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华师版科学中考试题汇编溶液和溶解度一、单选题(2017绍兴)某次蔗糖溶解实验过程如图所示,不考虑水分蒸发,下列判断错误的是()中溶液是饱和溶液B.中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不相同D.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中溶液的溶质质量(2017杭州)硫酸镁在工农业以及医疗上有广泛应用,其溶解度如下表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温度/C1030507090溶解度/g27.339.349.054.151.1硫酸镁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10C时,27.7克硫酸镁和72.3克水可配制成质量分数为27.7%的硫酸镁溶液50C时,100克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70C时的硫酸镁饱
2、和溶液升温至90C,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增大3如图是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CjG1廈腮t3C时,甲、乙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C,析出晶体较多的是甲tJC时,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到t2C,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乙甲丙若乙中含有少量甲,可用海水晒盐的原理提纯乙t3C时,等质量的甲、乙分别配成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甲V乙4.(2013衢州)如图,是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津解度(克為津解度(克為A.tC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40%B.tC时B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C.B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D.A物质的溶解度
3、大于B物质5.(2014湖州)“舌尖上的中国第二季的热播让厨房再次成为人们施展厨艺的舞台,其实厨房也是同学们的家庭实验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的实验是()A.探究铁制品在什么条件下生锈B.比较不同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C.用燃着的火柴检查天然气管道是否漏气D.探究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6.(2014湖州)图甲是A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乙烧杯中盛有tC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溶液质量为100列叙述中,错误的是(列叙述中,错误的是()臥心解度-.i.兀A.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B.升高温度,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C.在tC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D.在tC时,该溶液中A物质的质
4、量是a克7.(2013湖州)配制硝酸钾溶液时得到下表数据。根据表中数据分析,不正确的是()序号温度/C水的质量/克所加硝酸钾的质量/克所得溶液的质量/克128104142281061436010818A.28C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B.60C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C时多C.1、2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D.3所得溶液一定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2015杭州)向甲物质中逐渐加入乙物质至过量,若x轴表示加入乙物质的质量,则下列选项与如图不相符合的是()选项甲物质乙物质y轴表示的含义A二氧化锰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猛的质量BtC的水硝酸钾t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C氯化银稀硝酸氯化银的质量D
5、饱和石灰水生石灰溶液的质量A.AB.BC.CD.DA.AB.BC.CD.D(2015丽水)20C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搅拌使其充分溶解,结果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氯化钠固体氯化钠固体A.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相等B.20C时两者的溶解度相等C.氯化钠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D.蔗糖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2015台州)对下列事实的说明中,有错误的是()氢气能还原氧化铜,说明氢气具有还原性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氧气和铁丝都具有
6、可燃性(2014嘉兴)右图所示是a、b、c(不含结晶水)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三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顺序是abct2C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1C,可能有晶体析出t1C时,a、b两种物质的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采用升高温度的方法,可将饱和的c物质溶液变成不饱和(2012衢州)周末,感到有点饿的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将杯子放在一边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如图所示)。下列操作或现象能说明糖水一定属于饱和溶液的是()叭的色木廉幘氓临叭的色木廉幘氓临A.泡糖水时进行了充分搅拌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C.凉的糖水底部有
7、剩余的白糖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13.(13.(2013台州)根据如图所示的溶解度曲线,下列叙述正确的是()t;C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t2C时,80克硝酸钾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为饱和溶液tJ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0C,溶液质量分数增大15.(201515.(2015宁波)在粗盐提纯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16.(2015绍兴)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14.(2012湖州)下列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的方法与相应科学原理不对应的是()选项方法科学原理A用酒精洗涤油污油污能溶解在酒精中B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水垢能溶解在
8、醋酸里C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温度降低到着火点以下D铝制容器不能盛酸性物质酸性物质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A.AB.BC.CD.D牛奶B.食盐C.菜油D.面粉17.(2015绍兴)在装有水的四个烧杯中,分别加入少量牛奶、食盐、菜油和面粉,充分搅拌后可形成溶液的是()A.牛奶二、填空题B.A.牛奶二、填空题B.食盐C.菜油D.面粉18.(2017金华)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乙18.(2017金华)在室温条件下,对100mL氯化钠饱和溶液进行如图所示操作:乙甲转醪占曲L祸離拥人$OmL水lOOmlJVtf甲乙甲乙(1)最终甲、乙两烧杯中溶液一定是饱和溶液的是
9、。(2)乙溶液在加50mL水的过程中,下列这些量逐渐减小的是。溶解度溶质质量分数溶剂的质量溶液的密度19.(2017衢州)海水晒盐是海水在常温下蒸发得到氯化钠的过程。小柯用氯化钠溶液模拟该过程,如图:甲T乙吕口土口甲T乙吕口土口(1)乙烧杯中的溶液(选填“是”、“不是”或“可能是”)氯化钠饱和溶液(2)要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可以采用的方法是。20.(2017宁波)下表是不同温度下KNO3的溶解度。温度(C)02040溶解度(g/100g水)13.331.663.9(1)称取30gKNO3固体时,在加一定量的KNO3后发现托盘天平指针偏右,接下来的操作是,直到天平平衡。(2)20C时的,将30g
10、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否饱和?(3)要使20C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写出一种即可)(2012湖州)tC时,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充分(2015绍兴)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这种变化属于变化,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毒酒精,溶解时要用搅拌。三、综合题(2016绍兴)20C时,向3个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一定质量的氯化钠,并充分溶解.根据表实验数据回答实验编号ABC加入氯化钠的质量(克)91827溶液质量(克)5968681)实验所得3杯
11、溶液中,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选填编号)TOC o 1-5 h z2)若将A杯中的溶液稀释成溶质的质量分数为0.9%的生理盐水,需加水克(1)小柯提出,在量筒内倒入一定量的水,然后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观察液面的变化来测量食盐的体积,但他的想法马上遭到大家的否定,原因是(2)同学们讨论后提出,只要将量筒内的水换成另一种液体(只能利用图中的仪器和药品),实验就能取得成功,该液体是(2016金华)A、B、C三只烧杯中分别装入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向三只烧杯中分别加入25g、15g、5g同种固体物质,充分溶解后,静置,现象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填烧杯编号):目目目ABC(1)A,B,C三只烧
12、杯中的溶液一定是不饱和溶液的是(2)A,B,C三只烧杯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2014杭州)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ACO2BCaCO3CFe(OH)3DCuSO4(2014杭州)已知某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温度一定时,该碱溶液的浓度越大,其碱性越强。(1)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可采取的方法是。(2)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在下列试剂中,哪些可选择加入ACO2BCaCO
13、3CFe(OH)3DCuSO4(2012金华)为测定由氯化钙和氯化钠组成的固体样品中氟化钙的含量,某同学进行了如下实验:取14克固体样品,全部溶于100克水中,向所得的混合溶液中滴加溶质质量分数为10.6%的碳酸钠溶液,记录并绘制了如图所示的曲线。生顾沉淀底生顾沉淀底B/S(1)当氯化钙与碳酸钠恰好完全反应时,所得沉淀的质量为克。此时若要得到纯净的氯化钠固TOC o 1-5 h z体,应进行的操作是;(2)样品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是多少?(2014丽水)概念图能清晰地反映概念之间的联系,如图表示溶液中部分概念的相互联系。请回答:(1)图中?是指;(2)将5克食盐固体放入盛有20克蒸馏水的烧杯中,
14、充分搅拌后完全溶解。你是如何确定食盐固体“完全溶解的?。四、实验探究题30.(2014宁波)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30.(2014宁波)某品牌汽车使用一段时间后,日行灯的反光碗上面部分就开始发白,影响反光效果。反光碗发白处灯泡及灯陋I反光碗1)初步探究猜想】日行灯工作时的高温使反光碗表面物质熔化后变白。【查阅资料】反光碗材料为表面镀铬的团状模塑料,它的耐热性比一般工程塑料好,热变形温度为200280C,可长期在130C下使用。铬的熔点为1800C。【实验】该灯正常工作时,每20min测一次反光碗发白处附近的温度,发现温度逐渐升高,3h后保持在
15、75C左右。上述实验中需用到的测量仪器有。【分析评价】上述获取的证据能否支持猜想并说明理由:。(2)进一步探究【观察】发现灯座的焊接点附近有松香残迹。【查阅资料】松香外观为淡黄色至淡棕色(粉末为白色),有松节油气味,密度1.061.09/cm3,软化点7276C,沸点约300C,加热后能挥发,不溶于水,能溶于酒精等有机溶剂。【提出假设】反光碗上面部分发白是由于产生的。【制定方案】发白处用来清洗,使它溶解。【实验】按制定方案清洗,表面的白色同体溶解,反光碗重新变得光亮。答案解析部分一、单选题【答案】B【解析】【分析】溶解度是溶液部分的重难点,也是历年中考热点之一,学习中要透彻理解溶解度的有关知识
16、。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不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还能继续溶解某溶质的溶液,根据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以及质量分数公式即可作答。【解答】A、从图可以看出,中仍有蔗糖未溶解,说明是饱和溶液,故A正确;B、加热后,蔗糖全部溶解得到溶液,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故B错误;C、中溶剂水的质量相同,溶解的蔗糖的质量不相同,故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同,故C正确;D、中溶剂水的质量相同,中溶解了更多的蔗糖,故中溶液的溶质质量大于中溶液的溶质质量,故D正确;故选B【答案】C【解析】【分析】本题考查了溶解度的应用,可以看出物质的溶解度随着
17、温度的变化而变化的情况,比较在一定温度范围内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质饱和和不饱和之间相互转化的方法,判断某温度下物质溶于水是否饱和等知识。【解答】A、选项是错误的叙述,在70-90摄氏度是减小的趋势;B、选项是错误的叙述,10C时,10C时100g水中能溶解27.7g硫酸镁,72.3g水不能溶解;对应的溶质;C、选项为50C时,100g硫酸镁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49:100,是正确的叙述;D、选项是错误的叙述,70C时的硫酸镁饱和溶液升温至90C,因为有溶质析出,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减小;故选C【答案】A【解析】【分析】根据溶解度曲线的横、纵坐标表示的意义,曲线的变化趋势、陡度及其含
18、义,及其曲线上的点和其交点所表示的意义可知,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交点表示在该温度下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同,锻炼了创新思维和整合知识的能力。【解答】A、没有指明溶液的质量,所以无法比较析出晶体的质量,故选项A正确;B、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有关,通过比较几种物质溶解度的大小得出,选项B正确;乙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不大,提取乙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故选项C正确;D、t3C时甲的溶解度比乙大,相同质量的甲和乙配成饱和溶液需要的水的质量甲比乙少,故选项D正确;故选Ao【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t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进行解答。B、根据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进行解答。C
19、、根据由图可知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进行解答。D、根据没有指名温度无法比较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进行解答。【解答】A、tC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40g,即tC时100g水中最多溶解A物质为40g,40gtC时A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x100%=28.6%V40%,故A错误。B、B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所以tC时B物质饱和溶液降温后仍然饱和,故B正确。C、由图可知A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更大,故C错误。D、没有指名温度无法比较A、B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故D错误。故选:Bo【答案】C【解析】【分析】A、根据铁生锈的探究不用采用什么特殊材料,只要利用水与空气即可分析。B、根据选择不同
20、的溶质即可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分析。C、根据天然气是易燃性物质分析。D、根据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设计实验即可。【解答】A、铁生锈的探究不用采用什么特殊材料,只要利用水与空气即可,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的实验。B、选择不同的溶质即可探究不同的物质在水中的溶解能力,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的实验。C、天然气是易燃性物质,用燃着的火柴检查易发生爆炸,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不可以进行实验。D、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可以是温度、表面积的大小等,因此利用厨房中的物品可以进行的实验。故选:Co【答案】D【解析】【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意义,可以比较不同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大小,判断物
21、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变化情况,从而可以判断出提纯物质的方法,判断将不饱和溶液转变为饱和溶液的方法等。【解答】A、据图看出,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正确。B、升高温度,该物质的溶解度增大,可以继续溶解该物质,该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正确。C、在tC时,恒温蒸发烧杯中的水分有晶体析出,正确。D、在tC时,100g水中含有A物质的质量是ag,100g溶液中含有A物质的质量不是ag,错误。故选D。【答案】D【解析】【分析】对比1、2即可判断A选项是否正确。对比1、2或2、3即可判断B选项是否正确。通过对1、2的分析得出C选项是否正确。结合饱和溶液的概念进行分析可得出D选项是否正确。【解答
22、】对比1、2可以看出,28C时10克水中溶解了硝酸钾4克时,再向其中加入多加入2克硝酸钾,溶液的质量仍旧保持不变,说明加入的2克硝酸钾不再溶解,即28C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A说法正确;对比1、2或2、3可知,28C时10克水中最多能溶解硝酸钾4克,60C时10克水中至少能溶解硝酸钾8克,因此60C时等质量水中能溶解的硝酸钾比28C时多,B说法正确;通过对1、2的分析可知:水的质量相同,溶解的硝酸钾的质量也相同,因此所得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C说法正确;在一定温度下,向一定量溶剂里加入某种溶质,当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时,所得的溶液叫做这种溶质的饱和溶液,根据表中数据可知,60C时10
23、克水中溶解了8克硝酸钾,是否还能继续溶解硝酸钾无法得知,因此无法判断出所得溶液是否是硝酸钾的饱和溶液,D说法错误。故选Do【答案】D【解析】【分析】解答本题首先分析图象的意义是随着乙的不断加入,甲物质质量保持不变。其次将四个反应的化学反应原理逐一分析,分析甲物质与乙试剂的关系。最后和图象对比可解答。【解答】解:A、过氧化氢在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下能生成水和氧气,加入过氧化氢过量,二氧化锰的质量会不变,故A正确;B、同一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只受温度一个外界因素的影响,温度在tC不变时,溶解度不变,故B正确;C、氯化银不能溶于硝酸,也不与硝酸反应,所以随着稀硝酸加入,硝酸银质量不变,故C正确;D、饱和
24、石灰水中加入生石灰,氧化钙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消耗了饱和溶液中的溶剂水,原来溶解的氢氧化钙会析出,所以溶液的质量会减小,故D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及习题中20C时,在两只各盛有5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30克氯化钠和蔗糖固体,结合图中所示来解答。【解答】解:A、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氯化钠有剩余的溶质,而蔗糖没有剩余的溶质,两烧杯中的溶液质量不相等,故A错误;B、因相同温度,相同的溶剂,氯化钠有剩余的溶质,而蔗糖没有剩余的溶质,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不同,故B错误;C、由图可知,氯化钠溶液中有固体剩余,则20C时,在50g水中溶质不能继续溶解,溶质有剩余
25、,则为饱和溶液,故C正确;D、因在20C时,在50g的水中蔗糖固体没有剩余,则可能是恰好达到溶解的最大极限,也可能是还能继续溶解溶质,则溶液可能为饱和溶液,也可能为不饱和溶液,故D错误。故答案为:C【答案】D【解析】【分析】A、根据氢气能还原氧化铜,氢气夺取了氧化铜的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进行分析判断C、湿衣服摊开比堆着的表面积大,据此进行分析判断D、根据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进行分析判断。【解答】解:A、氢气能还原氧化铜,氢气夺取了氧化铜的氧,说明其具有还原性,故选项说法正确B、常温下氯酸钾能溶于水而难溶于酒精,说明氯酸钾的溶解性跟溶剂有关,故
26、选项说法正确C、相同条件下,湿衣服摊开比堆着干得快,说明水蒸发快慢与水的表面积有关,故选项说法正确D、铁丝能在氧气中剧烈燃烧,说明铁丝具有可燃性,但氧气能支持燃烧,不具有可燃性,故选项说法错误。故答案为:D【答案】B【解析】【分析】A.据图即可以比较某温度下物质溶解度的大小;根据a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解答;根据交点的意义解答;根据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特点进行分析解答即可。【解答】A.在同一温度下比较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错误;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降低而减小,故t2C时,将a的溶液降温至tJC,可能有晶体析出,正确;tJC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但不是所有溶
27、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同,错误;升高温度饱和的c物质溶液仍然为饱和溶液,错误。【答案】C【解析】【分析】根据饱和溶液的概念去做,饱和溶液:某一温度下,当一定量的溶剂中不能继续溶解该溶质时称为饱和溶液。【解答】A、甲同学泡了一杯白糖开水,他用筷子充分搅拌杯中的白糖后的溶液没说是否有不溶物,所以不一定饱和,故A错。B、糖水热的时候白糖全部溶解,可能刚好饱和,也可能不饱和,故B错。C、待糖水变凉,喝糖水时,发现杯底有少量未溶解的白糖,说明此时有不溶物,属于饱和溶液,故C正确。D、喝糖水时感到很甜与浓度有关,与是否饱和无关,故D错。所以选Co【答案】B【解析】【分析】A、比较物质的溶解度大小,须要确定
28、温度;B、根据溶解度曲线可比较同一温度下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C、根据t2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分析回答该问题;D、根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分析饱和溶液升温后溶质的质量分数变化。【解答】A、不知温度,无法比较二者溶解度大小,如:t1C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故错误;B、t1C时,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溶解度相等,正确;C、t2C时硝酸钾的溶解度是85g,所以80克硝酸钾溶于100克水中得到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故错误;D、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所以,t1C硝酸钾的饱和溶液温度升高到t2c,溶液为不饱和溶液,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故错误。【答案】C【解析】【分析】A中根据常见的溶解原理进
29、行分析判断;B中根据水垢的成分、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C中根据灭火的原理进行分析判断;D中根据酸的化学性质进行分析判断【解答】根据溶解原理,用酒精洗涤油污是利用酒精能溶解油污来达到目的,A选项解释正确;水垢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能与酸反应,用醋除去热水瓶中的水垢是利用了水垢能溶解在醋酸里,B选项解释正确;锅盖盖灭着火的油锅,是利用了隔绝氧气的原理,C选项解释错误;铝具有抗腐蚀性是因为表面有一层致密的氧化铝薄膜,氧化铝、铝均能与酸反应,故酸会破坏铝的氧化膜,进而腐蚀金属铝,D选项解释正确。故选Co【答案】B【解析】【分析】A、根据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进行分析判断;B、根据溶解操
30、作的方法进行分析判断;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D、根据蒸发操作的注意事项进行分析判断即可。【解答】解:A、托盘天平的使用要遵循“左物右码的原则,图中所示操作砝码与药品位置放反了,图中所示操作错误;B、粗盐溶解时,为加快溶解速率,可用玻璃棒搅拌,图中所示操作正确;C、过滤液体时,要注意“一贴、二低、三靠的原则,图中缺少玻璃棒引流,图中所示操作错误;D、蒸发时,应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以防液体受热不均匀,造成液体飞溅,图中没有用玻璃棒搅拌,所示操作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B【解析】【分析】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中,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叫做溶液,它的基本特征是均一性
31、和稳定性;只有被分散的物质在水中是可溶的,二者混合后才会形成溶液。【解答】解:A、牛奶是不溶性的小液滴等分散到液体中形成的,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故选项正确;C、菜油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D、面粉不溶于水,不能和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即不能够形成溶液,故选项错误。故答案为:B【答案】B【解析】【分析】溶液的是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到另一种物质里,形成均一的、稳定的混合物由此可见,溶液是由一种或几种物质(即溶质)和另一种物质(即溶剂)两部分组成据此解答。【
32、解答】A、牛奶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乳浊液,A不符合题意;B、食盐易溶于水,形成均一、稳定的混合物,属于溶液,B符合题意;C、菜油和水不互溶,属于乳浊液,C不符合题意;D、面粉不溶于水,与水混合形成的混合物不均一、不稳定,属于悬浊液,D不符合题意。故答案为:B二、填空题【答案】(1)甲【解析】【分析】掌握溶液的特征、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概念,溶质质量计算方法是解答本题的关键。根据溶液的均一性及在稀释时溶质质量不变分析。【解答】(1)由题可知,甲溶液是饱和溶液,乙是不饱和溶液;(2)甲、乙溶液中溶质质量相同,溶剂的质量不同,溶质质量分数不同,加50mL水的过程中逐渐
33、减小的是溶质质量分数,溶液的密度。故答案为:(1)甲;(2)。19.【答案】(1)可能是(2)加快液面空气流速【解析】【分析】(1)海水晒盐是指通过一系列工艺,将海水中的水分(经过风吹日晒)蒸发得到海盐。判断溶液是否饱和方法:可往溶液中添加少量溶质看是否继续溶解。还可以看溶液中是否已经有未溶的晶体有表示已饱和,没有晶体有两种情况一种是恰好达到饱和一种是未饱。乙杯中溶液没有晶体所以难以确定是否饱和。(2)影响液体蒸发快慢的因素有:提高温度;加快表面空气流动速度;增大表面积。题目中要求是常温下蒸发且容器大小固定所以可以通过加快液面空气流速来加快晶体的析出。【解答】(1)乙烧杯中底部没有晶体可以是恰
34、好达到饱和也可以是不饱和溶液所以只能选可能是;(2)要在烧杯中常温下加快氯化钠晶体析出只有通过加快液面空气流速。故答案为:(1)可能是;(2)加快液面空气流速。【答案】(1)继续加KNO3固体(2)不饱和(3)降低温度(或蒸发水或加KNO3固体)【解析】【分析】(1)根据天平称量物体时的正确操作;(2)根据20C是KNO3固体的溶解度可进行判断;(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有:加溶质;蒸发溶剂;降低温度三种方法。【解答】(1)规定了质量的称量確码30g已经放在右盘上,右盘重说明KNO3未到30g应该继续加KNO3;(2)20CKNO3的溶解度为31.6g,所以30gKNO3固体加入到盛有100
35、g水的烧杯中,所得溶液是不饱和的;(3)要使20C时的KNO3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或蒸发水或加KNO3固体)等三种方法。故答案为:(1)继续加KNO3固体;(2)不饱和;(3)降低温度(或蒸发水或加KNO3固体)。【答案】乙;44.4%【解析】【分析】(1)溶解度曲线上的点代表该温度下100克溶剂中最多能够溶解的溶质的质量,当所给溶质大于或等于该质量时形成饱和溶液,小于时形成不饱和溶液;(2)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通过分析出溶质和溶剂的质量再进行计算。【解答】(1)tC时甲的溶解度是11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110g甲,乙的溶解度是60g,即100g水中最多溶解60g乙
36、,两个装有100克水的烧杯中,分别加入不带结晶水的甲、乙物质各80克,所以乙物质达到了饱和,甲物质不饱和;(2)甲物质所形成的不饱和溶液中溶质为80克,溶剂为100克,溶液质量=80克+100克=180克,甲溶液、,SOg溶质的质量分数=x100%=44.4%。【答案】化学;玻璃棒【解析】【分析】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与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有无新物质生成;溶解操作所需的仪器是烧杯和玻璃棒,据此进行分析解答。【解答】酒精具有杀菌消毒的作用,能使细菌的蛋白质脱水、凝固、变性,过程中有新物质生成,属于化学变化。要配制100克溶质质量分数为75%的消
37、毒酒精,溶解时要用玻璃棒搅拌,以加快溶解速率。故答案为:化学;玻璃棒。三、综合题【答案】(1)A(2)941【解析】【分析】(1)根据三组溶液中溶质溶剂质量判断;(2)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求出加水的质量;了解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情况,明确溶解度概念才能判断一定量的溶质加入一定量的溶剂中能否全部溶解.【解答】解:(1)分析上述三组溶液,由C组溶液可知50g水中最多溶解18g食盐,因此A为不饱和溶液,BC为饱和溶液;故填A;(2)根据加水稀释前后溶质质量不变可知0.9%的生理盐水中溶质的质量为9g,因此溶液质量为=1000g,因此需加水的质量为1000g-59g=941g;故填:941【
38、答案】(1)食盐易溶于水(2)食盐饱和溶液【解析】【分析】(1)根据食盐易溶于水进行分析;(2)根据所选液体不能溶解食盐分析本题考查溶液的有关知识,题目难度不大【解答】解:(1)因为食盐易溶于水,所以不能将一定质量的食盐晶体放入盛有一定量的水的量筒内,来测量食盐的体积;(2)将食盐晶体放入盛有饱和食盐水中,食盐不会溶解,所以读取液面刻度的变化值可知食盐晶体的体积;故答案为:(1)食盐易溶于水;(2)食盐饱和溶液【答案】(1)C(2)ABC【解析】【分析】(1)饱和溶液是指在一定温度下、一定量的溶剂里,不能再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还能继续溶解这种溶质的溶液,叫做不饱和溶液.(2)根据题意,等质
39、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B烧杯中溶解的溶质比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据此进行分析解答本题难度不大,掌握饱和溶液与不饱和溶液的特征、溶质的质量分数等是正确解答本题的关键【解答】解:(1)由图可知,A中烧杯中残留有某固体物质,说明某固体物质不能继续溶解,说明该溶液一定为该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B烧杯和C烧杯中分别溶解了15g、5g某固体物质,B烧杯中的溶液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C烧杯中溶解的质量比B烧杯中的少,C烧杯中的溶液一定为不饱和溶液.(2)等质量的水,在相同温度下,C烧杯中为该物质的不饱和溶液,B烧杯中
40、溶解的溶质比C烧杯中多,可能是饱和溶液,也可能是不饱和溶液,若是饱和溶液,则A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若是不饱和溶液,则A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比B烧杯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即ABC.故答案为:(1)C;(2)ABC.【答案】(1)升高溶液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2)AD【解析】【分析】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溶质不变),只能减少溶剂,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使溶液的PH的增大;加入的物质与该碱溶液反应,使OH-浓度下降,从而使pH降低。【解答】(1)该碱溶液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又因要使该碱饱和溶液的pH升高且溶质不变,所以可以升高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使溶液的质量分数增大,使溶液的PH的增大。(2)A,D物质分别与该碱溶液反应,使0H-浓度下降,所以碱饱和溶液的pH降低;B不与该碱溶液反应,C不溶于水,所以不改变溶液的PH值。故答案为:(1)升高溶液温度并在该温度下蒸发溶剂;(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机械治疗及病房护理设备项目发展计划
- 燃气管道安装工竞赛理论知识复习试题附答案
- 下学期三年级科技实践计划
- 高中科学教学工作计划
- 房地产行业人才引进流程研究
- 儿童口腔疾病病史的采集口腔检查及治疗计划的制定
- 焦虑症患者的定制康复治疗计划
- 老年人骨性关节炎诊疗患教
- 中原沈阳沙岭项目定位及行销推广投标文件房地产策划2017知识课件
- 2025新媒体市场调研方案
- 第四课 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课件高中政治统编版必修三政治与法治
- 老年医学常识试题及答案
- 危重患者安全转运
- 2025年美丽中国第六届全国国家版图知识竞赛测试题库及答案(中小学组)
- 供水管道施工方案
- 2024年上海嘉定区区属国有企业招聘笔试真题
- 中职高教版(2023)世界历史-第11课-近代职业教育的兴起和发展【课件】
- 2025届高三部分重点中学3月联合测评(T8联考)地理试卷(河北版含答案)
- 雨污水管道工程专项施工方案
- 中国民族史知到课后答案智慧树章节测试答案2025年春云南大学
- 人工智能中的图像与视频数据高效处理方法研究报告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