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_第1页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_第2页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_第3页
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视功能检查的流程与注意事项二、视功能检查:(一)远距离部分的检查:同时视、融像功能检查:(配合 *orth 四点视 标)R=红片,L=绿片。双眼应能同时看到全部四点视标为正常,(R应看到垂直向上棱形和下方圆形视标,L应看到水平向两绿色十字视标。)若只能看到两点或三点为单眼抑制,若 能看到五点为复视。立体视功能检查:(配合二、四立体视视标) R=13申偏光,L=45|偏光。二视标hl应 看到上右下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L应看到下右上左两竖线和中间的圆点,双眼应看到点线分割的单竖线,并根据竖线上凹下凸延缓做出判断。(上凹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内斜视; 下凸线条延迟,疑共同性外斜视。)四视标应依次按上、

2、右、下、左线条与中央点相比,根 据凸起情况作定量分析。 TOC o 1-5 h z 若上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若右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2,若下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5,若左方线条不显凸起立体视锐10,(一般情况下,瞳距越大,立体视锐越小,所获得立体视范围越 大。)影像不等功能检查:(配合水平、垂直对齐试验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R应看到上、右半框和中央圆点,L应看到下、左半框和中央圆点。双眼观察水平、垂直对齐视标是否有框差。(对齐视标每相差一框,影像不等超7%,反复几次都差一框即为影像不等。)眼位检查:弥散圆(十字环形)视标:R=红片,L=绿片。观察弥散圆(十字)视标分离

3、情况,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视标回归原位。(其中,十字环形视标可参考量值:十字位移在内圈内约为1 ,位移至内圈约为 2,位移至外圈约为 30)马氏杆及点光源视标:R冰平马氏杆,L= “0”。双眼应看到点与竖线的分离情况。点线重合眼正位;竖线在点的右方(内隐斜);竖线在点的左方(外隐斜)。R=垂直马氏杆,L= “0”。双眼应看到点与横线的分离情 况。横线在点的上方(下隐斜);横线在点的下方(上隐 斜)。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点线重合。提示:马氏杆操作过程中,若有融合倾向,注意先将右眼遮盖3-5S。偏光十字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R应见十字竖线,L应见十字横线。双眼观察十字短

4、线位移情 况,同理,可用相反方向棱镜量值直至十字回归正位。远/近眼位的检查:水平眼位的检查:在双眼平衡全矫基础上,远用远瞳,近用近瞳。取被检眼最佳视力上一 行单一视标,R=12( Bl)测量棱镜,L=6A(BU)分离棱镜,尔后右眼逐渐减少( BI)回转,并嘱注视下方视标,记录视标垂直对齐 时所调正的棱镜量值,即远 /近水平方向斜位量。(注意近用眼位测量棱镜应大于12,一般15为宜。)垂直眼位的检查:同上方法,仅R=12/15A(Bl )为分离棱镜,L=6( BU)为测量棱镜,尔后左眼逐渐减少(BU)回转,记录视标水平对齐时所调整的棱镜量值,即远/近垂直方向斜位量。提示:该方法设置棱镜时,一定注

5、意双眼遮闭。附注:也可用马氏杆配合 5米(远用)、 米(近用)点光源分别检查远 /近斜位。 附正常参考值:(远距)正位2( BI)(近距)正位6( BO固视差异检查:(配合固视差异视标)R=135偏光,L=45偏光。R应见上、右短线和中间圆点,L应见下、左短线和中间圆点。双眼观察十字短线是否产生位移。(R正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右移,R负固视差十字上短线左移;R上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下移;R下固视差十字右短线上移。)若十字短线亮度暗淡,疑视网膜周边抑制。提示:该方法可查单眼眼位,考虑更多矫正量分配患 眼。(二)近距离部分的检查: 检查:(配合近交叉格子视标)正视眼状,土 交叉圆柱镜,红点负轴置90 (若

6、组合验光仪将土 置视窗)观察比较横、竖线清晰程度的差异,排除视疲劳。(若横线清晰,增加正度数。)提示:若持续性竖线清晰,疑散光矫正不正确,垂直向可减+柱镜。若横、竖线仍无法平衡,则保留横线最黑的球镜。调节功能检查:调节幅度(Amp的检查:可用近距离法(负透镜法)测定个性调节幅度,再与最小调节幅度(15-年龄X)作比较。注意应在全矫前提下,若两眼明显参差最好单独测试。提示:最好用距离法,(移近法、移远法)规范视标长3mm宽。 调节反应的检查:2.2.1正视眼状,40cm距离检影镜观察应中和,若影动为顺动用正镜(量值为滞后量);影动为逆动用负镜(量值为超前量)。2.2.2正视眼状,40cm距离加士

7、交叉圆柱镜,观察近交叉格子视标,横线清晰加正镜(量值为滞后量);竖线清晰加负镜(量值为超前量)。正、负相对调节:正视眼状,40cm距离观察近用三条十字视标,(或最佳视力的上一行)双眼等量并按士递加,由清楚到模糊。所加:负镜度即正相对调节(PRA ;正镜度即负相对调节(NRA。附正常参考值:正相对调节-;负相对调节 +。提示:先用负镜,寻找所能增加的最大调节 量,再用正镜,寻找所能放松的最大调节量。控制点:必须正调节大于负调节。且负相对调节应小于,此值可反映是否过矫。调节灵活度:一般选用士 的反转拍,一侧清楚反转,待另一侧清楚再反转,记录每分钟循环次 数。附正常参考值:双眼10次/min ;单眼

8、12次/min。 提示:一般先查双眼,若双眼困难或异常再单眼测试。集合功能的检查:3.1集合近点(NPQ的检查:0.8近视标或笔灯置眼前,按 5cm/s速度,由远渐近至复视。(记录该点到角膜的距离为 破裂点参数。)尔后逐渐远移还原单视。(记录该点到角膜的距离即恢复点参数。)附正常参考值:破裂点/恢复点6/10cm。提示:若破裂点小于 5cm疑集合过度。多次重复测量,若数值逐渐变小,疑集合有障碍,若数值变化不大,说明较为正常。聚散范围的检查:水平方向远距(近距)聚散范围的检查:正视眼状,远距(选远瞳)近距(选近瞳),双眼注视单一竖线视标,同时等量按1-2/s速度添加底内(外)棱镜,并记录:视标模

9、糊(即模糊点量值);视标分离(即破裂点量值);反向运作视标还原归位(即恢 复点量值)。附正常参考值:远距(底内)X/7 士 3/4 士2(底外) 9 士 4/19 士 8/10 士 4近距(底内)13 士 4/21 士 4/13 5(底外)17士 5/21 士 6/11 士 7垂直方向远距(近距)聚散范围的检查:同上方法,仅垂直方向所增加棱镜,因调节不变,故只查破裂点/恢复点。(另因人眼垂直方向融合力较弱,故一般只单眼R加棱镜。)附正常参考值:远(近)距破裂点/恢复点3- 4/ 正、负相对集合:正视眼状,40cm距离观察单一近用竖线视标,并逐渐加底内(外)棱镜,由清楚到复视。所加:底内棱镜量值

10、,即负相对集合(NRC ;底外棱镜量值,即正相对集合(PRC。附正常参考值:正相对集合 ;负相对集合。提示1 : 一定注意先用底外棱镜,寻找生理最大的集合力,再用底内棱镜,寻找生理最大 的散发力。提示2 :三分之一为集合舒适区,若显示注视点不在区域内,需用三棱镜补 偿。集合灵敏度:一般选用12( BO /3 ( BI)反转拍,40cm选单行竖线近视标,一侧清楚反转,待另 一侧清楚再反转,记录每分钟循环次数。附正常参考值:近距集合灵敏度13次/min。A比值的检查:R=6(BU),L=旋转棱镜“ 0”置垂直方向,40cm选单行横线近视标,通过调整旋转棱镜至 视标恢复对齐,记录量值。继后双眼同时土

11、的调节,同上继续调整旋转棱镜至视标恢复对齐,记录量值。前后两次的差值即AC/A比值。附正常参考值:3-5A /D 三、同视机三级功能的检查要点 :调零:注意下颔托及瞳距的调整,对准目镜。其他各刻度归零。同时视功能的检查:(同时知觉能力的检查)插入同时知觉图片,(完全不同图形组成的画片)观察是否重合。只看到一片图片为单眼抑 制;完全重合为正常同时视。若看到两画片不能完全重合,有同时视但疑有斜视。可改变镜 筒角度至画片重合,该角度为自觉斜视角。交替打开镜筒灯光,若两眼分别注视镜筒中心 点,眼球不动,该角度为他觉斜视角。(若眼球转动,可推动镜筒至眼球不动,此角也是他 觉斜视角。)融像功能的检查:(部分相同,部分不同,能否融为一体的检查)插入融像画片,(一 对部分相同的图片,图上有控制 /对照点)观察是否重合。两画片不能重合,无融合功能;能使两画片重合,有融合功能。(该指示刻度即融像 点。)锁定镜筒,使两镜筒按相同角度集合/分开,转动至画片出现重合/分开。该指示刻度即集合/分开量值,其范围即融合范围。立体视功能的检查:(立体视觉,高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