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射频领域的开山鼻祖大全_第1页
中国射频领域的开山鼻祖大全_第2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这几年随着物联网领域的强势开展,无线射频领域的技术应用范围越来越广泛,从传统的军用到如今的民用,改变着生活的方方面面。然而,我们在享受今天科技同时,也不应忘记为中国射频微波领域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领军人物。正是他们的一生奋斗,才有今天我们骑在巨人肩膀上的继续前进。张直中(1917-2011)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我国雷达技术的主要先驱者;发展我国动目标显示雷达、单脉冲精密跟踪雷达、相控阵预警雷达等工程的倡导人。曾受命主持仿制苏式3 型雷达,当时技术环境很差,没有图纸资料,只有一部缺天线的样机。他负责雷达系统论证及天线馈线设计,经过他和其他同志的努力,试制成功了第一部国产的中程警戒雷达,自此中

2、国开始了自行设计和生产雷达的历史。林为干(1919-2015)林为干对中国电磁科学的发展作出了杰出的贡献,他 50 年来在此领域耕耘至今,其主要科技成就为闭合场理论,开放场理论和镜像理论。在闭合场理论方面,他发表了“一腔多模拟微波滤波器”的观点,奠定了一腔多模的作用,在开放场方面他提出了“传输线阻抗计算方法”和“三角波导理论”等观点,对静电场理论做出了重要贡献,70 岁高龄解开电磁学的“哥德巴赫猜想”,是我国电磁场与微波技术学科的主要奠基人、新中国 50 年重大贡献科学家之一改革开放后,林为干院士开展了毫米波技术和宽带光纤技术等方面的系统研究,完成了一大批国家科研任务,取得了一系列成果,获得了

3、国家科技进步奖等多种奖项。正是由于他在国内微波理论方面作出的开拓性贡献,大家尊他为“中国微波之父”,为中国培养出 50 余位博士,曾为全国之冠。著有微波网络微波理论与技术电磁场工程电磁场理论等。陈敬熊(1921-)陈敬熊是中国著名的电磁场理论和天线设计专家,从事天线工程设计和研究四十余年,是中国制导雷达天线设计早期开拓代表人物之一。早在 50 年代,为解决军事通讯天线的设计问题,在无资料可借鉴的情况下,陈敬熊院士通过理论推导和大量实验核实,解决了这一特殊天线的一系列关键技术问题,为军事通讯天线提供了设计依据,为中国军事通讯做出了贡献。独创的麦克斯韦尔方程的直接解法,分别解决了电磁波的传播以及微

4、带天线等技术理论问题70 年代,在相控阵天线的研究中,从麦克斯韦尔方程出发推导出了一整套天线的计算公式,并从理论上弄清楚了相控阵天线产生的机理,这项成果为我国相控阵天线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吴佑寿(1925-2015) 1962 年研制成中国第一台数据率为比特 600秒的晶体管化数传终端机,为了中国无线电事业发展,放弃在泰国与家人团聚机会,一个人在中国继续探究中国无线电的发展,并参与创建清华大学无线电工程系。保铮(1927-)保铮是一个小学没有毕业、中学没有上完的学生,但就是偏偏爱上了雷达技术 60 年代初主持研制成国内第一台微波气象雷达,被誉为中国雷达之父。保铮院士不不仅在雷达上取得巨大成绩,推进了中国雷达里程碑式的发展,为中国雷达教育发展也做出巨大贡献,特别是对由模拟信号处理到数字信号处理的更新换代和追赶国际先进水平做出了卓越贡献,为雷达信号领域培养了一百多名博士研究生和硕士研究生。陆建勋(1929)从中学时代起,陆建勋就对无线电非常感兴趣,自己动手制作单管机、超短波发射机、示波器等。1950年 11 月入伍参加抗美援朝,在海军司令部通信处任机务组长,带领全组修理了大量缴获来的美式电台、雷达等供应前线部队,支援了一江山岛的解放和援朝部队的装备。空军采用,多次换代更新,延续多年。为中国射频领域发展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