也在积极做出各种探索和努力,比方把支付养老金的年龄由原来的年满60岁提高到65岁。丰田公司企业公关部第三企业公关组主任竹内利理子告诉 记者,日本企业的职工一般 60岁退休,丰田公司从2003年4月开始实行返聘制度, 如今返 聘人数逐年递增。日本是世界闻名的“老人社会”,环球时报记者来到日本才发现原来老龄化问题就发生在身边,而且如此严重:在东京机场办理通关手

11、续时遇到的第一个日本人是位60多岁的老先生,嘴里说着带有浓重日式发音的英语;上下班高峰时,地铁里头发花白、西装笔挺的老人与年轻人一样步履匆匆;甚至在记者住的商务酒店里,每天来打扫房间的也是60多岁的大叔。老龄化和少子化似乎成了扣在日本头上的紧箍咒。刚创建的“奋起日本党”就因为平均年龄高达69岁而不被看好,但创建者与谢野馨则提醒说,不要忘记日本30%以上的国民都是老年人,所以日本需要“老人党”来制定符合老龄化社会的政策。这句话道出了日本老龄化社会的严酷现实和暗藏的社会不安。在采访期间,记者感受到日本官员流露出对老龄化导致国家竞争力下降的担忧,年轻人则担忧等自己老后拿不到足够的养老金,倒是日本老人

12、最响应“老年人加油”的政府号召,成了日本一个十分忙碌的群体。农田里干活的多是老年人在东京等城市,开出租的司机基本都是清一色的老者,穿着笔挺的制服,戴着雪白的手套,但我们还是不免担忧, 让老人开出租车能有安全保证吗?确实,老龄化社会让日本出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每日新闻近日报道,近年来日本高龄驾驶员增多,年龄在70岁以上有驾照的人超过了500万。去年一年间,因70岁以上老人驾驶车辆酿成死亡事故640起。该报还担忧,老龄化急速发展,将导致日本就业人口 “有减无增”,依靠外来劳动力是 不可防止的。位于关东地区的山梨县山中湖村,离东京约2小时的车程,52岁的长田三长在当地经营着一家家庭旅馆,他告诉记

13、者,山中湖村住着大约 4700人,其中老年人的比例占到 70%。 虽然当地依靠旅游业发展得非常不错,但村子里的年轻人还是向往大都市的生活。记者在日本农村看到,田地里很少能见到正在耕种的农民,一路上只看到一个, 还是一名老人,开着拖拉机在地里耕作。 据当地人讲,如今农田里干活的大部分都是老年人,由于年龄大了,干 不了重体力活,很多老人只好选择种些容易耕种的作物,有的干脆把地转租给别人甚至卖掉。日本农林水产省大臣官房政策课课长助理萩原英树在接受环球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现在在农村能看到的日本年轻人基本只有放假在家的学生”。在日本从事农业生产的大多是65岁以上的老年人,占到农业生产者的60%, 20

14、年后他们将到达85岁,无法再从事农业生产,而留在农村的年轻人越来越少,因为在农村除了乡政府的公务员外没有更多适合年轻人发展的工作岗位。 农业生产后继无人, 影响的不仅是农业经济, 也削弱了日本的整个国 力,这是日本政府最担忧的地方。年轻人为三四十年后担忧在老龄人口的问题上,联合国有个统一的说法:当65岁及以上人口占总人口的比例超过7%的时候,被称为老龄化社会,如果这个比例再翻一番,超过14%的话,就被称为老龄社会。去年日本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例到达创纪录的22.7 %,相比之下,美国的这一比例为13%,中国在8%到9%之间。日本总务省担忧,这样的结果会加剧日本劳动力短缺、税 收不断减少和公共养

15、老金系统负担过重等现象。从联合国的标准来看,日本早在1970年就进入了老龄化社会。日本政府每年都会公布老龄化白皮书。去年的白皮书说,日本和先进国家相比,老龄化问题在上世纪80年代还不明显,但 90年代“危机加重”,到 21世纪就已进入老龄化的“国际最高区域”了。随着“泡沫经济”的破灭,日本20世纪90年代被称为“失去的10年”,而进入老龄化社会也被日本认为是造成“失去的10年”的一个原因。据日本内阁府少子化对策担当企划官后藤一也介绍,预计2055年日本65岁以上老人将到达3646万人,届时将占总人口的 40.5 %,也就是说每5个人当中就有两个老年人。面对日益严重的老龄化问题,日本也在积极做出

16、各种探索和努力,比方把支付养老金的年龄由原来的年满 60岁提高到65岁。但很多日本民众觉得这不是什么灵丹妙药。26岁的村濑小姐在东京一家养老院工作,她告诉记者,日本老龄化和少子化趋势难以改变,老年人的养老金没有增加,反而提高了年轻人支付的门槛。照这种趋势发展下去,情况并不乐观。村濑说:“我和朋友们在一起聊天的时候经常会说到这个问题,现在我们收入的相当一部分都交给了国家,用于退休老人养老金的支付,但老年人越来越多,我们的压力也越来越大, 三四十年之后等我们退休时,政府是否还有足够的能力给我们发放充足的养老金呢?”年轻人的担忧不无道理。截至2009年10月1日,日本总人口为1.2751亿人,已连续

17、两年出现下降。少子化可以说是人口结构日趋老龄化的一个重要原因。接待我们的日本官员大多爱拿数据说事。后藤一也向记者介绍说,根据日本的调查,90 %的被调查者愿意结婚,并且希望生2个孩子,但现实与理想的差异非常大。出生率低下的原因是晚婚晚育,30到34岁的男性未婚率在 2005年到达了 47.1 %,女性到达了 32%,并且这一比例在逐年上升。 2005年日本出生人数109万人,预计2055年出生人数将只有 45.7万人。此外,过去日本 都是“终身雇佣”,生活安定,而现在终身雇佣制度被打破,收入也变得不稳定,因此很多 夫妇结婚后因经济实力不强,不愿意过早生孩子。日本新口号:让老年人加油日本社会这些

18、年还诞生了一个新的社会学词汇 “孤独死”。最新的调查显示,日本每4个高龄男性中就有一人因为无人在身边照顾和陪伴,最终“默默离开人世”。在60岁以上人群中,超过四成的老人担忧自己将会“孤独死”,超过七成的老人对未来生活感到不安。日本媒体经常会爆出老人在家去世很长时间才被邻居发现的新闻,有的甚至尸体已经腐烂。记者在东京地铁口旁看到,无家可归者多半是上了年纪的老人,据了解,这是因为日本很多房东不愿意把房子租给独处的老人。仅在东京一地,每年就有将近3000人遭受“孤独死”的命运。为了能够进监狱“养老”,有些日本老人不惜以身试法。与上世纪90年代相比,日本监狱里 60岁以上的犯人数量已增长了两倍。俗话说

19、“家有一老,如有一宝”,日本社会不愿意总是消极地讨论老龄化问题,最近10年出了很多重新审视老人社会作用的文艺作品。2001年,日本著名出版社“筑摩书房”出版了老人力一书,纵论老年人固然有诸多“缺点”,但也有其“优点”,是珍贵的社 会力量。2008年2月,新潮社又出版了老顽童,以轻松幽默的笔触,探讨了老龄化现象,并让日本老人以乐观态度去看待余生。此前日本学者三浦展出版了一本下流社会,批评日本青年人的生活热情和工作意愿日益低下,与此相比,日本长寿又健康的老人们倒像是干劲十足的“中流砥柱”,成了“上流社会”。在到日本采访前,日本驻华使馆公使山田重夫告诉记者,现在日本提出一个新的口号:“让老年人加油!

20、 ”到日本后,记者发现,老年人“加油”已不是一句简单的口号,而是一个现实。“银色人才中心”是日本的独特产物,它遍布日本各地,总数有1329个之多,专门给退休老人介绍工作。记者到东京葛饰区的银色人才中心采访,该中心有3000多名会员,年龄多集中在六七十岁,年纪最大的是一名95岁的老人。79岁的大河内康年和 77岁的渡边都在这家人才中心工作,在和记者闲聊时,他们身着西装,打着领带,头发梳理得一丝不乱,皮鞋也打理得锃亮,完全看不出是已经步入古稀之年的老人。大河与银色人才中心打交道已有12年,他现在担任的工作是停车场指挥员,他对记者说:“一个人上了年纪,一旦 离开工作对身体不好,我之所以到这里主要还是

21、为了能活动活动身体,给自己找点事情做。另外,在这里工作还能挣点零花钱,以前都是子女给我零花钱,现在我能够自己挣,有时还能给孙辈一些。我之前计划干到80岁,因为在很多人看来 80岁是个分水岭,但我想如果身 体可以我愿意一直干下去。”渡边退休前是一名英语老师,8年前加入了银色人才中心教老年人学英语,他告诉记者:“虽然现在教英语的收入只有以前的1/4,但来这里不是为了钱,通过我的劳动让其他人高兴是我最大的收获。”据该人才中心的事务局长秋田贞夫讲,60岁以上的老人只要身体健康有劳动意愿,每年缴纳2000日元(约合150元人民币)的会费即可成为会员,中心为老人介绍的是一些诸如 交通协管、自行车停车场整理、 公园清扫、修剪草坪、做菜做饭或帮工厂包装筷子等简单的 体力劳动。每月最多工作 15天,每天不超过 6个小时。日本政府部门给予银色才人中心资 金和政策上的扶持, 就是想让老人发挥他们的余热,让人觉得他们仍然对社会有用。由于支付给老人的工资比较低,加上老人更守信用,工作细致,有不少公司和个人来中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