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标测试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1页
达标测试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2页
达标测试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3页
达标测试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4页
达标测试沪科版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专题攻克试卷(含答案解析)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八年级数学下册第20章数据的初步分析专题攻克 考试时间:90分钟;命题人:数学教研组考生注意:1、本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90分钟2、答卷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班级填写在试卷规定位置上3、答案必须写在试卷各个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置,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准使用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第I卷(选择题 30分)一、单选题(10小题,每小题3分,共计30分)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样本7,7,6,5,4的众数是2B样本2,2,3,4,5,6的中位数是4C样本39,4

2、1,45,45不存在众数D5,4,5,7,5的众数和中位数相等2、小明在七年级第二学期的数学成绩如下表如果按如图所示的权重计算总评得分,那么小明该学期的总评得分为( )姓名平时期中期末总评小明909085A86分B87分C88分D89分3、某校九年级(3)班全体学生2021年中考体育模拟考试的成绩统计如表:成绩(分)36404346485054人数(人)2567875根据上表中的信息判断,下列结论中错误的是( )A该班一共有40名同学B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众数是48分C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中位数是47分D该班学生这次考试成绩的平均数是46分4、已知一组数据的方差s2(67)2+(107)2

3、+(a7)2+(b7)2+(87)2(a,b为常数),则a+b的值为()A5B7C10D115、某公司欲招收职员一名,从学历、经验和工作态度三个方面对甲、乙、丙、丁四名应聘者进行了初步测试,测试成绩如表:应聘者项目甲乙丙丁学历8976经验6488工作态度7765如果将学历、经验和工作态度三项得分依次按30%,30%,40%的比例确定各人的最终得分,那么最终得分最高的是( )A甲B乙C丙D丁6、小明3分钟共投篮80次,进了50个球,则小明进球的频率是( )A80B50C1.6D0.6257、一组数据分别为:、,则这组数据的中位数是( )ABCD8、甲、乙、丙、丁四名学生近4次数学测验成绩的平均数

4、都是110分,方差分别是S甲26,S乙224,S丙225.5,S丁236,则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A甲B乙C丙D丁9、学校快餐店有12元,13元,14元三种价格的饭菜供师生选择(每人限购一份)下图是某月的销售情况统计图,则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数和众数是( )A12.95元,13元B13元,13元C13元,14元D12.95元,14元10、甲、乙、丙、丁四人将进行射击测试,已知每人平时10次射击成绩的平均数都是8.8环,方差分别是,则射击成绩最稳定的是( )A甲B乙C丙D丁第卷(非选择题 70分)二、填空题(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20分)1、当今最常用的购物软件“手机淘宝”的

5、英语翻译为“mobile phone Taobao”,其中字母“o”出现的频率为_2、某招聘考试分笔试和面试两项,笔试成绩和面试成绩按3:2计算平均成绩若小明笔试成绩为85分,面试成绩为90分,则他的平均成绩是_分3、已知一组按大小排列的整数数据1,2,2,x,3,4,5,7的众数是2,则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_4、(1)如果所考察的对象很多,或对考察对象具有破坏性,统计中常常用_估计总体平均数(2)组中值:为了更好地了解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往往把数据进行分组,分组后,一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叫做这个小组的_(3)在频数分布表中,常用各组的_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_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5

6、、一组数据5,8,x,10,4的平均数为2x,则x_,这组数据的方差为_三、解答题(5小题,每小题10分,共计50分)1、省射击队为从甲、乙两名运动员中选拔一人参加全国比赛,对他们进行了六次测试,测试成绩如下表(单位:环):第一次第二次第三次第四次第五次第六次甲10898109乙107101098(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计算出甲的平均成绩是 环,乙的平均成绩是 环;(2)分别计算甲、乙六次测试成绩的方差;你认为推荐谁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请说明理由2、八年级(1)班的学习委员亮亮对本班每位同学每天课外完成数学作业的时间进行了一次统计,并根据收集的数据绘制了如图的统计图(不完整),请你根据图中提供

7、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注:每组数据包括最大值,不包括最小值)(1)这个班的学生人数为_人;(2)将图中的统计图补充完整;(3)完成课外数学作业的时间的中位数在_时间段内;(4)如果八年级共有学生500名,请估计八年级学生课外完成数学作业时间超过1.5小时的有多少名?3、 “西安年,最中国”西安某校九年级1班数学兴趣小组就“最想去的西安市旅游景点”,随机调查了本校部分学生,A临潼秦始皇帝陵博物馆(兵马俑),B大唐芙蓉园,C西安城墙、D陕西历史博物馆,E大雁塔要求每位同学选择且只能选择一个最想去的景点下面是根据调查结果进行数据整理后绘制出的不完整统计图,请根据图中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补全

8、条形统计图,则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最想去景点C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_度;(2)所抽取的部分学生的众数落在_组内;(3)若该校共有1800名学生,请估计最想去景点D的学生人数4、为了了解某校学生的身高情况随机抽取该校男生,女生进行抽样调查,已知抽取的样本中,男生、女生的人数相同,利用所得数据绘制如下统计图表身高情况分组表(单位:cm)组别身高Ax160B160 x165C165x170D170 x175Ex175根据图表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1)样本中,男生的身高众数在 组,中位数在 组(2)样本中,女生身高在E组的人数有 人(3)已知该校共有男生600人,女生480人,请估计身高在165x1

9、75之间的学生约有多少5、在第二十二届深圳读书月来临之际,为了解某学校八年级学生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情况,随机抽查了该学校八年级部分同学,对其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进行统计,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不完整的统计图请根据相关信息,解答下列问题:(1)该校抽查八年级学生的人数为 ,图中的值为 ;(2)请将条形统计图补充完整;(3)求被抽查的学生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的众数、中位数和平均数;(4)根据统计的样本数据,估计该校八年级400名学生中,每天平均课外阅读时间为2小时的学生有多少人?-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D【分析】根据众数定义和中位数定义对各选项进行一一分析判定即可【详解】A. 样本7,7,6,5

10、,4的重复次数最多的数是7,所以众数是7,故选项A不正确;B. 样本2,2,3,4,5,6的处于中间位置的两个数是3和4,所以中位数是,故选项B不正确;C. 样本39,41,45,45重复次数最多的数字是45,故选项C不正确;D. 5,4,5,7,5,将数据重新排序为4,5,5,5,7,重复次数最多的众数是5和中位数为5,所以众数和中位数相等,故选项D正确故选D【点睛】本题考查众数与中位数,掌握众数与中位数定义,一组数据中重复次数最多的数据是众数,将一组数据从小到大排序后,处于中间位置,或中间位置上两个数据的平均数是中位数是解题关键2、B【分析】根据加权平均数的公式计算即可【详解】解:小明该学

11、期的总评得分=分故选项B【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掌握加权平均数公式是解题关键3、D【分析】由题意直接根据总数,众数,中位数的定义逐一判断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该班一共有:2+5+6+7+8+7+5=40(人),得48分的人数最多,众数是48分,第20和21名同学的成绩的平均值为中位数,中位数为(分),平均数是(分),故A、B、C正确,D错误,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解题的关键是掌握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的概念4、D【分析】根据方差的定义得出这组数据为6,10,a,b,8,其平均数为7,再利用平均数的概念求解可得【详解】解:由题意知,这组数据为6,10,a,b,8

12、,其平均数为7,则(610ab8)7,ab11,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解题的关键是根据方差的公式得出这组数据及其平均数5、A【分析】根据图表数据利用计算加权平均数的方法直接求出甲、乙、丙、丁四名应聘者的加权平均数,两者进行比较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甲的最终得分:830%+630%+740%=7,乙的最终得分:930%+430%+740%=6.7,丙的最终得分:730%+830%+640%=6.9,丁的最终得分:630%+830%+540%=6.2,甲丙乙丁,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掌握加权平均数的计算方法是解题的关键6、D【分析】根据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数据总和,即

13、可求解【详解】小明共投篮80次,进了50个球,小明进球的频率=5080=0.625,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频数和频率,掌握“频率等于频数除以数据总和”是解题的关键7、D【分析】将数据排序,进而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可得答案【详解】解:数据、从小到大排列后可得:、,排在中间的两个数是79,81,所以,其中位数为,故选:D【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中位数,将一组数据按照从小到大(或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如果数据的个数是奇数,则处于中间位置的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如果这组数据的个数是偶数,则中间两个数据的平均数就是这组数据的中位数8、A【分析】根据方差的意义求解即可【详解】解:S甲26,S乙224,S丙2

14、25.5,S丁236,S甲2S乙2S丙2S丁2,这四名学生的数学成绩最稳定的是甲,故选:A【点睛】本题主要考查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大小的一个量方差越大,则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大,稳定性也越差;反之,则它与其平均值的离散程度越小,稳定性越好掌握方差的意义是解题的关键9、A【分析】可以设得总人数为x人,然后求得总钱数,再求平均数即可;在此题中购13元价格的饭菜的人最多,所以众数为13元【详解】解:设本校共有师生x人,则买饭菜的费用是12元:25%x12=3x13元:55%x13=7.15x,14元:20%x14=2.8x该校师生购买饭菜费用的平均数是(3x+7.15x+2.8x)x=12.

15、95元购13元饭菜的人最多,所以众数为13元故选:A【点睛】此题考查了众数与平均数的知识,属于简单题目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众数把所有数据相加后再除以数据的个数即得平均数10、A【分析】由平均数和方差对成绩结果的影响比较即可【详解】甲乙丙丁四人平均数相等,甲射击成绩最稳定故选:A【点睛】本题考查了方差的作用方差能够反映所有数据的信息,因而在刻画数据波动情况时比极差更准确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越稳定只有当两组数据的平均数相等或接近时,才能用方差比较它们波动的大小二、填空题1、【分析】用字母“o”出现的个数除以总的字母个数即可得出答案【详解】解:字母“o”出现的

16、次数为4,该英语中字母“o”出现的频率为;故答案为:【点睛】此题主要考查了频率,关键是掌握频率的定义,频率=频数数据总数2、87【分析】按照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计算即可【详解】根据加权平均数的计算公式列出算式,再进行计算即可得出答案解:小明的平均成绩是:87(分)故答案为:87【点睛】本题考查了加权平均数的应用,掌握加权平均数的意义及计算是关键3、3.25【分析】根据题意得 ,然后用所有数的和除以8,即可求解【详解】解:一组按大小排列的整数数据1,2,2,x,3,4,5,7的众数是2, ,这组数据的平均数是 故答案为:3.25【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平均数,众数,根据题意得到是解题的关键4、样

17、本平均数 组中值 组中值 频数 【分析】(1)由样本平均数的适用条件即可得;(2)根据组中值的定义(组中值是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即可得(3)权数,指变量数列中各组标志值出现的频数,据此即可得【详解】解:(1)如果所考察的对象很多,或对考察对象具有破坏性,统计中常常用样本平均数估计总体平均数;(2)组中值是上下限之间的中点数值,以代表各组标志值的一般水平,可得一个小组的两个端点的数的平均数叫做这个小组的组中值;(3)在频数分布表中,常用各组的组中值代表各组的实际数据,把各组的频数看作相应组中值的权,故答案为:样本平均数;组中值;组中值;频数【点睛】题目主要考查样本

18、平均数,组中值,权数的定义及适用条件,熟练掌握这几个定义是解题关键5、3 6.8 【分析】本题可用求平均数的公式解出x的值,在运用方差的公式解出方差【详解】解:数据5,8,x,10,4的平均数是2x,58x10452x,解得x3,236,s2 (56)2(86)2(36)2(106)2(46)2(149164)6.8故答案为3,6.8【点睛】本题考查了算术平均数、方差的计算方法,熟练掌握该知识点是本题解题的关键三、解答题1、(1)9;9;(2)甲的方差为,乙的方差为,甲,见解析【分析】(1)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算出甲和乙的平均环数;(2)根据表格中的数据可以分别计算出甲和乙的方差,然后根据方差

19、越小越稳定即可解答本题【详解】解:(1)甲的平均成绩是:(10+8+9+8+10+9)69(环),乙的平均成绩是:(10+7+10+10+9+8)69(环),(2)推荐甲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理由:甲的方差是: 2(109)2+2(89)2+2(99)2 ,乙的方差是:3(109)2+(79)2+(89)2+(99)2, ,推荐甲参加全国比赛更合适【点睛】本题主要考查了求方差和平均数,理解一组数据方差越小,波动越小,越稳定是解题的关键2、(1)40;(2)补图见解析;(3)11.5;(4)125名【分析】(1)利用11.5小时的频数和百分比即可求得总数;(2)根据总数可计算出时间在0.51小时的

20、人数,从而补全图形;(3)根据中位数的定义得到完成作业时间的中位数是第20个数和第21个数的平均数,而0.5-1有12人,1-1.5有18人,即可得到中位数落在1-1.5h内;(4)用七年级共有的学生数乘以完成作业时间超过1.5小时的人数所占的百分比即可【详解】解:(1)(1)根据题意得:该班共有的学生是:=40(人);这个班的学生人数为40人;(2)0.51小时的人数是:4030%=12(人),如图:(3)共有40名学生,完成作业时间的中位数是第20个数和第21个数的平均数,即中位数在1-1.5小时内;(4)超过1.5小时有10人,占总数的答:估计八年级学生课外完成数学作业时间超过1.5小时

21、的有125名【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条形统计图反映了各小组的频数,并且各小组的频数之和等于总数也考查了扇形统计图、中位数的概念3、(1)图见解析,36;(2);(3)估计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为360人【分析】(1)先根据景点的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信息求出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从而可得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由此补全条形统计图即可;再利用乘以最想去景点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可得其圆心角的度数;(2)根据众数的定义(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个数据)求出所抽取的部分学生的众数,由此即可得出答案;(3)利用1800乘以最想去景点的学生所占百分比即可得【详解】解:(1)调查的学生总人数为(人),则最想去

22、景点的学生人数为(人),补全条形统计图如下:,即扇形统计图中表示最想去景点的扇形圆心角的度数为36度,故答案为:36;(2)因为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最多,所以所抽取的部分学生的众数落在组内,故答案为:;(3)(人),答:估计最想去景点的学生人数为360人【点睛】本题考查了条形统计图和扇形统计图的信息关联、众数等知识点,熟练掌握统计调查的相关知识是解题关键4、(1)B,C;(2)2;(3)462人【分析】(1)根据众数出现次数最多,以及中位数为排列后中间的数据或中间两个数的平均数解答即可;(2)先求出女生身高在E组所占的百分比,再求出总人数然后计算即可得解;(3)分别用男、女生的人数乘以C、D两组的频率的和,计算即可得解【详解】解:(1)直方图中,B组的人数为12,最多,男生的身高的众数在B组,男生总人数为:4+12+10+8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