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农技指导:油菜菌核病、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一、技术概述(一)技术基本情况近年来,受全球气候变暖、极端气候频发、耕作制度和栽培模式 变革、品种不合理布局、带病种子跨区调运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油菜 菌核病、根肿病的发生为害呈逐年加重趋势,已经成为我国油菜高产 稳产的主要限制因子之一。此外,病害的发生还严重影响到农产品质 量安全、生态环境安全、油菜种植效益、农民种植积极性等诸多方面。由核盘菌侵染引起的菌核病是当前我国油菜生产上的首要病害, 在我国所有油菜产区均有发生,常年造成的菜籽产量损失在5%-30%, 严重年份甚至达到 50%以上。菌核病的发生还会导致成熟期油菜的倒 伏,进而给机械收获增加了难度。对
2、于该病的防治,由于缺乏有效的 抗源,目前生产上推广的抗病品种主要以避病和耐病为主,传统的化 学防治虽然有一定的效果,但由于最理想的施药时间是在油菜盛花期 而此时油菜已经封行,喷药器械又主要为人工手动和小型机(电)动喷 雾机,人工施药困难,再加上种植油菜的经济效益不高,农村劳动力 缺乏,从而导致了人工施药防治实际实施困难且防治比例小,很多地 方应该防治而未防治,结果给农民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针对这一 现状,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荆州市农业科学院、苏州市农业科学院、襄阳市农业科学院等单位在 国内率先研发并推广了以植保无人机喷药防治为核心的油菜菌核病 综合防控技术
3、体系。该技术体系由机械化芽前封闭除草技术、苗期“一 调三抗”技术、花期“一促四防”技术、秸秆(菌核)快速腐解技术 等组成,具有轻简化、机械化和集成化的特点,能大幅降低管理成本, 提高防治效果,是油菜全程机械化高产高效生产模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由芸薹根肿菌侵染引起的油菜根肿病过去主要局限于西南油菜 产区,然而近 10 年来,该病呈爆发式发生,发生面积和危害程度均 逐年快速增加,目前已成为我国长江流域和汉中地区的主要病害之一 并且每年还在快速地蔓延。据统计,该病造成的产量损失一般在20% 30%,重病田可达 60%以上,甚至绝收。更为严重的是,当前我国油 菜生产上推广的品种大多不抗根肿病,传统的防治
4、技术主要有撒施生 石灰、氰霜唑或氟啶胺灌根等,但操作起来不仅成本高昂,而且耗时 费工,防治难度较大。由于缺乏经济可行的防控措施,很多地方发生 该病后基本不会采取任何防治措施,进而许多传统的油菜种植区因该 病的肆虐而导致油菜种植面积大幅下滑甚至消失。为解决这一难题, 中国农业科学院油料作物研究所联合四川省农业科学院、宜昌市农业 科学院等单位进行联合攻关,针对育苗移栽和直播的不同种植模式, 以及病区农民的种植习惯和经济水平,研发出了相应的油菜根肿病综 合防控技术。该技术具有简单易行、防治效果好、防治成本低等一系 列的优点,增产增效显著。(二)技术示范推广情况自 2010 年以来,依托国家油菜产业技
5、术体系相继在长江流域20 多个地市建立了10 万亩以上的核心示范区,对以植保无人机喷药防 治为核心的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进行了试验示范。目前,该 技术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认可,全国各油菜主产区也在大面积地 示范和推广该技术,累计推广面积超过1500 万亩,较好地解决了油 菜菌核病防治耗时费工的难题。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也相继在湖北、安徽和四川病区示范推 广多年,对油菜根肿病的防治效果可达80%以上,使油菜增产 50%以 上,是一项根肿病严重病区突破性重大增产技术措施。(三)提质增效情况试验示范结果表明,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体系的实施,可使 产中管理的成本每亩控制100元以内,与传统
6、相比降低2/3 以上,菌 核病防治效果平均提高18%以上,农药减施 20%以上,节水 90%以上, 挽回菜籽直接产量损失12%以上,亩综合效益增加200 元以上;油菜 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的实施,可使根肿病的防治效果达到 80%以上, 挽回菜籽直接产量损失 50 公斤以上,亩综合效益增加 100 元以上。二、技术要点1、油菜菌核病综合防控技术以种植抗病品种为基础,化学防治为加强措施,生物和农业防治 为辅。选用抗病品种:在油菜菌核病重发区,选用适合当地种植的抗(耐 避)病品种,如秦优7 号、秦优10 号、中双9 号、中油杂19、华油 杂 62 等,以减轻病害的发生。芽前封闭除草技术:在现有联合播种
7、机上增加喷药装置或采用高 效喷雾器械,在油菜播种后喷施960克/升精异丙甲草胺(45-60 毫 升/亩)或其它封闭除草剂,在土壤表面形成一层药膜以抑制杂草生长,预防苗期菌核病的发生。苗期“一调三抗”技术:在油菜菌核病重发区,尤其是花前油菜 菌核病发生较重的区域,采用植保无人机等高效喷雾器械在油菜苗期 喷施碧护8000-10000倍液或阿泰灵 1000 倍液,调节油菜生长平衡, 提高植株免疫力,增强油菜抗病、抗虫、抗逆能力,预防苗期菌核病 的发生。花期“一促四防”技术:在油菜盛花初期,利用植保无人机喷施 25%咪鲜胺(40-60 毫升/亩)、硼肥、磷酸二氢钾等混合药剂,防治 菌核病、防花而不实、
8、防早衰(“老鼠尾巴”)、防高温逼熟,促进油 菜后期生长发育。秸秆(菌核)快速腐解技术:在收割机上安装喷雾施药装置,对 油菜秸杆喷施棘孢曲霉、盾壳霉等复合型生物菌剂,加速秸杆和菌核 腐解,一方面减少田间菌源物数量,另一方面培肥地力,提高后茬作 物产量。2、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根据栽培模式的不同,分为移栽田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和直 播田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无病苗移栽油菜根肿病综合防控技术:平整苗床,在苗床表面 将可降解的蜂窝状纸质育苗筒(直径6厘米X高8厘米)展开,育苗 筒内填 80%无菌土,用无菌水淋透再播种,种子上覆盖一层无菌土, 苗龄2530天左右移栽大田。移栽前亩施45%三元复合肥
9、30公斤 作底肥,移栽时每株油菜根部施3克左右石灰氮。移栽密度每亩3000 株左右。在病害较轻和人工缺乏的地方,可以进行苗床土壤消毒育苗。先 将苗床土壤整细、表面平整,用 1500 倍科佳喷雾均匀处理苗床土壤, 用水量以表层 15cm 土壤充分湿润为宜,播种要稀,出苗后经常间苗, 保证油菜苗叶片不重叠为宜。播种后30 天左右进行移栽,移栽时淘 汰根部被侵染的幼苗,移栽田亩施45%三元复合肥30 公斤和 10 公斤 石灰氮作底肥,移栽后用2000 倍科佳液灌根。直播油菜根肿病防治技术:每亩用种量200克左右,15ml科 佳和15mg胺鲜酯配100mL药液,将种子放在药液种拌种浸泡1-2小 时,取出种子晾干播种。将10斤石灰氮与45%三元复合肥30公斤 混匀施到大田作底肥。直播密度每亩2-2.5万株左右。三、适宜区域全国油菜菌核病、根肿病发病区。四、注意事项1、施用封闭除草剂时,应根据土壤墒情决定兑水量,推荐 30-60 公斤/亩。干旱不利于药效发挥,遇雨或田间有积水时容易发生药害。2、采用植保无人机喷施化学农药时,一般每亩药液用量500-1000ml,药液浓度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泸州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精练)
- 吕梁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含答案详解(典型题)
- 乌鲁木齐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模拟题)
- 2025年广东省揭阳市教师职称考试(理论知识)在线模拟题库及答案
- 黔西南州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参考答案详解1套
- 2025年广东省东莞市辅警招聘公安基础知识题库附含答案
- 绵阳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名师系列)
- 临汾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附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济南市农村信用社联合社秋季校园招聘笔试备考题库(浓缩500题)及答案详解(真题汇编)
- 2025年教育和体育局教师选调考试笔试试题(含答案)
- 2025晋城市市政公用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招聘笔试历年参考题库附带答案详解(3卷合一)
- Unit 2 Helping at home 第3课时(Speed up)课件 外研版四年级上册
- 2024年货代资格考证(国际货代业务)试题
- JBT 9229-2024 剪叉式升降工作平台(正式版)
- 河津市兴耿福利煤化有限公司煤焦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 湖北省荆州市《公共基础知识》国考招聘考试真题含答案
- 腰椎退行性疾病课件
- 幼儿园小班社会:《红绿灯》 课件
- ISO 31000-2018 风险管理标准-中文版
- 六年级班会 我的理想职业课件
- JJF1208-2008沥青针入度仪校准规范-(高清现行)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