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探走向对话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1页
初探走向对话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2页
初探走向对话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3页
初探走向对话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获奖科研报告论文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初探走向对话的小学语文教学课堂获奖科研报告论文 摘 要:教学中教师应积极创造各种条件,采用多种手段,引领学生进行有效对话,在对话中理解文本、体验情感、交流思想,让课堂更加鲜活。 关键词:语文教学;课堂对话;学校教学 00G620 000B 001002-76610004-044-01 著名教育家叶澜教授曾言:“教学的本质意义是交往与对话”。但是,在当前小学语文课堂上,表面热闹精彩而无实质意义的离题对话泛滥,教师个人高屋建瓴的独白式的对话犹存。这一切,使得课堂教学中对话成为一种形式,也使得教学走向低效。 一、课堂教学必须要以师生“平等”为前提 在新课程改革的理念的指导下,课堂教学应该是以“平等”

2、的方式进行的。这就要求教师要把自己的角色从“权威教学”到“共同探讨”的转变,把自己当成是学生学习的助手,一位引路人,与学生共建一种平等、互教互学的师生关系。让学生进入平等的对话氛围,享有平等对话的权利,这是“对话式”教学的前提条件。 在对话的过程中,对同一篇课文或同一个问题学生常常有不同的理解,有时学生的理解相互之间对立的,有时甚至是教师备课时所没有想到的。此时教师就应放弃“权威”的表决权,避免终止对话的结束。及时抓住理解上的不同,让真知在分析辩论中展现。比如我在教学讨论平民总统孙中山问题时,让同学们对孙中山的精神进行点评赏析,本意让同学们了解孙中山的以天下为公、甘于淡泊的精神,从而将这种精神

3、贯穿到我们的学习、生活中。 没想一位同学却说:“老师,我认为孙中山的某些精神在今天是有些不合时宜。”当时大家都一楞,我并没有当场否定他的发言,而是让他继续,他说:“老师,比如他的甘于淡泊的精神,在今天来看,用在生活上还是适合的,但用在学习上、工作上就不行了,尤其在今天这个竞争激烈的社会,如果一味的甘于淡泊,我想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生存。” 我听完,带头为他精彩而富有时代精神的发言鼓掌,并让其他学生即兴发言展开对话,同时因势利导地指出对文学作品中人物进行点评赏析时,要一分为二,要用辩证的观点。这种对话,不仅体现了对课文理解的多元化,而且学生在乎等的精神氛围中共同成长。 二、要努力打开学生闭锁的内心世

4、界 小学生,心理正处于闭锁期。要让他们敞开自己的心扉,实现课堂的充分交流,首先要把话题确定的恰到好处。有一位老师在教学命题作文我家的男子汉时,选择了一个好话题,即:在家庭中,如何给孩子自由发展的时间和空间。这个话题与学生的生活非常贴近,每个学生都有切身的感受,有了这个较好的话题,就设置了一个情境,营造了一个氛围,使师生能够在课堂上进行多向的交流。这个话题的展开切入到了文章的核心。由此再向四面辐射,学生投入,学得快乐,教师教得轻松。 三、紧扣疑点,适当点拨 真实的课堂对话从学生质疑、寻疑、解疑开始。课堂上教师应适时抓住学生学习中即时生成的疑点,引导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对话,体味语言文字的精妙,提

5、升课堂对话的真实度,彰显生命的主体意识。 如李时珍一课学习第2自然段,“有一回,父亲遇到个疑难病症,一时想不出有效的药方。李时珍轻声地说了一个古方,父亲一听,正是对症良方。从此以后,父亲同意他学医了。”学到此,有学生问:“为什么李时珍知道良方还要轻声地对父亲说?”于是,教师抓住学生的质疑,引导所有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同伴对话: 生1:“我认为李时珍怕给父亲丢脸。在当时父亲已小有名气,而那天却遇到了杂症。他怕说响了父亲不开心,影响他的地位。” 生2:“我觉得李时珍轻声说,只是想帮父亲的忙,不想表现他的本领比父亲强。因李时珍的良方是他偷学来的,只能轻轻地说。如果大声说,万一说错了怎么办?况且父亲

6、还不同意他学医,令父亲不开心。” 师:(追问)“你怎么说是他偷学来的?” 生3:“因上文说那时侯,行医是受人鄙视的。李时珍的父亲不让儿子再当医生。但是李时珍却偷偷留心学习父亲的本领,还暗自记下了不少药方。” 生5:“李时珍也不想让人们现在就看不起他,其实他也想当医生。” 生6:“因为李时珍如果大声说话,会影响旁边的病人。病人需要安静,如果声音很大,受了刺激会更糟糕。” 生7:“我也这样认为,况且这病人还是疑难杂症,病人心情本来就糟,如果他还大声说,或许不但惹父亲生气,还令病人心情郁闷烦躁。他心里一直替别人着想的呀!” 这里,教师抓住了学生疑点,引领学生走进文本与文本,与同伴对话,从而使学生思维和语言一直处于积极的对话中,并通过不同角度的再读、再解,思维从疑点中解放出来,把学生引向了更广阔的社会空间,对话提升了真实性。 四、珍视个性,遵从文本,提升对话的效度 “任何读者理解到的意义都不完全等同于作品原来的意义,而且不同读者面对同一作品所理解到的意义也都不可能完全一样。”阅读教学完全应当给学生多元解读、自主发现文本涵义的空间,鼓励学生有个性地阅读,让学生对文本进行二度创造,动态的建构文本意义。但实际教学中,我们常会看到学生在多元解读中,个性化追求自己独特地理解而置文本价值取向于不顾,甚至有时扭曲了文本本身的价值取向。此时,教师应珍视学生个性,正确把握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