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史版-六-阶段十五-第34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47张)_第1页
通史版-六-阶段十五-第34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47张)_第2页
通史版-六-阶段十五-第34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47张)_第3页
通史版-六-阶段十五-第34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47张)_第4页
通史版-六-阶段十五-第34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课件(47张)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第34讲苏联社会主义建设的探索梳理自查 通必备知识苏俄(联)的社会主义建设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背景。政治:十月革命胜利后,国内外敌对势力疯狂反扑,新生的苏维埃政权面临威胁。军事:苏俄进入艰苦的三年国内战争时期。经济:粮食严重缺乏,经济极端贫困。(2)目的:集中全国的物力、财力,支持红军,战胜敌人,保卫苏维埃政权。(3)内容。农业实行_,农民将粮食无偿借给国家工业企业一律收归国有,实行高度集中管理产品分配取消_,实行普遍_和实物分配制余粮收集制自由贸易义务劳动制(4)特点:兼有“战时”和“_”两种特色。(5)影响。积极:粉碎了国内外敌对势力的武装干涉,取得了国内战争的胜利。消极:违背了经

2、济发展的客观规律,损害了农民的利益,引发了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共产主义【思维激活】列宁在1918年说:“在一个遭受帝国主义战争破坏的国家里,实行余粮收集制,禁止自由贸易不仅是维持生活和对付战争,已经超越一般革命的任务,而是共产主义的任务,是推进社会主义的主要途径。”摘编自涅奇金娜苏联史材料中列宁说的是什么经济政策?在当时实施这种政策有什么合理性?提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当时俄国国内出现严重的武装叛乱,外国势力武装干涉,苏维埃政权面临严峻形势;俄国经济残破,人民生活艰难,有必要采取非常措施巩固新生政权。2.新经济政策:(1)背景:国内战争结束后,“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引发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

3、2)时间:1921年3月,俄共(布)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3)内容。农业:以固定的_代替余粮收集制,税后余粮可自行支配。工业:解除部分中小型企业的_,允许私人开办小企业,个别企业以租让方式让_资本家经营。商贸:改变由国家垄断贸易的做法,恢复_和商品交换。分配:废除_,实行按劳取酬的工资制。粮食税国有化外国货币流通实物分配制(4)作用。提高了人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经济的迅速恢复,有利于稳定政治形势。探索了一条在小农经济占优势的国家如何过渡到社会主义的正确道路。【思维激活】新经济政策实施期间,一些人激烈地抨击列宁,说他“倒退到资本主义”,“是对十月革命的背叛”,“晓得今天是这样,我们错不该参

4、加十月革命了”。根据材料,举例说明反对者抨击列宁的依据。提示:新经济政策在一定程度上恢复了资本主义;利用市场发展经济,允许自由交换等。3.“苏联模式”:(1)背景。1922年底苏联成立,但其外部仍受到帝国主义的包围和威胁,内部仍是一个依靠从国外输入机器装备的落后农业国。1924年,_成为苏联主要领导人;新经济政策逐渐被取消。斯大林(2)形成过程。实现工业化:a.条件:新经济政策促进了经济的恢复和发展,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打下基础。b.目的:加强国防力量,为社会主义建设提供强大的物质基础。c.过程:实施两个五年计划。d.成就:_年,第二个五年计划完成时,苏联基本实现了工业化,成为世界工业强国。193

5、7农业集体化:a.目的:解决粮食危机,配合工业化建设。b.过程:1927年开始实施;_年,苏联宣布“完成全盘集体化”,全国约有6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1937年,超过90%的农户加入集体农庄。c.成就:实现了农业集体化,为解决工业化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问题创造了便利条件;随着集体化运动的高涨,_作为一个阶级基本被消灭。1932富农(3)特点。经济优先发展_,推行农业集体化运动,并实行单一的公有制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政治高度集权,权力高度集中于党的最高领导机构,党政不分,个人专权;_被忽视,缺少群众监督思想_之风盛行,形成高度集中的思想文化体制重工业民主法制个人崇拜(4)评价。积极作用

6、:a.苏联社会主义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比较齐全的工业体系,基本实现了工业化。b.为苏联赢得_的胜利奠定了物质基础。反法西斯战争严重弊端:a.片面发展重工业,导致_和轻工业长期落后。b.忽视消费品生产,人民生活水平提高缓慢。c.牺牲广大_的利益,造成农业生产的长期落后。d.长期执行计划指令,压制了地方和企业的积极性。这种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后来因没有进行有效的改革而日益僵化,成为苏联解体的重要原因。农业农民【思维激活】斯大林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运动,体现着直接过渡到社会主义的原则从理论到实践都明显地改变了列宁的新经济政策。据叶书宗关于苏联的国家工业化和农业全盘集体化问题根据材料并结

7、合所学知识,指出斯大林的经济政策与新经济政策相比有哪些“改变”。提示:改变了新经济政策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路线,实行直接过渡;改变了多种所有制并存的所有制形式,实行单一公有制;改变了计划和市场调节并存模式,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图解】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2.列宁对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3.苏联模式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补遗】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具有“战时”和“共产主义”的特征。“战时”说明它不是经济发展常态下出现的,“共产主义”体现了当时布尔什维克党对公有制和社会主义社会分配方式的理解。2.余粮收集制是排斥商品货币关系,排斥市场,采用军事性行政命令进行管制的经济体制。3.新经济政策实

8、施的原因(1)根本原因:当时苏俄的生产力水平较低,小农经济占优势,工业生产落后。(2)直接原因: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弊端显现,出现严重的经济和政治危机;1921年喀琅施塔得发生反政府兵变。4.新经济政策的“新”(1)所有制:允许私有制的存在,出现了多种所有制形式。(2)分配形式:实行按劳分配。(3)流通领域:允许自由贸易。(4)过渡方式:按照经济规律,从直接过渡转变为逐步过渡。(5)实质: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来促进生产发展,向社会主义过渡。5.农业集体化肩负着双重使命(1)促进农业自身的发展,把小农经济变成现代化大农业。(2)使农业为社会主义工业化服务。6.苏联集体农庄又称农业劳动组合,是苏联劳

9、动农民组成的集体经济组织。集体农庄的主要生产资料和劳动产品归全体庄员所有,土地归国家所有,由农庄永久使用。集体农庄实行按劳分配,并允许庄员经营规定的宅旁园地和家庭副业。【辨析】指令性计划与指导性计划(1)指令性计划是国家下达的带有强制性质的,执行单位必须保证完成的计划,在计划经济体制下运用较广。(2)指导性计划是国家下达给部门、地方和企业参照执行并运用经济杠杆来保证实现的计划,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具有较为广泛的适用性,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一个重要内容。素养探究 提关键能力考点苏联经济体制建立【素养探究】探究1“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史料我们犯了错误:决定直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当时我们决定,农民将

10、遵照粮食征收制(又译作“余粮收集制”)交出我们所需数量的粮食,我们则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工厂,这样,我们就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不能说我们就是这么明确具体地给自己描绘了这样的计划,但是我们差不多就是根据这种精神行事的。列宁列宁选集(第3版第4卷)发现问题:根据以上史料中列宁的检讨,说说战时共产主义政策采取了哪些措施。列宁为什么说“我们犯了错误”?(史料实证、历史解释)【解读】史料“当时我们决定,农民将遵照粮食征收制(又译作余粮收集制)交出我们所需数量的粮食,我们则把这些粮食分配给各工厂”可以看出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主要内容是实行余粮收集制。从史料“就是实行共产主义的生产和分配了”可以看出战

11、时共产主义政策失误在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提示:措施:实行余粮收集制;单一的公有制;否定商品货币关系等。原因:生产关系不适应生产力的发展。探究2新经济政策史料党内一直存在一股强大的反对新经济政策的力量,他们认为实行新经济政策在城市培育了“耐普曼”(做买卖的商人),在农村复活了“富农”(善于经营的富裕农民),是向资本主义倒退,是搞资本主义。有人为此痛哭流涕,有人因此退党。郑异凡斯大林模式的来龙去脉发现问题:从史料可以看出当时苏联党内对新经济政策存在怎样的认识?为什么会有这样的认识?(历史解释、史料实证)【解读】从史料可以看出党内很多人反对新经济政策,因为他们认为新经济政策会培育“耐普曼”、

12、复活“富农”。原因可以从新经济政策的内容进行分析。提示:党内对新经济政策存在很大的反对意见,认为是向资本主义倒退。原因:新经济政策实行固定的粮食税代替余粮收集制,承认商品货币关系,运用价值规律发展经济,这样在一定程度上发展了私有制,因此遭到不满。探究3苏联模式史料1927年英国宣布断绝英苏关系,并废止1921年签订的英苏贸易协定。英国外交大臣张伯伦发起六国外长会议,提出要“和共产国际做斗争”。直到1928年,苏联的工业产值还不到德国的一半,美国的八分之一,全国只有不到三万辆拖拉机,99%的耕种要靠畜力和人力来完成斯大林说:“没有重工业,那我们就不会有一切现代化国防武器,现在只要谁高兴,谁就可以

13、蹂躏它。”发现问题:史料指出了斯大林强调重工业建设的原因,结合所学知识归纳苏联为此采取的措施。(史料实证、唯物史观)【解读】史料中斯大林强调了重工业建设的原因。处表明苏联面临帝国主义的封锁敌视;处表明苏联的重工业基础薄弱;处表明发展重工业对国防建设的重要性。提示:措施:实行高度集中的经济管理体制,主要以行政手段管理经济;优先、片面发展重工业;实行农业集体化,为工业化解决急需的粮食、原料、资金等条件。【素养达成】一、多角度认识“战时共产主义”政策1.从特点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是苏俄在险恶的战争环境和物资缺乏的特殊条件下,被迫采取的带有军事性与共产主义特点的非常政策,是超越生产力和社会发展阶段

14、的措施。2.从积极作用看:“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实施,对巩固新生的苏维埃政权和确保国内战争的胜利起了重要作用。3.从消极作用看:超越了当时的生产力发展水平,不是直接向社会主义过渡的正确途径;战争结束后,继续实行“战时共产主义”政策得不到人民的理解和支持,引发了严重的政治和经济危机。二、对新经济政策的评价1.新经济政策是对社会主义传统观念的一次重大突破,新经济政策充分说明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必要性。2.新经济政策的实质是苏俄政府允许资本主义在一定范围和程度上恢复和发展,利用国家资本主义建设社会主义。3.新经济政策是无产阶级国家利用市场、商品货币关系和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和方法,

15、发展社会生产力,加强工农联盟,最后战胜资本主义,建立社会主义的经济基础。4.新经济政策反映了在苏俄这样经济文化相对落后的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客观规律,探索了在小农国家里建设社会主义的具体途径和方法,它推动了生产力的迅速发展,保证了苏俄稳步地向社会主义过渡。5.苏俄政府采取的新经济政策大大丰富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为国际共产主义运动提供了宝贵的历史经验。三、“苏联模式”形成的原因和特点1.原因:(1)小生产占优势的社会经济结构,经济文化落后以及缺乏民主传统是其基本原因。(2)过渡时期阶级斗争激烈、缺乏社会主义建设经验,帝国主义包围下险恶的国际环境以及战争的危机感,都是造成权力过于集中的重要客观因素

16、。(3)封建专制、封建思想残余的存在则是个人迷信盛行及个人专断的社会文化基础。2.特点:(1)经济上实行高度集中的计划管理体制,它否定价值规律和市场机制的作用,限制商品货币关系,用行政命令管理经济。(2)政治上实行高度集权的领导体制,党政不分,忽视民主法制,缺少群众监督,最后形成个人的高度集权。练兵考场 明考情动向【考情播报】【典题示范】(2017海南单科T18)俄国苏维埃政权建立后至1940年间,一段时期内经济进入停滞状态,工业和生活用品的生产极度萎缩,可耕地面积缩减,粮食不断减产,牲畜大幅度减少。这一时期是()A.二月革命时期 B.国内战争时期C.农业集体化时期D.德军入侵时期【真题体验】

17、角度苏联模式(2016全国卷T34)1928年,苏联开始实施第一个五年计划,并未受到美国人的关注。四年以后这种情况发生变化,美国出版了大量关于苏联的著作,如俄罗斯的黎明俄国今日:我们从中能学到什么?。当时,苏联吸引美国人的主要是()A.经济危机造成的破坏较小B.工业化取得显著成就C.农业集体化保证城市供应 D.公有制显示出优越性【解析】选B。由材料中的信息“第一个五年计划”“四年以后”可知,当苏联进行社会主义工业化的时候,美国正处于经济危机期间,美国关注苏联的经济建设的出发点是想为摆脱经济危机寻找出路。A说法不正确,苏联独立于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之外,并未受资本主义世界经济危机的影响;C不正确

18、,美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并不是用农业保障工业发展;美国关注的不是苏联的公有制而是其在发展经济过程中国家的作用,即计划经济体制,故D不正确。命题立意:通过西方对苏联工业化的态度变化考查苏联工业化的成就,考查学生历史解释和时空观念等核心素养。针对资本主义面临严重的经济危机,苏联的公有制经济建设却蒸蒸日上,西方的学者开始研究、关注苏联经济建设模式。【新题预测】1.列宁在论黄金在目前和在社会主义完全胜利后的作用一文中指出:人类实现了共产主义后,黄金就失去了意义,只能用来修建一些公共厕所。苏俄(联)在以下哪一时期对黄金的认识与之相同()A.新经济政策时期B.农业集体化时期C.工业化建设时期D.战时共产主义政策时期【解析】选D。从题干材料信息看,列宁认为在实现共产主义后,以黄金为代表的货币将完全失去作用,“只能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