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课件_第1页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课件_第2页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课件_第3页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课件_第4页
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2011年上半年,21省市消协的化妆品投诉共计1443件,有皮肤损害的案件占40.26%,其中,消费者反映最多的是化妆品皮肤病问题,约有62.8%的消费者投诉使用后有皮肤客观表现,有2.1%的消费者投诉遭到毁容。但只有24.9%的人有医院诊断证明。前言化妆品市场销售额从1986年仅有3.5亿元人民币,到2011年达1700亿人民币。增长的同时,安全事件频发2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2011年上半年,21省市消协的化妆前言增长的同时,安全事前言典型案例:2007年1月21日,央视每周质量报告,“迪豆事件”红肿、流黄水、化脓、溃烂广告宣称“纯中药配方,绝不含激素或抗菌

2、素,安全无毒副作用,3-5天祛痘”索赔无门3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前言化脓、溃烂广告宣称“纯中药配3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前言 化妆品原料导致的过敏反应和刺激反应 化妆品卫生质量不合格 使用方法不当 非法添加禁用物质等问题产生的可能因素4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前言 化妆品原料导致的过敏反应和刺激反应 非法添加禁用物前言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 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 为监管提供预警信息 促进产业健康发展5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前言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意义 保障人民群众消费安全5化妆主要内容to addto add调查to add 点Click 法规依据TitleClick 报告程序TitleClick表填写要

3、TitleClick表审核要 Title调查to add 点121 32 46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主要内容to addto add调查to add 点C法规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卫生部令第3号,1990年1月1日起实施)第二十三条规定:对因使用化妆品引起不良反应的病例,各医疗单位应当向当地卫生行政部门报告。7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依据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1989卫生部令第3号,19化妆品卫生监督条例实施细则第三十二条规定:当经营者销售的化妆品引起人体不良反应或其他原因,县级以上卫生行政部门可以组织对经营者销售的化妆品的卫生质量进行采样检测。第四十三条规定:各级医疗机构发现化妆品不良反应

4、病例,应及时向当地区、县化妆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报告。各级化妆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定期报同级卫生行政部门,同时抄送上一级化妆品卫生监督检验机构。法规依据第十五条规定:特殊用途化妆品批准文号每四年重新审查时,企业要提交产品投放市场销售后使用者不良反应调查总结报告。8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卫生监督第三十二条规定:当经营者销售的化妆品法规依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2008年第19号)2008年国务院机构改革方案确定化妆品卫生监督管理职责由卫生部划入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化妆品卫生监管职能交接9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卫生部国家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公告

5、(法规依据化妆品皮肤病诊断及处理原则总则GB 17149. 1-1997化妆品接触性皮炎GB 17149.2 -1997化妆品痤疮GB 17149.3-1997化妆品毛发病GB 17149.4-1997化妆品甲病GB 17149.5-1997化妆品光接触性皮炎 GB 17149.6-1997化妆品色素异常性皮肤病 GB 17149.7-1997 7项标准规定了化妆品皮肤病总的诊断和处理原则及6种常见病种亚型。10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依据总则GB 17149. 1-1997化妆品接触法规依据2011年11月24日,国家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的指导意见,要求加快推进化妆品不

6、良反应监测体系建设,力争在“十二五”期间,建立健全覆盖全国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网络。11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依据2011年11月24日,国家局发11化妆品不良反应 概 念法规依据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常使用化妆品所引起的皮肤及其附属器的病变,以及人体局部或全身性的损害。不包括生产、职业性接触化妆品及其原料所引起的病变或使用假冒伪劣产品所引起的不良反应。12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 概 念法规依据化妆品不良反应是指人们在日常生活中正法规依据今年2月,省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通知(川食药监保化20132号)正式启动全省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并进一步明确各部门职责。1

7、3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法规依据今年2月,省局发布关于加快推进化妆品不良13化妆品省省评审中心收集、评价、反馈及上报工作技术指导宣传、培训工作法规依据省 理制定管 局 规定,监督实施,局 调查处理,通报情况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管理承担调查表的收集、核实,定期上报省评审认证中心;重大的化妆品不良事件应于24小时内向省局及省评审认证中心报告,迅速组织调查和采取紧急控制措施;组织开展本行政区域内的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宣传、培训工作。14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省省评审中心法规依据省 理制定管 局 规定,监督实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主要负责承担本哨点接受就诊或咨询的化妆品不

8、良反应案例的调查、信息的收集,并定期报送监测机构,协助监管部门承担化妆品安全性评价。法规依据15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哨点主要负责承担本法规依据15化妆品不良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医疗机构化妆品使用机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个人县(区)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试点)市(州)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及时10个工作日四川省食品药品安全监测及评审认证中心每月四川省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24小时24小时重大不良事件报告程序16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病例医疗机构化妆品使用机构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个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17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17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填写规范

9、钢笔、签字笔书写,字迹清楚,形式符合规定,叙述项应准确、完整、简明,不得有缺漏项。每一个病例填写一张报告表真实、完整、准确、详细描述性内容,可另附说明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18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填写规范钢笔、签字笔书写,字迹清楚,形式符合规定,叙述项应报表核实信息诊断信息可疑化妆品信息患者基本信息不良反应临床信息调查表内容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 依照填写注意事项填写完整填写六方面内容报告基本信息19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表核实信息患者基本信息调查表内容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市(州)区(县)单位年代流水号 市(州)、区(县)编码:按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填写。 单位编码第一位如下填写

10、:医疗卫生机构1,生产企业2,经营企业3,使用机构4,个人报告5。单位编码后三位为报表核实监测机构对该辖区报告单位的统一编号(由报表核实监测机构统一编号,给予报告单位),个人报告单位编码后三位填写000。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1、报告基本信息报告表编号20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市(州)区(县)单位年代流水号报告单位类型填表人根据自己单位属性选择报告单位类型。医疗卫生机构:指从事预防、诊断、治疗疾病活动的医疗机构、疾病控制机构、保健机构、计划生育服务机构等。化妆品生产、经营企业:指分别从事化妆品生产和销售的单位。使用机构:指使用化妆品的单位,如美容院、理发店。个人:指消费者本人。化妆品不良反应

11、调查表填写要点21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报告单位类型填表人根据自己单位属性选择报告单位类型。医疗成都市青羊区编号0012013年第一份调查表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医疗机构22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成都市青羊区编号0012013年第一份调查表化妆品不良反应 报告单位名称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化妆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使用机构的完整全称。如:不可简写为“一医院”,应填写“XX市第一人民医院”。 报告人电话 报告人职业 报告人 报告日期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23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 报告单位名称填写医疗卫生机构、化妆品生产企业或经营企业2、患者基本信息其他接触物既往过敏史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2

12、4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2、患者基本信息其他接触物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24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3、不良反应临床信息不良反应发生日期使用后多长时间,出现何种反应填写患者使用可疑化妆品多长时间出现不良反应,时间单位为立即、小时、天、周、月、年。出现何种反应需描述反应部位及反应类型。25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3、不良反应临床信息使用后多不良反应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不良反应开始及变化过程,均需注明具体时间,如X年X月X日,不要用“入院后第X天”,“使用后第X天”等。 填写不良反应表现时,要明确、具体,如为过敏型皮疹,要填写皮疹的类型、性质、部位、面积大小等;严重病例

13、应注意生命体征指标(体温、血压、脉搏、呼吸)的记录。 填写本次临床上发现的不良反应的处理情况,主要是针对不良反应而采取的医疗措施,包括为关联性评价而进行的辅助检验结果,如补做皮肤试验的情况。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26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不良反应过程描述及处理情况 不良反应开始及变化过程,均需皮肤无反应皮肤呈淡红斑、无浸润皮肤呈红斑、浸润、丘疹皮肤呈红斑、水肿、丘疹、小水疱皮肤呈红斑、水肿上出现大水疱 其他测试及结果:如果有进行除斑贴试验外得其他测试,请填写测试名称和。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4、诊断信息斑贴试验按斑贴试验结果填写:、。27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皮肤无反应 其他测试及结果:如

14、果有进行除斑贴试验外病变分型(拟诊)根据不良反应症状填写初步诊断结果。 诊断依据斑贴试验和其他测试结果,填写最后诊断结果。化妆品接触性皮炎化妆品痤疮化妆品毛发损害化妆品甲损害化妆品皮肤色素异常化妆品光感性皮炎其他(如填写其他,需进行说明)根据化妆品皮肤病诊断及处理原则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28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病变分型(拟诊)根据不良反应症状填写初步诊断结果。 诊断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培训课件育发类染发类烫发类脱毛类美乳类健美类除臭类祛斑类防晒类发用类:洗发护发养发固发美发护肤类:膏霜乳液化妆用油美容修饰类:胭脂香粉唇膏(护唇膏、唇彩、口红)洁肤类(沐浴液、洗手液)眼部用彩妆(眉笔、眼线笔

15、、睫毛膏)指(趾)甲用化妆品香水类:香水类化妆水类类别(1)特殊用途化妆品(2)非特殊用途化妆品根据上述分类填写如染发产品,填写“特殊”;洗发产品,填写“非特发用类”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30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育发类染发类类别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30化化妆品名称完整填写商品名称,如果有品牌名,需同时填写,如“XX牌芦荟保湿霜”。生产厂家:填写化妆品生产企业的全称,不可用简称。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及保质期(限期使用日期):填写生产日期和保质期、生产批号和限期使用日期二者之一。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31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名称完整填写商品名称,如果有品牌名,需同时填写,如“

16、批准文号(备案号)特殊用途化妆品填写批准文号,非特殊用途化妆品(进口)填写备案号。国产特殊:国妆特字G*或卫妆特字(*)第*号进口特殊:国妆特进字J*或卫妆特进字(*)第*号进口非特(备案号):国妆备进字J*或卫妆备进字(*)第*号卫生许可证号(*)卫妆准字*-XK-*32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批准文号(备案号)特殊用途化妆品填写批准文号,非特殊用途化6、报表核实信息关于加快推进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的通知各市州局机关负责本行政区域内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的管理工作。承担调查表的收集、核实,定期上报省评审认证中心。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填写要点33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6、报表核实信息关于加快推进化妆品不良

17、反应监测工作的通知调查表审核要求 对收到的每一份调查表,逐一逐项审核其真实性、完整性和规范性。 核实有无重复报告的病例,对同一病例的重复报告的调查表,选择报告时间较早的为上报时间,结合两份或多份调查表填写更为齐全的调查表。 核对调查表是否存在缺漏或错填问题,对存在缺漏或错填的调查表,应追踪报告人补齐相关项目。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要点34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调查表审核要求 对收到的每一份调查表,逐一逐项审核其真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要点 标准操作规程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工作管理规程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管理规程化妆品不良反应关联性分析评价管理规程35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

18、要点 标准操作规程化妆品不良重要信息如缺补充建议患者到哨点医院就诊后由皮肤科医生填写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要点一般编辑错误、不规范填写,核实后修正一般信息缺项尽量补充修改对于缺陷比较严重无法修改或重要信息补充的,应调查核实或退回报告单位补充修改!36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重要信息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要点应调查核实或退36化妆两个尽可能化妆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与化妆品不良反应有关的辅助检查结果要尽可能明确填写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要点37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两个尽可能化妆品不良反应的临床表现填写时要尽可能明确、具体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要点采取措施干预不良反应到不良反应转归或好转的时间使用化妆品后到不良反应的发生时间三个时间不良反应从发生到终结的持续时间38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要点归或好转的时间使用化妆品后到不良核实怀疑化妆品的名称、类别、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保质期(限期使用日期)、卫生许可证号、批准文号(备案号)、经营企业。核实是否为严重的(含死亡的)化妆品不良反应。化妆品不良反应调查表审核要点39化妆品不良反应监测核实怀疑化妆品的名称、类别、生产厂家、生产日期(生产批号)四个项目1第一次化妆品不良反应出现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