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工程专业导论_第1页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_第2页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_第3页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_第4页
机械工程专业导论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上海第二工业大学专业导论课程报告机械工程内容及其就业前景学号20154817695姓名龙志正目前专业机械工程班级15机自A2拟选专业机械工程2015年 12月 27 日摘要:从古代的男耕女织到现代的机器生产,中国的工业经过了漫长的发展,已经在中国根深蒂固。从八九十年代的手工生产,到现在的机械智能生产,说明 中国现在已经走进了机械工业大国。从工业1.0到工业4.0,中国的机械工业方 面已经走向了成熟,慢慢的向德国靠拢。力争实现“2025中国制造”,“中国 制造2025”主题是创新发展,主线是两化融合,主攻方向是智能制造,着力点 是基础能力和集成水平,要准确把握实施中国制造2025的总体要求,实施

2、三步走战略,用三个十年的时间,实现制造业由大到强的转变。发达国家经 济复苏脆弱,新兴经济体有望温和回升,全球经济持续复苏仍面临巨大挑战,中 国的机遇和挑战共同存在。关键词:机械智能制造,2025中国制造,机械工业,机遇与挑战Abstract:Mechanical engineering content and job prospectsAbstract:From the ancient male plow female weave to modern machineproduction, the development of Chinas industry after a long, has

3、been deeply ingrained in China. Since the nineties manual production, machine intelligence production, China has now entered the industrial machinery. From the industry of 1.0 to 4.0, Chinas machinery industry has to mature, slowly close to Germany. Strive to achieve 2025 made in China, made in Chin

4、a 2025 theme is the innovation and development, the main line is two fusion, a main direction is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focus is the basic ability and level of integration, to accurately grasp the overallrequirements of the implementation of made in China 2025”, three steps strategy, with three

5、10 years of time, to realize the change of manufacturing industry from large to strong. The fragile economic recovery in the developed countries, emerging economies are expected to moderate recovery, the global sustainable economic recovery still faces huge challenges,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 c

6、o-exist in China.Key words:Mechanical intelligent manufacturing, 2025 Chinese manufacturing,machinery industry, the opportunities and challenges一、机械工程内容1、机械工程的发展史:在人类历史的发展中,发生了几次决定人类的命运的大 转折,被史学誉为大革命。第一次发生在大约200万年前,由于自然条件的突然变化,生活在树上的类 人猿被迫到陆地上觅食,为了和各种野兽抗争,他们学会了用木棍和石块这些天 然的工具来保卫自己,并用之猎食食物,使用天然的工具,锻炼了

7、他们的大脑和 手指。第二次发生在大约50万年前,古猿人学会了制造和使用简单的木制和石制工 具,从事劳动,继而发现了火,并学会了钻木取火,烧熟的食物不仅好吃,且利 于吸收,为提高他们的体力和智力创造了条件,进而使古猿人的生活质量有了改 善和提高。使用工具,携带食物,甚至“抱儿带女”都需要他们的前肢从支撑行 走中解脱出来,于是他们从地上站起来,开启了从古猿到古人的心纪元。第三次发生在大约15000年前,古人类学会了制作和使用简单的机械,开始 了农耕与畜牧。此后,大约15000年前,古人类进入新石器时代,4000年前的 发现金属,并学会了冶炼技术,金属器械逐步取代了石制、普制的器械,继而约 2000

8、年前发现了铁金属,进入铁器时代,各种复杂的工具和简单机械相继发明 出来。第四次发生在1750年到1850之间。1760年,瓦特经过十余年的努力和不断 的改进,在爱丁堡制造出第一台蒸汽机。1804年,英国人特莱维茨克发明并制 造出第一台蒸汽机车。1830年,在法国修筑了从圣亚田到里昂的铁路。蒸汽机 车与铁路的普及,促进了西方工业生产的发展,促进了西方你的机械文明,奠定 了现代工业的基础。在这一阶段,机械及机械制造通过不断扩大的实践,从分散性的、主要依赖 工匠们个人才智和手艺的一门技艺,逐渐发展成为一门有理论指导的系统和独立 的工程技术。大批的发明家涌现出来,各种专科学校、大学、工厂纷纷建立。机

9、械工业代替了手工业生产迅速发展,机械工程促进18-19世纪的工业革命已经资本主义大生产的主要技术因素。第五次是计算机技术导致了一场现代革命。进入20世纪,计算机的发明与广 泛应用改变了人类的传统的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以集成电路为中心的微电子技 术的广泛应用,给社会生活和工业结构带来了巨大的影响。机械工程与微处理机 集合诞生了 “机电一体化”微电子学和信息科学三者的有机结合,构成了一种优 化技术,应用这种技术制造出来的机械产品结构简单、轻巧、省力和高效率,并 部分代替了人类的功能,即实现了人工智能。机电一体化产品产品必将成为今后 机械产品发展的主成。进入21世纪,计算技术、信息技术、网络技术以及

10、由其 带动的相关科学的发展,推动了科学迅速前进,机械工程学也发生了极大变化, 制造业发展的重要特性实现是向全球化、网络化、虚拟化方向发展。2、学科内容:机械工程的学科内容,按工作性质可分为以下方面:建立和 发展可实际和直接应用于机械工程的工程理论基础。如工程力学、流体力学、工 程材料学、材料力学、燃烧学、传热学、热力学、摩擦学、机构学、机械原理、 机械零件、金属工艺学和非金属工艺学等。研究、设计和发展新机械产品,改 进现有机械产品和生产新一代机械产品,以适应当前和未来的需要。机械产品 的生产,如生产设施的规划和实现、生产计划的制订和生产调度、编制和贯彻制 造工艺、设计和制造 工艺装备、确定劳动

11、定额和材料定额以及加工、装配、包 装和检验等。机械制造企业的经营和管理,如确定生产方式、产品销售以及生 产运行管理等。机械产品的应用,如选择、订购、验收、安装、调整、操作、 维修和改造各产业所使用的机械产品和成套机械设备。研究机械产品在制造和 使用过程中所产生的环境污染和自然资源过度耗费问题及处理措施。学科分支:机械按功能可分为动力机械、粉碎机械、交通运输机械和物料 搬运机械等;按服务的产业可分为农业机械、化工机械、矿山机械和纺织机械等; 按工作原理可分为热力机械、透平机械、仿生机械和流体机械等。相同的工作原 理,相同的功能或服务于同一产业的机械有相同的问题和特点,因此机械工程就 有几种不同的

12、分支学科体系。另外,全部机械在研究、开发、设计、制造、运用 过程中,要经过若干工作性质不同的阶段,依此,机械工程又可划分为互相衔接、 互相配合的几个分支系统,如机械科研、机械设计、机械制造、机械运用和维修 等。这些分支学科系统互相交叉、互相重叠,使机械工程可能分化成上百个分支 学科。例如按功能分的动力机械,与按工作原理分的热力机械、流体机械、透平 机械、往复机械、蒸汽动力装置、核动力装置,内燃机、燃气轮机,以及按行业 分的中心电站设备、工业动力装置、铁路机车、船舶轮机工程、汽车工程等有复 杂的交叉和重叠关系。船用汽轮机是动力机械,也是热力机械、流体机械和透平 机械,属于船舶动力装置、蒸汽动力装

13、置,也可能属于核动力装置。而驱动时钟 用的发条和重锤装置也是动力机械,但不是热力机械、流体机械、透平机械或往 复机械。其他分支之间也有类似的重叠、交叉关系。分析这种复杂关系,研究机 械工程最合理的分支系统,有一定的知识意义,但实用价值不大。二工大对于本科专业的机械工程的学生主要掌握机械、电子、计算机、和 外语等基本知识,必要的人文社会科学和数学、自然科学知识的基础上,强化机 械设计与制造的基础理论与技术,计算机与信息处理的基础理论与技术,并通过 课程设计和实习、实践使学生接收到从理论到实际应用的现代机械工程师的基础 训练,具备机械设计、机械制造和设备控制、生产组织管理的基本能力。所以我 们在二

14、工大不仅仅只是需要掌握好自己的专业只是就可以,还需要我们在掌握专 业知识的同时学习通识基础教育和学科基础教育。从而更好的响应“厚生、厚德、 厚技”。3、机械工程的就业前景: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就业形势很好,机械有关的很 多企业都可以去,甚至管理的也可以。学生毕业后可从事工业生产部门的机械产 品设计开发、加工制造、工装模具设计、生产过程管理、数控技术应用、工业自 动生产维护管理、计算机软件应用、产品营销等方面的工作,也可在高等院校、 科研部门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我国的机械企业逐步摆脱了计划经济的束缚,确 立了现代企业制度,机械行业逐步跟上市场经济和信息时代的步伐;而且,随着 形势的发展,中国的制

15、造业将得到较大的发展,有专家预测,21世纪的中国很 可能成为全球的制造业和加工工业中心,在这种形势下,对机械的需求必将有较 大的提升。行业得到发展,继而会对用人提出数量方面和质量方面的要求,因此 专家预测,机械类专业人才的就业需求将得到改善,甚至有可能出现“热销”局 面,高层次的技术人才将成为企业竞相争夺的对象。目前我国自动化技术应用还比较落后自20世纪80年代实行改革开放以来, 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的应用已取得相当成绩,为我国国民经济建设和发展做出了很 大的贡献。但是,与国际同行业相比,我国的自动化水平现 时还处于比较稚嫩 和脆弱时期,运用自动化技术改造传统产业基本上还处于起步阶段,工业化还处

16、于发展的中期阶段,工业自动化水平与世界发达国家相比还存有较 大差距。因 此,国家提出了在本世纪头20年经济建设和改革的主要任务是基本实现工业 化,大力推进信息化,并进一步提出信息化是我国加快实现工业化和现代化的必 然选择。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高技术 计划自动化领域首席科学家、清华大学 自动化系教授吴澄先生指出:自动化在信息化与工业化之间发挥着桥梁和纽带作 2014年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就业前景与就业方向用。由 这些论述中我们可以看出,面对我国传统工业的落后现状,国家将加大技术改 造的步伐,使我国工业技术朝着多样化、自动化、智能化方向发展,而自动化技 术的采提高国民经济诸多产业技术水平的重要手段

17、,也是我国对传统产业实现 技术改造、建立自动化工业体系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关键应用技术,所以,这个专 业的发展前景巨大,就业市场广阔。4、就业方向: 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毕业生可以在国家有关部门、科研院所、 高等院校、企业、高新技术公司应用CAD及分析软件从事各种机电产品及机电自 动控制系统及设备的研究、设计、制造,如:进行工业机器人、微机电系统、智 能装置等高新技术产品与系统的设计、制造、开发、试验与研究工作。在今后 10年内,社会对机械行业毕业生总体需求较大,其中机电一体化专业人才最为 紧缺。目前不少企业的生产设备逐步更新换代,掌握机电一体化技术、懂得数控 设备的操作与维护的机械专业人才将大受

18、欢迎。本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工业生产第一线从事机械工程及自动化领域内的设 计制造、科技开发、应用研究、运行管理和经营销售等方面工作。还有机械工程及自动化专业就业岗位包括:机械工程师、电气工程师、高级 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工程师、自动化机械工程师、销售工程师、销售经理、资 深机械工程师、机械设计、机械结构、电气设计工程师 主管 经理、设备工程师、 结构工程师、助理机械工程师等等。5、对未来工业的展望:对于未来工业的发展我们期待满满,机器制造代替手工 制造,智能机器制造代替简单的机器制造,机械的发展,不仅让人们开启了新的 篇章,而且还代替人们做了许多人类不能做的事情,智能制造的发展是不能阻挡 的。国家要积极的发展先进机械,从而降低一些工业的污染,在不破坏坏境的前 提下,绿色生产。6、对于我们大学生:习近平主席说过“少年强,则国强;少年进步,则国进步。” 作为当代的大学生青年,我们要有一定的忧患意识,不能整天迷恋于其他事情, 在积极学习自己的课程时,同时还要关注当代机械工业的发展。机械工业是国家 的重要发展的东西,何况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