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基础教程之三、PLC基础课件_第1页
电工基础教程之三、PLC基础课件_第2页
电工基础教程之三、PLC基础课件_第3页
电工基础教程之三、PLC基础课件_第4页
电工基础教程之三、PLC基础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三章 PLC基础掌握PLC工作原理、结构特点。熟悉基本逻辑指令、顺序控制指令及常用的功能指令。具备PLC应用系统设计初步能力。参考资料“可编程控制器原理及应用” 钟肇新 华南理工大学出版社“可编程序控制器(PC)例题习题及实验指导书 ” 杨长能 重庆大学出版社“可编程序控制器(PC)原理与应用” 朱绍祥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可编程序控制器应用技术” 田瑞庭 机械工业出版社三菱可编程控制器 MELSEC-F使用手册课程特点及学习要求特点: 本课程实践性很强,突出可编程控制器的应用。要求: 掌握可编程控制器原理,从自动化产品的角度,了解其使用,包括产品选型,控制系统设计,安装调试。认真做好每一次

2、实验。第三章 可编程控制器概述可编程控制器的产生 可编程控制器(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 简称PLC。 自1969年第一台PLC面世以来,已成为一种最重要、最普及、应用场合最多的工业控制器。与机器人、CAD/CAM并称为工业生产自动化的三大支柱。 1968年 美国通用汽车公司提出的替代继电器控制系统的新型控制器的十项指标:1) 编程简单、现场可修改程序;2)维护方便、采用插件式结构;3)可靠性高于继电器控制系统;4)体积小于继电器控制系统;5)数据可以直接送入计算机;6)成本可与继电器系统竞争;7)输入可为市电;8)输出可为市电,能直接驱动电磁阀、交流接触器

3、等;9)通用性强、易于扩展;10)用户存储器大于4K。PLC的特点 可靠性高,抗干扰能力强。编程直观、简单。环境要求低,适应性好。功能完善,接口功能强。PLC、继电器控制系统、微机控制系统之比较,见P2 表1-1PLC的分类按输入(INPUT)和输出(OUTPUT)点数多少,分为:超小型、小型、中型、大型和超大型。按结构形式,分为:整体式和模块式。3-2 PLC的组成与工作原理组成:中央处理单元(CPU)存储器输入输出单元(I/O单元)电源单元编程器2-1外形的样子PLC 编程器7-1中央处理单元(CPU )通用微处理器;FX2系列采用可编程控制器使用的微处理器是16位的8096单片机。存储器

4、:包括系统存储器和用户存储器。系统存储器存放系统管理程序。用户存储器存放用户编制的控制程序。输出接口电路继电器输出*晶体管输出晶闸管输出2-3电源一般市电(220)直流24VPLC有24V(DC直流)输出。编程器外围设备利用编程器将用户程序送入PLC的存储器,检查程序。PLC 扫描工作过程输入处理程序执行输出处理2-20PLC的编程器件PLC内部有许多具有不同功能的器件:输入继电器X、输出继电器Y、定时器T、计数器C、辅助继电器M、状态寄存器S等。为了区别实际的物理器件,上述PLC内部的器件称为软元件。不同厂家、同一产家的不同型号的PLC的软元件的数量、种类都不一样。FX2可编程控制器编程器件

5、输入继电器(X) 是PLC接收外部开关信号的接口,输入继电器常开触点、常闭触点使用次数不限。继电器采用八进制编码,X0-X177,最多128点。输出继电器(Y)Y0-Y177 用来传送信号到外部负载的元件。输入继电器常开触点、常闭触点使用次数不限。 辅助继电器(M) 通用辅助型:M0-M499共500个 保持型:M500-M1023共524个 特殊型:M8000-M8255共256个状态寄存器(S) 初始化用:S0-S9共10个 回零状态器: S10-S19 通用型: S20-S499共480个 保持型: S500-S899共400个定时器(T0T255)-时间继电器常规定时器T0-T199:200个点100ms。设定范围0.13276.7s。T200-T245:46个点10ms。设定范围0.01327. 67s。计数器(C0C255)通用型:C0-C99保持型:C100-C199 FX-20P简易编程器的使用目的 了解和熟悉FXON-40MR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